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次貸危機影響,對外經濟依存較高的台省也陷入經濟衰退的泥潭。台省某部門公布消息稱:五月失業率增為5.82%,失業人數為63.3萬人,續創曆史新高。
旺旺集團作為台省以食品產銷發家的食品集團,在食品加工的道路上開始重點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生物科技食品等。集團傳統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初級食品加工方式因成本高,高汙染等原因被委托其他食品加工企業加工或整體砍掉出售。
次貸危機的影響導致旺旺集團台省地區的出口業務有所萎縮,也進一步加快了初級食品加工業務的分割脫離。
在這樣的背景下,林義等人被忽悠著接受專家何誌希和當地政府的建議,接手旺旺集團砍下的勞動密集型食品代工企業。
旺旺集團的主要市場在華夏大陸,旺旺集團的大部分工廠也直接設置在華夏大陸。集團的重心已經移往大陸,而最初起家的台省則淪為次要地區,因交通運輸等的限製,台省旺旺分部的業務主要負責本省的業務,開擴能力不強。
林義等人接手的食品加工廠自然也接不到太多訂單。近一個多月,工廠開工率都隻有60%左右,隻能保持著微薄的利潤。七月初,台省大選逼近,政局動蕩,工廠受到波及,甚至產生了虧損。
這一個多月的情況,眾人都看在眼裏,自然明白當初太傻被騙了。眼見工廠開始虧損,而且經營下去也看不到前景。為避免更大的損失,都有意將工廠轉讓出去,將收回的資金投到更賺錢的地方。
之前林岐在桂省被抓,連帶著眾多賬戶被凍結,大陸地區的資金幾乎被全部沒收。這一沒收,就將趙誌敬留給他們的錢沒收一半。剩餘的一半給林義等人折騰了將近兩個月,三千四百多萬人民幣到如今除了那家價值一千三百多萬的工廠,就隻剩不到七百萬人民幣。
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想辦法撈林岐出來要用錢,報複拐賣張騰的人販子團夥要錢,尋找王曄穀和《亢水決》要用錢。梅林和張騰再大陸活動也要用錢。大把多花錢的地方,錢卻越來越少。不由得眾人不著急。
林義在知道老弟被抓後,這幾天心情很糟糕,就由沃爾斯基組織會議,商議轉讓工廠的事宜。除去呆在粵省的梅林,剩餘的六人:林義,沃爾斯基,小杜(全名:杜拉),德利,高斯,艾澤都來齊了。
會議隻討論了一會,大部分人都讚同轉讓工廠,隻有杜拉不僅不同意,還試著說服其他人:“我們投入了那麽多資源,才做一個多月就轉讓,太著急了。要知道有些公司做一兩年才開始賺錢,三五年之後才賺回本金。現在市場已經有了複蘇的跡象,經濟危機很快就會過去,到那之後,我們會得到更多的訂單,再堅持堅持,絕對會有更高的回報。”
沃爾斯基問道:“你說要堅持,多久?三五個月還是三五年?如果太長,我們一做其他事情的缺乏資金,二是那麽多資金耗在這一個項目上,回報率又不高,不值得。”
小杜顯然有專門研究過,回答的頭頭是道:“工廠現在是受到大選的波及,等這個月底大選結束,我們就能恢複到以前的狀態。至於回報率的問題,我是這麽看的,眼下還處於經濟危機之中,失業率高,而我們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幫助政府吸收更多的失業人員,對社會的穩定大有好處。”
“我們現在的開工率隻有一半,就招收了將近兩百餘人,要是增加開工率百分百,能吸收更多的失業人員。政府的趙區長是個誌向高遠之人,降低失業率對他的政績很有好處。單單這方麵,他就會選擇幫我們。”
“旺旺集團現在雖然將初級食品加工業務分割出去,但至少四五年之內,初級食品加工仍是旺旺集團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且台省是個注重品質的地方,輕易更改工廠很難保證品質,他們不會輕易斷絕跟我們的業務往來。(.)”
