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國是一個有趣的國家,這個國家生產能力強,原材料供給也很充裕,每天都能製造出大量的物資裝備。
然後這個國家又仿佛什麽都缺,這裏沒有油料,那裏缺少鋼鐵,甚至有的時候糧食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危機。
比起其他國家來,唐陌作為唐國的國王,真的是被這種現象折磨的痛並快樂著。
他每天早起聽到的各種消息,永遠都是喜憂參半,有一些值得慶祝的好消息,有一些讓人頭疼的壞消息。
比如說在他聽說錢錦航已經上了火車,很快就會抵達長安的時候,他甚至高興的準備給自己的早餐加點兒量。
但是當他聽說南部地區的救災物資快要告罄的時候,又覺得這個時候多吃一點兒仿佛是罪過一般。
實際上唐國有大片的國土處於豐收狀態,尤其是沒有招災的北方。齊國那也是產糧大國,尤其是北淵城附近,和某個國家的東北平原一樣,是種糧食的好地方。
這裏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同時地勢又非常的平坦:前兩年打仗又埋了許多屍體……嗯,絕對是耕種的首選地點。
隻可惜北部的糧食想要運往南方並不太容易,因為南部地區的鐵路被洪水破壞,交通斷絕,需要一陣子才能修好。
搶修出來的鐵路軍隊占用率相當的高,畢竟在南部地區,西琮周圍差不多駐紮著100萬軍隊和俘虜,這些人可都是要吃飯的。
與此同時,唐國這邊又不得不把南部地區囤積的糧食再一次分發到更南一些的地方去:斯特勞斯打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人口也實在是太多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整個楚國的北部平原,或者說現在的唐國南部平原,擁擠了上千萬難民,他們沒有吃的,剛剛遭災,還和各種部隊混戰了許久。
比起唐國遭災的地區,南部平原那可真的能用滿目瘡痍來形容:那裏的老百姓衣不蔽體,麵黃肌瘦,人們狀若厲鬼,整個地區宛如鬼域。
沒有別的解決辦法,如果不趕緊賑災,恢複那裏的民生狀態,那唐國占領這裏,就等於說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永遠都解決不掉的麻煩。
隻有讓這裏的人有糧食吃,有工作去做,這裏才能真正的安定下來,成為唐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於是乎,顧不上南部地區本身也缺糧的事實,唐國不得不把儲備的賑災的糧食調運往自己剛剛占領的南部平原,先勉強養活那裏已經活不下去的前楚國亂民。
效果是顯著的,在得到了賑濟之後,南部平原的動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平息了下來。
老百姓們交出了槍支,漸漸開始在唐國官吏的組織下恢複生產,他們的土地其實也很肥沃,隻可惜之前這些土地都是屬於楚國貴族老爺們的。
現在,唐國部隊幫他們殺光了這些地主,趕走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楚國貴族,讓這些肥沃的土地變成了無主之地。
緊接著唐國就頒布法令,這些土地將被拿出來無償給農民耕種,民心一下子就穩住了,剩下的事情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盡管楚國方麵也試圖組織幾次反擊,可他們的部隊隻要脫離山區進入平原,就會被唐軍剿滅。
論起在平原上的戰鬥力,唐軍真的可以說是這個世界的天花板,楚軍本身還屬於二流,所以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隻不過在泥濘的南部地區,道路幾乎等於說是沒有,唐軍的移動調轉都非常的吃力,所以修路似乎又被一下子提上了日程。
可惜的是唐國已經顧不上運輸物資在更南部的戰線上臨時修建鐵路和公路了,就楚國那脆弱的交通運輸線,支撐現有的物資調運都非常的吃力。
油料、彈藥、糧食、藥品……這些東西都等著要用,哪有運力再考慮什麽狗屁的水泥柏油壓路機?
說實在的,要不是在南風口繳獲了一批大華帝國籌備的額外的糧食物資,唐國可能現在的局麵更被動。
南風口的糧食物資確實解決了唐國的燃眉之急,可那些糧食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不停的消失。
首先就是南部油田地區投降的大華部隊也有十萬之多,他們也要吃喝,同時南部油田地區也被降水折磨了很長時間,糧食根本做不到自給自足。
所以最近的南風口囤積的糧食,自然也要調撥一部分給南部油田地區:人家投降投的那麽徹底,還把油田設施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就這覺悟就這功績,總不能讓人家再餓肚子吧?
