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華哥突然話音一轉:“你們都是有文化的人,和我這種沒怎麽念過書的大老粗不一樣。我這人就是嘴比較饞,喜歡吃,嚐的東西多了,在美食方麵多少有點了解。”</p>
“這燒烤看著簡單,其實不比煎炒烹炸那些烹飪簡單,技術含量高著呢!”</p>
</p>
“燒烤醬料的種類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秘方特色不計其數,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獨門配方,想要都嚐個遍,那可是個大工程啊!”</p>
付宇和張金玉聽的忍不住笑了。</p>
這個叫華哥的主播口才是真不錯,說話也挺有道理,讓人聽著順心順意,難怪會人氣這麽旺。</p>
不過,華哥的話倒是突然讓付宇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p>
對啊!</p>
烤製和其他烹飪方法還是有一定區別的。</p>
但是烹飪方法萬變不離其宗。</p>
烹飪可以有多種操作方法,有很多種口味,烤製也是這樣的。</p>
華哥的聲音再一次響起:“祖傳秘方有沒有那麽厲害啊?”</p>
“這個問題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p>
付宇將鰻魚翻個麵,讚同點點頭。</p>
沒錯。</p>
其實烤製和其他烹飪方法是一樣的。</p>
原始的食材,想要烹飪出獨特的味道,就需要使用各種調料去融合提升口感。</p>
秘製的醬料就是通過一次次嚐試,將各種調料勾兌到一起,味道調的好,能得到大眾的廣泛好評,就算是成功了。</p>
烹飪菜肴的時候,各種調料越來越豐富,這樣食材的口感會變得更有特色。</p>
而烤製也是這樣的,最原始的時候,是直接將食材放到火上烤製,最多加上一兩樣調料左味。</p>
後來人們又慢慢研究出來各種花式燒烤,像是煨烤,先醃製再烤製,能讓食材的口味更豐富也更美味。</p>
再到現在,有了韓式燒烤,炭火燒烤,日式燒烤。</p>
就連千裏馬現在做的秘製燒烤,用的醬料也是陳師傅親傳的,可見蘸料對於烹飪的重要性。</p>
付宇直到這時候,才漸漸收起了對於蘸料的輕視。</p>
係統向來不做無用功,既然任務獎勵是蘸料的調配學習,那肯定是有它的深意。</p>
顧客沒上門,點餐員沒什麽事情。</p>
劉雨晴借口過來後廚催菜,湊到了烤製區,看付宇烹飪。</p>
“小張,你看什麽呢?”</p>
張金玉把手機遞給劉雨晴,讓她看清楚直播間裏的畫麵。</p>
劉雨晴看了一眼,點點頭。</p>
這個華哥,她之前也曾刷到了他的探店視頻,不過因為感官印象不太好,就沒關注。</p>
張金玉刷著直播,挺感興趣的看著粉絲們的評論。</p>
“付廚,你說他們那些祖傳的秘方,都是怎麽來的呢?要是我家祖輩上能傳下來這麽一份,我是不是現在隨便擺個攤子弄個燒烤也能養家湖口了?”</p>
劉雨晴聞言,也轉頭看向付宇。</p>
付宇笑著搖了搖頭:“不知道啊,我家也沒有這樣一位祖宗。”</p>
張金玉感歎道:“真不知道這些祖傳的秘製醬料都是用什麽稀罕的調料勾兌的,有些確實味道挺特別的,像張記,還有大上海,我瞧著那調料至少得有幾十種!”</p>
付宇哂笑道:“好像不少人都有這樣的一個誤區,覺得調料用的越多,花樣越高超,烹飪出來的效果就越好。”</p>
張金玉一愣:“難道不是這樣嗎?”</p>
“其實不是這樣的。”付宇搖搖頭:“調料種類多了,味道過於濃重,反而會徹底掩蓋住食材本身的口感。”</p>
“過甜,過鹹,甚至過鮮,都會讓味蕾負擔過重。”</p>
“很多菜係的傳承人從來不公開食物裏麵調料的秘密,以為是絕活。因為同一種食材,別人做不出他那樣的味道。他以那種味道為正宗,並以本門菜係為榮。”</p>
“其實,好吃的食材並不需要加入太多的調料,直接吃或者蒸煮一番,做簡單烹調即可食用,不必要非得追求口味兒。”</p>
