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宇正準備離開,被穀雲武給攔了下來。


    穀雲武指了下旁邊架子上的一摞碗碟,指點道:“酒燉河鰻用深口白瓷大碗,就是裏側邊沿有一條小藍魚的那個。”


    “酒糟田魚,用淺藍色螺紋盤子,中號的就行。”


    “發財燴鰻膠,用橘色把手的淺口砂鍋。”


    “鮮孤目魚蛋用黑紋木槿花的那套組合盤子,上層小托盤選深褐色的那一款。”


    “小米江蟹也用組合盤,上麵用中號圓碗。”


    “當然了,這種擺盤設計雖然經典,但放在現在多少有些過時了。”


    “細節上多用點心吧!”


    付宇一聽,趕忙仔細記下來。


    菜品烹飪的口味好壞很重要,但擺盤出來的最後效果,也非常關鍵。


    一道菜,想要做的完美,色香味缺一不可。


    而呈現在顧客麵前的擺盤效果,有時候,會直接影響到顧客對於這道菜的視覺觀感,甚至對於這道菜品的定價高低有著一定的影響。


    穀雲武隻是隨口的一番囑咐,卻讓付宇心下非常感激,深感佩服。


    隻是簡單的指導,卻能看出來穀雲武對於烹飪時的細心,和待人時的周到。


    哪怕是付宇對趙猛有著師傅濾鏡,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人情世故和細致周到方麵,趙猛確實比穀雲武差的遠了。


    至於自己......


    仍需提高努力啊!


    不過此時,不是抒發感慨的時候,付宇需要抓緊時間進行烹飪。


    有了穀雲武的指導,不得不說,對付宇的助益還是非常大的。


    其實經典老味道食譜上麵,關於這幾道菜烹飪方法的記載,和千裏馬的做法不盡相同。


    想也是,畢竟能被稱為經典老味道,說明用料和口味方麵,都是一脈相承的。


    就算稍有差池,也無非是在烹飪手法的細節操作,以及擺盤上,偶有區別。


    兩者相結合,付宇主要還是以穀雲武教授的烹飪方法為主,一些細節操作則按照經典老味道食譜上麵的教程去做。


    而在擺盤操作方麵,付宇決定參照一下經典老味道食譜上麵的造型。


    畢竟多年以前的審美,跟現在到底是全然不同了,在複原以前造型的同時,多少融合一些現在的流行元素。


    不過想要添加些創意,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付宇為什麽會覺得穀雲武厲害?


    因為穀雲武剛才的一句話:“細節上多用點心吧!”


    這句話,可以說是意味深長!


    仔細品品,付宇就領悟了穀雲武的意思。


    不由對穀雲武越發刮目相看。


    無論人品和心計,單是烹飪方法,這是一個厲害的人!


    術業有專攻。


    難怪穀雲武在燉煮方麵頗有心得!


    一句簡單的話,直截了當的讓付宇找到了烹飪這桌席麵的核心要素。


    想要烹飪好一道菜,必須要知道操作時的關鍵點!


    能發現並掌握這個關鍵點,才能真正意義上烹飪出這道菜的特色。


    這就是後廚裏老師傅手口相傳的:烹飪的秘訣!


    比如煎炸,要了解火候大小對於食材的成熟度的影響程度。


    比如燉煮,要清楚水量的掌控對於食材的口味影響程度。


    但是!


    並不是所有的菜肴都有標準的烹飪關鍵點。


    這就需要自己通過具體的操作,根據經驗和觀察,慢慢摸索尋找!


    而一旦順利找到關鍵點,就可以完美的烹飪出美味的菜肴來。


    付宇站到廚台前,忍不住多看了穀雲武一眼。


    三人行,必有我師。


    能當上大廚,不管為人再怎麽偷奸耍滑,肯定還是有真本事在身。


    付宇收斂起原本排斥的情緒,麵對穀雲武時,也憑添了一絲尊重。


    不要輕視小瞧任何人,尤其是在自己羽翼未豐的時候。


    好高騖遠,驕傲自大,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絆腳石。


    付宇暗自警醒,不管到什麽時候,謙虛才是王道啊!


    ......


