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現在傷口感染,體力也還沒有完全恢複,按理說,他應該多點時間才是。(.好看的小說)
不過,當他從徐晃的口中,得知賈詡的拜訪後,他不顧前來送飯的,張邈的阻攔,執意要徐晃,把賈詡帶到他的房間中。
“劉燁啊,你現在有傷在身,再說現在已經夜深,你理應好好休息才是,那叫賈詡之人,明日在見,也為時不晚啊”。
盡管已經同意了劉燁的要求,不過,張邈實在是,太過於關心劉燁的傷情,故而,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劉燁,希望他可以,打消會見賈詡的念頭。
而在這同時,張邈有感到奇怪,為什麽劉燁,會那麽在意,那個叫做賈詡之人,要知道,對方可是無名無門之輩。
“伯父,我的傷情並無大礙,如果,我現在錯過了會見賈詡的機會,恐怕,往後,我會失去一位得力的謀士啊”。
劉燁對於三國的曆史,雖然不怎麽了解,然而,對於毒士賈詡謀略,卻是如雷貫耳,為了能對方,收為己用。
所以,劉燁在得到徐晃說起賈詡拜訪後,才會不顧身體的不適,急著要會見於他。
對於劉燁的堅持,張邈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隨後,他從房間內的,餐桌上,拿過專門為劉燁,準備的晚飯,送到了劉燁的手上,讓他盡快食用。
因為受傷的關係,食欲不振的劉燁,雖然,很不想吃東西,然而,麵對著張邈的一番心意,他又不好拒絕,隻能,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著飯菜。
看見劉燁一副,難以下咽的神情,以為自己做的飯菜,不合劉燁的胃口,張邈趕緊出言詢問,並且,他還想劉燁表示,要是實在吃不下,就不要繼續吃了。
對此,劉燁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張邈堅持,讓他吃完所有的飯菜呢。
“主公,賈詡帶來了”。
就在劉燁,把碗筷,交到張邈手中的同時,徐晃帶著,一身儒士打扮的賈詡,來到了他的房間中。
“嗯,你們辛苦了一天了,都回去休息吧,伯父,你也去休息吧,對了,董卓軍現在已經,離開了汜水關嗎?”。
見等待的人,已經被徐晃帶到,劉燁遣散了眾人,打算讓他們回去休息,然而,就在徐晃轉身,想要離去之時,劉燁突然發問道。
劉燁的這個問題,徐晃雖然先前,點頭回答過,不過,當時,徐晃並沒有詳細向劉燁做匯報。
所以,現在聽到劉燁再次的詢問後,他向劉燁抱拳,告知了董卓軍最新的情況。
“主公,董卓軍並沒有離去,不過,他們的營房都已經拔除,屬下預計,他們明天一早,就去離開”。
“嗯,派人密切注意著,董卓軍的行動,如有發現不對之處,不管何時,都要向我匯報”。
盡管董卓軍在牛輔的安排下,已經拔除了營寨,打算明日一早,就離開汜水關,然而擔心,其中會有變故的劉燁,不得不謹慎對待此事。
得到劉燁命令的徐晃,跟張邈一起,本想要走出房間,不過,在快要來到房門口的時候,張邈竟然又折回到了劉燁的身邊。
“劉燁,要不要我留下...”。
“伯父,你也去休息吧,我沒什麽大礙的”。
張邈的心意,劉燁非常的明白,不過,接下來,他跟賈詡之間的對話,實在不方便,被張邈知道,所以,劉也不等他把話說完,就當場給拒絕了下來。
這倒不是說劉燁,不相信張邈,而是,他覺得有些事情,可以跟人分享,而有些事情,則是越少知道,越好。
“嗬嗬,不用拘於禮節,隨意找個地方坐下吧,我身上有傷,招待不周,還請包涵”。
等一臉擔憂的張邈,被徐晃拉著離開房間後,劉燁微笑著,邀請賈詡入座。
入座後的賈詡,一臉好奇的打量著劉燁,不知道為什麽,他總是覺得,劉燁好像是認識自己一般。
對於自己的到來,劉燁非但沒有,任何的戒備,反而好似老朋友般,款待著自己,這讓賈詡很是疑惑。
“你可曾認識我?”。
“不認識,先生為何有此一問”。
麵對著賈詡的詢問,劉燁總不能向他回答,自己曾經在曆史書上,看過他吧,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劉燁向賈詡撒了謊。
“嗬嗬,沒什麽,隻是心有疑慮,故而有此一問而已,你叫劉燁,本是薊縣的縣令,不過,我不明白,你為什麽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而是要來,參加討伐軍,討伐董卓呢?”。
賈詡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而是轉移了話題,向劉燁,主動詢問起,他之所以,參加討伐軍的原因。
