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進求不光不敢回蒙舍詔,甚至不敢離開這刺史府太遠。
可不僅僅隻是因為細奴邏那個想要篡位的孽障。
因為他已經收到了留守的心腹部下傳遞來的消息,似乎吐蕃準備要有大動作。
而一直堅定不移站在大唐這一邊的張樂進求當然很害怕不講規矩的吐蕃人弄死自已。
真要被弄死了,自己還怎麽把蒙舍詔繼續發揚光大。
因為吐蕃人跟洱海另外五詔勾勾搭搭的消息,正是他傳遞給朝廷的。
張樂進求猶記得,吐蕃人的勢力範圍還沒有擴張到洱海之地時,蒙舍詔是那麽的快活。
實力強大的蒙舍詔想打誰就打誰,想讓誰叫自己爸爸,誰就得叫爸爸。
畢竟,誰讓自己舔朝廷舔得最賣力,最聽朝廷的話。
自然,朝廷也能夠對蒙舍詔放心。
而朝廷不許蒙舍詔滅其他諸詔,張樂進求就一直嚴格地遵守著朝廷的命令。
老子隻是欺負你們,讓你們給錢給糧,讓我好好的爽一爽。
但是我不會滅絕你們,畢竟我是一位很講究規矩的競技運動員。
肯定要聽大唐這個裁判的話。
可誰著吐蕃的到來,開始在後邊暗戳戳地支援北部五詔。
讓原本敗多勝少的他們從一開始的軟綿綿,漸漸地硬了起來,而且還越來越硬。
硬到讓蒙舍詔渾身難受,這讓張樂進求等一幹蒙舍詔大小部落首領深感驚訝。
<a href="http:///"></a>
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就像是看到了一個常年夜不歸宿的老司機。
突然開始每天早早回家,抱著一杯枸杞安靜如雞地坐在沙發上看無聊的電視一般令人震驚。
正是因為如此,張樂進求派出了細作,仔細地打探之後,終於明白了這幫子家夥硬起來的原因,是有小三了。
咳,不對,是對方犯規了。
畢竟原本的洱海六詔隻有一個裁判,那就是大唐,大家可以在這洱海之畔歡快的撒野打架。
每次掐架雖然都掐得死去活來,但是絕對不會傷筋動骨,因為有朝廷在當裁判。
但是現在,你們北方五詔,居然又搞來了一個什麽不講規矩的第三方。
讓那吐蕃給你們提供馬匹,提供甲具,然後來打老子蒙舍詔。
所以,蒙舍詔向姚州稟報了此事,希望朝廷能夠為蒙舍詔以及洱海之畔的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
之前嘛,手底下連一千甲兵都湊不夠,頂多隻能守城自保的寧刺史也一直都很低調,隻是暗示和警告那北方五詔規矩一點。
可是現在,隨著那位惡名遠揚的程三郎奉了劍南道巡撫使之命,率數千獠軍前來姚州巡撫。
這下子,寧刺史終於也長出了一口大氣,腰板可是比隻有一府帶甲精銳的時候硬多了。
#####
既然這麽硬,必須要有所表示,不然豈不是錦衣夜行?
更何況,既然有大軍前來巡撫,寧刺史自然也要借程三郎這股子妖風搞上一把。
所以寧刺史直接去信給洱海諸詔,你們跟那吐蕃勾來搭去,不要以為本官不清楚。
現在就乖乖地過來姚州陳述清楚,不然有你們的好看。
不過,整整三天過去了,寧刺史居然還沒有看到任何一位洱海詔首趕到姚州來向自己請罪,甚至是解釋。
此刻,寧刺史正一臉凝肅地坐在公房之中,呷著那清新爽口的瀘州綠茶,正在仔細地審視著案幾之上的公文。
趙主薄則快步趕到了屋外站定之後,這才開口道。
“府君(對刺史的敬稱),越析詔有消息傳來了……”
“進來吧,可是那木德雅親來了?”寧刺史聽得此言,不禁眉頭一揚,古板無波的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絲淺淺的笑意。
看到寧刺史這副樣子,趙主薄雖然有些不忍心,但還是說出了實情,遞上了一封書信。
“不是,越析詔隻是遣來了一位信使,送來了木德雅的一封親筆信。”
寧刺史眼角的笑意漸漸地收斂,緊抿著唇從趙主薄的手中接過了書信拆開。
趙主薄仔細地觀察著寧刺史的表情變化,雖然已經年近五旬,早該喜怒不形於色。
可是看到了寧刺史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眼中分明有怒火升騰。
“無恥!大膽!好一個木德雅,居然敢視本官,視朝廷如無物。”
趙主薄看到寧刺史難得地勃然大怒,不禁心頭一沉,趕緊勸道。
“府君息怒,那木德雅可是在信中寫了什麽不合時宜的話?”