“而所謂的口味兒就是食材中的調料所致,或者不同的烹調方法所致,而大部分的口味兒全都是調料造成的。”</p>
“也就是說,是食物中的調料給人的味覺造成了不同的欺騙,讓人覺得食物好吃。”</p>
“長此以往,人的口味兒就變重了,非得吃一些重口味兒的菜才覺得有味道,其實是味覺退化的標誌,隻是個人感覺不到而已。”</p>
這一番解釋,張金玉聽的茅塞頓開!</p>
笑著說道:“付廚,你可真聰明!什麽事情讓你一解釋,就變得特別容易理解了!”</p>
這一番閑聊之後,張金玉再看向付宇的眼神也變了,多了幾分敬仰和崇拜。</p>
而付宇,也通過這次閑聊,頗有收獲。</p>
他在給張金玉解釋的同時,其實也是做了一次深度的思考。</p>
在以前,他並沒有想過這方麵的問題,但是通過這次解答,反而覺得自己也同樣得到了提高。</p>
這種感覺很奇妙。</p>
站在旁邊的劉雨晴,聽得比張金玉更加認真。</p>
她發現付宇對於烹飪的理解,真的非常深刻,難怪他年紀輕輕廚藝就能這麽好!</p>
能在這個年紀,達到這種精湛的程度,他以前肯定非常努力刻苦吧?</p>
聽說他以前念的是廚師學校。</p>
在學校的時候,肯定是那種勤學苦練,放學了別人都在休息,他還在拚命練習的那種用功學生。</p>
能夠這麽努力,應該會有不少的烹飪經驗和竅門技巧,有機會倒是可以向他學習一下。</p>
忽然之間,劉雨晴恍然就覺得,也許付宇將來真的會有一番作為,沒準也能達到姚神的程度!</p>
這麽一想,付宇真的好像就是翻版的姚神!</p>
那自己豈不是能親眼見證一代廚神的誕生?</p>
想到這裏,劉雨晴忍不住心髒撲通撲通亂跳。</p>
付宇這麽優秀,萬一真的能達到姚神的程度呢?</p>
這個時候,劉雨晴彷若感受到了一種即將見證奇跡的使命感。</p>
付宇都能這麽努力,做為姚神的粉絲,自己也要加油了!</p>
而付宇在接下來的烤製時,態度越發的認真嚴謹了。</p>
他開始嚐試著用心去發現自己在烹飪中的不足和欠缺。</p>
以前仗著有各種逆天的技能傍身,他從來沒有留意過這些。</p>
而這一次,他忍不住思考。</p>
如何才能把減少調味料的使用和凸顯食材本身味道,這兩個件事情,進行更好的融合呢?</p>
“這燒烤看著簡單,其實不比煎炒烹炸那些烹飪簡單,技術含量高著呢!”</p>
</p>
“燒烤醬料的種類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秘方特色不計其數,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獨門配方,想要都嚐個遍,那可是個大工程啊!”</p>
付宇和張金玉聽的忍不住笑了。</p>
這個叫華哥的主播口才是真不錯,說話也挺有道理,讓人聽著順心順意,難怪會人氣這麽旺。</p>
不過,華哥的話倒是突然讓付宇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p>
對啊!</p>
烤製和其他烹飪方法還是有一定區別的。</p>
但是烹飪方法萬變不離其宗。</p>
烹飪可以有多種操作方法,有很多種口味,烤製也是這樣的。</p>
華哥的聲音再一次響起:“祖傳秘方有沒有那麽厲害啊?”</p>
“這個問題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p>
付宇將鰻魚翻個麵,讚同點點頭。</p>
沒錯。</p>
其實烤製和其他烹飪方法是一樣的。</p>
原始的食材,想要烹飪出獨特的味道,就需要使用各種調料去融合提升口感。</p>
秘製的醬料就是通過一次次嚐試,將各種調料勾兌到一起,味道調的好,能得到大眾的廣泛好評,就算是成功了。</p>
烹飪菜肴的時候,各種調料越來越豐富,這樣食材的口感會變得更有特色。</p>
而烤製也是這樣的,最原始的時候,是直接將食材放到火上烤製,最多加上一兩樣調料左味。</p>
後來人們又慢慢研究出來各種花式燒烤,像是煨烤,先醃製再烤製,能讓食材的口味更豐富也更美味。</p>
再到現在,有了韓式燒烤,炭火燒烤,日式燒烤。</p>
