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衙大堂裏。
權知開封府事溫益在前麵領路,後麵跟著趙似、安燾、新任刑部侍郎劉逵、給事中趙挺之、開封府通判張叔夜以及李道法。
今天是三堂會審丁世友一家滅門案。
趙似坐在上首,安燾坐在左下首,依次是劉逵、趙挺之。溫益坐在右下首,依次是李道法和張叔夜。
趙似客氣地說道:“今天本王奉官家禦筆詔書,會同諸位會審丁世友一家大案,諸位請坐。我們先聽開封通判,張叔夜為大家講述案情。”
“好!”眾人紛紛應和著。
張叔夜的講述簡單明了。
內外城警察廳查到了大量線索,順藤摸瓜,拿著樞密院的軍令,匯同左翊衛憲兵隊拿下犯案的十五人,然後又從他們身上摸到了該案的主犯。
聽完講述,趙挺之忍不住問道:“內外城警察廳,果真能幹啊。如此大案,居然兩三日之內就偵破此案,不知道中間有沒有屈打成招?”
“屈打成招?”趙似笑眯眯地問道,“趙給事中,是不是案情不如你意,都是屈打成招?”
趙挺之想不到趙似當眾給他一個難看,臉色一變,正要開口嗬斥幾句,趙似又開口了。
“趙給事中,你是代表中書省前來觀審的。現在是審案,不是你們衙門裏互相扯皮扣帽子。案卷早就發給大家過目了,有漏洞的直管提出來,不要用你們愛玩的那一套來糊弄人。大家都有事在身,沒工夫跟你在這裏種蘑菇扯閑談。”
趙挺之氣得臉色千紫萬紅,幾縷美髯胡子,差點被他一氣之下給硬生生拔下來。
在座的都聽說過趙挺之等人與簡王爺恩怨的傳聞。
《京都院報》被扣了一頂泄露軍事機密的帽子,吊銷了牌照。持牌人兼主編李邦彥被西檢閱所直接送進了大牢裏。
不過其他的人,卻沒有動。
但梁子就此結下來了。
簡王趙十三可不是謙謙君子,當堂甩臉色給趙挺之看,非常正常。
趙似懶得理趙挺之,驚堂木一拍,喊道:“帶人犯!”
十五位作案的低級軍官,六位涉案的中級軍官,以及最後的幕後主使者,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王祖諭和殿前司副都指揮使胡至忠,被一一帶到堂下。
他們早就被剝去官服,換上一身囚衣,垂頭喪氣地跪了一地。
“給他們當麵宣讀結案陳詞!”趙似叫了一聲。
有書辦拿著一疊文卷,開始讀了起來。
兩刻鍾後,書辦讀完,趙似喝問道:“文卷筆錄上都有你們的簽字畫押,現在,當著諸位大官人的麵,本王再問你們一遍,筆錄可是屬實!”
趙似一個個指著問了一遍。
這些人不是低頭應道,就是點頭答應。唯獨最前麵的王祖諭和胡至忠,低著頭,一聲不吭,也紋絲不動。
趙似懶得理兩人,繼續問其他人。
“那你們認罪了?”
眾人一一認罪。
“好,把他們都帶下去。王祖諭和胡至忠留下!”
等到警察把其餘人都帶走,趙似一拍驚堂木,喝問道:“王祖諭,胡誌忠,你二人不肯認罪?”
王祖諭抬起頭,朗聲道:“認不認不都一回事嗎?還不是逃不離吃一刀。”
“認罪,確實逃不離吃一刀。不過念及認罪態度好,本王願意向法司求情,你的家屬不用發配沙門島。去天涯海角效用,好歹還能留一分生機。”
王祖諭默然一會,長歎一口氣道:“好,我認罪!還請簡王殿下信守諾言。”
“你放心!本王言出必行!王祖諭,既然你認罪,說說為什麽要這麽做?”
