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完詔書,謝完天恩,趙似設宴款待童貫。


    “童天使,原本該請你同慶大捷。隻是皇子夭折,國之悲戚。所以不動絲弦,不上酒葷。粗茶淡飯,還請童天使見諒!”


    “大王客氣了。”


    “來,本王以茶代酒,敬童天使一杯,一路辛苦了!”


    “小的是天家家奴,奔波效命是天職。”


    童貫卑微的樣子,讓人以為他在麵對著官家。


    “皇兄身體可好?”


    “聽聞皇子殤沒的消息,官家當場昏厥過去。經過太醫醫治,才清醒過來。下詔停朝三日。”


    童貫小心翼翼地答道。


    “諸位將士的封賞,也早已擬好,隻是那些日子皇子病情反複,官家沒有心思勾筆用寶。皇子殤沒的第三天,官家突然喚小的去,當著章相、黃呂副相和範中丞的麵,叫小的來宣封賞詔書。”


    說到這裏,童貫看了看趙似,“官家還特別叮囑小的,宣完詔書後,督促大王盡快回京。”


    眾人聽到這裏,神情各異,但是都難掩那份激動。


    趙似不動聲色,又繼續問道:“那朝中出了什麽事?”


    “大事並無,隻是出了件小事。”


    “什麽小事?”


    “皇子殤沒的那天,有太子中允兼國子監博士張雲元,上書。言及皇子夭折是擅動兵事,惹來蒼天警示...”


    童貫話一出,坐在下首的眾將臉色憤然,不少人激憤地要站起來破口大罵,卻被趙似目光一掃,老老實實地坐下,一聲也不敢吭。


    “此子妄言惑眾,當誅!”趙似冷冷地說道。


    “大王說得沒錯。官家第二天看完奏章,當即叫班直把此獠抄捕,剝去官服官帽,直接在東華門前當眾杖殺!”


    童貫咬著牙,同仇敵愾地說道。


    大多數臉上湧上歡悅之色,隻有少數人臉色一變。


    章楶捋著胡須,緩緩地說道:“上次杖殺大臣,還是真廟先帝時,老夫見過文錄,記得是國子博士、榮州知州褚德臻,罪名是貪贓枉法。”


    趙似毫不客氣地說道:“張雲元身為官員,國之大捷,不相賀同慶,反陷為擅動兵事,是為不忠;身為人臣,君父喪子,不思安慰,反而落井下石,是為不孝。這等不忠不孝,隻為邀求名聲之人,當誅!”


    眾人齊聲叫好。


    章楶捋著胡須,看著趙似,心中終於明了。


    難怪族弟子厚來信說,朝中現在無人敢與簡王爭辯。


    此子心思敏銳,往往一眼能看到關鍵,然後語詞鋒利,直中要害,比禦史還會扣帽子甩鍋。最可氣的是,他實在爭辯不贏,就撒潑犯渾,仗著官家的庇護,無理也能給你扯出三分理來。


    這時,有人來報。


    “報!夏國國主回信送到。”


    回信?難道是在路上聽到的,簡王殿下呈送給夏國國主的那份交人、賠款、割地,十分囂張的質信?


    “念!”


    “是!”


    “趙十三,你來興慶府便是,...某在此等候!”


    這李乾順也是個硬茬,直接回了封這般硬氣的信,還氣焰十分囂張。想想也是,這位可是鳩殺親母的狼人。


    童貫看得出來,在座的諸將各個義憤填膺。


    是啊,他們剛剛大敗夏軍,斬首九萬,俘獲十三萬,前所未有的大捷,正是氣盛的時候,如何受得了這醃臢氣?


    隻是趙似沒有出聲,眾將也一聲不吭,強行壓製著自己的怒火。


    童貫心裏十分不屑。


    你們這些武夫,真是沒有眼力,這個時候應該跳出,慷慨激昂,向簡王殿下請命,請求帶一旅雄師,直搗興慶府。不斬殺李乾順小兒,誓不罷休。


    過後真的要不要領兵出擊,到時再說,至少在簡王麵前,把態度做足,讓殿下看到咱家的忠心赤膽。


    趙似冷冷一笑,轉向章楶,“質夫公,當何如?”


    “打他丫的!”