“說起此事,哎...實不相瞞,一開始的時候,我並不想要,前來參加討伐軍,實在是被形勢所逼,處於無奈,才會前往陳留,跟曹操,還有袁紹一起,共圖討伐董卓之事,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跟手下一起,待在薊縣,安心發展自己的勢力,而不是,來跟董卓對抗”。
回想著,參加討伐軍以來的,種種經曆,劉燁真的很希望,時間可以倒流,如果,當初他們一致決定,留下對抗劉虞,跟何曼的軍隊,恐怕,會有不一樣的局麵了,隻不過,現在事情變成這樣了,他就算是想要後悔,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這麽說來,討伐軍之所能夠創立,你有著不小的功勞啊,隻是,我很好奇,為什麽,現在你會身處於汜水關,而不是虎牢關中,跟其他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呢”。
賈詡眼神微眯,他絲毫不理會,劉燁的感歎,而是緊接著,向劉燁,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將帥不合,虎牢關已經沒有,我的容身之處了,至於討伐董卓,現在想想,還真是一個笑話,你還有什麽問題的話,就一並說出來吧”。
賈詡連番的問題,使得劉燁,不禁感到有些心煩了,要知道,他現在可還帶著傷,堅持著會見賈詡,已經很是勉強了,要是賈詡,就這麽一直問下去,他可是堅持不了太久時間的。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問完之後,我才會選擇,到底是為你效力,還是就此離去”。
說完這裏,賈詡停頓了一會兒,待見到劉燁點頭之後,他才繼續,向著劉燁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先前的瞞天過海之策,可是你想出來的”。
“哎,是我想出來的沒錯,不過,由於時間關係,很多地方,我都沒有考慮周全,不過,上天眷顧,董卓軍總算是選擇了撤退,賈詡先生乃是董卓的人,我的計策能成功,想必也得到了先生的幫助吧,在此,我先謝過了”。
對於自己的計謀,劉燁還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要不是當時的,時間緊迫,劉燁是不會自主,定下這個計策的。
“董卓昏庸無道,跟靈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跟著這樣的主公,難有作為,我之所以,沒有向牛輔,拆穿你的計策,就是想要,另尋明主,另謀安身之處”。
劉燁的坦誠相待,得到的,也是賈詡的肺腑之言。賈詡非常明白,董卓哪怕不被討伐軍所破,也會在不久之後,死在手下的叛亂中。
在洛陽的時候,他見到過太多,對董卓有過憤恨的將領了,隻不過,現在董卓勢大,他們都在忍耐,等待叛亂的時機而已。
“天下諸侯何其多,難道先生,就因為我的一個計策,所以,就選擇加入我的帳下,為我效力?這似乎,沒有任何的說服力啊”。
劉燁現在雖然,表現上,看上去很是平靜,然而,他卻一直,都在忍著劇痛,強撐著自己而已。
“僅有百人,就敢對抗黃巾亂黨,救下薊縣,事後,又率人,清剿黃巾餘黨,解救常山村莊,所過之處,不僅善待百姓,而且還傾力相伴,有困難的人,如此仁德,加上不俗的才智,這樣的主公,我賈文和,有什麽不為其效力的理由”。
賈詡的言語雖然簡單明了,不過,他卻說出了,劉燁來到亂世後的所作所為。
劉燁一臉驚訝的看著賈詡,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名聲竟然在,不知不知覺中,已經在百姓中間,傳播開來。
而在欣喜於自己獲得名聲的同時,劉燁的心中,卻又有些悲傷的思緒,畢竟,他清剿黃巾亂黨,解救常山村莊,都是受到了小蘭身死的影響。
如果,不是小蘭遇害,他是不會派人,去主動跟黃巾餘黨為敵的,要知道,當時的薊縣,所擁有的人數,還不到萬人而已。
“哎,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的我,手下損兵折將,更無安身之所,以後的路,還不知道會變成怎麽樣,你真的打算,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願意加入我的帳下,跟我一起共圖大業?”。
劉燁並不是,想要拒絕賈詡的加入,而是他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讓賈詡加入,乃是害了他,所以,才會出言,希望賈詡能夠考慮清楚後,再做決定。
