拉著徐庶一路疾跑,終於,劉燁在將士們,出發之前,趕到了他們的麵前,要求,他們就地解散。
對於劉燁的要求,四萬名集結,在一起的士兵們,麵麵相視,他們不知道劉燁,為什麽要解散他們,畢竟,他們所得到的命令,是進攻汜水關。
不過,在這之後,還是有兩萬的士兵,走到了劉燁的身後,站立著,等候著劉燁的命令。(曹操現在已經,成為了討伐軍中的一方諸侯,所以,他的兩萬士兵,已經不在這範圍內了)。
而這兩萬士兵,劉燁發現,都是他,從薊縣中所帶出來的,真正屬於他自己的部下。
“將軍,請問,這是我家主公,所下達的命令嗎”。
剩餘兩萬個,屬於張邈的士兵們,都跟劉燁見過麵,他們想來,這或許是張邈,讓他傳達的命令,所以,一個軍中副將,上前向劉燁提出了疑惑。
(士兵的駐紮營地,是跟將領們的駐紮地,分開的,都是由軍中副將負責管理,所以,現在屬於劉燁的部將們,並沒有出現在這裏,隻有戰鬥開始的時候,將領們,才會前來帶領士兵出戰,也算是主公們,對自己手下武將的約束吧)。
“不是,這是我臨時做的決定,我也還沒來得及,去向張邈伯父做出匯報,總之,你們先不要跟著大部隊出發吧,我現在就去找張邈伯父,匯報此事,你們原地休息吧”。
說完,劉燁不等張邈士兵,做出反應,再讓自己的士兵,原地休息後,他又拉著徐庶,火急火燎的,來到了袁紹的營房中,想要找張邈,告知,他先前跟徐庶的猜測。
現在袁紹的營房中,除了張邈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人存在,而其他的諸侯,已經全都跟著袁紹,前去汜水關前,指揮戰鬥。
“伯父,太好了,你還在這裏,剛才,我還擔心,沒有機會,跟你說出我的猜測呢”。
再來時的路上,劉燁因為擔心,張邈會跟袁紹在一起,故而,他跟徐庶一起,想出了很多,讓他能夠跟張邈,單獨在一起說話的借口,不過,現在看來,是不需要了。
“我是被本初差遣過來,拿取軍令的,剛才我們走的匆忙,本初忘記拿了,要是沒有這軍令,他可無法下令全軍,對了,劉燁,你是不是又想到什麽,快跟我說說”。
有介於前幾次劉燁的猜測,大部分都對應上了,所以,現在張邈一聽,劉燁又有了猜測之後,他趕緊問道。
劉燁聞言,跟一旁的徐庶,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後,他就把,再被袁紹趕出營房後,前去跟徐庶,所商議的結果,告知了張邈。
“這不可能,劉燁,你想多了吧,就算本初先前,不聽我跟曹操的求情,把你趕出營房的行為,有些反常,但也不能就此斷定,他有著不可告人的陰謀啊”。
對於劉燁猜測袁紹,可能有陰謀的事情,張邈當初就被否決了,別人或許不了解袁紹,但是,身為袁紹好友的他,可是太過於了解袁紹的為人了,他認為,哪怕袁紹真有什麽陰謀,也不會,有這樣的膽量去實施的。
見張邈如此堅決的否定了自己,劉燁跟徐庶兩人,相視苦笑後,先後向張邈,繼續勸說著。
隻不過,這件事情,是他們兩人的猜測出來的,並沒有真憑實據,所以,在勸說了好一會兒,張邈依然沒有相信他們。
不過,對於劉燁所說的,堤防袁紹,這件事情,張邈倒是經過沉思後,就同意了下來。
“我雖然不相信本初,會有什麽陰謀,不過,他先前的行為,倒也,確實有些掩耳盜鈴的意味,況且,堤防他,對我而言,也沒有什麽壞處,好了,我們出去吧,本初,還在那等我送去軍令呢”。
雖然成功沒有說動張邈,相信自己的猜測,不過,既然能夠讓張邈,開始堤防起袁紹,劉燁認為,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對了,伯父,我過來之前,把陳留的事情,全都解散了,他們一個個疲憊不堪的模樣,實在很難去跟董卓軍的士兵對抗啊,況且,既然我們已經決定了,堤防袁紹,那為自己保留下一些實力,也是無可厚非的”。
看著手拿軍令,快要離開營房的張邈,劉燁想起,來之前所做的安排,趕緊追上張邈,匯報道。
