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哥經曆一次大難,倒是懂事了些。”官家的臉上浮現出欣慰之色,挽著趙似的手,拉著他來到偏殿裏。


    那裏早就已經擺好了兩張案桌,一橫一豎,挨得非常近。


    “十三哥坐。”


    “謝六哥。”


    趙似坐下後,有機會打量這延和殿和官家本人。


    延和殿裏非常簡樸。


    除了宏偉寬廣外,裝飾上還不如自己王府裏的正堂。


    畢竟自己住的簡王府,是父皇被冊立為太子前,做潁王時的王府,也被稱為潁邸。


    而官家一心要繼承和光大父皇的遺誌,對於奢華享樂,不是很在意,他居住的宮殿裝飾得非常儉樸。


    趙似看了看官家,發現他與自己的相貌確實相似,隻是身形差異很大。


    官家瘦高修長,自己雄壯魁梧。


    親政以後,從小身體不好的官家,操勞國事,殫精竭慮,越發得清瘦。而自己去年出閣開府後,沒有人約束,浪得飛起。


    不到一年時間,身形又粗了一圈。


    坐在一起一對比,官家瘦得跟隻猴,自己卻壯得像隻熊。


    趙似自若地回答著官家的話,心裏把反複醞釀的詞,再過了一遍。


    郝隨剛才的異常,讓趙似愈加感到緊迫。


    暗害自己的幕後黑手,已經勾連到宮裏來。再不反擊,以後連宮門都進不來了。


    必須利用自己的優勢,打好親情牌,重獲官家的信任。這樣才有機會聚集足夠的力量,衝破險境,進而有所作為。


    默然站在一旁的梁從政看到兩人坐下,朝著外麵揮揮手,內侍流水介辦飯菜端了上來。


    鳩鴿羹、假元魚、蔥潑兔、西京筍、旋切萵苣生菜,四菜一湯,外加胡餅三張。確實跟滿漢全席沒法比。


    “知道你愛吃兔子,所以叫他們弄個兔子。”官家笑著說道。


    趙似難得臉色一紅,他聽出皇兄隱在其中的誡訓。


    “讓六哥為難了。”


    前身趙似此前愛獵狐兔,喜歡相邀禁軍軍官們,出城在山林間肆意騎射。被一些諫官們加以踐踏農田,毀麥傷民等罪名,彈劾過多次。


    每次都激起文官們的“同仇敵愾”,每次都是皇兄和稀泥給敷衍過去了。


    官家看到趙似沒有像往常一樣憤然反駁,隻是低頭認錯,心中更加欣慰。


    又看到他熊羆一樣的人,居然露出難為情的神態,覺得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看到氣氛差不多了,趙似開口了。


    “六哥,俺在路上問過梁從政,知道你前些日子的積食好多了,隻是脾胃還不佳。”


    “是的,吃了幾劑太醫的藥,積食已經化掉了。這脾胃...打小的毛病,一時半會也好不了。”


    官家掃了一眼桌前的菜肴,淡淡地說道。


    “六哥,十三知道你脾胃不好,特意買了一盒張水婆子家的山藥糕。大家都說,它非常養脾胃。”


    趙似叫人端上那盒山藥糕,打開後自己先吃了幾口。


    “確實很好吃,六哥可以嚐嚐味道。喜歡吃就多吃點。”


    “拿過來。”官家欣然地揮揮手。


    梁從政把山藥糕端過去。


    一個不大的木盒子,特意用棉被包裹好,現在還能看到木盒裏的糕點上,冒著徐徐熱氣。


    官家嚐了嚐,覺得滿口香甜。咽了下去,暖意從喉嚨直下,暖了胃,更暖了心。


    養脾胃,一時半會也看不出效果來。但是十三哥的心意,官家卻看在眼裏。


    其他四位弟弟都出閣開府,也都知道自己脾胃不好,但從來沒有誰想過,給自己帶一盒養脾胃的吃食來。


    果真還是血脈相連的同胞兄弟,才會如此在意自己。


    十三哥曆經一場生死,真得懂事了。


    “十三哥,你果真是變了很多。聽說你叫人去進奏院抄了很多邸報回去?”


