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立帶著族人改道向西,朝著蒼月府行進。
下午路過一座縣城時,陳輔才出於習慣跑到城門口看了看告示,回來後激動的向族人們複述。
“朝廷派來了一位欽差湯大人,雷厲風行,剛到瓊陽府就請出尚方寶劍,斬了救災不利的同知以下各級官員十八人!”
說這話的時候陳輔才有些興奮,他當過小吏,自己還有些本事,非常看不慣那些高高在上,隻會裝腔作勢其實什麽實務都不懂的官員,這次刀落到他們頭上,實在痛快極了。
“湯大人帶著聖旨敕令,說一切以救災為重。上令不從者殺,延誤救災者殺,貪墨救濟糧銀者殺,趁亂作奸犯科者殺,哄抬糧價藥價者殺,臨陣退縮者殺,非我族類禍亂者殺,總共七殺,真是好氣魄,我看雲州百姓這回真的有救了。”
族人們議論紛紛,大多持正麵態度,認為皇上聖明,湯大人是個好官,這下子雲州該重現朗朗青天了。
陳立卻在琢磨非我族類禍亂者殺這句話,什麽是非我族類?當然是指妖魔邪祟啦,以前朝廷對邪祟能瞞就瞞,現在開始半公開了嗎?
靈氣漲潮,邪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普通百姓以前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可是以後卻未必了,當他們親身經曆邪祟而不是道聽途說之後,朝廷如果還試圖隱瞞那就是掩耳盜鈴了。
陳族有一百多人,即使即使有術法輔助,一百多人的趕路速度還是快不起來,每天隻能走四五十裏。
瓊陽府和蒼月府雖然相鄰,但兩個府城之間的距離有四百裏,以現在的速度要走十天左右。
趕路期間,湯大人的七殺敕令帶來的影響漸漸出現。
縣城甚至有些鎮子外邊開設了粥棚、醫棚,災民們隻要登記造冊,領一個牌子就可以每天領兩碗粥,還有機會看診開藥。
官吏們也開始對災民進行分流,城裏有親友的放他們去投靠,災情較輕的地區組織返鄉,剩餘的災民則被引導到不同地區安置,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這一天正走在官道上,遠遠聽到身後傳來一陣金鈴聲,族人們連忙避到道旁,就看見一名背著公文袋的差役從後邊飛跑而至,速度快逾奔馬,從族人們的身邊一衝而過。
“這是什麽人,竟然跑得比急馬遞還要快?”陳輔才奇道。
“他腿上貼了四道甲馬符,可以日行八百裏。”趙影道。
眾人嘖嘖稱奇。
看來自從山陵衛參與以來,官府處理救災事務的速度大為提升,這就是有修士出手的好處了,難怪朝廷要啟用山陵衛,隻是讓他們斬殺邪祟實在有些浪費。
五天後,眾人終於進入了蒼月府境內。
蒼月府多山,位於綿延數千裏的千月山脈的邊緣,府城坐落在千月山脈和赤龍江之間的一條狹長平原上。
因為有時要走山路,眾人的速度更慢了,而且沒有向導,遇到岔路口就會非常頭痛,隻能停下來尋人打聽。
這天下午,眾人走錯了道,好在遇到了一座小鎮,決定當晚在這裏留宿。
一百多人抵達的動靜不小,鎮民們紛紛出來圍觀。
聽到他們要借宿,立刻上前招攬起來。
鎮子太小,也不在主幹道旁,所以沒有客棧,隻能借宿在鎮民家中。
這種時候一般由陳輔才出麵,他背著一雙手,擺出曾經當過小吏的架勢,逐一看過各家鎮民的房屋情況,和他們談好借宿費用,將陳族各家各戶分散安排妥當。
陳立、趙影、小花、有果,再加上陳婆子,五人住進了一位酒坊老板家中,他家的居住條件也是鎮子中最好的。
酒坊老板身材微微發福,臉上笑嗬嗬的,將陳立等人迎進院中,讓他們住進東廂房,轉身喊著讓幾名學徒快去挑水。
四名學徒拿著扁擔水桶走了。
陳婆子隨口問了一句,“這麽多人去挑水啊?”
酒坊老板:“路遠,走一趟多挑點水回來。”
陳婆子奇怪道:“鎮子裏沒有井嗎?”