“為什麽要這麽做?還不是大王的禁軍大整飭,就要整到我們頭上了。不僅舒坦日子過不了,以前我們喝兵血、貪墨軍糧俸用的事情,恐怕也要被查出來。迫不得已,隻好鋌而走險。選來選去,選中了丁世友一家。”
“那你還真是罪有應得!胡誌忠,王祖諭已經認罪,你認不認?”
“大王,我為朝廷立過功,為官家流過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沒有苦勞也有疲勞!”趙似毫不客氣地打斷了胡至忠的哭訴。
“你立過功,流過血,官家和朝廷沒有犒賞你嗎?想以功抵罪,沒用!功是功,過是過!”趙似最後說了一句,“胡至忠,你認不認罪,無關緊要。人證、物證,件件齊全,確鑿無誤。既然你不肯認罪,頑抗到底,那本王自會把此情寫進定案陳詞裏。到時候,法司發配你家眷去沙門島。嗬嗬,你們一家人很快就能整整齊齊地在地下匯聚了。”
“我認罪,我認罪!”胡至忠哭倒在地上說道。
“哼,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時,趙挺之又陰惻惻地開口:“王祖諭,胡至忠,你二人到底受何人指使?快快說出幕後之人,還能戴罪立功,減罪免刑。”
安燾等人臉色微微一變。
尤其是李道法,眼睛裏射出犀利的目光,掃了一眼趙挺之,死死地盯著王祖諭和胡至忠。
這兩人意有所動,臉色變幻不定,心裏在激烈地鬥爭。
趙似嗬嗬一笑。
“王祖諭和胡至忠,一個是節度使,一個防禦使,幾乎做到了武臣之極。以前走到哪裏,都要被人尊稱一聲太尉。如此位高權重之人,誰還能指使他們?安樞相還是曾樞相?章相公還是李相公?申王還是遂寧王?又或者是本王?”
“趙給事中,你到底想讓王祖諭和胡至忠招認誰?”
趙挺之臉色黑紅,“簡王休要血口噴人,我隻是想問出幕後之人,徹底查清此案!”
“真要徹底查清此案?”趙似看了一眼趙挺之,轉向其他人,似笑非笑地問道:“安樞相,溫龍圖,劉侍郎,你們三位是副審官。這案子還要不要往下審,徹查出所謂的幕後主使者?”
還徹查個屁啊!閉著眼睛都知道,王祖諭和胡至忠肯定受了某些人的慫恿和唆使。
可是現在連一向最激進莽撞的簡王都知道適可而止,誰還敢冒大不韙,去徹查這個案子?到時候捅出個大窟窿來,這口鍋誰來背?誰背得動?
“此案最清楚不過,再查就是浪費時間了。”劉逵出聲說道。
“趙給事中,我們主審官和副審官合議過,此案可以結案。如果你覺得其中還有隱情,可寫封奏章,我向官家建議,由你去徹查一番,可好?”
好個屁!
趙挺之當然知道這裏麵的水有多深,一不小心,是會淹死人的。他隻想把火燒到別人身上,絕不想引火燒自己的身。
看到趙挺之裝起了啞巴,趙似鼻子一哼,嘲笑了兩聲。
這些文官,都是這個鳥樣。
“好!本案結案!本王現在就去垂拱殿,向官家和幾位執相匯報案情。”
垂拱殿裏,官家心不在焉地聽完趙似的稟告,隻是說了一句,“辛苦十三哥了。諸位相公,可有異議?”
等了一會,見沒有人出聲,官家說道:“既然無異議,那此案結案,交給樞密院發落吧。”
“是官家。”
“十三哥,現在有件棘手的事啊。”
“棘手的事?請問官家,是什麽棘手的事?”
“你保薦的宗澤、郭永,昨天遞上了一份奏章,告了一樁天大的狀!要是處置不好,沿邊五路,怕是真要動蕩不安。朕和幾位相公商議了一上午,一籌莫展!”
好家夥,宗澤果真把事情捅到了皇兄這裏。
趙似一臉不得要領的樣子,謹慎地問道:“皇兄,能否把汝霖先生的奏章,給臣弟過目?”
官家歎了一口氣,抓起桌子上的奏章,遞給旁邊的梁從政。
“給十三哥!”