    “是的。”趙似坦然承認。


    他蘇醒後,想到了一個獲取信息的來源—叫人去進奏院抄錄過往的邸報,以及收集大街小巷的“小報”。


    通過這些信息,加上前身的記憶,趙似意識到自己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


    金明池落水,隻是其中一步。


    前身趙似被傳為聲色犬馬,頑劣不堪。狼藉的名聲多半是由端王趙佶為首的四位兄弟,聯手推波助瀾生造出來的。


    因為自己是官家的同母弟弟。


    在官家體弱多病,又久無子嗣的情況下,自己的身份就是最大的原罪,是眾兄弟的眼中釘,肉中刺!


    偏偏這個憨憨還不自知!


    幸好他血厚,才能一直扛到了現在。


    既然老子來了,那就不會讓你們這麽欺負老實人!


    趙似看了一眼官家,看到他在認真地聽著。


    “生死間有大恐怖。在昏迷中,俺像是做夢,夢見了過去許多東西。皇考仙逝,俺才兩歲,記不清他的相貌。但六哥帶著俺在寶文閣和顯謨閣1裏翻閱皇考禦筆的情景,都還記得。”


    “也記得六哥指著皇考的畫像,給俺講過的那些話。你說皇考幼時,便知祖宗誌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立誌雪數世之恥。皇考在十四歲,慨然興大有為之誌,思欲問西北二境罪。隻是可惜後來世事艱難,河西戰事又不利,讓皇考鬱鬱而終。”


    說到這裏,趙似又落淚了。


    他悲傷地看著虛處,仿佛看到了掛在顯謨閣裏,神廟皇帝的畫像。


    官家的眼睛也變得赤紅。


    “想著這些,十三慚然大哭。六哥繼承皇考遺誌,殫精竭力,嘔心瀝血。俺卻肆意妄為,忙沒幫上,還盡給六哥添亂。”


    <a href="http:///"></a>


    “痊愈後,俺去皇考故居中,跪坐反思。幡然醒悟,立下宏願。一定要竭盡全力,助六哥完成皇考遺誌!”


    說到這裏,趙似淚流滿麵,慷慨激昂。


    官家雙目赤紅,似欣慰又哀傷地說道,“十三哥,其實從身形相貌上看,你在俺們幾兄弟裏最像皇考。”


    趙似心頭一熱,知道皇兄的心扉,對自己完全打開了。


    暗暗聚勢,準備最後也最有力的一擊。


    官家繼續說道:“十三哥能幡然醒悟,明白為兄的苦衷。俺心中無比欣慰。以後俺兄弟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趙似抹了一把眼淚,昂然答道:“十三願為六哥赴湯蹈火,為光大皇考遺誌殫精竭力。”


    官家連連點頭,臉頰變得有些鮮紅。


    “十三哥府上,俺好久沒去。而今春暖了,尋個機會去做做客。”


    “謝六哥。”趙似先謝了一聲,然後神情黯然地問了一句,“六哥還記得俺府上後園子裏的那棵柳樹嗎?”


    官家點點頭。


    “那是父皇在治平三年,入東宮前兩月親手種下的,今已亭亭如蓋。”趙似雙手捂臉,哽咽地說道。


    聽到這句話,官家悲從中來,瞬間淚流滿麵。


    1.寶文閣,專門收藏仁宗禦書、禦製文集和英宗禦書。顯謨閣,專藏神宗禦製、禦書。元祐四年(1089)十月戊申,在宋神宗去世五年後,受命編輯宋神宗禦集的翰林學士蘇轍上奏稱,宋神宗禦製文集凡著錄九百三十五篇,為九十卷,目錄五卷,請求依例建閣收藏。


    時由支持舊黨的太皇太後高氏聽政,故對蘇轍的奏請未予采納,僅下詔將宋神宗“禦集於寶文閣收藏”,“更不別建閣”。


    紹聖年間,大臣鄧洵仁再次奏請為宋神宗建閣。時已親政的宋哲宗立即采納了鄧洵仁的意見,“詔令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每員各撰閣名五名以聞”。很快正式“詔建閣藏神宗皇帝禦集,以顯謨為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