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相,查出來了嗎?”延和殿上,官家沉聲問道。
“回官家的話,老臣查到了。周浩傑乃紹聖元年進士,因為說話結巴,宦途坎坷。此次見到群情洶湧,便起了心思,準備搏一搏。隻是此賊心思機敏,想著跟著大家一起彈劾簡王殿下,就芸芸眾生,毫無出彩之處。”
章惇不慌不忙地說道,聲音洪亮,讓人聽了覺得格外信服。
“於是周賊想著別出心裁,另辟蹊徑。他在市井看到一些非法小報,刊登了相關謠言,便寫了這份奏章。”
官家眉毛挑了挑,問道。
“章相的意思是此獠不過是想趁亂博名聲而已?”
“官家聖明。此獠就是此意。朝堂之上,到處都是彈劾簡王的奏章。他呈上這樣一份奏章,不就顯得鶴立雞群。富貴險中求,周浩傑確實是下了極大的決心。”
官家盯著章惇,目不轉丁。
“沒有其它用意?也沒有幕後黑手?”
“老臣沒有查到。”章惇鎮靜自如地答道。
官家臉上的神情有些怪異,像是在猶豫不決,又像是半信半疑。
看著剛正威猛的章惇,官家想到他與十三哥就在這裏,拳腳相對,一個甩朝笏,一個扔靴子。
交惡後更是老死不相往來。某些場合會針鋒相對,互相拆台。
想到這裏,官家心裏便信了幾分。
“那周浩傑如何處置,章相有定奪了嗎?”
“竄貶嶺南,嚴加看管。”
“不行,必須打殺!而且必須在東華門前打殺,朕要殺一儆百!”官家殺氣騰騰地說道。
“官家,這不行!”章惇毫不客氣地頂了回去,“首先按照律法,周浩傑罪不至死!其次,官家擅用重刑,打殺了周浩傑,天下如何評論?如何看周浩傑的那份奏章?”
官家一時語塞。
是啊,要是擅用重刑,當眾打殺了周浩傑,朝野上下怕是會認定周浩傑說了真話,被皇家滅了口。
原本隻在非法小報流傳的“謠言”,怕是要登堂入室,成為眾人認定的“真相”。那才是大麻煩事。
“周浩傑就按章相處置。”官家有氣無力地揮揮手,隨即氣急敗壞地說道,“著作局和西檢閱所,有查辦非法小報的職責,為何不嚴查這些非法小報?是不是十三哥不在京盯著他們,就不會做事了!章相,門下行文,嚴辭訓誡!”
“遵旨!”
官家靠回到龍椅上,有些萎靡。
“章相,周浩傑這份奏章一上,朕和你的跟前,清靜了許多。”
“官家,趨利避害,是人之天性。周浩傑的奏章觸犯天顏,惹動天怒,那些官員們在沒有看明白之前,不敢輕易摻和進來,以防被牽連上。”
“十三哥說得沒錯。這些官員,要是有三分心思在正事上,早就天下太平,四海宴清。”官家猛地抬頭,目光如劍,看向章惇。
“章相,這次湟中之事,你沒有落井下石,讓朕很是意外。”
“官家,私人恩怨不能扯進軍國公事,這是老臣的信條。湟中拓邊,是秉承先帝遺誌,在熙寧開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舉措。是官家的宏願,是簡王的理想,也是老臣的執念。一代人,總要比上一代人做得更好些。”
官家不由動容,“這句話,是十三哥在垂拱殿上說過的。”
他看著章惇,神情複雜,似乎相信了,又似乎半信半疑。
章惇告辭離去,延和殿裏隻剩下官家和梁從政兩人。
官家呆呆地坐在龍椅上,看著虛處,神情萎靡,目光呆滯。
過了許久才緩過勁來。
“從政,錢先生開藥了?”
“開了。蘇押班已經去按方煎藥去了。”梁從政小心翼翼地答道。
官家閉上眼睛,臉色痛苦。錢乙對皇子真實的診治,他當然也知道。
自己傷了本源,子嗣艱難,就算千辛萬苦出世,也先天不足,帶有缺陷,難以長壽。
難以長壽?