權知開封府事溫益在前麵領路,後麵跟著趙似、安燾、新任刑部侍郎劉逵、給事中趙挺之、開封府通判張叔夜以及李道法。
今天是三堂會審丁世友一家滅門案。
趙似坐在上首,安燾坐在左下首,依次是劉逵、趙挺之。溫益坐在右下首,依次是李道法和張叔夜。
趙似客氣地說道:“今天本王奉官家禦筆詔書,會同諸位會審丁世友一家大案,諸位請坐。我們先聽開封通判,張叔夜為大家講述案情。”
“好!”眾人紛紛應和著。
張叔夜的講述簡單明了。
內外城警察廳查到了大量線索,順藤摸瓜,拿著樞密院的軍令,匯同左翊衛憲兵隊拿下犯案的十五人,然後又從他們身上摸到了該案的主犯。
聽完講述,趙挺之忍不住問道:“內外城警察廳,果真能幹啊。如此大案,居然兩三日之內就偵破此案,不知道中間有沒有屈打成招?”
“屈打成招?”趙似笑眯眯地問道,“趙給事中,是不是案情不如你意,都是屈打成招?”
趙挺之想不到趙似當眾給他一個難看,臉色一變,正要開口嗬斥幾句,趙似又開口了。
“趙給事中,你是代表中書省前來觀審的。現在是審案,不是你們衙門裏互相扯皮扣帽子。案卷早就發給大家過目了,有漏洞的直管提出來,不要用你們愛玩的那一套來糊弄人。大家都有事在身,沒工夫跟你在這裏種蘑菇扯閑談。”
趙挺之氣得臉色千紫萬紅,幾縷美髯胡子,差點被他一氣之下給硬生生拔下來。
在座的都聽說過趙挺之等人與簡王爺恩怨的傳聞。
《京都院報》被扣了一頂泄露軍事機密的帽子,吊銷了牌照。持牌人兼主編李邦彥被西檢閱所直接送進了大牢裏。
不過其他的人,卻沒有動。
但梁子就此結下來了。
簡王趙十三可不是謙謙君子,當堂甩臉色給趙挺之看,非常正常。
趙似懶得理趙挺之,驚堂木一拍,喊道:“帶人犯!”
十五位作案的低級軍官,六位涉案的中級軍官,以及最後的幕後主使者,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王祖諭和殿前司副都指揮使胡至忠,被一一帶到堂下。
他們早就被剝去官服,換上一身囚衣,垂頭喪氣地跪了一地。
“給他們當麵宣讀結案陳詞!”趙似叫了一聲。
有書辦拿著一疊文卷,開始讀了起來。
兩刻鍾後,書辦讀完,趙似喝問道:“文卷筆錄上都有你們的簽字畫押,現在,當著諸位大官人的麵,本王再問你們一遍,筆錄可是屬實!”
趙似一個個指著問了一遍。
這些人不是低頭應道,就是點頭答應。唯獨最前麵的王祖諭和胡至忠,低著頭,一聲不吭,也紋絲不動。
趙似懶得理兩人,繼續問其他人。
“那你們認罪了?”
眾人一一認罪。
“好,把他們都帶下去。王祖諭和胡至忠留下!”
等到警察把其餘人都帶走,趙似一拍驚堂木,喝問道:“王祖諭,胡誌忠,你二人不肯認罪?”
王祖諭抬起頭,朗聲道:“認不認不都一回事嗎?還不是逃不離吃一刀。”
“認罪,確實逃不離吃一刀。不過念及認罪態度好,本王願意向法司求情,你的家屬不用發配沙門島。去天涯海角效用,好歹還能留一分生機。”
王祖諭默然一會,長歎一口氣道:“好,我認罪!還請簡王殿下信守諾言。”
“你放心!本王言出必行!王祖諭,既然你認罪,說說為什麽要這麽做?”