“何止不合時宜。”寧刺史深吸了一口氣,生生從牙縫裏邊擠出了一句話來。
“他分明就是在向本官,向朝廷示威!”
#####
趙主薄從寧刺史的手中接過了那封書信凝神一讀,臉色同樣變得難看無比。
“他木德雅這是吃錯藥了不成,居然如此膽大包天,簡直豈有此理。”
寧刺史撫著長須,在屋內緩緩踱步,目光悠遠地看向屋外。
“他木德雅向來膽量不大,今日卻敢如此狂妄,大放厥詞,隻有一個原因,有人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趙主薄的臉色不由得一白。“府君的意思是,吐蕃忍不住了?”
“十有八九,就是吐蕃。
不然的話,他木德雅哪有這個膽子,就不怕本官親率姚州精銳,上門去跟他好好談談?”
“可吐蕃怎麽在這個節骨眼上冒出來。”趙主薄滿臉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
寧刺史想了想,決定說出實情來。“想來是意圖牽扯我大唐劍南道中南部的兵力,無法往援雅州。”
“此事,出我之口,入你之耳,明白嗎?”
“若是消息傳揚開來……”寧刺史不禁深吸了一口氣。
臉色煞白的趙主薄點頭如搗蒜一般,半天才戰戰兢兢地問道。
“府君,那咱們要不要向巡撫使求援?”
“巡撫使已然率軍揮師雅州禦敵,此番巡撫使入蜀,未領十六衛精銳。他所憑借的便是劍南道十府之兵。”
說到了這,寧刺史不禁有些唏噓地長歎了一聲道。
“巡撫使未征調姚州府兵,就是已經顧慮,吐蕃人有可能會打姚州的主意。”
“現在就算求援,你覺得,是蜀中屏障的雅州重要,還是遠在千裏之外的姚州重要?”
“……”
可不僅僅隻是因為細奴邏那個想要篡位的孽障。
因為他已經收到了留守的心腹部下傳遞來的消息,似乎吐蕃準備要有大動作。
而一直堅定不移站在大唐這一邊的張樂進求當然很害怕不講規矩的吐蕃人弄死自已。
真要被弄死了,自己還怎麽把蒙舍詔繼續發揚光大。
因為吐蕃人跟洱海另外五詔勾勾搭搭的消息,正是他傳遞給朝廷的。
張樂進求猶記得,吐蕃人的勢力範圍還沒有擴張到洱海之地時,蒙舍詔是那麽的快活。
實力強大的蒙舍詔想打誰就打誰,想讓誰叫自己爸爸,誰就得叫爸爸。
畢竟,誰讓自己舔朝廷舔得最賣力,最聽朝廷的話。
自然,朝廷也能夠對蒙舍詔放心。
而朝廷不許蒙舍詔滅其他諸詔,張樂進求就一直嚴格地遵守著朝廷的命令。
老子隻是欺負你們,讓你們給錢給糧,讓我好好的爽一爽。
但是我不會滅絕你們,畢竟我是一位很講究規矩的競技運動員。
肯定要聽大唐這個裁判的話。
可誰著吐蕃的到來,開始在後邊暗戳戳地支援北部五詔。
讓原本敗多勝少的他們從一開始的軟綿綿,漸漸地硬了起來,而且還越來越硬。
硬到讓蒙舍詔渾身難受,這讓張樂進求等一幹蒙舍詔大小部落首領深感驚訝。
<a href="http:///"></a>
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就像是看到了一個常年夜不歸宿的老司機。
突然開始每天早早回家,抱著一杯枸杞安靜如雞地坐在沙發上看無聊的電視一般令人震驚。
正是因為如此,張樂進求派出了細作,仔細地打探之後,終於明白了這幫子家夥硬起來的原因,是有小三了。
咳,不對,是對方犯規了。
畢竟原本的洱海六詔隻有一個裁判,那就是大唐,大家可以在這洱海之畔歡快的撒野打架。
每次掐架雖然都掐得死去活來,但是絕對不會傷筋動骨,因為有朝廷在當裁判。
但是現在,你們北方五詔,居然又搞來了一個什麽不講規矩的第三方。
讓那吐蕃給你們提供馬匹,提供甲具,然後來打老子蒙舍詔。
所以,蒙舍詔向姚州稟報了此事,希望朝廷能夠為蒙舍詔以及洱海之畔的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
之前嘛,手底下連一千甲兵都湊不夠,頂多隻能守城自保的寧刺史也一直都很低調,隻是暗示和警告那北方五詔規矩一點。
可是現在,隨著那位惡名遠揚的程三郎奉了劍南道巡撫使之命,率數千獠軍前來姚州巡撫。
這下子,寧刺史終於也長出了一口大氣,腰板可是比隻有一府帶甲精銳的時候硬多了。
#####
既然這麽硬,必須要有所表示,不然豈不是錦衣夜行?