    章楶爆了一句學自趙似的粗口。


    “對,打他丫的!”


    兩人哈哈大笑,趙似拱手道:“本王明早就出發,一切就拜托章公!”


    “好!請大王靜候佳音。”


    第二天一早,趙似與明朝霞在岑猛率領的王府護衛隊的護衛下,出渭州城。同行的除了童貫,還有孫路和胡宗回。


    一行人出了城,與城外的驍騎營匯合,向東而去。


    此時的驍騎營,除了兩三百骨幹還在之外,其餘大部分全部換上跟隨趙似,殺敵立功的原奴丁。


    數萬蕃騎中,有一萬多人原本是各部落裏的馬奴。他們世世代代為奴,突然得到了一個翻身的機會,無不奮勇殺敵。他們傷亡最大,立功也最多。


    趙似遵守承諾,以朝廷的名義出錢,將他們贖身,按功轉為正戶、甲戶和百戶,分別安置。再從中選最驍勇善戰之士三千,充入驍騎營。


    趙似知道,他們是朱雀旗中最忠心的一群人。


    一行人沿著涇水一路東行。還是趙似風格,一路急行,一天就走了一百二十裏,黃昏時分在涇州城外的保定驛歇息。


    洗漱一番,驛吏端上做好的飯菜,岑猛等人先驗過毒,再請趙似和明朝霞食用。


    “驍騎營都安置好了?”


    “大王,楊可世、王舜臣、折彥質、楊宗閔四位將軍帶著驍騎營在驛站不遠處的荒地安營,正在造灶做飯。”


    “孫、胡兩位都安置好了?”


    “大王,都安置好了。正在用晚飯。”


    “童貫呢?”


    “小的叫了韓甲先陪著他。”


    韓甲先是王府護衛,非常機靈,善於交涉和打探消息。


    “嗯,好,猛子,辛苦了,你們也趕緊用飯。”


    “是,殿下!”


    “殿下,你真的抽身離去,不管不顧,讓章公指揮?”


    吃著飯,明朝霞好奇地問了起來。


    “當然要讓他指揮。這個老頭,執拗自負。前次大勝,是本王帶著人馬在前麵打出來的。章公隻是坐鎮渭州,催促糧草軍資,督查軍紀軍法。沒有做什麽,就撈了份大功,加賞通議大夫,蔭一子,還真正成為西北主帥。”


    說到這裏,趙似悠悠地說道:“老頭心中別扭啊!”


    “所以殿下才盡早趕路,讓章公主持第二階段的進攻?”


    趙似笑了笑,沒有正麵回答,而是繼續往下說:“沿邊五路,熙河、秦鳳、涇原、環慶、鄜延。湟中、浩通川、零波山等戰事,煕河秦鳳兩路為主力,立下首功;涇原、環慶兩路也出力不少,立下次功。鄜延路和河東的豐、府、麟、晉寧軍,隻能打打掩護,撈到一點安慰功勞。”


    “他們也是與河西家對戰的前線。為什麽其它路的同袍立了大功,升官加爵,他們卻隻能在一旁幹看著?意能平嗎?”


    明朝霞眼睛睜圓,失口問道:“第二次戰役不是以朱雀旗騎兵為前鋒,兵出癿六嶺,直逼涼州城,迫使夏國調兵增援,再抽調熙河、秦鳳、涇原、環慶、鄜延五路的精銳主力,圍點打援,在半路伏擊夏軍援軍?”


    “哈哈,兵不厭詐!現在河西家在瘋狂地向我境內滲透。這些日子,各關隘抓獲的可疑之人多達千人。肯定還有漏網的的探子。除此之外,這麽多年,河西家在我們陝西六路埋了多少暗樁,不得而知。要瞞住他們,肯定得好好做局戲。”


    “陝西六路的反諜工作肯定要做。我離開開封城來西北之前,舉薦玄明兄兼任樞密院樞密檢討詳官,並密令他組建樞密檢討詳局,從東校字房、西校閱所、教導隊、警察廳等部門抽調人手,負責軍情刺探和反間諜工作。”


    “也不知道玄明兄籌建得如何?就算籌建好了,全調過來,清查河西家奸細,也來不及。隻能先瞞天過海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