另外,新打下來的望春城、騰雲城也都需要糧食,之前大華帝國為了籌集軍糧盤剝過這些城市,如今這裏都是大唐王國的控製區了,總要邀買一下人心吧?
大唐王國自己的故土,也就是遭災的南部地區總不能放著不管,新占領的地區都有糧食,自己的基本盤如果吃不飽,那就是待遇不公,人心肯定要散的。
於是唐陌就不得不想辦法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把剩餘的北方糧食向南部地區輸送。
這是一個大工程,考驗的是運輸條件,運力,還有一整個國家的戰略決心。
也正因為如此,大唐王國的許多地方都在為運輸糧食付出代價:銅城工業生產需要的許多金屬都開始短缺,就是因為糧食擠占了工業運輸的份額。
如何安排整個鐵路係統高效的運轉是一門學問,這種調度縝密而且細致。稍微有那麽一點兒錯誤,就會影響到運載效率。
而負責調度的人職務並不高,並且分散在各個鐵路段,各自為政自己負責自己那片區域的安排。
這就導致了許多地區出現了不可避免的調度混亂,進一步讓運力不足的問題凸顯出來。盡管唐國的鐵路管理已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了,可依舊無法避免忙中出錯。
好消息是最先恢複過來的,或者說不太依賴沿途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運,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滿載著糧食的c-47運輸機成群結隊的在西琮附近的野戰機場降落,卸載了糧食之後,再把來自大華帝國的俘虜運到北方去勞教服役。
那些平生第一次見識到真正的飛機,第一次摸到真正的飛機,第一次坐飛機的大華俘虜們,在天空上吐的死去活來,同時也享受到了什麽叫做真正的一日千裏。
這可是雙倍的運力:一方麵把北方的糧食直接運往急需糧食的南部地區,又把南部地區吃飯的嘴運到了北方去。
南北運輸問題嚴重,東西方向上的運輸自然也受到影響。大量的火車被調往南北線路上支援,東西方向上的鐵路運力必然降低。
因此,在勉強完成了對豐江方向上的進攻之後,在靠近豐江的地區,波頓指揮的西進集群,不得不暫停了進攻,讓整個戰線穩固了下來。
戰爭有的時候並不是誰能打誰就一定可以一路平推過去穩吃對手的,唐軍的進攻就這樣被自己的後勤掣肘,被迫放棄了大好局麵。
原本,趁著大華帝國損失慘重一片混亂之際,唐軍本來可以對藏劍峽防線、豐江防線發動進攻,很可能取得突破,取得更大的勝利。
可偏偏部隊調動跟不上節奏,大量部隊都隻能依靠公路緩慢機動,無法及時抵達戰區,擴大戰果。
最後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麵的大華部隊穩固防線,增加兵力,等來秦國的援兵……
“眼下的局勢是,我軍在西琮的部隊已經完全解放出來了,超過三十萬大軍。”吃完了早飯的唐陌與勒夫碰頭,開了個二人小會,勒夫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情況。
“參謀部的計劃是,其中十萬部隊要抵近藏劍峽,依托藏劍峽建立起新的防線。我們沒有必要繼續從這個方向上展開進攻了,大華軍隊嚴陣以待,又有藏劍峽天險做依托,我軍從這裏進攻未必能占到什麽便宜。”勒夫給唐陌解釋了一下如此安排的理由。
說完之後他停頓了一下,看唐陌沒有發言的意思,就又繼續往下說道:“南部地區局勢依舊很緊張,所以我計劃派遣兩個師南下支援斯特勞斯。”
剩下的部隊,參謀部打算調往西線,匯合波頓的西線進攻集群,加上後續到位的補給物資,對豐江發動新一輪的進攻。
隻不過以如今的運力,把二十萬大軍調到豐江戰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搞不好完成整個調運工作,可能要等到秋季的最後幾天才能完成。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等部隊都到齊了,可能當地都開始降雪了。
而且這麽長時間過去,大華軍隊早就已經重新做好準備,嚴陣以待。在天氣開始變冷,空中支援再一次不那麽方便的前提下展開攻勢作戰,很顯然不那麽明智。
“看起來,今年的戰爭,差不多也就隻能打到這裏了。”唐陌雖然有點兒不甘心,可也隻能如此。
勒夫點了點頭:“如果對方不結束這場戰爭的話,明年我們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戰果。”
然後這個國家又仿佛什麽都缺,這裏沒有油料,那裏缺少鋼鐵,甚至有的時候糧食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危機。
