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篇奏章,趙似都舍不得放下,心裏暗暗決定,有機會抄錄一份,仔細研究下。


    邢恕的構陷攻訐水平已經是登峰造極。


    手段極其之狠辣,一擊必中!完了還幫著把處置政敵的理由都想好了。


    人才啊!


    可如果邢恕隻是手段毒辣,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的話,怎麽當得起自己對他的五星級評價呢?


    他更出色的是眼光極其之準,以及懂得隱忍和取舍。


    邢恕當然知道自己被貶斥的原因是章惇下手了。更知道皇兄現在還離不開章惇,還需要靠他繼續推行熙寧新法。


    所以邢恕知道,自己再如何構陷攻訐章惇,都是自取其辱。


    於是他先忍下這口惡氣,把目標對準了章惇最重要的同黨,尚書左丞蔡卞。


    趙似在小報裏看過,有人戲稱當今朝中,是蔡卞心、章惇口。


    很多人把它當成是玩笑話,可是趙似翻看過有關官員遷黜的記錄和文檔,驚奇地發現,凡是章惇舉薦的人物,大多跟蔡卞有關聯。


    而六哥親政後,即紹聖以來竄逐的眾臣,幾乎都是章惇打前鋒,動搖皇兄的心思,再由由蔡卞出來一錘定音。


    從這些可以看出,蔡卞是章惇的智囊。或者說,章惇有魄力和手段,善於執行;蔡卞則心思縝密,長於策劃。


    趙似還發現了章黨“把持魁柄”的布局。


    章惇坐鎮門下省,李清臣坐鎮中書省,把持中樞。同黨尚書左丞蔡卞和尚書右丞黃覆,以副相身份掌控尚書省六部,從而聯手秉持朝政。


    而黃覆的名聲和才幹遠遜蔡卞。在章黨和尚書省裏,黃覆的作用和地位,都要遠低於蔡卞。


    邢恕洞悉了其中玄機,一封奏章把蔡卞參倒,等於一刀把章惇最得力的臂膀砍了下來。


    章黨大傷元氣。


    哈哈,果真如俺所料。邢恕此人真不是好惹的,就算被貶斥了,也要咬下章惇身上的一大塊肉。


    想到這裏,趙似不由慶幸,前身趙似還沒有受過這樣高規格的彈劾,否則的話墳頭草都一丈高了。


    看到趙似把看完奏章放回到桌子上,官家開口了。


    “十三哥,這黨爭又起,真是讓人苦惱啊。”


    “六哥,讓文官們改了內鬥的天性,等於讓狗改了吃屎。”說到這裏,趙似把自己的嘴巴拍了幾下,“六哥,俺說話粗鄙,汙了你的耳朵。”


    “哈哈,俺們兄弟之間說話,有什麽粗鄙的。俺還覺得你這話聽著解氣。”


    趙似樂了。


    看來皇兄往日裏沒少受這些自命不凡的文官大臣們的氣。


    “十三哥,你說這空缺當如何補上?”


    原來皇兄找自己的目的,是想商議如何補禦史中丞和尚書左丞的空缺。


    心裏一陣小激動,自己這些日子的心血真得沒有白廢。


    在皇兄心目中的地位是直線上升啊,都能參預到這麽重要的人事安排上了。


    沉住氣,不要得意忘形!


    謹慎再謹慎!


    先想一想皇兄為何找自己商議這件事?


    應該是他在這兩個官職安排上,有多個人選,一時猶豫不決。


    這涉及到黨爭內鬥,皇兄肯定不會去問章惇和曾布等當事大臣的意見。所以才把自己找來,聽聽他目前最信任的弟弟的意見。


    必須好好把握機會,用心揣摩,提出合適的人選來。既符合他的想法,又能給自己帶來最大的利益。


    趙似先把滿朝合適尚書左丞的人選都想了一遍。


    曾布?名望資曆才幹,都足夠。


    但是趙似第一個把他剔除。


    皇兄要是想用,早就把他從樞密院挪過來了。他的作用,更多地在於警示和牽製章惇。


    其次,推曾布上去,與自己利益不符。這個老奸巨猾的家夥,隻會作價待沽,不會真心實意地下場站在自己這邊。


    李清臣?不可能。人家是同相,跟章惇是平起平坐。


    吏部尚書許將?名望和資曆都欠缺。而且他現在跟章惇勢同水火。


    章惇擋不住曾布,但是狙擊許將,還是很簡單的事。


    戶部尚書蔡京?能力足夠,名望資曆也勉強達到。但是才剛把他哥哥蔡卞弄走,轉身擢升他去補位?


    你禮貌嗎?


    六哥也沒有那麽糊塗。


    其餘同知樞密院事林希、安燾,中書舍人張商英...等人,不是資曆不夠,就是名望不足。


    又或者...


    趙似猛地意識到一個問題。


    這些人,名望資曆夠不夠,是下往上看才覺得重要。可是站在皇兄的角度看,這些叫事嗎?


    那麽皇兄擔心的不是名望資曆,而是擔心這些人鬥不過章惇!


    那麽能鬥得過章惇,又被外放的變法黨大臣有誰呢?


    當然是內鬥達人呂惠卿!


    被逐出朝堂二十年的新黨大佬,要想重新大放光彩,必須有強有力的外援才行。


    自己跟他,有機會強強聯手啊。


    “六哥,俺想來想去,覺得知延安府的呂公合適接任尚書左丞。”


    趙似說道。


    官家盯著桌麵,猶豫了半天,終於緩緩地點了點頭。


    看來俺此前在皇兄心裏埋下的伏筆起作用了。


    “那禦史中丞,十三哥覺得誰合適?”


    “六哥,你就不要問俺了。一個呂公,俺腦子想得都跟開了鍋的水壺。這禦史中丞,六哥還是自個想吧。”


    聽著趙似的抱怨,官家哈哈一笑,臉上的陰霾被一掃二空。


    站在旁邊的梁從政,敬佩地看了一眼趙似。


    現在能輕易間哄得官家開心的,外臣也隻有簡王殿下一位。


    跟他的友誼,可以再加深些。


    官家還是不放過趙似。


    “人選提不出,可以提個建議。”


    趙似抓了抓後腦勺,憋了一會,終於憋出一句來。


    “六哥,禦史中丞,是諫官之首。剛正清直,應該是首要吧。”


    官家凝重地點點頭,覺得趙似的話很有道理。順著這個思路開始想起合適人選來。


    好好想吧。不過皇兄,俺保證你肯定在朝中大臣中想不到合適的人選。


    或許是本身迂正古板,保守黨人在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


    剛正清廉,公忠嚴明,名聲極佳。


    相比之下,新黨大多數是能臣幹吏,但是在“剛正廉明”上就明顯比不上保守黨人。


    皇兄,你順著俺的思路去找,肯定最後會繞到舊黨身上。


    果真,官家的眼神開始顯得有些迷茫。


    “十三,你心中剛正清直的典範是誰?”


    這些日子,官家不知不覺中養成習慣,有什麽疑惑不解的,就問問十三哥,總有讓他眼前一亮的回答。


    “範文正公!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之正言。”


    趙似脫口而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