“哎...算了,現在戰鬥都已經快要開始了,就算在把他們集結在一起,也來不及參加戰鬥了,就讓他們在營地裏休息,為以後的戰鬥,做準備吧,隻是,本初那邊,我卻不好交差了,走吧...”。
盡管張邈此刻,很想埋怨,劉燁的肆意妄為,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劉燁的言論,有些道理,所以,無奈的歎了口氣後,就帶著劉燁還有徐庶,一起走出了營房,來到了營寨外,跟袁紹,還有其他的諸侯,會合在了一起。
袁紹從張邈的手中,接過軍令後,他看著眼前,在他的命令下,集結在一起的,來自於各方諸侯的將士們。他高舉著軍令,簡單的向他們下達了出戰的命令。
將士們得令後,在自己將軍,還有諸侯的帶領下,邁著整齊的步伐,氣勢如虹的,朝著汜水關走去。
汜水關現在的守將,原屬於華雄的副將楊定,望著如潮水般,向汜水關湧來的討伐軍們,他趕緊,命令士兵在城門口,放置土石沙袋,以防止討伐軍用圓木破城。
同時,他還叫來了汜水關的主簿,讓他趕緊書寫一份信件,送往洛陽,告知董卓,在汜水關發生的一切事情,做完這些後,他回到了城樓之上,準備指揮戰鬥。
“咦,孟卓,你怎麽還在這裏,難道,你不用去,指揮手下將士戰鬥嗎?”。
袁紹看著在眾位諸侯的帶領下,已經兵臨城下的討伐軍將士,他的嘴角不禁,浮現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喜色。
可正當他,轉過身想跟自己的弟弟袁術,商量攻占汜水關之後的相關事宜時。
卻見到張邈,劉燁還有另外一個,自己並不認識的儒士,站在自己的身邊,好奇之下,他詢問道。
張邈聞言,跟劉燁還有徐庶,交換了一下眼神後,他抱拳向袁紹告罪“盟主,並不是我不想,派出士兵,去戰鬥,而是出發前,我突然得到手下來報,說是,我手下的將士們,有大部分人,感染了風寒,我擔心他們,會傳染給其他諸侯的士兵,所以,就遣散了他們,並沒有讓他們加入戰鬥”。
張邈這不是借口的借口,讓袁紹不禁,緊皺起了眉頭,而正當他,想出言,詢問張邈,為什麽不派兵出戰的,真實原因的時候,卻被一旁的袁術出言打斷了。
“大哥,快看,我們跟董卓軍士兵,交戰了”。
袁紹聞言,順著袁術手指的方向,見到,討伐軍的將士們,已經兵臨城下,開始搭建雲梯,準備攻城了。
見袁紹沒有繼續詢問下去,而是轉移了視線,張邈跟劉燁還有徐庶對視一眼後,頓時鬆了口氣,隨後,他們也跟著袁紹一起,關注著戰場上的變化。
討伐軍的將士們,剛剛一來到汜水關的城下,打算設置雲梯攻城時,就遭到了城牆之上,來自於董卓軍弓箭手的猛烈打擊。
毫無防備的他們,頓時有不少的士兵,死在了董卓軍的弓箭之下,不過,好在緊隨其後的盾牌手,為他們抵擋住了,來自於頭頂上的威脅,使得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安放著雲梯。
“這樣下去,可不行啊,我們必須要讓弓箭手還擊才行”。
騎在戰馬之上,聚集在士兵,後方的諸侯們,見到這樣的場景後,長沙太守,孫堅提議道。
而他的這一命令,很快,就被實施了下去,有了弓箭手的幫助,參與為攻城的士兵們,壓力頓時小了不少,他們嘴裏咬著砍刀,順著設置好的雲梯,爬了上去。
不過,他們剛爬到一半的時候,卻見到,城牆之上,有董卓軍的士兵,正往下扔著石塊,滾木。
已經身在半空中的他們,沒有可以躲避的地方,隻能硬著頭皮,想用後背,去抵擋,可是人的力量,又怎麽能跟石塊,下落的力量相比,所以,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繼續派兵上去,想要攻下城牆,隻能用人去堆了,另外,弓箭手,加強打擊的力度,盡量做到,讓城牆上的董卓軍,無法抬起頭”。
曹操緊皺著眉頭,注意著戰場上的變化,當他見到,董卓軍的士兵,開始往下扔石塊,還有滾木之時。
曹操趕緊建議眾位諸侯,繼續派出自己的士兵,去參戰,畢竟,攻城戰中,比的就是雙方人員的消耗。
討伐軍弓箭手的強力打擊,再加上後續,不斷有諸侯派出自己的士兵,上前加入戰鬥。