就連千裏馬現在做的秘製燒烤,用的醬料也是陳師傅親傳的,可見蘸料對於烹飪的重要性。</p>
付宇直到這時候,才漸漸收起了對於蘸料的輕視。</p>
係統向來不做無用功,既然任務獎勵是蘸料的調配學習,那肯定是有它的深意。</p>
顧客沒上門,點餐員沒什麽事情。</p>
劉雨晴借口過來後廚催菜,湊到了烤製區,看付宇烹飪。</p>
“小張,你看什麽呢?”</p>
張金玉把手機遞給劉雨晴,讓她看清楚直播間裏的畫麵。</p>
劉雨晴看了一眼,點點頭。</p>
這個華哥,她之前也曾刷到了他的探店視頻,不過因為感官印象不太好,就沒關注。</p>
張金玉刷著直播,挺感興趣的看著粉絲們的評論。</p>
“付廚,你說他們那些祖傳的秘方,都是怎麽來的呢?要是我家祖輩上能傳下來這麽一份,我是不是現在隨便擺個攤子弄個燒烤也能養家湖口了?”</p>
劉雨晴聞言,也轉頭看向付宇。</p>
付宇笑著搖了搖頭:“不知道啊,我家也沒有這樣一位祖宗。”</p>
張金玉感歎道:“真不知道這些祖傳的秘製醬料都是用什麽稀罕的調料勾兌的,有些確實味道挺特別的,像張記,還有大上海,我瞧著那調料至少得有幾十種!”</p>
付宇哂笑道:“好像不少人都有這樣的一個誤區,覺得調料用的越多,花樣越高超,烹飪出來的效果就越好。”</p>
張金玉一愣:“難道不是這樣嗎?”</p>
“其實不是這樣的。”付宇搖搖頭:“調料種類多了,味道過於濃重,反而會徹底掩蓋住食材本身的口感。”</p>
“過甜,過鹹,甚至過鮮,都會讓味蕾負擔過重。”</p>
“很多菜係的傳承人從來不公開食物裏麵調料的秘密,以為是絕活。因為同一種食材,別人做不出他那樣的味道。他以那種味道為正宗,並以本門菜係為榮。”</p>
“其實,好吃的食材並不需要加入太多的調料,直接吃或者蒸煮一番,做簡單烹調即可食用,不必要非得追求口味兒。”</p>
“而所謂的口味兒就是食材中的調料所致,或者不同的烹調方法所致,而大部分的口味兒全都是調料造成的。”</p>
“也就是說,是食物中的調料給人的味覺造成了不同的欺騙,讓人覺得食物好吃。”</p>
“長此以往,人的口味兒就變重了,非得吃一些重口味兒的菜才覺得有味道,其實是味覺退化的標誌,隻是個人感覺不到而已。”</p>
這一番解釋,張金玉聽的茅塞頓開!</p>
笑著說道:“付廚,你可真聰明!什麽事情讓你一解釋,就變得特別容易理解了!”</p>
這一番閑聊之後,張金玉再看向付宇的眼神也變了,多了幾分敬仰和崇拜。</p>
而付宇,也通過這次閑聊,頗有收獲。</p>
他在給張金玉解釋的同時,其實也是做了一次深度的思考。</p>
在以前,他並沒有想過這方麵的問題,但是通過這次解答,反而覺得自己也同樣得到了提高。</p>
這種感覺很奇妙。</p>
站在旁邊的劉雨晴,聽得比張金玉更加認真。</p>
她發現付宇對於烹飪的理解,真的非常深刻,難怪他年紀輕輕廚藝就能這麽好!</p>
能在這個年紀,達到這種精湛的程度,他以前肯定非常努力刻苦吧?</p>
聽說他以前念的是廚師學校。</p>
在學校的時候,肯定是那種勤學苦練,放學了別人都在休息,他還在拚命練習的那種用功學生。</p>
能夠這麽努力,應該會有不少的烹飪經驗和竅門技巧,有機會倒是可以向他學習一下。</p>
忽然之間,劉雨晴恍然就覺得,也許付宇將來真的會有一番作為,沒準也能達到姚神的程度!</p>
這麽一想,付宇真的好像就是翻版的姚神!</p>
那自己豈不是能親眼見證一代廚神的誕生?</p>
想到這裏,劉雨晴忍不住心髒撲通撲通亂跳。</p>
付宇這麽優秀,萬一真的能達到姚神的程度呢?</p>
這個時候,劉雨晴彷若感受到了一種即將見證奇跡的使命感。</p>
付宇都能這麽努力,做為姚神的粉絲,自己也要加油了!</p>
而付宇在接下來的烤製時,態度越發的認真嚴謹了。</p>
他開始嚐試著用心去發現自己在烹飪中的不足和欠缺。</p>
以前仗著有各種逆天的技能傍身,他從來沒有留意過這些。</p>
而這一次,他忍不住思考。</p>
如何才能把減少調味料的使用和凸顯食材本身味道,這兩個件事情,進行更好的融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