“等主公,功成名就之時,我才加入的話,那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一手協助主公,一手創立江山,才是我賈文和希望見到的事,況且,現在的逆境,未必都是壞事...”。
賈詡對於劉燁的言論,絲毫不為所動,他毫不猶豫的,就決定加入劉燁的帳下,為他效力。
“現在這樣,還不是壞事?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讓我使得高興的”。
劉燁很是不解賈詡的話中之意,他不明白,自己在這樣的局麵下,還會有什麽好事,所以,他不得賈詡說完話,就出言打斷了他。
“主公,還請稍安勿躁,我方現在的局麵,看似劣勢,其實卻是優勢,討伐軍跟董軍,在洛陽決戰後,不管雙方誰勝誰負,戰後,一定會出現,群雄爭霸的局麵”。
“到時候,勢力太過於強盛的諸侯,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這樣的局麵下,不亂這位諸侯的勢力有多大,手下有多少的實力,最終的局麵,隻能是被,其他的諸侯所吞並,反觀那些勢力小的諸侯,在這樣的局麵下,容易被人忽視,等待他日的崛起,所以,我才會說,主公如今的局麵,非但不是劣勢,反而還是優勢”。
賈詡雖然向劉燁拜主,然而,他的一聲主公,卻已經表明了,他此刻的決定。
而通過賈詡的分析,劉燁陷入了沉思中,而在沉思過後,劉燁鬆開了緊皺的眉頭,微笑的看向賈詡說道。
“你給的建議,倒是跟我手下的兩位謀士,不謀而合,他們也都建議我,選擇稻光養晦,暗自發展自己的勢力,不過,現在,我已無立身之處,往後的路,又該怎麽走下去”。
“何曼所率領的黃巾餘黨,不過烏合之眾,主公要想重新奪回薊縣,倒也不是難事,不過,在這之前,屬下建議主公,以戰養戰,率先壯大自己的隊伍,在這之後,避其,其他諸侯的鋒芒,安心發展,待兵精糧足之時,必是我等崛起之日”。
賈詡的計劃,雖然也是建議劉燁,稻光養晦,不過,他跟徐庶,徐邈不同的是,他向劉燁,提出了另外一條建議。
賈詡以戰養戰的提議,對於現在的劉燁來說,雖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事,然而,卻是如今的劉燁,唯一能夠選擇的道路。
不過,當他從徐晃的口中,得知賈詡的拜訪後,他不顧前來送飯的,張邈的阻攔,執意要徐晃,把賈詡帶到他的房間中。
“劉燁啊,你現在有傷在身,再說現在已經夜深,你理應好好休息才是,那叫賈詡之人,明日在見,也為時不晚啊”。
盡管已經同意了劉燁的要求,不過,張邈實在是,太過於關心劉燁的傷情,故而,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劉燁,希望他可以,打消會見賈詡的念頭。
而在這同時,張邈有感到奇怪,為什麽劉燁,會那麽在意,那個叫做賈詡之人,要知道,對方可是無名無門之輩。
“伯父,我的傷情並無大礙,如果,我現在錯過了會見賈詡的機會,恐怕,往後,我會失去一位得力的謀士啊”。
劉燁對於三國的曆史,雖然不怎麽了解,然而,對於毒士賈詡謀略,卻是如雷貫耳,為了能對方,收為己用。
所以,劉燁在得到徐晃說起賈詡拜訪後,才會不顧身體的不適,急著要會見於他。
對於劉燁的堅持,張邈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隨後,他從房間內的,餐桌上,拿過專門為劉燁,準備的晚飯,送到了劉燁的手上,讓他盡快食用。
因為受傷的關係,食欲不振的劉燁,雖然,很不想吃東西,然而,麵對著張邈的一番心意,他又不好拒絕,隻能,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著飯菜。
看見劉燁一副,難以下咽的神情,以為自己做的飯菜,不合劉燁的胃口,張邈趕緊出言詢問,並且,他還想劉燁表示,要是實在吃不下,就不要繼續吃了。
對此,劉燁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張邈堅持,讓他吃完所有的飯菜呢。
“主公,賈詡帶來了”。
就在劉燁,把碗筷,交到張邈手中的同時,徐晃帶著,一身儒士打扮的賈詡,來到了他的房間中。
“嗯,你們辛苦了一天了,都回去休息吧,伯父,你也去休息吧,對了,董卓軍現在已經,離開了汜水關嗎?”。
見等待的人,已經被徐晃帶到,劉燁遣散了眾人,打算讓他們回去休息,然而,就在徐晃轉身,想要離去之時,劉燁突然發問道。
劉燁的這個問題,徐晃雖然先前,點頭回答過,不過,當時,徐晃並沒有詳細向劉燁做匯報。