酒坊老板僵了一下,隨即解釋道:“有一口,不過不能用了。”
“哦。”陳婆子也沒有多問。
“紅曲,來客人啦,快出來做飯。”
聽到父親的喊聲,從西廂房走出來一名窈窕少女,大約十四五歲,一張圓圓的小臉,眉眼彎彎,看上去很是喜氣。
“這是你閨女吧,哎呀長得可真秀氣,說婆家了沒有?”陳婆子說道。
“說了,親家家在縣城。”
“不錯不錯。”陳婆子知道,這種小鎮裏的閨女能嫁去縣城,算是很好的一門親。
<a href="http:///"></a>
紅曲低著頭去廚房忙碌,陳婆子閑不住也過去搭手幫忙。
陳立、趙影和小花都進房間修煉,有果聞到做飯的味道,吸溜著鼻子在廚房外邊亂轉。
紅曲看有果像條乞食的小狗一樣,忍俊不禁,切了條又長又薄的臘肉,在鐵鍋上煎了一下,夾在炊餅裏遞給有果。
“唔唔,好吃,謝謝紅曲姐姐。”有果吃得滿足,嘴巴甜甜的喊著姐姐。
紅曲笑的一雙眼更彎了。
陳婆子舀了一瓢水,看水缸快空了,問道:“挑水的還沒回來嗎?”
“嗯,要去十裏外的河邊,沒這麽快回來。”
“這麽遠啊,你們怎麽不多打一口井?”
“不能打。我們都習慣了,喝河水也一樣。”
天色逐漸昏暗,紅曲頻頻向外張望。
酒坊老板也站在院子門口,有些焦急。
“劉叔,有你的信,縣城來的。”一名腳夫遞給酒坊老板一封信,然後匆匆就走了。
酒坊老板拆開信看了幾眼,眼角眉梢頓時耷拉了下來。
這時四名學徒挑著扁擔,慌張的回到院子,一進門卸下水桶,大大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酒坊老板連忙關上大門,又插上了一根很厚很重的門栓。
陳婆子從廚房出來,奇怪的問道:“這麽早就插門啊?”
“我們這裏的風俗,天一黑就不在外邊走動。”酒坊老板解釋道。
晚飯已經做好,陳立等人一桌,酒坊老板父女二人一桌,四名學徒一桌。
四名學徒吃的很快,還準備再幹些活兒,酒坊老板開口道:“你們都回屋早點歇,半夜警醒些。”
學徒們對視一眼,回倒座房睡覺去了。
下午路過一座縣城時,陳輔才出於習慣跑到城門口看了看告示,回來後激動的向族人們複述。
“朝廷派來了一位欽差湯大人,雷厲風行,剛到瓊陽府就請出尚方寶劍,斬了救災不利的同知以下各級官員十八人!”
說這話的時候陳輔才有些興奮,他當過小吏,自己還有些本事,非常看不慣那些高高在上,隻會裝腔作勢其實什麽實務都不懂的官員,這次刀落到他們頭上,實在痛快極了。
“湯大人帶著聖旨敕令,說一切以救災為重。上令不從者殺,延誤救災者殺,貪墨救濟糧銀者殺,趁亂作奸犯科者殺,哄抬糧價藥價者殺,臨陣退縮者殺,非我族類禍亂者殺,總共七殺,真是好氣魄,我看雲州百姓這回真的有救了。”
族人們議論紛紛,大多持正麵態度,認為皇上聖明,湯大人是個好官,這下子雲州該重現朗朗青天了。
陳立卻在琢磨非我族類禍亂者殺這句話,什麽是非我族類?當然是指妖魔邪祟啦,以前朝廷對邪祟能瞞就瞞,現在開始半公開了嗎?
