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西瓜熟,摘西瓜趙明誠最喜歡幹,他帶著虎頭在菜園裏摘西瓜。


    “能抱動嗎?”


    他拿著摘下來的西瓜,用手拍了拍,又用手指彈幾下。


    “抱著把。”


    虎頭太小抱不動。


    聽到沈大姐喊他:


    “小鄭給你發短信,說:想你。”


    沈父、沈母都不在家。


    沈父馬上要退休,工作的勁頭反而比以前足,臨近退休反而拚命工作。


    趙明誠也理解沈父這種心理,不服輸、不服老、非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工作幾十年,退休下來就要閑著,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沈母現在也忙,趙明誠和沈銀河9月初就要結婚。


    10月下旬,沈寶莉也要結婚,12月沈大姐的大姐生孩子。


    她也清閑不下來。


    今天去見男方家,商議陪嫁的事,還有婚禮籌備。


    趙明誠左手抱著虎頭,又手夾著西瓜。


    他有事不背著沈大姐,有時沈大姐也要看他手機。


    “忙著,讓她好好在家。”


    沈大姐一邊回信息,一邊吐槽:“姑娘給你做情人,也是倒黴。”


    鄭裕美回釜山後,兩個人就打過三次電話,時間都不長,就幾分鍾,平時發的短信也很少。


    她怕打擾趙明誠生活,還有她怕被沈大姐發現。


    其實沈大姐早就知道,隻是沒有告訴鄭裕美罷了。


    把西瓜洗一洗放進冰箱,等涼透的時候拿出來吃。


    “她就是年輕,等以後有男朋友就好了,我有這個自知之明。”


    沈大姐現在也有些嫌棄他,工作的時候拚命工作,閑下來後,就在家裏宅著,平時在家很邋遢,在樓下打遊戲,能玩一天。


    女人有時就是這樣,男人總在家她們嫌棄,不在家又說男人不顧家。


    要不是鄭裕美給他發過曖昧短信,沈大姐以為他有情人是欺騙她的。


    什麽情人能容忍幾個月不見,打電話、發短信一直在敷衍?


    他和電影圈的人,每隔幾天就要在家裏聚餐一次,每次都是胡吃海喝,然後聊電影,還有社會、生活亂七八糟的。


    沈大姐現在正式晉升後勤部長,專管財政和夥食。


    “我看這個姑娘不錯,你怎麽對人家這樣?”


    沈大姐搞不懂,他到底如何想的?


    “年輕女孩的慕強心理,這一切都是規則,她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要有所付出。”


    “我屬於被動接受一方,雖然得到女孩的身體,也付出金錢的代價。”


    “你雖然知道我有情人,但是你默許,可是你得到財政大權,你損失,同樣也得到。”


    “我得到,同樣也有損失。”


    “她得到,同樣也有損失。”


    邏輯沒有問題,事情本質也是這樣,不過趙明誠把事情看的太透,沈大姐反而感覺他恐怖。


    像他這樣的人,生活沒有樂趣,在家帶孩子,真比出去見情人更快樂。


    沈大姐已經31歲,按照韓國算法,她33歲,現在也不相信愛情,不過能和趙明誠結合,對她而言,是最優選擇。


    西瓜一個多小時冰鎮好,沈大姐把西瓜切一半,另一半趙明誠自己吃。


    他吃西瓜就是豪,用勺子挖著吃。


    因為家裏有菜園、果樹,他們吃水果幾乎自給自足。


    用勺子挖一塊正中間的,這塊最甜。


    虎頭在他旁邊眼睛圓溜溜的盯著,嘴裏奶聲奶氣說:“爸爸…,吃,吃,吃…。”


    “給你吃,拿著。”


    把挖出來的西瓜遞給虎頭,小家夥用小手拿著吃。


    他就跟小豬一樣,特別上食。


    人家9個多月大孩子,也就長70到75公分左右,虎頭現在身高已經81公分,體重13.5公斤。


    高出別人家孩子一大截,去醫院檢查啥病沒有,就是營養過剩。


    出生到現在幾乎沒生病,就發一次高燒,兩天以後就好。


    就是有點多動症,太淘氣,現在會走,四處溜達。


    “要,要,要。”


    一大塊西瓜,很快就吃完,現在還要。


    虎頭和他一樣,都喜歡吃西瓜。


    再給他挖一塊。


    沈大姐在旁邊說:“吃完這塊別給了,晚上尿多。”


    正在吃西瓜,手機響了。


    “李姐給你打的電話,這個李姐是誰呀?”