所以,現在聽到劉燁再次的詢問後,他向劉燁抱拳,告知了董卓軍最新的情況。
“主公,董卓軍並沒有離去,不過,他們的營房都已經拔除,屬下預計,他們明天一早,就去離開”。
“嗯,派人密切注意著,董卓軍的行動,如有發現不對之處,不管何時,都要向我匯報”。
盡管董卓軍在牛輔的安排下,已經拔除了營寨,打算明日一早,就離開汜水關,然而擔心,其中會有變故的劉燁,不得不謹慎對待此事。
得到劉燁命令的徐晃,跟張邈一起,本想要走出房間,不過,在快要來到房門口的時候,張邈竟然又折回到了劉燁的身邊。
“劉燁,要不要我留下...”。
“伯父,你也去休息吧,我沒什麽大礙的”。
張邈的心意,劉燁非常的明白,不過,接下來,他跟賈詡之間的對話,實在不方便,被張邈知道,所以,劉也不等他把話說完,就當場給拒絕了下來。
這倒不是說劉燁,不相信張邈,而是,他覺得有些事情,可以跟人分享,而有些事情,則是越少知道,越好。
“嗬嗬,不用拘於禮節,隨意找個地方坐下吧,我身上有傷,招待不周,還請包涵”。
等一臉擔憂的張邈,被徐晃拉著離開房間後,劉燁微笑著,邀請賈詡入座。
入座後的賈詡,一臉好奇的打量著劉燁,不知道為什麽,他總是覺得,劉燁好像是認識自己一般。
對於自己的到來,劉燁非但沒有,任何的戒備,反而好似老朋友般,款待著自己,這讓賈詡很是疑惑。
“你可曾認識我?”。
“不認識,先生為何有此一問”。
麵對著賈詡的詢問,劉燁總不能向他回答,自己曾經在曆史書上,看過他吧,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劉燁向賈詡撒了謊。
“嗬嗬,沒什麽,隻是心有疑慮,故而有此一問而已,你叫劉燁,本是薊縣的縣令,不過,我不明白,你為什麽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而是要來,參加討伐軍,討伐董卓呢?”。
賈詡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而是轉移了話題,向劉燁,主動詢問起,他之所以,參加討伐軍的原因。
“說起此事,哎...實不相瞞,一開始的時候,我並不想要,前來參加討伐軍,實在是被形勢所逼,處於無奈,才會前往陳留,跟曹操,還有袁紹一起,共圖討伐董卓之事,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跟手下一起,待在薊縣,安心發展自己的勢力,而不是,來跟董卓對抗”。
回想著,參加討伐軍以來的,種種經曆,劉燁真的很希望,時間可以倒流,如果,當初他們一致決定,留下對抗劉虞,跟何曼的軍隊,恐怕,會有不一樣的局麵了,隻不過,現在事情變成這樣了,他就算是想要後悔,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這麽說來,討伐軍之所能夠創立,你有著不小的功勞啊,隻是,我很好奇,為什麽,現在你會身處於汜水關,而不是虎牢關中,跟其他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呢”。
賈詡眼神微眯,他絲毫不理會,劉燁的感歎,而是緊接著,向劉燁,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將帥不合,虎牢關已經沒有,我的容身之處了,至於討伐董卓,現在想想,還真是一個笑話,你還有什麽問題的話,就一並說出來吧”。
賈詡連番的問題,使得劉燁,不禁感到有些心煩了,要知道,他現在可還帶著傷,堅持著會見賈詡,已經很是勉強了,要是賈詡,就這麽一直問下去,他可是堅持不了太久時間的。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問完之後,我才會選擇,到底是為你效力,還是就此離去”。
說完這裏,賈詡停頓了一會兒,待見到劉燁點頭之後,他才繼續,向著劉燁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先前的瞞天過海之策,可是你想出來的”。
“哎,是我想出來的沒錯,不過,由於時間關係,很多地方,我都沒有考慮周全,不過,上天眷顧,董卓軍總算是選擇了撤退,賈詡先生乃是董卓的人,我的計策能成功,想必也得到了先生的幫助吧,在此,我先謝過了”。
對於自己的計謀,劉燁還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要不是當時的,時間緊迫,劉燁是不會自主,定下這個計策的。