“照我看來,我們在這個領域繼續做下去,至少還能賺兩三年的錢,雖然利潤不高,勝在平穩。若是貿然進入其他領域,前景不明朗,有損失的風險。而且前期投入大,要賺錢還要再等一年半載的,也解決不了我們眼下急用錢的現狀。”
紅頭發的高斯道:“你說的這些有什麽憑證嗎?我不認為李區長就一定會幫我們。單單我們這個地區,同我們競爭的食品加工廠就有二三十家。這些本地人開的工廠被我們這些外人和李區長更親近。”
坐在高斯下邊,個子最高的德利清咳一聲道:“杜拉,我們都不懂怎麽管理公司,我覺得,就算公司往你所說的好的方麵發展,以我們的管理水平,很難高效率的管理工廠。管理混亂的工廠怎麽會競爭得過別的公司…”
小杜堅持道:“公司的管理我們可以聘請專業管理人員,管理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李區長的問題也好解決,我們有錢,其他人沒錢,這就是他支持我們的原因。問題總會有解決的辦法,關鍵是我們必須堅持。”
高斯道:“堅持?堅持虧錢嗎?你知不知道聘請高級管理人員花費多少,按你說的,我們這樣一個工程,請一個高水平的管理人員至少年薪七八十萬。我們本來就是勉勉強強的薄利運營。再招一個高管,給我們公司加重多少負擔!越堅持損失越大,我堅決認為必須轉讓公司,而且是馬上轉讓!”
杜拉反駁道:“你懂什麽是職業經理人嗎?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所能發揮的作用遠大於這七八十萬,至少能給我們帶來兩三百萬利益!”
高斯提高聲調道:“你那是誇大其詞,你又看不出他優秀還是不優秀。要是你找到一個不優秀的,我們豈不是虧得更多!”
“不會虧!找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我肯定懂!”
“所以這些說法都是你一個人的推測,除非你能拿出證據證明你說的都是對的!”
“照你這樣說,我說的推測,那你說的一樣是推測。你也拿出證據來支持你的觀點啊!”
“嗬,我當然有證據,某個著名經濟學家都曾經在電視上說過這樣的觀點,這就是證據!”
“嗬嗬,真好笑,大把多經濟學家都會犯錯,他說的不可能都是對的。”
“難道你說的就是對的?你比經濟學家還厲害?”
“都他麻別吵!”沃爾斯基猛一拍桌子,喝止高斯和杜拉的爭吵:“都是一起扛槍的兄弟,有什麽事好好說,別吵來吵去!”
高斯埋怨道:“不是我不願意好好說,事實都擺在眼前,就是有的人不願承認!”
杜拉猛然站起,瞪著高斯道:“你懂個屁!就你那水平隻會跟風盲從,對經濟能有一丁點了解就不錯了!那麽多家食品加工企業仍然存在,就證明這個行業還有利可圖,這就是事實!”
高斯也騰的站起,針鋒相對的罵回去:“老子是不懂,但比你不懂裝懂好得多。企業多又怎樣,還不是大把多是虧損不賺錢的!”
沃爾斯基連著拍桌子好幾下,大聲嗬斥好幾句,身邊戰友才將鬥雞一樣的兩人拉扯著坐回座位。
以前林義願意管事,大夥看在元帥比較親近他的麵上也願意聽話。現在林義因弟弟林岐被抓而無心管事,他沃爾斯基雖然年長兩三歲,但軍銜不高,又沒有官身,威望也不夠,處事手腕平平,讓人信服的本事也沒有。
自己要成為這幫桀驁不馴的戰場老兵的領頭羊,第一次有光想著就夠嗆的感覺。
不過沃爾斯基不死心,他覺得自己還是有些才能的,眼下經濟問題是個機會,要是能解決好經濟問題,進而再管好這幫人,說不定就能獲得元帥的賞識。
他不求能像斯達夫將軍那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獨攬大權的權勢人物。但起碼也要像尤裏,安德裏這些軍中新星,能擔任獨當一麵的營長團長這樣的軍事主官。
“我們來公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沃爾斯基提議道:“我們舉手表決。如果大多數人都舉手同意,那我們就要工廠轉讓…”
高斯知道沃爾斯基的提議實際是偏向他,當即第一個高高舉手讚同。其他人也陸陸續續把手舉起,除了杜拉,其餘五人都投了讚同票。
“好,五票讚同。那麽......”
