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宇做的三套鴨是完全參照了經典老味道食譜裏的擺盤造型。


    燉的熟爛的三禽被裝在大號的瓷盆裏。


    瓷盆邊沿很寬,方便端挪的同時,顯得特別大氣。


    裏麵的三禽被蓋住雙腿,鴨頭壓在身下,鴨背上一層冬筍片,一層熟火腿片,疊摞成花形, 花蕊位置則是一塊精雕細琢的水發冬茹。


    從上往下看,仿若三禽身上綻開了一朵活靈活現的水中花。


    而最妙的點晴之處,則是規規整整擺放在瓷盆邊沿上的三個用黃瓜雕刻的小字:三套鴨。


    付宇寫字不行,但是雕花的手藝非常不錯。


    他仿照著經典老味道食譜上麵的隸書字體,有樣學樣的臨摹著雕刻好菜名。


    別說,這三個字看著就仿若從圖樣上照扒下來的一樣,仿製的惟妙惟肖。


    工作人員把三套鴨端到評審席台。


    按照順序,先由戴敬鶴品評。


    而這一次, 其他幾位評審, 難得心意一致的齊齊湊過來,伸頭欣賞這道三套鴨。


    戴敬鶴看著擺在麵前的三套鴨,卻遲遲沒有動筷子。


    半晌,他聽見旁邊的張智遠說道:“以前就聽人讚美此菜具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魅力。沒想到今天竟然有緣親眼一見,確實不同凡響啊!”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陳鑫偉也忍不住催促道:“戴老,您快嚐嚐這三套鴨滋味究竟怎麽樣?”


    戴敬鶴先看菜,再看字,不由感歎道:“這擺盤的心思用的精妙啊!”


    隨後才戴好一次性餐具手套。


    這三套鴨吃的時候,需要用小刀將家鴨劃開, 從外由內進行品嚐。


    做法很複雜,吃法上同樣很講究。


    戴敬鶴拆分三禽時,露的一手功底, 也引來了其他幾位評審豔羨的誇讚。


    攝影師那邊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將鏡頭拉近,對準了幾位評審。


    通過大屏幕可以清楚的看到幾位評審的表情, 而他們說的話,則通過音響傳遞出來。


    看到評審員們開始品嚐自己做的菜了, 付宇心裏多少有點緊張。


    這道菜他之前沒試吃,雖然還算有底氣,知道自己烹飪出來的口味肯定不會差,但難免還是有點忐忑,生怕哪裏操作失誤了,而自己沒有察覺。


    家鴨肉肥味鮮,湯汁清鮮,帶有臘香,多味複合,相得益彰。


    再品嚐野鴨。


    野鴨肉緊味香,吃起來濃香可口,而且一點異味也沒有。


    戴敬鶴隨手翻看了一下野鴨的腹部和大腿兩側,果然發現了一些小眼。


    他笑著誇讚道:“這野鴨處理的很專業啊!”


    其他幾人也都懂行,聞言伸頭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


    野鴨自身帶有異味,主要集中在腹部和大腿兩側。


    因為這些部位的肉比較多,異味不容易去掉。


    於是廚師在烹飪時,會用錐子在肉上戳一些小眼, 再把野鴨放到熱水裏燙一下。


    鴨肉受熱收緊,就把異味和血水從眼裏擠出來了。


    付宇處理的非常完美。


    戴敬鶴取出鴿子。


    因為三套鴨中鴿子藏在最裏麵, 從外至裏層層受熱,肉質也是從老雄鴨到野鴨再到鴿子,由老至嫩漸漸過度。


    但此道菜要在火上慢靠2個小時左右,所以鴿肉太嫩不經煮,太老煮不透。


    這也是做這道菜的精髓所在。


    付宇做的三套鴨無論是時間還是火候都恰到好處。


    鴿子的肉鬆而嫩,吃著口感細酥,滋味極佳。


    整道菜,由外層吃向裏層,越吃越嫩,越吃越鮮,層出不窮之妙。


    戴敬鶴品嚐之後,由衷感慨道:“俗語說:‘寧吃飛禽一兩,不吃走獸半斤’。三禽合食,鮮中加鮮,美上加美,其味殊絕,美不能言啊!”


    這一句話,已經是非常高的讚譽了。


    戴敬鶴的聲音透過印象傳出來,在場所有的參賽者心下都是一驚。


    這三套鴨竟然做的這麽好嗎?


    而這時候,戴敬鶴摘了手套,開始進行評價:“''三套鴨'',用家鴨、野鴨、菜鴿整料出骨,套製而成。三禽相會,技藝高超,是一種非常新奇的製作手法。”


    “這道工藝菜的重點在於,禽出骨,不可破皮,連環相套,注意形整,美觀。”


    “而且還要重火功,大火燒開,小火慢靠,酥爛肉軟,方成美味。”


    “‘三套鴨’烹飪完成後,需達到家鴨肥嫩,野鴨噴香,菜鴿細酥,滋味極佳的程度才算功夫到家。”


    “2號選手烹飪的這道三套鴨,野鴨肉瘦,鴿肉細嫩套蒸成菜,湯汁清鮮,多味複合,相得益彰。”


    戴敬鶴誇讚道:“可以說,這道菜烹飪的效果和我記憶中在揚州本地老字號吃過的一模一樣,非常完美!”


    戴敬鶴的這一句話,算是直接將付宇做的這道菜定性了。


    烹飪技法新奇,廚藝高超,做出來的菜品堪稱完美。


    得到了戴敬鶴這樣一句褒讚,付宇在本次大賽的排名基本上穩進前三名了。


    趁著品評其他參賽者的作品時,張智遠悄然遠離了話筒,私下裏問戴敬鶴:“戴老,我之前瞧著您分明是有意讓付宇藏拙,今天怎麽一反常態......”


    張智遠話說一半,住了嘴。


    戴敬鶴同樣離了話筒,頗有些驚訝的看向張智遠。


    張智遠在圈子裏還算小有名氣,但因為平素為人低調,所以交際麵並不廣。


    戴敬鶴聽人提起過張智遠,這次遇到,才算是初次見麵。


    張智遠給人的印象和傳聞中的一樣,寡言少語,性格溫和。


    戴敬鶴對他的印象還不錯,於是笑著說道:“是我之前想差了,覺得他還年輕,韜光養晦,低調行事可能更好一些。不過現在我突然發現,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想靠人為去遮掩,其實隻是掩耳盜鈴罷了,因為天賦是藏不住的。”


    張智遠點點頭,他看向舞台上鶴立雞群般的付宇。


    才二十出頭就能有這樣的廚藝,將來肯定不可限量啊!


    像這種老天爺賞飯的人,根本沒有藏拙的必要。


    因為能力實在太出眾,個人實在太優秀,想藏也藏不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圈外掛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巧克力蘸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巧克力蘸糖並收藏美食圈外掛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