    穀雲武自然察覺到付宇望過來的目光。


    回視過去,就見付宇感激的一笑。


    穀雲武點點頭,轉身繼續忙著手頭的事情。


    他這個人厲害,就厲害在這裏。


    雖然奸懶饞滑,但是手底下的人卻對他很是服氣,也特別聽話。


    他能壓的住人,也能隨心使喚人。


    這也是一項本事。


    但是,最厲害的,卻也不僅在這裏。


    最厲害的地方,還在為人處事的圓滑行徑上麵。


    他知道付宇烹飪時,會遇到困難,可能操作起來不會太順利,甚至出現問題。


    但他不會直接說出來。


    他知道付宇是誰的人,會聽誰的話。


    即便付宇是跟在他手底下幹活的人,他也不會直接一針見血的提出全部的觀點,更不會在真正烹飪操作時,指手畫腳,蓄意賣弄。


    不過,既然求到他麵前,他也答應指導了,所以在一些關鍵操作上麵,他還是願意稍微提點一下。


    畢竟送佛送到西,一盤好棋都下完了,不差這最後一哆嗦。


    學廚一道,講究一個悟字。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他將該說的都說了,剩下的就看付宇烹飪時的具體操作了。


    畢竟說的再多,不如真正上手實操。


    而他之所以再三強調最後的擺盤造型。


    則是因為像這種早就下架的老式菜肴,因為年頭久遠,早就同現代顧客的審美觀有了差異。


    千萬不要小看了擺盤的細節操作,這一步驟看似簡單。


    可是,如果操作的好了,會提高一道菜對顧客食欲的影響力。


    這就是厲害的地方。


    而除了最後的擺盤造型外,具體的食材準備和烹飪過程同樣很重要。


    穀雲武之前說的那幾點注意事項,比如酒燉時,用什麽樣的火候,時間把控方麵要注意什麽,都至關重要。


    有了這些中肯的建議,付宇接下來需要做的烹飪操作就簡單明了起來。


    經典老味道食譜上的詳細教程,配合穀雲武的悉心指導,付宇現在對於這幾道老式菜肴也算是非常了解了。


    於是吩咐張金玉備菜時,非常幹脆利落。


    酒燉河鰻,千裏馬這邊的定價是188一份。


    價格不菲。


    不過看到用料,付宇覺得還是非常值得。


    十年的花凋酒,純正的金華火腿,鮮活的河鰻。


    這個定價還是非常良心的。


    尤其是因為幾年前的物價跟現在肯定沒法比,所以這道菜,算起來,反而是顧客占了便宜。


    張金玉那邊很快將食材準備妥當。


    付宇正準備烹飪時,又有點餐員過來送單子。


    依然是老顧客訂單,不過點的菜肴,卻同之前那份一模一樣。


    付宇早得了消息,也沒太驚訝,接過來,隨手貼到廚壁上,準備開始烹飪。


    反而是點餐員忍不住小聲發牢騷:“說是慕名而來,想要嚐嚐店裏的特色菜肴,結果我給他推薦了一堆,最後點了幾道下架的菜,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


    點餐員不滿,是因為耽誤時間,少接待了顧客。


    付宇倒是挺樂嗬。


    兩單都是小席麵,菜色一樣,烹飪起來,可以順便練手。


    十年的花凋酒,開蓋就能聞到濃醇的酒香。


    千裏馬用料貨真價實,這一點真不是外麵吹噓出來的,畢竟好的食材才能烹製出好的菜肴。


    身為主廚,姚石在這方麵,要求非常嚴格。


    “付廚,這酒燉鰻魚聽著可真新鮮!”


    張金玉跟在付宇身邊時間長了,關係越發親近。


    付宇也願意指導他,現在烹飪新菜式,索性把他留在身邊,有些打雜的活交下去,再順便做一下烹飪操作的展示。


    付宇一邊將處理幹淨的河鰻改刀,一邊說道:“這菜是咱們店的老式菜,已經下架了,今天這是碰到老食客,才被重新點餐。另一份跟單,聽說是有其他的顧客遇到老食客點餐,聽著有意思,才跟風下的單。”


    張金玉恍然,點點頭:“原來是老式菜啊,難怪沒聽說過。”


    付宇改刀河鰻時,下刀迅速又利落,整條魚處理完,隻餘魚背上薄薄一條連接著,看上去既整齊又連貫。


    精湛的刀法展露無遺。


    張金玉每天跟在付宇旁邊,看著他烹飪,但還是經常會被一些非常牛逼的烹飪操作給驚住。


    《仙木奇緣》


    他看著處理好的河鰻,心下暗暗歎氣。


    什麽時候,自己也能練成這樣的刀工就好了!