“為什麽要這麽做?還不是大王的禁軍大整飭,就要整到我們頭上了。不僅舒坦日子過不了,以前我們喝兵血、貪墨軍糧俸用的事情,恐怕也要被查出來。迫不得已,隻好鋌而走險。選來選去,選中了丁世友一家。”
“那你還真是罪有應得!胡誌忠,王祖諭已經認罪,你認不認?”
“大王,我為朝廷立過功,為官家流過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沒有苦勞也有疲勞!”趙似毫不客氣地打斷了胡至忠的哭訴。
“你立過功,流過血,官家和朝廷沒有犒賞你嗎?想以功抵罪,沒用!功是功,過是過!”趙似最後說了一句,“胡至忠,你認不認罪,無關緊要。人證、物證,件件齊全,確鑿無誤。既然你不肯認罪,頑抗到底,那本王自會把此情寫進定案陳詞裏。到時候,法司發配你家眷去沙門島。嗬嗬,你們一家人很快就能整整齊齊地在地下匯聚了。”
“我認罪,我認罪!”胡至忠哭倒在地上說道。
“哼,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時,趙挺之又陰惻惻地開口:“王祖諭,胡至忠,你二人到底受何人指使?快快說出幕後之人,還能戴罪立功,減罪免刑。”
安燾等人臉色微微一變。
尤其是李道法,眼睛裏射出犀利的目光,掃了一眼趙挺之,死死地盯著王祖諭和胡至忠。
這兩人意有所動,臉色變幻不定,心裏在激烈地鬥爭。
趙似嗬嗬一笑。
“王祖諭和胡至忠,一個是節度使,一個防禦使,幾乎做到了武臣之極。以前走到哪裏,都要被人尊稱一聲太尉。如此位高權重之人,誰還能指使他們?安樞相還是曾樞相?章相公還是李相公?申王還是遂寧王?又或者是本王?”
“趙給事中,你到底想讓王祖諭和胡至忠招認誰?”
趙挺之臉色黑紅,“簡王休要血口噴人,我隻是想問出幕後之人,徹底查清此案!”
“真要徹底查清此案?”趙似看了一眼趙挺之,轉向其他人,似笑非笑地問道:“安樞相,溫龍圖,劉侍郎,你們三位是副審官。這案子還要不要往下審,徹查出所謂的幕後主使者?”
還徹查個屁啊!閉著眼睛都知道,王祖諭和胡至忠肯定受了某些人的慫恿和唆使。
可是現在連一向最激進莽撞的簡王都知道適可而止,誰還敢冒大不韙,去徹查這個案子?到時候捅出個大窟窿來,這口鍋誰來背?誰背得動?
“此案最清楚不過,再查就是浪費時間了。”劉逵出聲說道。
“趙給事中,我們主審官和副審官合議過,此案可以結案。如果你覺得其中還有隱情,可寫封奏章,我向官家建議,由你去徹查一番,可好?”
好個屁!
趙挺之當然知道這裏麵的水有多深,一不小心,是會淹死人的。他隻想把火燒到別人身上,絕不想引火燒自己的身。
看到趙挺之裝起了啞巴,趙似鼻子一哼,嘲笑了兩聲。
這些文官,都是這個鳥樣。
“好!本案結案!本王現在就去垂拱殿,向官家和幾位執相匯報案情。”
垂拱殿裏,官家心不在焉地聽完趙似的稟告,隻是說了一句,“辛苦十三哥了。諸位相公,可有異議?”
等了一會,見沒有人出聲,官家說道:“既然無異議,那此案結案,交給樞密院發落吧。”
“是官家。”
“十三哥,現在有件棘手的事啊。”
“棘手的事?請問官家,是什麽棘手的事?”
“你保薦的宗澤、郭永,昨天遞上了一份奏章,告了一樁天大的狀!要是處置不好,沿邊五路,怕是真要動蕩不安。朕和幾位相公商議了一上午,一籌莫展!”
好家夥,宗澤果真把事情捅到了皇兄這裏。
趙似一臉不得要領的樣子,謹慎地問道:“皇兄,能否把汝霖先生的奏章,給臣弟過目?”
官家歎了一口氣,抓起桌子上的奏章,遞給旁邊的梁從政。
“給十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