終於,討伐軍在付出了足足三萬人的損失後,第一個討伐軍的士兵,登上了城牆,不過,迎接他的,卻是來自於董卓軍的刀槍。
盡管第一個登上城牆的士兵,被斬殺了,不過,緊隨著他的,第二個,第三個討伐軍,也陸續的登上了城牆,他們堅守在雲梯的旁邊,哪怕不敵對方,也為自己的同伴,登上城牆,爭得了時間。
隨著汜水關城牆上的討伐軍士兵,越來越多,董卓軍士兵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隻不過,現在城牆上,已經出現了空缺。
他們想要重新,把討伐軍士兵,趕下城牆,已經是做不到了,所以,隻能奮力的,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抵擋著討伐軍前進的腳步。
討伐軍的將士們,經過攀爬戰鬥,本就已經疲勞的他們,現在也沒有多少的力氣,去戰鬥了,所以,一時間,倒也被對方,壓製住了攻勢。
“不行,不能光靠士兵,他們本身就很疲憊,戰力更是不夠,讓將領們,也都登上城牆吧”。
眼看著登上城牆的討伐軍,隱隱有被壓製的驅使,曹操趕緊,又向眾位諸侯,提出了另一個建議。
曹操的這兩個決定,都是符合現在實際情況,所考慮的,所以,所有在場的諸侯,都沒有反對,就紛紛派出了自己,手下的武將,去參戰。
有了這群武將的加入,董卓軍頓時壓力大曾,這些無一不是,以一敵十,甚至是敵百的武將們,他們這些普通的士兵,又豈會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結果毫無疑問的,在眾多武將的率領下,討伐軍的士兵們,盡管已經非常的疲勞,但還是成功的,把董卓軍的士兵,趕下了城牆,取得了汜水關的第一道防線。
一直關注著戰場變化的袁紹,見到討伐軍,勢如破竹的,把董卓軍趕下了城牆後,他興奮的大笑了好幾聲後,便跟袁術,王匡還有鮑信一起,朝著汜水關的方向走去。
似乎,被勝利而衝昏頭腦的他,已經完全忘記了,去質問張邈,為何不出兵的原因。
對於劉燁的要求,四萬名集結,在一起的士兵們,麵麵相視,他們不知道劉燁,為什麽要解散他們,畢竟,他們所得到的命令,是進攻汜水關。
不過,在這之後,還是有兩萬的士兵,走到了劉燁的身後,站立著,等候著劉燁的命令。(曹操現在已經,成為了討伐軍中的一方諸侯,所以,他的兩萬士兵,已經不在這範圍內了)。
而這兩萬士兵,劉燁發現,都是他,從薊縣中所帶出來的,真正屬於他自己的部下。
“將軍,請問,這是我家主公,所下達的命令嗎”。
剩餘兩萬個,屬於張邈的士兵們,都跟劉燁見過麵,他們想來,這或許是張邈,讓他傳達的命令,所以,一個軍中副將,上前向劉燁提出了疑惑。
(士兵的駐紮營地,是跟將領們的駐紮地,分開的,都是由軍中副將負責管理,所以,現在屬於劉燁的部將們,並沒有出現在這裏,隻有戰鬥開始的時候,將領們,才會前來帶領士兵出戰,也算是主公們,對自己手下武將的約束吧)。
“不是,這是我臨時做的決定,我也還沒來得及,去向張邈伯父做出匯報,總之,你們先不要跟著大部隊出發吧,我現在就去找張邈伯父,匯報此事,你們原地休息吧”。
說完,劉燁不等張邈士兵,做出反應,再讓自己的士兵,原地休息後,他又拉著徐庶,火急火燎的,來到了袁紹的營房中,想要找張邈,告知,他先前跟徐庶的猜測。
現在袁紹的營房中,除了張邈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人存在,而其他的諸侯,已經全都跟著袁紹,前去汜水關前,指揮戰鬥。
“伯父,太好了,你還在這裏,剛才,我還擔心,沒有機會,跟你說出我的猜測呢”。
再來時的路上,劉燁因為擔心,張邈會跟袁紹在一起,故而,他跟徐庶一起,想出了很多,讓他能夠跟張邈,單獨在一起說話的借口,不過,現在看來,是不需要了。
“我是被本初差遣過來,拿取軍令的,剛才我們走的匆忙,本初忘記拿了,要是沒有這軍令,他可無法下令全軍,對了,劉燁,你是不是又想到什麽,快跟我說說”。