比起其他國家來,唐陌作為唐國的國王,真的是被這種現象折磨的痛並快樂著。
他每天早起聽到的各種消息,永遠都是喜憂參半,有一些值得慶祝的好消息,有一些讓人頭疼的壞消息。
比如說在他聽說錢錦航已經上了火車,很快就會抵達長安的時候,他甚至高興的準備給自己的早餐加點兒量。
但是當他聽說南部地區的救災物資快要告罄的時候,又覺得這個時候多吃一點兒仿佛是罪過一般。
實際上唐國有大片的國土處於豐收狀態,尤其是沒有招災的北方。齊國那也是產糧大國,尤其是北淵城附近,和某個國家的東北平原一樣,是種糧食的好地方。
這裏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同時地勢又非常的平坦:前兩年打仗又埋了許多屍體……嗯,絕對是耕種的首選地點。
隻可惜北部的糧食想要運往南方並不太容易,因為南部地區的鐵路被洪水破壞,交通斷絕,需要一陣子才能修好。
搶修出來的鐵路軍隊占用率相當的高,畢竟在南部地區,西琮周圍差不多駐紮著100萬軍隊和俘虜,這些人可都是要吃飯的。
與此同時,唐國這邊又不得不把南部地區囤積的糧食再一次分發到更南一些的地方去:斯特勞斯打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人口也實在是太多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整個楚國的北部平原,或者說現在的唐國南部平原,擁擠了上千萬難民,他們沒有吃的,剛剛遭災,還和各種部隊混戰了許久。
比起唐國遭災的地區,南部平原那可真的能用滿目瘡痍來形容:那裏的老百姓衣不蔽體,麵黃肌瘦,人們狀若厲鬼,整個地區宛如鬼域。
沒有別的解決辦法,如果不趕緊賑災,恢複那裏的民生狀態,那唐國占領這裏,就等於說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永遠都解決不掉的麻煩。
隻有讓這裏的人有糧食吃,有工作去做,這裏才能真正的安定下來,成為唐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於是乎,顧不上南部地區本身也缺糧的事實,唐國不得不把儲備的賑災的糧食調運往自己剛剛占領的南部平原,先勉強養活那裏已經活不下去的前楚國亂民。
效果是顯著的,在得到了賑濟之後,南部平原的動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平息了下來。
老百姓們交出了槍支,漸漸開始在唐國官吏的組織下恢複生產,他們的土地其實也很肥沃,隻可惜之前這些土地都是屬於楚國貴族老爺們的。
現在,唐國部隊幫他們殺光了這些地主,趕走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楚國貴族,讓這些肥沃的土地變成了無主之地。
緊接著唐國就頒布法令,這些土地將被拿出來無償給農民耕種,民心一下子就穩住了,剩下的事情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盡管楚國方麵也試圖組織幾次反擊,可他們的部隊隻要脫離山區進入平原,就會被唐軍剿滅。
論起在平原上的戰鬥力,唐軍真的可以說是這個世界的天花板,楚軍本身還屬於二流,所以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隻不過在泥濘的南部地區,道路幾乎等於說是沒有,唐軍的移動調轉都非常的吃力,所以修路似乎又被一下子提上了日程。
可惜的是唐國已經顧不上運輸物資在更南部的戰線上臨時修建鐵路和公路了,就楚國那脆弱的交通運輸線,支撐現有的物資調運都非常的吃力。
油料、彈藥、糧食、藥品……這些東西都等著要用,哪有運力再考慮什麽狗屁的水泥柏油壓路機?
說實在的,要不是在南風口繳獲了一批大華帝國籌備的額外的糧食物資,唐國可能現在的局麵更被動。
南風口的糧食物資確實解決了唐國的燃眉之急,可那些糧食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不停的消失。
首先就是南部油田地區投降的大華部隊也有十萬之多,他們也要吃喝,同時南部油田地區也被降水折磨了很長時間,糧食根本做不到自給自足。
所以最近的南風口囤積的糧食,自然也要調撥一部分給南部油田地區:人家投降投的那麽徹底,還把油田設施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就這覺悟就這功績,總不能讓人家再餓肚子吧?