    “李美敬,CJ娛樂公司的社長。”


    李美敬打電話沒別的意思,就是祝賀他,《燃燒》觀影人次突破200萬,問他有沒有新項目?


    《燃燒》7月11日在韓國上映,截止目前上映21天,今天8月1日,電影振興委員會統計出20天的票房。


    《燃燒》統計出觀影人次2098471人,原本預計100萬觀影人次,在上映8天後,就已經打破。


    《燃燒》不止在韓國票房不錯,歐洲和北美票房成績都已經超過預期。


    歐洲票房最高的不是法國,也不是西班牙,而是德國。


    法國票房821萬歐元。


    西班牙票房309萬歐元。


    德國票房836萬歐元,德國還比法國晚上映一周。


    德國晚上映一周的票房,反而比法國多15萬歐元。


    《燃燒》有一點獨裁的影子,德國觀眾看《燃燒》,就像看自己國家的事,特別是崔成勳這個角色,激情、誘惑力的演講,留著小胡子,特別像德國的小胡子。


    70年代美國學者做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名叫《浪潮》,這個實驗結果就是,我們變成獨裁,隻有5天時間。


    《燃燒》有一點《浪潮》的影子,結果就是人類進入集體後,智商是減弱的,每個人都有依賴性。


    《燃燒》教會中這些女人,她們都依賴崔成勳,所以他才能這麽輕而易舉控製著她們。


    《燃燒》在世界各地上映,引發激烈的討論,美國70年代《浪潮》的實驗,再次被拿出來說事。


    <a href="http:///"></a>


    不止宗教、金融、政治等等話題,還有獨立個體和集體性話題。


    特別是關於人類的欲望。


    英國《衛報》就報道,當我們是尹正男時,能否控製住自己的欲望?


    尹正男做空自己的國家,道德上肯定被批評。


    但是換位思考,當我們成為尹正男時,我們每個人的選擇,會不會和他一樣?


    《衛報》做出統計,統計人群就是觀看《燃燒》的觀眾。


    得出結果情理之中,又有些意外。


    56.7%的觀眾選擇尹正男同樣的道路。


    35.1%的觀眾選擇不會做空自己的國家。


    8.2%的觀眾選擇棄權,他們也不清楚自己如何選擇。


    每個人都是利己的,多數人選擇與尹正男一樣,這點在情理之中。


    意外就是《衛報》發現英國的新問題,英國民眾對國家歸屬感減弱。


    這點不是剛發現,而是早就發現,人們發現英國精英階層,更偏向美國。


    貝克漢姆、英國演員、金融人士,或者其他精英階層,大部分選擇去美國生活、工作。


    英國演員更向往好萊塢,金融人士向往華爾街,貝克漢姆就是想多賺錢。


    這時電影屆還有很多經濟、文化學者發現,《燃燒》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寶庫,可以發掘的東西很多。


    比如亞洲很多觀眾知道,亞洲金融危機不是西方媒體說的那樣。


    西方媒體說是亞洲國家金融係統有問題,一遇到點困難,經濟就要崩潰。


    《燃燒》告訴人們,資本追逐回報,亞洲金融危機確實與蘇聯解體、美國互聯網高速發展,有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


    通過數據分析,確實有很多金融公司,從1994年開始從亞洲撤資,轉而投資美國互聯網。


    然後就是熟知的2001年美國互聯網泡沫。


    趙明誠不想再找投資,他現在有足夠的資金拍攝《調音師》。


    法國、西班牙、韓國目前為止票房分成,他最少能拿110萬美元。


    加上手裏的錢,還有錄像帶版權分成,足夠湊出來200萬美元。


    拍攝《調音師》他節省一些開支,有200萬美元應該夠。


    這樣他可以賣發行權、錄像帶版權、電視台播放權,《調音師》的版權還在他手上,以後視頻網站興起,還有網絡播放權收益。


    要比為別人打工,強很多。


    他把自己的想法說給沈大姐聽。


    沈大姐支持他這麽做,成立一家工作室就行,租十幾人工作的辦公室,用不了多少錢。


    成立自己的公司,製作電影更加自由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島電影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導演不要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導演不要停並收藏半島電影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