更何況,既然有大軍前來巡撫,寧刺史自然也要借程三郎這股子妖風搞上一把。
所以寧刺史直接去信給洱海諸詔,你們跟那吐蕃勾來搭去,不要以為本官不清楚。
現在就乖乖地過來姚州陳述清楚,不然有你們的好看。
不過,整整三天過去了,寧刺史居然還沒有看到任何一位洱海詔首趕到姚州來向自己請罪,甚至是解釋。
此刻,寧刺史正一臉凝肅地坐在公房之中,呷著那清新爽口的瀘州綠茶,正在仔細地審視著案幾之上的公文。
趙主薄則快步趕到了屋外站定之後,這才開口道。
“府君(對刺史的敬稱),越析詔有消息傳來了……”
“進來吧,可是那木德雅親來了?”寧刺史聽得此言,不禁眉頭一揚,古板無波的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絲淺淺的笑意。
看到寧刺史這副樣子,趙主薄雖然有些不忍心,但還是說出了實情,遞上了一封書信。
“不是,越析詔隻是遣來了一位信使,送來了木德雅的一封親筆信。”
寧刺史眼角的笑意漸漸地收斂,緊抿著唇從趙主薄的手中接過了書信拆開。
趙主薄仔細地觀察著寧刺史的表情變化,雖然已經年近五旬,早該喜怒不形於色。
可是看到了寧刺史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眼中分明有怒火升騰。
“無恥!大膽!好一個木德雅,居然敢視本官,視朝廷如無物。”
趙主薄看到寧刺史難得地勃然大怒,不禁心頭一沉,趕緊勸道。
“府君息怒,那木德雅可是在信中寫了什麽不合時宜的話?”
“何止不合時宜。”寧刺史深吸了一口氣,生生從牙縫裏邊擠出了一句話來。
“他分明就是在向本官,向朝廷示威!”
#####
趙主薄從寧刺史的手中接過了那封書信凝神一讀,臉色同樣變得難看無比。
“他木德雅這是吃錯藥了不成,居然如此膽大包天,簡直豈有此理。”
寧刺史撫著長須,在屋內緩緩踱步,目光悠遠地看向屋外。
“他木德雅向來膽量不大,今日卻敢如此狂妄,大放厥詞,隻有一個原因,有人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趙主薄的臉色不由得一白。“府君的意思是,吐蕃忍不住了?”
“十有八九,就是吐蕃。
不然的話,他木德雅哪有這個膽子,就不怕本官親率姚州精銳,上門去跟他好好談談?”
“可吐蕃怎麽在這個節骨眼上冒出來。”趙主薄滿臉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
寧刺史想了想,決定說出實情來。“想來是意圖牽扯我大唐劍南道中南部的兵力,無法往援雅州。”
“此事,出我之口,入你之耳,明白嗎?”
“若是消息傳揚開來……”寧刺史不禁深吸了一口氣。
臉色煞白的趙主薄點頭如搗蒜一般,半天才戰戰兢兢地問道。
“府君,那咱們要不要向巡撫使求援?”
“巡撫使已然率軍揮師雅州禦敵,此番巡撫使入蜀,未領十六衛精銳。他所憑借的便是劍南道十府之兵。”
說到了這,寧刺史不禁有些唏噓地長歎了一聲道。
“巡撫使未征調姚州府兵,就是已經顧慮,吐蕃人有可能會打姚州的主意。”
“現在就算求援,你覺得,是蜀中屏障的雅州重要,還是遠在千裏之外的姚州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