有介於前幾次劉燁的猜測,大部分都對應上了,所以,現在張邈一聽,劉燁又有了猜測之後,他趕緊問道。
劉燁聞言,跟一旁的徐庶,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後,他就把,再被袁紹趕出營房後,前去跟徐庶,所商議的結果,告知了張邈。
“這不可能,劉燁,你想多了吧,就算本初先前,不聽我跟曹操的求情,把你趕出營房的行為,有些反常,但也不能就此斷定,他有著不可告人的陰謀啊”。
對於劉燁猜測袁紹,可能有陰謀的事情,張邈當初就被否決了,別人或許不了解袁紹,但是,身為袁紹好友的他,可是太過於了解袁紹的為人了,他認為,哪怕袁紹真有什麽陰謀,也不會,有這樣的膽量去實施的。
見張邈如此堅決的否定了自己,劉燁跟徐庶兩人,相視苦笑後,先後向張邈,繼續勸說著。
隻不過,這件事情,是他們兩人的猜測出來的,並沒有真憑實據,所以,在勸說了好一會兒,張邈依然沒有相信他們。
不過,對於劉燁所說的,堤防袁紹,這件事情,張邈倒是經過沉思後,就同意了下來。
“我雖然不相信本初,會有什麽陰謀,不過,他先前的行為,倒也,確實有些掩耳盜鈴的意味,況且,堤防他,對我而言,也沒有什麽壞處,好了,我們出去吧,本初,還在那等我送去軍令呢”。
雖然成功沒有說動張邈,相信自己的猜測,不過,既然能夠讓張邈,開始堤防起袁紹,劉燁認為,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對了,伯父,我過來之前,把陳留的事情,全都解散了,他們一個個疲憊不堪的模樣,實在很難去跟董卓軍的士兵對抗啊,況且,既然我們已經決定了,堤防袁紹,那為自己保留下一些實力,也是無可厚非的”。
看著手拿軍令,快要離開營房的張邈,劉燁想起,來之前所做的安排,趕緊追上張邈,匯報道。
“哎...算了,現在戰鬥都已經快要開始了,就算在把他們集結在一起,也來不及參加戰鬥了,就讓他們在營地裏休息,為以後的戰鬥,做準備吧,隻是,本初那邊,我卻不好交差了,走吧...”。
盡管張邈此刻,很想埋怨,劉燁的肆意妄為,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劉燁的言論,有些道理,所以,無奈的歎了口氣後,就帶著劉燁還有徐庶,一起走出了營房,來到了營寨外,跟袁紹,還有其他的諸侯,會合在了一起。
袁紹從張邈的手中,接過軍令後,他看著眼前,在他的命令下,集結在一起的,來自於各方諸侯的將士們。他高舉著軍令,簡單的向他們下達了出戰的命令。
將士們得令後,在自己將軍,還有諸侯的帶領下,邁著整齊的步伐,氣勢如虹的,朝著汜水關走去。
汜水關現在的守將,原屬於華雄的副將楊定,望著如潮水般,向汜水關湧來的討伐軍們,他趕緊,命令士兵在城門口,放置土石沙袋,以防止討伐軍用圓木破城。
同時,他還叫來了汜水關的主簿,讓他趕緊書寫一份信件,送往洛陽,告知董卓,在汜水關發生的一切事情,做完這些後,他回到了城樓之上,準備指揮戰鬥。
“咦,孟卓,你怎麽還在這裏,難道,你不用去,指揮手下將士戰鬥嗎?”。
袁紹看著在眾位諸侯的帶領下,已經兵臨城下的討伐軍將士,他的嘴角不禁,浮現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喜色。
可正當他,轉過身想跟自己的弟弟袁術,商量攻占汜水關之後的相關事宜時。
卻見到張邈,劉燁還有另外一個,自己並不認識的儒士,站在自己的身邊,好奇之下,他詢問道。
張邈聞言,跟劉燁還有徐庶,交換了一下眼神後,他抱拳向袁紹告罪“盟主,並不是我不想,派出士兵,去戰鬥,而是出發前,我突然得到手下來報,說是,我手下的將士們,有大部分人,感染了風寒,我擔心他們,會傳染給其他諸侯的士兵,所以,就遣散了他們,並沒有讓他們加入戰鬥”。
張邈這不是借口的借口,讓袁紹不禁,緊皺起了眉頭,而正當他,想出言,詢問張邈,為什麽不派兵出戰的,真實原因的時候,卻被一旁的袁術出言打斷了。
“大哥,快看,我們跟董卓軍士兵,交戰了”。
