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熱鬧是人的天性。


    王繼勳被殺的那天晚上,因為事情太過詭異加上王繼勳的身份,所以場麵鬧得很大。以至於就在王繼勳被殺當晚就有不少流言泄露了出去。


    在經過了開封府和武德司一天的調查之後,事件的更多細節也都被補充完整,包括那個厲鬼的樣貌、能力,以及王繼勳食人的事情等等都被傳揚開來。


    這一切都為厲鬼複仇的說法增添了不少的可信度。


    尤其是當更夫老王頭的故事被他兒子小王講給了他那一群平日裏喜歡湊在一起說故事的朋友們聽過之後,他們幾乎當場就相信了王繼勳是被報仇的厲鬼所殺。


    連帶著,他們也開始通過自己的渠道將這個故事傳播開來。


    有一個理論叫六度分隔理論,說任意的兩個陌生人之間都可以通過‘親友的親友’這個關係來建立聯係,而且這個過程最多隻需要五次。


    雖說古代社會並不可能如同現代那樣信息發達,但是隻在開封城裏的話,陌生人之間建立聯係甚至都不需要五次那麽多。


    什麽我親戚的鄰居的朋友之類的,基本上就能包括開封城九成以上的人了。所以小王的故事就這麽通過這張巨大的關係網,迅速的傳遍了整座開封城,讓幾乎整個開封城的人都相信了王繼勳是被厲鬼殺死的。


    以至於這些天早朝上的趙匡胤都驚訝的發現,之前還群情激憤,叫囂著要趙匡胤徹查王繼勳之死的武將們都變得安靜了不少,大家似乎都很默契的沒有提起這件事,倒是讓趙匡胤省了不少事情。


    就這樣,這幾天的早朝上大家都照常討論起了吏治民生,西蜀用軍等常規問題。大家都在默默的觀望,等待著事情接下來的發展。


    如故事所說,那個厲鬼要真是為了找王繼勳報仇而來的話,如今王繼勳已死,那麽厲鬼也就應該消失了。


    果然,接下來的日子裏,開封城晚上風平浪靜,之前到處亂竄的鬼影徹底的消失不見了。眼見那個厲鬼如此識趣,大家也就懶得再去較勁了,雙方都這麽默契的認下了王繼勳就是被厲鬼所殺。


    於是在一次早朝上,趙匡胤開始照著前兩天商量好的劇本,向趙光義提起了關於王繼勳之死的調查結果。


    趙光義則是當著眾人的麵展開了畫師的那一幅畫卷,同時親口向眾人述說了一遍自己在王繼勳府上的見聞,直言王繼勳乃是自作孽,不可活。


    趙匡胤便‘盛怒’的斥責了晉王的胡說八道,要求晉王必須要嚴懲凶手。


    晉王也是‘頗為不忿’的表示自己又不能知會地府,讓他們把那個厲鬼抓來受審。


    於是滿口‘胡說八道’的晉王就被趙匡胤申斥,勒令閉門思過。而案件則是轉交給了刑部進行調查。


    整個過程雙方配合的極佳,情緒豐富,表情到位。可以說除了一起商量劇本的宰相趙普,其他人都有了幾分相信的意思。


    或者說假裝相信了。


    能夠站在這個朝堂上麵的,沒有一個是傻子。


    從市麵上流傳出來的信息裏麵,大家都看到了這件事情的不簡單。


    首先就是凶手真的很厲害。片刻之內殺死一名善戰的將領,一躍十餘丈的距離,來無影去無蹤的,這是什麽手段?隻怕是故事裏的鬼神之流才能做到。


    並且凶手沒有動王府的財物,那凶手殺他的動機何在?不就隻能是複仇了嗎。


    如果說是什麽人對王繼勳謀財害命的話,眾多武將甚至是文官們都是要追查到底的,所謂殺官造反,這種行徑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但是現在這件事情涉及到的東西太過於詭異了,要說拚著被厲鬼找上門的風險去為王繼勳這個食人的家夥出頭?


    那還是算了吧。


    正所謂敬鬼神而遠之,對於這種存在,大家打心底了不願意去得罪的。再說了,王繼勳這個家夥幹的也確實不是人事。當初他在荊楚烹殺俘虜就引起了軍中的強烈不滿,現在還在做這種事情,真的是說出去都讓人臉上無光。


    據說就連王家那邊已經在考慮要不要把王繼勳開革出族譜了。


    於是在多方考量之下,案件終究就這麽封存了起來。


    幾天以後,關於國舅王繼勳被殺一案的眾多口供、資料都被整理歸納好,收進了一個書匣。由開封府轉交給了刑部,高懸在了刑部的衙門。


    自古便有懸而未決、懸案這樣的說法,講的便是一些無法查證的案件都會被懸掛在衙門上麵,提醒經辦的官吏們去將之解決掉。


    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就這麽一直掛著,沒有再被取下來過。


    王繼勳被殺案就這樣成為了一樁無頭懸案,就此不了了之。


    而為了安撫武將們的情緒,趙匡胤並沒有收走王繼勳的職位,而是直接讓王繼勳年幼的兒子繼承了下去。


    當然兵權肯定是掌握不住了的。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大家也都沒什麽好說的了,便都認下了這麽個結果。


    唯有老王頭的兒子小王傳出去的那則故事依舊在開封城裏流傳著,甚至還有這向周圍擴散開來的跡象。


    整個事件中,完善並且傳播出這個故事的老王頭和小王倒是有了不小的名聲,許多人都特意跑來聽一下最初版的故事。


    就連趙光義也感覺這個小王是個講故事的人才,想著要把他收編進自己的手下來做事。


    更讓老王頭意外的是,自己那個死活不肯打更的兒子終於肯接自己的班了。


    <a href="http:///"></a>


    按照小王的說法,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做虧心事,晚上遇到鬼了都不用害怕,因為那些鬼都是去找害他的人去報仇的。


    除了打更的活計以外,小王也正式被吸納進了開封府的編製,吃起了兩碗公家飯。


    多年以後,小王的兒子小小王學業有成,自由耳濡目染聽爺爺、父親講述二人多年打更時遇到的種種鬼怪傳說、懸案疑案,便將這些故事都給收納起來,編撰成冊,最終成書一本。


    這本名為《大宋打更人》的書冊一經出版,便引起了市麵上的瘋狂追捧,作者借鬼喻人,講述了種種天道昭昭,報應不爽的故事,深入人心。


    尤其是書中還提及了立朝初年時的那個隱秘機構武德司的一些內幕消息,更是讓人對它的興趣又濃厚了幾分。


    本書卷首讖言便是宋書吏的那句:“人心鬼蜮,何至於此!”


    書中開篇的第一個故事則是:開封府夜現鬼影,食人魔國舅殞命。


    此書與《俠女傳》《開疆錄》並稱為本朝初年三大經典通俗小說。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昭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嗒並收藏德昭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