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是一個炎炎夏日,太陽毒辣,小鳥總是藏也藏不住,草木都枯萎了。


    一覺睡到自然醒的張宣伸個懶腰,打個哈欠,這樣的日子實在是舒坦,要不是青春年少,荷爾蒙分泌過多有點難熬,不然這日子還更有盼頭些


    下床洗漱,出臥室門的時候,意外碰到了李梅。


    詫異問:“你怎麽來這麽早?”


    李梅視線在他身上過一遍:“都快8點了,不早了,天都亮了個多小時了。”


    張宣:“.....”


    他算是聽出來了,這娘們是在酸自己。


    早餐是阮得誌在做,張宣很是自覺地坐在了飯桌上,又問:“馬上下半年了,你是不是又要去趟俄羅斯?”


    李梅說:“等把商場的事情告一段落,就得趕過去一趟。”


    張宣點頭,這時菜上來了,他也不再多說,趕緊去裝飯吃飯。


    老舅家就這一點保持好,繼承了邵市的傳統,早餐能吃米飯就盡量吃米飯。


    隻有時間實在不夠才吃粉麵。


    吃完飯,張宣和李梅搭坐阮得誌的麵包車去了蛇口海關。


    車上,李梅掃視一圈麵包車內景,就對阮得誌說:“老同學,這種麵包車好不好弄?”


    阮得誌一聽就懂:“這車不比小轎車,還是好容易一些,你需要幾輛,我幫你留意一下。”


    李梅轉頭看向張宣:“銀泰外貿公司放輛,銀泰地產也放輛,你看怎麽樣?”


    張宣想了想,問阮得誌:“老舅,4輛有沒有難度?”


    阮得誌看一眼外麵的大貨車,說:“難道不大,不過時間可能沒那麽湊巧,要等,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有。”


    張宣當即拍板:“那就來四輛吧,麻煩老舅了。”


    阮得誌說成。


    中國銀行距離海關不遠,一眨眼功夫就到了。


    vip貴賓室。


    這次方圓見到張宣來臨,熱情地倒杯茶,滿懷希冀地問:“存款嗎?”


    迎著這雙水汪汪的眼睛,張宣把存折遞過去就殘酷地說:“幫我取14萬。”


    聽到是取款,還是取這麽多,方圓臉一下就垮了,好在心裏素質過硬,下一秒又露出了職業微笑:“好的,請稍等。”


    取14萬,銀行存款從06萬立馬變成了17萬。


    掉的好快。


    接下來張宣一行人馬不停蹄地去了海關。


    花119萬,張宣獲得了粒粉鑽。


    花15萬買了一輛虎頭奔。


    不愧是虎頭奔啊,就算以後世的眼光看,還是覺得好看,車的外形並不算太過時。


    圍著車子轉一圈,張宣就把車鑰匙交給了李梅。


    李梅接過鑰匙說:“回去從公司賬戶中轉15萬給你。”


    張宣擺擺手,非常大氣地拒絕了:“這車是我送你的,你沒日沒夜奔波,實在是辛苦。而且你每天都跟一些有身份的人打交道,需要這樣一輛車。”


    倒不是張宣故意裝闊,而是真心實意送。


    這一年下來,雖然李梅掙的錢沒進自己私人腰包,但自己憑空多了兩家公司,多了一塊5.1萬平米的地皮,這些算下來都是錢,都是大錢。


    既然要送車,區區15萬又算得了什麽,眨眨眼就送了。


    他的人生信條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自己吃了肉,人家就應該有湯喝,這樣關係才能維持長久。


    見張宣一臉認真,沒有一絲做作的形態,李梅內裏不由得心生佩服。


    雖然15萬不算什麽,但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


    張宣不做作,李梅也沒做作,她確實需要一輛撐門麵的車,很直爽地就接受了。


    “老舅,那我們走了啊。”海關門口,張宣向阮得誌告別。


    阮得誌沒做聲,笑著揮揮手,目送虎頭奔消失在街道另一頭。


    開往羊城的路上,張宣問:“我噸白蘭地原液安頓好了沒?”