錢乙先生的話說得委婉,但官家聽出話裏的意思。
嬰兒脆弱,一有傷風天寒,很容易發燒生病。一旦有病,很容易就夭折。無論百姓家,還是皇家,都是如此。隻有長過十二歲,身體逐漸強壯,成人的機會才會變大。
自己的皇子,還不足月,在脆弱的基礎上還有先天不足。要想長大,更是難上加難。
這些話錢乙沒有明說,但聰慧的官家能領悟到。
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悲涼。
難道蒼天真就無眼嗎?
不!朕絕不放棄,隻要還有一絲希望,朕都要去爭取!
官家在龍椅上坐了許久,終於慢慢地起身。他彎著腰,低著頭,精氣神仿佛被抽走了三分之一。
“扶著朕,去看看皇子。”
“遵旨。”
回到府上,章惇剛剛換下朝服官帽,被人請來的劉逵就急匆匆趕到。
“公達,周紹傑之計是誰想出來的?”
一見麵,章惇就劈頭問道。
劉逵臉上浮現出尷尬之色,心裏在想著推托之詞,可是看著章惇那雙三角眼,他隻能低著頭,老實交代。
“是吾等幾人合計出來的。周紹傑是某找的。”
“你們啊,心急則亂!幸虧官家把周紹傑交給老夫去審理處置,要是交給李邦直,你們那才叫大麻煩!”
劉逵連忙爭辯道:“章相,吾等想過。周紹傑突然上書談及皇子之事,確實會讓他人想到,為了轉移眾人視線,減輕簡王壓力的舉動。所以吾等精心安排了說詞,叫周紹傑好生記住。同時也切斷了與周紹傑的各種線索,讓人查不出簡王府與周紹傑的聯係...”
“是不是覺得做得天衣無縫?”章惇毫不客氣地打斷劉逵得意洋洋的講述。
“說辭不完美,信者補全;說辭再完美,不信者還是會生疑。朝野上下,誰信誰不信都沒關係。關鍵是官家要信。你們如此行計,是不是以為官家看不出來?”
“周紹傑是老夫在審理。因為老夫跟趙十三水火不容,官家才會相信老夫沒有在其中偏袒你們。”
“晚輩謝過章相。”
“不用謝老夫,某隻是為了湟中之戰不被耽誤。你嶽丈密信裏有說,此戰有五成勝算。某不能讓那些昏庸無能、自私自利的家夥們壞了事!”
說到這裏,章惇恨鐵不成鋼地說道:“趙十三在開封,就不會讓你們行此不智之計。他萬事想到前麵,今日之局麵,難道沒有想過嗎?為何不早早做準備?”
劉逵臉色灰白,低著頭答道:“晚輩不知。”
“趙十三在西北開邊湟中西海,三麵包圍河西家,是秉承先帝遺誌。這件事,官家一直想做卻遲遲未做。否則的話,你以為趙十三那麽容易說服官家。告訴你們!趙十三那個鬼機靈,不知用了什麽法子,把湟中用兵變成是他替先帝、替官家在指揮。”
說到這裏,章惇的那雙三角眼透出懾人的光。
“彈劾趙十三,就是在彈劾先帝,彈劾官家。所以說,再多的彈劾,也傷不了趙十三半分!你們怎麽就沒有想明白呢!”
聽了章惇的話,劉逵額頭上的汗水,終於滴落下來。
不是我們沒有想明白,關鍵是簡王殿下就是個套娃,計謀是一層套一層,我們這些心思單純的人,怎麽想得明白?
周紹傑被竄貶潮州安置。此案了結,很多人察覺到其中的微妙之處。
老奸巨猾的趙挺之、白時中、吳材等人馬上縮手。因為少了他們的串聯煽動,太學生、文人士子們的鬧事也消停了許多。
積攢力量,等湟中四萬大軍全軍覆沒時,就是大家一湧而上,把趙似咬死的最佳時機。就算官家再袒護他,喪師失地,身為主帥,趙似難逃幹係!