另外,新打下來的望春城、騰雲城也都需要糧食,之前大華帝國為了籌集軍糧盤剝過這些城市,如今這裏都是大唐王國的控製區了,總要邀買一下人心吧?
大唐王國自己的故土,也就是遭災的南部地區總不能放著不管,新占領的地區都有糧食,自己的基本盤如果吃不飽,那就是待遇不公,人心肯定要散的。
於是唐陌就不得不想辦法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把剩餘的北方糧食向南部地區輸送。
這是一個大工程,考驗的是運輸條件,運力,還有一整個國家的戰略決心。
也正因為如此,大唐王國的許多地方都在為運輸糧食付出代價:銅城工業生產需要的許多金屬都開始短缺,就是因為糧食擠占了工業運輸的份額。
如何安排整個鐵路係統高效的運轉是一門學問,這種調度縝密而且細致。稍微有那麽一點兒錯誤,就會影響到運載效率。
而負責調度的人職務並不高,並且分散在各個鐵路段,各自為政自己負責自己那片區域的安排。
這就導致了許多地區出現了不可避免的調度混亂,進一步讓運力不足的問題凸顯出來。盡管唐國的鐵路管理已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了,可依舊無法避免忙中出錯。
好消息是最先恢複過來的,或者說不太依賴沿途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運,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滿載著糧食的c-47運輸機成群結隊的在西琮附近的野戰機場降落,卸載了糧食之後,再把來自大華帝國的俘虜運到北方去勞教服役。
那些平生第一次見識到真正的飛機,第一次摸到真正的飛機,第一次坐飛機的大華俘虜們,在天空上吐的死去活來,同時也享受到了什麽叫做真正的一日千裏。
這可是雙倍的運力:一方麵把北方的糧食直接運往急需糧食的南部地區,又把南部地區吃飯的嘴運到了北方去。
南北運輸問題嚴重,東西方向上的運輸自然也受到影響。大量的火車被調往南北線路上支援,東西方向上的鐵路運力必然降低。
因此,在勉強完成了對豐江方向上的進攻之後,在靠近豐江的地區,波頓指揮的西進集群,不得不暫停了進攻,讓整個戰線穩固了下來。
戰爭有的時候並不是誰能打誰就一定可以一路平推過去穩吃對手的,唐軍的進攻就這樣被自己的後勤掣肘,被迫放棄了大好局麵。
原本,趁著大華帝國損失慘重一片混亂之際,唐軍本來可以對藏劍峽防線、豐江防線發動進攻,很可能取得突破,取得更大的勝利。
可偏偏部隊調動跟不上節奏,大量部隊都隻能依靠公路緩慢機動,無法及時抵達戰區,擴大戰果。
最後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麵的大華部隊穩固防線,增加兵力,等來秦國的援兵……
“眼下的局勢是,我軍在西琮的部隊已經完全解放出來了,超過三十萬大軍。”吃完了早飯的唐陌與勒夫碰頭,開了個二人小會,勒夫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情況。
“參謀部的計劃是,其中十萬部隊要抵近藏劍峽,依托藏劍峽建立起新的防線。我們沒有必要繼續從這個方向上展開進攻了,大華軍隊嚴陣以待,又有藏劍峽天險做依托,我軍從這裏進攻未必能占到什麽便宜。”勒夫給唐陌解釋了一下如此安排的理由。
說完之後他停頓了一下,看唐陌沒有發言的意思,就又繼續往下說道:“南部地區局勢依舊很緊張,所以我計劃派遣兩個師南下支援斯特勞斯。”
剩下的部隊,參謀部打算調往西線,匯合波頓的西線進攻集群,加上後續到位的補給物資,對豐江發動新一輪的進攻。
隻不過以如今的運力,把二十萬大軍調到豐江戰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搞不好完成整個調運工作,可能要等到秋季的最後幾天才能完成。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等部隊都到齊了,可能當地都開始降雪了。
而且這麽長時間過去,大華軍隊早就已經重新做好準備,嚴陣以待。在天氣開始變冷,空中支援再一次不那麽方便的前提下展開攻勢作戰,很顯然不那麽明智。
“看起來,今年的戰爭,差不多也就隻能打到這裏了。”唐陌雖然有點兒不甘心,可也隻能如此。
勒夫點了點頭:“如果對方不結束這場戰爭的話,明年我們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