    李梅坐在駕駛座回答:“安頓好了。這酒我不懂,後來還是袁瀾帶人安置好的。”


    提到袁瀾,張宣忽然不想多說什麽了,幹脆偏頭看外麵日益變化的城市街景。


    後來看著看著,看累了,他直接在副駕駛睡了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當張宣再次睜開眼時,已經到了越秀區,到了銀泰外貿公司樓下。


    幾個月沒見,外貿公司從最初的4個人,已經擴到了9個人。


    張宣在有點簡陋的辦公室轉了好幾圈,同每個職員都親切聊了小會,0分鍾,足足刷了一波老板的存在感,末了說一句“今晚公司聚餐”的話後,也是跟隨李梅進了辦公室。


    給他倒杯水,李梅就笑說:“在辦公室,我不興喝茶,你將就下吧。”


    “寒磣峩了不是,別忘了我是哪裏出身?小時候山上放牛,山上的水,田裏的水,溝裏的水都喝過,這算什麽呀?”大熱天的,張宣著實有點口幹,接過水就一口喝完。


    見狀,李梅又給他倒一杯,臨了掏出鑰匙打開抽屜,從裏麵拿出一疊文件給張宣:


    “這是地皮貸款的審批材料,你是大老板,你過過目吧,就等你簽字了。”


    說到正事,張宣也不含糊,收斂表情開始認認真真看,逐字逐條看。


    5.1萬平米土地,銀泰地產兩份合同加起來的拿地總價是800萬,李梅利用關係,可以從銀行貸款70%出來,差不多000萬了,這是一筆不小的錢,剛好用來做啟動資金。


    前後看了四遍,確認無誤後,張宣拿筆簽名。


    簽完後,張宣問李梅:“這陣子你天天往天河廣場那邊跑,你有什麽收獲沒?”


    說到這個,李梅頓時來了精神。


    她起身往外邊看了看,就把百葉窗拉好,把門反鎖。


    接著隻見她從抽屜最底層掏出一份圖紙和一份策劃案。


    張宣僅僅看一眼抬頭,就愣住了,壓低聲音問:“這是天河廣場的設計圖紙和商業策劃書?”


    李梅輕輕點頭。


    張宣非常驚訝:“你怎麽弄到手的?”


    李梅小聲說:“花大價錢買的。為了這個,前些日子我可沒少奔波,後麵還是在袁瀾的配合下,才弄到手的。”


    張宣嘴巴大張,定定地看了她一陣,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這麽機密的東西竟然也弄來了。


    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一陣...


    張宣擔心問:“沒傷人吧?”


    李梅笑著搖頭:“你放心吧,我們是做正經生意的,自然不能落了下乘。


    我找袁瀾幫忙,是為了摸清我的公關對象的喜好和弱點,這事情袁瀾拿手,我就讓她幫我調查了一下,後麵都是我親自出麵的,沒用袁瀾的人。”


    說著,李梅指著商業策劃書道:“我的主要目的是這份策劃書。


    興建一個商業廣場不是兒戲,這麽大的項目,我們必須準備充足。而天河廣場這個項目天貿集團準備了好些年,方方麵麵都考慮的比較周全。


    這份策劃案,我前前後後看了不下十遍,收獲很大,我最近在它基礎上,也在寫一份獨屬於我們的策劃書。”


    話到這,李梅又從抽屜裏掏出一份厚厚的半成品策劃案給張宣,“這些年我滿世界跑,世界上有名的購物廣場我都去過,所以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了這個。”


    張宣沒做聲,而是花費個小時,把兩份策劃書都看了一遍,比對了一遍。


    直到看完,張宣才徹底鬆了一口氣。


    李梅雖然套用了天河城的模板,但有著自己的東西。兩份策劃案對照下來,大約隻有40%的相似度。


    這就好,有創新就好,他就怕李梅完完全全用拿來主義,那樣今後傳出去有損名聲。


    再世為人,自己不缺掙錢的途徑。以如今自己的身份,太下作的事情他不願意做。


    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為了看看自己的能力極限在哪?


    要不是為了建立一個中國獨一無二的cbd。


    如果他不想折騰了,他根據記憶買茅台、萬科、互聯網公司股票都可以吃幾輩子。


    買幾百套房也能逍遙一世。


    見張宣看完就陷入了沉默,李梅忐忑地問:“你感覺怎麽樣?”


    張宣抬頭盯著她的眼睛看了一會,沒做評價,反而說:“我書房裏也有一份策劃書,我建議你看看我的再說。”


    李梅傻眼了:“你什麽時候準備的?”


    張宣說:“當初買下小劉的三個商鋪時開始準備的。”


    這不是撒謊,當時為了做這個東西,張宣奮鬥了大半個月。


    甚至連圖紙修修改改都備了7份。


    當然了,圖紙這些東西隻是初步方案,隻是表達自己的見解,能不能行,還得找專業設計師過眼才行。


    李梅聽了半信半疑,心想你寫作有天分,是個大作家,我服氣。


    可這玩意兒你也懂?


    為了一睹為快,心癢癢地李梅拿起桌上的車鑰匙,當即催促:“走,我們去中大。”


    ps:求訂閱!求月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時代之199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麻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麻竹並收藏重生大時代之199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