“董卓昏庸無道,跟靈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跟著這樣的主公,難有作為,我之所以,沒有向牛輔,拆穿你的計策,就是想要,另尋明主,另謀安身之處”。
劉燁的坦誠相待,得到的,也是賈詡的肺腑之言。賈詡非常明白,董卓哪怕不被討伐軍所破,也會在不久之後,死在手下的叛亂中。
在洛陽的時候,他見到過太多,對董卓有過憤恨的將領了,隻不過,現在董卓勢大,他們都在忍耐,等待叛亂的時機而已。
“天下諸侯何其多,難道先生,就因為我的一個計策,所以,就選擇加入我的帳下,為我效力?這似乎,沒有任何的說服力啊”。
劉燁現在雖然,表現上,看上去很是平靜,然而,他卻一直,都在忍著劇痛,強撐著自己而已。
“僅有百人,就敢對抗黃巾亂黨,救下薊縣,事後,又率人,清剿黃巾餘黨,解救常山村莊,所過之處,不僅善待百姓,而且還傾力相伴,有困難的人,如此仁德,加上不俗的才智,這樣的主公,我賈文和,有什麽不為其效力的理由”。
賈詡的言語雖然簡單明了,不過,他卻說出了,劉燁來到亂世後的所作所為。
劉燁一臉驚訝的看著賈詡,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名聲竟然在,不知不知覺中,已經在百姓中間,傳播開來。
而在欣喜於自己獲得名聲的同時,劉燁的心中,卻又有些悲傷的思緒,畢竟,他清剿黃巾亂黨,解救常山村莊,都是受到了小蘭身死的影響。
如果,不是小蘭遇害,他是不會派人,去主動跟黃巾餘黨為敵的,要知道,當時的薊縣,所擁有的人數,還不到萬人而已。
“哎,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的我,手下損兵折將,更無安身之所,以後的路,還不知道會變成怎麽樣,你真的打算,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願意加入我的帳下,跟我一起共圖大業?”。
劉燁並不是,想要拒絕賈詡的加入,而是他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讓賈詡加入,乃是害了他,所以,才會出言,希望賈詡能夠考慮清楚後,再做決定。
“等主公,功成名就之時,我才加入的話,那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一手協助主公,一手創立江山,才是我賈文和希望見到的事,況且,現在的逆境,未必都是壞事...”。
賈詡對於劉燁的言論,絲毫不為所動,他毫不猶豫的,就決定加入劉燁的帳下,為他效力。
“現在這樣,還不是壞事?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讓我使得高興的”。
劉燁很是不解賈詡的話中之意,他不明白,自己在這樣的局麵下,還會有什麽好事,所以,他不得賈詡說完話,就出言打斷了他。
“主公,還請稍安勿躁,我方現在的局麵,看似劣勢,其實卻是優勢,討伐軍跟董軍,在洛陽決戰後,不管雙方誰勝誰負,戰後,一定會出現,群雄爭霸的局麵”。
“到時候,勢力太過於強盛的諸侯,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這樣的局麵下,不亂這位諸侯的勢力有多大,手下有多少的實力,最終的局麵,隻能是被,其他的諸侯所吞並,反觀那些勢力小的諸侯,在這樣的局麵下,容易被人忽視,等待他日的崛起,所以,我才會說,主公如今的局麵,非但不是劣勢,反而還是優勢”。
賈詡雖然向劉燁拜主,然而,他的一聲主公,卻已經表明了,他此刻的決定。
而通過賈詡的分析,劉燁陷入了沉思中,而在沉思過後,劉燁鬆開了緊皺的眉頭,微笑的看向賈詡說道。
“你給的建議,倒是跟我手下的兩位謀士,不謀而合,他們也都建議我,選擇稻光養晦,暗自發展自己的勢力,不過,現在,我已無立身之處,往後的路,又該怎麽走下去”。
“何曼所率領的黃巾餘黨,不過烏合之眾,主公要想重新奪回薊縣,倒也不是難事,不過,在這之前,屬下建議主公,以戰養戰,率先壯大自己的隊伍,在這之後,避其,其他諸侯的鋒芒,安心發展,待兵精糧足之時,必是我等崛起之日”。
賈詡的計劃,雖然也是建議劉燁,稻光養晦,不過,他跟徐庶,徐邈不同的是,他向劉燁,提出了另外一條建議。
賈詡以戰養戰的提議,對於現在的劉燁來說,雖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事,然而,卻是如今的劉燁,唯一能夠選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