    付宇將鍋置在爐灶上,燒一鍋開水,燙製河鰻。


    把表麵白色薄膜剝掉。


    金華火腿切薄片。


    這個薄片,在經典老味道食譜上麵的要求是薄如紙頁,但是穀雲武卻說店裏慣常是切的略薄,否則口感上會有些寡澹,被酒燉煮後,嚐不出火腿本身的香味。


    付宇稍一猶豫,還是決定按照穀雲武的意思去操作。


    倒不是質疑經典老味道食譜,而是他想著顧客既然是奔著千裏馬曾經做過的老菜色,特意到店用餐。


    那麽惦記的肯定是原滋原味的經典做法。


    他所要做的,就是努力還原靠近最原始的菜肴口味和特色。


    切好火腿,付宇另取新鍋,倒入色拉油。


    放入薑片、蒜片爆香。


    加入火腿片、河鰻。


    付宇放河鰻時,沒有將魚拎起來,而是直接在盤子裏將魚擺好,再直接推著滑落進鍋中。


    倒入骨湯沒過食材,燒開後倒入容器內。


    用花凋酒、鹽、味精、生抽進行調味。


    隨後放入蒸箱蒸製。


    蒸製的時間很關鍵,時間太長,容易夾不起來,時間太短味不夠。


    可能是這一步的操作,用文字非常難以詳細精準的表達。


    所以經典老味道食譜中,隻是言明,需要根據河鰻的小大,肥厚程度,來判斷蒸製時間的長短。


    說白了,就是需要依據個人經驗,進行時間掌控。


    相比於書中籠統的一語概括,反而是穀雲武的指導,更為貼切,容易掌握。


    穀雲武給了付宇一組數據比例,自己根據河鰻的重量,長短,可以自行參照比例進行時間的定製。


    趁著蒸製的這段時間,付宇開始烹飪其他菜肴。


    酒糟田魚,這道菜,付宇雖然沒聽說過,但是田魚後廚這邊平時用量還是挺大的。


    店裏進的都是河邊捉到的新鮮野生田魚,烹飪時,不是清蒸,就是香煎,味道鮮美,非常受顧客歡迎。


    但是酒糟田魚還真是從來沒見人做過。


    付宇看了眼收拾好的田魚,開始切蔥段。


    做這道菜用的是香蔥,而且長度有規定,要切成5厘米的段,這樣出鍋時,擺盤好看。


    付宇吩咐張金玉遞過來一個盆。


    盆內倒入清水,加入鹽,放入田魚浸泡。


    加入鹽浸泡田魚,目的是祛除血腥水,並且將魚先入底味。


    這一操作,經典老味道食譜中有詳細記載,穀雲武指導時,也特意強調過。


    付宇記得很牢。


    趁著這段時間,付宇又開始烹製發財燴鰻膠。


    也是運氣好,店裏有發好的鰻魚膠。


    鰻魚膠燉肉是店裏的一道特色菜,不算熱銷,但是偶爾會有顧客點餐。


    店裏的鰻魚膠都是油發好的,倒是省了付宇不少的事情。


    不過雖然是發製好的,付宇還是仔細學習了一下泡發的方法。


    經典老味道食譜上寫的很詳細,但總歸不如穀雲武說的生動,容易理解。


    油發鰻魚膠,需要先用溫油浸泡幹魚膠12小時後撈出。


    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鰻膠浸泡。


    用快子按在魚膠未發大的部分,使其充分浸泡到熱油,未漲大部分在熱油的作用下逐漸發起來,從而破壞其內部膠質結構。


    待全部發好後撈出,再放入溫水中浸泡兩小時,洗淨油漬即可。


    這道泡發的手法,後廚這邊隻有大廚會,小工是學不到的。


    像這些講究技巧的操作,一般大廚並不放心交給小工去操作。


    就連醃製小菜,付宇都是跟在趙猛身邊呆了小半年,才開始有機會練手。


    回想當年,付宇心下感慨不已。


    他將油發鰻魚膠切成4厘米長段。


    精豬肉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


    鍋內倒入清水,分別將魚膠、豬肉塊焯水。


    蟲草花放入清水中浸泡。


    初加工完,付宇開始整理鮮孤目魚蛋所需要的食材。


    千裏馬後廚選用的鮮目魚蛋,據海產老板說是來自東海。


    具體真假,不知道,不過目魚蛋的質量確實不錯,質感軟滑,口感非常鮮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圈外掛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巧克力蘸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巧克力蘸糖並收藏美食圈外掛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