“等一下,”杜拉站起來環顧眾人道:“尋找願意接受工廠的人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找到的,在此期間,就讓我來主持工廠的日常運營,我一定會讓工廠好轉起來的。要是出了差錯,我一人承擔!”
高斯哼的一聲道:“你承擔得起嗎?以你那丁點工資,不吃不喝半輩子都未必還得起。”
杜拉惱火的朝一直跟他作對的高斯吼道:“賭不賭!就這個月,我要是讓工廠賺錢了,你他麻給我一百萬!”
“賭就賭!怕你不成!不過至少賺10萬以上才算賺!不然你他麻才賺一塊錢難道也就賺錢!?”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為了這個賭局,高斯和跟高斯關係最要好的艾澤轉而投了反對票,加上杜拉,就成了3票讚同,3票反對的平局。
而後林義猶豫了下,也開口道:“我覺得杜拉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比較買賣一家價值上千萬的工廠不是一件小事,是需要一段時間,先由杜拉試一下也可以。至於賭博的事,大家都是兄弟。就不用那麽斤斤計較…”
林義這一表態,局麵瞬間變成4比2,反對轉讓的人立刻成了多數。沃爾斯基剛形成的決議轉眼被推翻,無形對他威望有不小的打擊。
但要下形勢已經變成多數人讚同杜拉,他不知道該怎麽辦,也唯有順應形勢,鬱悶的說道:“既然大多數人同意給杜拉嚐試,那就讓他全權管理工廠。如果這個月還沒有扭虧為盈,那不僅要轉讓工廠,還必須賠給高斯一百萬...”
旺旺集團作為台省以食品產銷發家的食品集團,在食品加工的道路上開始重點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生物科技食品等。集團傳統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初級食品加工方式因成本高,高汙染等原因被委托其他食品加工企業加工或整體砍掉出售。
次貸危機的影響導致旺旺集團台省地區的出口業務有所萎縮,也進一步加快了初級食品加工業務的分割脫離。
在這樣的背景下,林義等人被忽悠著接受專家何誌希和當地政府的建議,接手旺旺集團砍下的勞動密集型食品代工企業。
旺旺集團的主要市場在華夏大陸,旺旺集團的大部分工廠也直接設置在華夏大陸。集團的重心已經移往大陸,而最初起家的台省則淪為次要地區,因交通運輸等的限製,台省旺旺分部的業務主要負責本省的業務,開擴能力不強。
林義等人接手的食品加工廠自然也接不到太多訂單。近一個多月,工廠開工率都隻有60%左右,隻能保持著微薄的利潤。七月初,台省大選逼近,政局動蕩,工廠受到波及,甚至產生了虧損。
這一個多月的情況,眾人都看在眼裏,自然明白當初太傻被騙了。眼見工廠開始虧損,而且經營下去也看不到前景。為避免更大的損失,都有意將工廠轉讓出去,將收回的資金投到更賺錢的地方。
之前林岐在桂省被抓,連帶著眾多賬戶被凍結,大陸地區的資金幾乎被全部沒收。這一沒收,就將趙誌敬留給他們的錢沒收一半。剩餘的一半給林義等人折騰了將近兩個月,三千四百多萬人民幣到如今除了那家價值一千三百多萬的工廠,就隻剩不到七百萬人民幣。
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想辦法撈林岐出來要用錢,報複拐賣張騰的人販子團夥要錢,尋找王曄穀和《亢水決》要用錢。梅林和張騰再大陸活動也要用錢。大把多花錢的地方,錢卻越來越少。不由得眾人不著急。
林義在知道老弟被抓後,這幾天心情很糟糕,就由沃爾斯基組織會議,商議轉讓工廠的事宜。除去呆在粵省的梅林,剩餘的六人:林義,沃爾斯基,小杜(全名:杜拉),德利,高斯,艾澤都來齊了。