所有人都在安靜地等著,一直等到這天黃昏。
馬蹄聲急響,一名掛著金字牌驛卒,騎著一匹快馬,火燒屁股一般衝進開封城萬勝門。
“回官家的話,老臣查到了。周浩傑乃紹聖元年進士,因為說話結巴,宦途坎坷。此次見到群情洶湧,便起了心思,準備搏一搏。隻是此賊心思機敏,想著跟著大家一起彈劾簡王殿下,就芸芸眾生,毫無出彩之處。”
章惇不慌不忙地說道,聲音洪亮,讓人聽了覺得格外信服。
“於是周賊想著別出心裁,另辟蹊徑。他在市井看到一些非法小報,刊登了相關謠言,便寫了這份奏章。”
官家眉毛挑了挑,問道。
“章相的意思是此獠不過是想趁亂博名聲而已?”
“官家聖明。此獠就是此意。朝堂之上,到處都是彈劾簡王的奏章。他呈上這樣一份奏章,不就顯得鶴立雞群。富貴險中求,周浩傑確實是下了極大的決心。”
官家盯著章惇,目不轉丁。
“沒有其它用意?也沒有幕後黑手?”
“老臣沒有查到。”章惇鎮靜自如地答道。
官家臉上的神情有些怪異,像是在猶豫不決,又像是半信半疑。
看著剛正威猛的章惇,官家想到他與十三哥就在這裏,拳腳相對,一個甩朝笏,一個扔靴子。
交惡後更是老死不相往來。某些場合會針鋒相對,互相拆台。
想到這裏,官家心裏便信了幾分。
“那周浩傑如何處置,章相有定奪了嗎?”
“竄貶嶺南,嚴加看管。”
“不行,必須打殺!而且必須在東華門前打殺,朕要殺一儆百!”官家殺氣騰騰地說道。
“官家,這不行!”章惇毫不客氣地頂了回去,“首先按照律法,周浩傑罪不至死!其次,官家擅用重刑,打殺了周浩傑,天下如何評論?如何看周浩傑的那份奏章?”
官家一時語塞。
是啊,要是擅用重刑,當眾打殺了周浩傑,朝野上下怕是會認定周浩傑說了真話,被皇家滅了口。
原本隻在非法小報流傳的“謠言”,怕是要登堂入室,成為眾人認定的“真相”。那才是大麻煩事。
“周浩傑就按章相處置。”官家有氣無力地揮揮手,隨即氣急敗壞地說道,“著作局和西檢閱所,有查辦非法小報的職責,為何不嚴查這些非法小報?是不是十三哥不在京盯著他們,就不會做事了!章相,門下行文,嚴辭訓誡!”
“遵旨!”
官家靠回到龍椅上,有些萎靡。
“章相,周浩傑這份奏章一上,朕和你的跟前,清靜了許多。”
“官家,趨利避害,是人之天性。周浩傑的奏章觸犯天顏,惹動天怒,那些官員們在沒有看明白之前,不敢輕易摻和進來,以防被牽連上。”
“十三哥說得沒錯。這些官員,要是有三分心思在正事上,早就天下太平,四海宴清。”官家猛地抬頭,目光如劍,看向章惇。
“章相,這次湟中之事,你沒有落井下石,讓朕很是意外。”
“官家,私人恩怨不能扯進軍國公事,這是老臣的信條。湟中拓邊,是秉承先帝遺誌,在熙寧開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舉措。是官家的宏願,是簡王的理想,也是老臣的執念。一代人,總要比上一代人做得更好些。”
官家不由動容,“這句話,是十三哥在垂拱殿上說過的。”
他看著章惇,神情複雜,似乎相信了,又似乎半信半疑。
章惇告辭離去,延和殿裏隻剩下官家和梁從政兩人。
官家呆呆地坐在龍椅上,看著虛處,神情萎靡,目光呆滯。
過了許久才緩過勁來。
“從政,錢先生開藥了?”
“開了。蘇押班已經去按方煎藥去了。”梁從政小心翼翼地答道。
官家閉上眼睛,臉色痛苦。錢乙對皇子真實的診治,他當然也知道。
自己傷了本源,子嗣艱難,就算千辛萬苦出世,也先天不足,帶有缺陷,難以長壽。
難以長壽?