靈氣漲潮,邪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普通百姓以前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可是以後卻未必了,當他們親身經曆邪祟而不是道聽途說之後,朝廷如果還試圖隱瞞那就是掩耳盜鈴了。
陳族有一百多人,即使即使有術法輔助,一百多人的趕路速度還是快不起來,每天隻能走四五十裏。
瓊陽府和蒼月府雖然相鄰,但兩個府城之間的距離有四百裏,以現在的速度要走十天左右。
趕路期間,湯大人的七殺敕令帶來的影響漸漸出現。
縣城甚至有些鎮子外邊開設了粥棚、醫棚,災民們隻要登記造冊,領一個牌子就可以每天領兩碗粥,還有機會看診開藥。
官吏們也開始對災民進行分流,城裏有親友的放他們去投靠,災情較輕的地區組織返鄉,剩餘的災民則被引導到不同地區安置,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這一天正走在官道上,遠遠聽到身後傳來一陣金鈴聲,族人們連忙避到道旁,就看見一名背著公文袋的差役從後邊飛跑而至,速度快逾奔馬,從族人們的身邊一衝而過。
“這是什麽人,竟然跑得比急馬遞還要快?”陳輔才奇道。
“他腿上貼了四道甲馬符,可以日行八百裏。”趙影道。
眾人嘖嘖稱奇。
看來自從山陵衛參與以來,官府處理救災事務的速度大為提升,這就是有修士出手的好處了,難怪朝廷要啟用山陵衛,隻是讓他們斬殺邪祟實在有些浪費。
五天後,眾人終於進入了蒼月府境內。
蒼月府多山,位於綿延數千裏的千月山脈的邊緣,府城坐落在千月山脈和赤龍江之間的一條狹長平原上。
因為有時要走山路,眾人的速度更慢了,而且沒有向導,遇到岔路口就會非常頭痛,隻能停下來尋人打聽。
這天下午,眾人走錯了道,好在遇到了一座小鎮,決定當晚在這裏留宿。
一百多人抵達的動靜不小,鎮民們紛紛出來圍觀。
聽到他們要借宿,立刻上前招攬起來。
鎮子太小,也不在主幹道旁,所以沒有客棧,隻能借宿在鎮民家中。
這種時候一般由陳輔才出麵,他背著一雙手,擺出曾經當過小吏的架勢,逐一看過各家鎮民的房屋情況,和他們談好借宿費用,將陳族各家各戶分散安排妥當。
陳立、趙影、小花、有果,再加上陳婆子,五人住進了一位酒坊老板家中,他家的居住條件也是鎮子中最好的。
酒坊老板身材微微發福,臉上笑嗬嗬的,將陳立等人迎進院中,讓他們住進東廂房,轉身喊著讓幾名學徒快去挑水。
四名學徒拿著扁擔水桶走了。
陳婆子隨口問了一句,“這麽多人去挑水啊?”
酒坊老板:“路遠,走一趟多挑點水回來。”
陳婆子奇怪道:“鎮子裏沒有井嗎?”
酒坊老板僵了一下,隨即解釋道:“有一口,不過不能用了。”
“哦。”陳婆子也沒有多問。
“紅曲,來客人啦,快出來做飯。”
聽到父親的喊聲,從西廂房走出來一名窈窕少女,大約十四五歲,一張圓圓的小臉,眉眼彎彎,看上去很是喜氣。
“這是你閨女吧,哎呀長得可真秀氣,說婆家了沒有?”陳婆子說道。
“說了,親家家在縣城。”
“不錯不錯。”陳婆子知道,這種小鎮裏的閨女能嫁去縣城,算是很好的一門親。
<a href="http:///"></a>
紅曲低著頭去廚房忙碌,陳婆子閑不住也過去搭手幫忙。
陳立、趙影和小花都進房間修煉,有果聞到做飯的味道,吸溜著鼻子在廚房外邊亂轉。
紅曲看有果像條乞食的小狗一樣,忍俊不禁,切了條又長又薄的臘肉,在鐵鍋上煎了一下,夾在炊餅裏遞給有果。
“唔唔,好吃,謝謝紅曲姐姐。”有果吃得滿足,嘴巴甜甜的喊著姐姐。
紅曲笑的一雙眼更彎了。
陳婆子舀了一瓢水,看水缸快空了,問道:“挑水的還沒回來嗎?”
“嗯,要去十裏外的河邊,沒這麽快回來。”
“這麽遠啊,你們怎麽不多打一口井?”
“不能打。我們都習慣了,喝河水也一樣。”
天色逐漸昏暗,紅曲頻頻向外張望。
酒坊老板也站在院子門口,有些焦急。
“劉叔,有你的信,縣城來的。”一名腳夫遞給酒坊老板一封信,然後匆匆就走了。
酒坊老板拆開信看了幾眼,眼角眉梢頓時耷拉了下來。
這時四名學徒挑著扁擔,慌張的回到院子,一進門卸下水桶,大大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酒坊老板連忙關上大門,又插上了一根很厚很重的門栓。
陳婆子從廚房出來,奇怪的問道:“這麽早就插門啊?”
“我們這裏的風俗,天一黑就不在外邊走動。”酒坊老板解釋道。
晚飯已經做好,陳立等人一桌,酒坊老板父女二人一桌,四名學徒一桌。
四名學徒吃的很快,還準備再幹些活兒,酒坊老板開口道:“你們都回屋早點歇,半夜警醒些。”
學徒們對視一眼,回倒座房睡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