會議隻討論了一會,大部分人都讚同轉讓工廠,隻有杜拉不僅不同意,還試著說服其他人:“我們投入了那麽多資源,才做一個多月就轉讓,太著急了。要知道有些公司做一兩年才開始賺錢,三五年之後才賺回本金。現在市場已經有了複蘇的跡象,經濟危機很快就會過去,到那之後,我們會得到更多的訂單,再堅持堅持,絕對會有更高的回報。”
沃爾斯基問道:“你說要堅持,多久?三五個月還是三五年?如果太長,我們一做其他事情的缺乏資金,二是那麽多資金耗在這一個項目上,回報率又不高,不值得。”
小杜顯然有專門研究過,回答的頭頭是道:“工廠現在是受到大選的波及,等這個月底大選結束,我們就能恢複到以前的狀態。至於回報率的問題,我是這麽看的,眼下還處於經濟危機之中,失業率高,而我們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幫助政府吸收更多的失業人員,對社會的穩定大有好處。”
“我們現在的開工率隻有一半,就招收了將近兩百餘人,要是增加開工率百分百,能吸收更多的失業人員。政府的趙區長是個誌向高遠之人,降低失業率對他的政績很有好處。單單這方麵,他就會選擇幫我們。”
“旺旺集團現在雖然將初級食品加工業務分割出去,但至少四五年之內,初級食品加工仍是旺旺集團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且台省是個注重品質的地方,輕易更改工廠很難保證品質,他們不會輕易斷絕跟我們的業務往來。(.)”
“照我看來,我們在這個領域繼續做下去,至少還能賺兩三年的錢,雖然利潤不高,勝在平穩。若是貿然進入其他領域,前景不明朗,有損失的風險。而且前期投入大,要賺錢還要再等一年半載的,也解決不了我們眼下急用錢的現狀。”
紅頭發的高斯道:“你說的這些有什麽憑證嗎?我不認為李區長就一定會幫我們。單單我們這個地區,同我們競爭的食品加工廠就有二三十家。這些本地人開的工廠被我們這些外人和李區長更親近。”
坐在高斯下邊,個子最高的德利清咳一聲道:“杜拉,我們都不懂怎麽管理公司,我覺得,就算公司往你所說的好的方麵發展,以我們的管理水平,很難高效率的管理工廠。管理混亂的工廠怎麽會競爭得過別的公司…”
小杜堅持道:“公司的管理我們可以聘請專業管理人員,管理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李區長的問題也好解決,我們有錢,其他人沒錢,這就是他支持我們的原因。問題總會有解決的辦法,關鍵是我們必須堅持。”
高斯道:“堅持?堅持虧錢嗎?你知不知道聘請高級管理人員花費多少,按你說的,我們這樣一個工程,請一個高水平的管理人員至少年薪七八十萬。我們本來就是勉勉強強的薄利運營。再招一個高管,給我們公司加重多少負擔!越堅持損失越大,我堅決認為必須轉讓公司,而且是馬上轉讓!”
杜拉反駁道:“你懂什麽是職業經理人嗎?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所能發揮的作用遠大於這七八十萬,至少能給我們帶來兩三百萬利益!”
高斯提高聲調道:“你那是誇大其詞,你又看不出他優秀還是不優秀。要是你找到一個不優秀的,我們豈不是虧得更多!”
“不會虧!找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我肯定懂!”
“所以這些說法都是你一個人的推測,除非你能拿出證據證明你說的都是對的!”
“照你這樣說,我說的推測,那你說的一樣是推測。你也拿出證據來支持你的觀點啊!”