錢乙先生的話說得委婉,但官家聽出話裏的意思。
嬰兒脆弱,一有傷風天寒,很容易發燒生病。一旦有病,很容易就夭折。無論百姓家,還是皇家,都是如此。隻有長過十二歲,身體逐漸強壯,成人的機會才會變大。
自己的皇子,還不足月,在脆弱的基礎上還有先天不足。要想長大,更是難上加難。
這些話錢乙沒有明說,但聰慧的官家能領悟到。
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悲涼。
難道蒼天真就無眼嗎?
不!朕絕不放棄,隻要還有一絲希望,朕都要去爭取!
官家在龍椅上坐了許久,終於慢慢地起身。他彎著腰,低著頭,精氣神仿佛被抽走了三分之一。
“扶著朕,去看看皇子。”
“遵旨。”
回到府上,章惇剛剛換下朝服官帽,被人請來的劉逵就急匆匆趕到。
“公達,周紹傑之計是誰想出來的?”
一見麵,章惇就劈頭問道。
劉逵臉上浮現出尷尬之色,心裏在想著推托之詞,可是看著章惇那雙三角眼,他隻能低著頭,老實交代。
“是吾等幾人合計出來的。周紹傑是某找的。”
“你們啊,心急則亂!幸虧官家把周紹傑交給老夫去審理處置,要是交給李邦直,你們那才叫大麻煩!”
劉逵連忙爭辯道:“章相,吾等想過。周紹傑突然上書談及皇子之事,確實會讓他人想到,為了轉移眾人視線,減輕簡王壓力的舉動。所以吾等精心安排了說詞,叫周紹傑好生記住。同時也切斷了與周紹傑的各種線索,讓人查不出簡王府與周紹傑的聯係...”
“是不是覺得做得天衣無縫?”章惇毫不客氣地打斷劉逵得意洋洋的講述。
“說辭不完美,信者補全;說辭再完美,不信者還是會生疑。朝野上下,誰信誰不信都沒關係。關鍵是官家要信。你們如此行計,是不是以為官家看不出來?”
“周紹傑是老夫在審理。因為老夫跟趙十三水火不容,官家才會相信老夫沒有在其中偏袒你們。”
“晚輩謝過章相。”
“不用謝老夫,某隻是為了湟中之戰不被耽誤。你嶽丈密信裏有說,此戰有五成勝算。某不能讓那些昏庸無能、自私自利的家夥們壞了事!”
說到這裏,章惇恨鐵不成鋼地說道:“趙十三在開封,就不會讓你們行此不智之計。他萬事想到前麵,今日之局麵,難道沒有想過嗎?為何不早早做準備?”
劉逵臉色灰白,低著頭答道:“晚輩不知。”
“趙十三在西北開邊湟中西海,三麵包圍河西家,是秉承先帝遺誌。這件事,官家一直想做卻遲遲未做。否則的話,你以為趙十三那麽容易說服官家。告訴你們!趙十三那個鬼機靈,不知用了什麽法子,把湟中用兵變成是他替先帝、替官家在指揮。”
說到這裏,章惇的那雙三角眼透出懾人的光。
“彈劾趙十三,就是在彈劾先帝,彈劾官家。所以說,再多的彈劾,也傷不了趙十三半分!你們怎麽就沒有想明白呢!”
聽了章惇的話,劉逵額頭上的汗水,終於滴落下來。
不是我們沒有想明白,關鍵是簡王殿下就是個套娃,計謀是一層套一層,我們這些心思單純的人,怎麽想得明白?
周紹傑被竄貶潮州安置。此案了結,很多人察覺到其中的微妙之處。
老奸巨猾的趙挺之、白時中、吳材等人馬上縮手。因為少了他們的串聯煽動,太學生、文人士子們的鬧事也消停了許多。
積攢力量,等湟中四萬大軍全軍覆沒時,就是大家一湧而上,把趙似咬死的最佳時機。就算官家再袒護他,喪師失地,身為主帥,趙似難逃幹係!
所有人都在安靜地等著,一直等到這天黃昏。
馬蹄聲急響,一名掛著金字牌驛卒,騎著一匹快馬,火燒屁股一般衝進開封城萬勝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