袁紹聞言,順著袁術手指的方向,見到,討伐軍的將士們,已經兵臨城下,開始搭建雲梯,準備攻城了。
見袁紹沒有繼續詢問下去,而是轉移了視線,張邈跟劉燁還有徐庶對視一眼後,頓時鬆了口氣,隨後,他們也跟著袁紹一起,關注著戰場上的變化。
討伐軍的將士們,剛剛一來到汜水關的城下,打算設置雲梯攻城時,就遭到了城牆之上,來自於董卓軍弓箭手的猛烈打擊。
毫無防備的他們,頓時有不少的士兵,死在了董卓軍的弓箭之下,不過,好在緊隨其後的盾牌手,為他們抵擋住了,來自於頭頂上的威脅,使得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安放著雲梯。
“這樣下去,可不行啊,我們必須要讓弓箭手還擊才行”。
騎在戰馬之上,聚集在士兵,後方的諸侯們,見到這樣的場景後,長沙太守,孫堅提議道。
而他的這一命令,很快,就被實施了下去,有了弓箭手的幫助,參與為攻城的士兵們,壓力頓時小了不少,他們嘴裏咬著砍刀,順著設置好的雲梯,爬了上去。
不過,他們剛爬到一半的時候,卻見到,城牆之上,有董卓軍的士兵,正往下扔著石塊,滾木。
已經身在半空中的他們,沒有可以躲避的地方,隻能硬著頭皮,想用後背,去抵擋,可是人的力量,又怎麽能跟石塊,下落的力量相比,所以,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繼續派兵上去,想要攻下城牆,隻能用人去堆了,另外,弓箭手,加強打擊的力度,盡量做到,讓城牆上的董卓軍,無法抬起頭”。
曹操緊皺著眉頭,注意著戰場上的變化,當他見到,董卓軍的士兵,開始往下扔石塊,還有滾木之時。
曹操趕緊建議眾位諸侯,繼續派出自己的士兵,去參戰,畢竟,攻城戰中,比的就是雙方人員的消耗。
討伐軍弓箭手的強力打擊,再加上後續,不斷有諸侯派出自己的士兵,上前加入戰鬥。
終於,討伐軍在付出了足足三萬人的損失後,第一個討伐軍的士兵,登上了城牆,不過,迎接他的,卻是來自於董卓軍的刀槍。
盡管第一個登上城牆的士兵,被斬殺了,不過,緊隨著他的,第二個,第三個討伐軍,也陸續的登上了城牆,他們堅守在雲梯的旁邊,哪怕不敵對方,也為自己的同伴,登上城牆,爭得了時間。
隨著汜水關城牆上的討伐軍士兵,越來越多,董卓軍士兵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隻不過,現在城牆上,已經出現了空缺。
他們想要重新,把討伐軍士兵,趕下城牆,已經是做不到了,所以,隻能奮力的,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抵擋著討伐軍前進的腳步。
討伐軍的將士們,經過攀爬戰鬥,本就已經疲勞的他們,現在也沒有多少的力氣,去戰鬥了,所以,一時間,倒也被對方,壓製住了攻勢。
“不行,不能光靠士兵,他們本身就很疲憊,戰力更是不夠,讓將領們,也都登上城牆吧”。
眼看著登上城牆的討伐軍,隱隱有被壓製的驅使,曹操趕緊,又向眾位諸侯,提出了另一個建議。
曹操的這兩個決定,都是符合現在實際情況,所考慮的,所以,所有在場的諸侯,都沒有反對,就紛紛派出了自己,手下的武將,去參戰。
有了這群武將的加入,董卓軍頓時壓力大曾,這些無一不是,以一敵十,甚至是敵百的武將們,他們這些普通的士兵,又豈會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結果毫無疑問的,在眾多武將的率領下,討伐軍的士兵們,盡管已經非常的疲勞,但還是成功的,把董卓軍的士兵,趕下了城牆,取得了汜水關的第一道防線。
一直關注著戰場變化的袁紹,見到討伐軍,勢如破竹的,把董卓軍趕下了城牆後,他興奮的大笑了好幾聲後,便跟袁術,王匡還有鮑信一起,朝著汜水關的方向走去。
似乎,被勝利而衝昏頭腦的他,已經完全忘記了,去質問張邈,為何不出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