“嗬,我當然有證據,某個著名經濟學家都曾經在電視上說過這樣的觀點,這就是證據!”
“嗬嗬,真好笑,大把多經濟學家都會犯錯,他說的不可能都是對的。”
“難道你說的就是對的?你比經濟學家還厲害?”
“都他麻別吵!”沃爾斯基猛一拍桌子,喝止高斯和杜拉的爭吵:“都是一起扛槍的兄弟,有什麽事好好說,別吵來吵去!”
高斯埋怨道:“不是我不願意好好說,事實都擺在眼前,就是有的人不願承認!”
杜拉猛然站起,瞪著高斯道:“你懂個屁!就你那水平隻會跟風盲從,對經濟能有一丁點了解就不錯了!那麽多家食品加工企業仍然存在,就證明這個行業還有利可圖,這就是事實!”
高斯也騰的站起,針鋒相對的罵回去:“老子是不懂,但比你不懂裝懂好得多。企業多又怎樣,還不是大把多是虧損不賺錢的!”
沃爾斯基連著拍桌子好幾下,大聲嗬斥好幾句,身邊戰友才將鬥雞一樣的兩人拉扯著坐回座位。
以前林義願意管事,大夥看在元帥比較親近他的麵上也願意聽話。現在林義因弟弟林岐被抓而無心管事,他沃爾斯基雖然年長兩三歲,但軍銜不高,又沒有官身,威望也不夠,處事手腕平平,讓人信服的本事也沒有。
自己要成為這幫桀驁不馴的戰場老兵的領頭羊,第一次有光想著就夠嗆的感覺。
不過沃爾斯基不死心,他覺得自己還是有些才能的,眼下經濟問題是個機會,要是能解決好經濟問題,進而再管好這幫人,說不定就能獲得元帥的賞識。
他不求能像斯達夫將軍那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獨攬大權的權勢人物。但起碼也要像尤裏,安德裏這些軍中新星,能擔任獨當一麵的營長團長這樣的軍事主官。
“我們來公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沃爾斯基提議道:“我們舉手表決。如果大多數人都舉手同意,那我們就要工廠轉讓…”
高斯知道沃爾斯基的提議實際是偏向他,當即第一個高高舉手讚同。其他人也陸陸續續把手舉起,除了杜拉,其餘五人都投了讚同票。
“好,五票讚同。那麽......”
“等一下,”杜拉站起來環顧眾人道:“尋找願意接受工廠的人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找到的,在此期間,就讓我來主持工廠的日常運營,我一定會讓工廠好轉起來的。要是出了差錯,我一人承擔!”
高斯哼的一聲道:“你承擔得起嗎?以你那丁點工資,不吃不喝半輩子都未必還得起。”
杜拉惱火的朝一直跟他作對的高斯吼道:“賭不賭!就這個月,我要是讓工廠賺錢了,你他麻給我一百萬!”
“賭就賭!怕你不成!不過至少賺10萬以上才算賺!不然你他麻才賺一塊錢難道也就賺錢!?”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為了這個賭局,高斯和跟高斯關係最要好的艾澤轉而投了反對票,加上杜拉,就成了3票讚同,3票反對的平局。
而後林義猶豫了下,也開口道:“我覺得杜拉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比較買賣一家價值上千萬的工廠不是一件小事,是需要一段時間,先由杜拉試一下也可以。至於賭博的事,大家都是兄弟。就不用那麽斤斤計較…”
林義這一表態,局麵瞬間變成4比2,反對轉讓的人立刻成了多數。沃爾斯基剛形成的決議轉眼被推翻,無形對他威望有不小的打擊。
但要下形勢已經變成多數人讚同杜拉,他不知道該怎麽辦,也唯有順應形勢,鬱悶的說道:“既然大多數人同意給杜拉嚐試,那就讓他全權管理工廠。如果這個月還沒有扭虧為盈,那不僅要轉讓工廠,還必須賠給高斯一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