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風高,月黑風高殺人夜!
閿鄉驛站外數裏的樹林裏,藏著上百人。他們全身黑衣,黑布包著頭,蒙著麵,露出一雙雙眼睛。
他們或蹲,或坐在地上,正在小心地收拾兵器。
“今天是我們最後,也最好的機會。”開口說話的人也包著頭蒙著臉,但是聽聲音,知道是李青鸞。
“要是讓趙十三回到開封城,宋國的皇位,必定是他的。要是他成為宋國官家,將是我大夏的噩夢。決不允許讓他活著回到開封城。”
“屬下們豁出命去,也一定要殺了趙似,以報皇上和郡主的浩蕩天恩。”一個黑衣人甕聲答道。
“好!你們都是質子軍、衛戌軍、擒生軍、鐵鷂子裏挑選出來的精銳,每個人手裏都有十八二十條宋人性命。今晚,你們肩負著大夏百年國運,我大白高國興衰,在此一戰!拜托諸位!”
李青鸞誠懇地說道。
“誓殺趙似!”
讓黑衣人去做準備,李青鸞轉到另外一處,見到了一位老部下。
“輔仁,這趟辛苦你了!”
“回郡主的話,為國效力,是屬下應該做的。”
“趙十三奸詐狡猾,詭計多端。我們在算計他,他也在算計我們。”李青鸞扯下蒙著臉的麵巾,抬頭看了看天。
夜色漆黑,分不清有多少烏雲擠在了天空裏。隻是偶爾看到一兩點微弱的亮光在頭頂閃爍,很快又不見了。
分不清是夜空裏的星星還是從樹林頂上飛過的螢火蟲。
李輔仁看不清李青鸞的臉,但是能感受到那種絕望和恐懼。
他忍不住在心裏歎了一口氣。
萬萬沒有想到,宋國的簡王趙十三,去西北轉了一圈,用出乎意料的四戰四捷,斬首九萬,俘獲十三萬,讓夏國君臣的心裏,對他產生了一種深深的畏懼感。
當年的範文正公、狄青、郭逵、王韶,還有章楶都沒有讓他們如此畏懼。因為這些人會怎麽做,夏國君臣能預料得出來。
可是簡王趙十三的一係列行為,卻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料,甚至說是超出他們的想象。人們,總是對難以預料或想象的未知事情,有一種從心底的恐懼。
這些念頭在李輔仁心裏閃過,不敢說出口來,隻是低聲道:“郡主放心,開封城也是有很多人不希望趙十三回去。閿鄉驛站裏,趙十三的貼身伴隨中,有他們的人。願意與我們合作。”
李青鸞一聲不吭,緩緩地走動著。一路上有不少人站起身來,向她行禮。她揮了揮手,從他們中間穿過。
李輔仁默不作聲,跟在她身後,跟著一直走到了樹林的邊緣。
向遠處眺望過去,隻看到星星點點的燈火,仿佛一簇簇的螢火蟲。
“閿鄉驛站有多大?”李青鸞突然問道。
“回郡主的話,閿鄉驛站地處東西要道上,是個不小的驛站。有三進院子,四十多間房間,今晚全被趙十三一行人占據了。”
李輔仁連忙答道。
“趙十三和他的側妃朝霞君住在第三進院子裏。第二進院子住著王府衛隊,也就是拔刀隊一百人。第一進院子住在一百多驍騎營輪值官兵。驛站的人,全部被趕到外麵的雜物房和棚屋裏住著。”
“驍騎營的軍營,最近處離閿鄉驛站不過一裏半,稍有動靜,半刻鍾就會有上千人圍過來。”
“朝霞君,”李青鸞喃喃地念著這個名字,不知在想著什麽。她轉過頭來,看了看李輔仁。
從剛才的答話裏,李青鸞聽得出李輔仁的不以為然和勝券在握。
她能理解。
李輔仁遠在開封城,根本沒有在西北親身經曆過,趙似變戲法一般整編出一支朱雀旗騎兵,然後不知用了什麽魔法,驅使著這些蕃部騎兵為他出身入死。
就像風,你不知道他們會從哪裏來;就像火,任何擋在他們前麵的人和物,都會被燒為灰燼。
沒有親曆過這些,永遠也不會明白被這些支配的恐懼。
李青鸞轉過頭去,遠遠地看著閿鄉驛站。
她知道,這一團團星星點點的燈火裏,隱藏著無限的殺機。就像前些日子,湟中地區傳來的一份份讓夏國君臣欣喜的捷報,底下藏著趙十三不動聲色的陷阱。
可是李青鸞知道,不管如何,她必須把握機會,殺掉趙似,不能讓他回到開封城。
李輔仁帶來的開封城形勢非常明朗。
唯一的皇子夭折,備受打擊的官家日漸虛弱,隻要他倒下,目前看不到任何勢力能阻擋趙似登上大宋天子之位。
他以一介親王,借助沿邊五路的力量,就把夏國打得吐血。要是他成為大宋天子,能夠調集的力量讓人恐懼,那對於夏國而言,是滅頂之災。
必須幹掉這個夏國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敵人!
“預定的計劃是怎麽樣?”李青鸞開口問道。
“三更時分,細作打開三進院左側的角門,放我們進去。我們可以直撲三進院趙十三居住的房間,擒賊先擒王。”
聽了李輔仁的話,李青鸞沉吟一會問道:“確定趙十三住在第三進院子裏?”
“郡主,屬下黃昏時分接到的最新消息,趙十三確實住在第三進院子的東廂房裏。他們一路趕路很急。黃昏吃了晚飯,在院子裏消消食就早早休息。五更就起床,洗漱吃早飯,天一亮就出發。”
李青鸞想了一會,沉聲說道:“我們改變計劃。”
李輔仁一愣,“改變計劃?”
他臉色變幻了幾下,最後還是低下頭,“屬下聽郡主安排。”
“我們有兩百勇士,都是夏國最勇猛的勇士,可以以一當十。現在最怕的就是院子裏埋伏有人,以及驍騎營的增援。所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
李青鸞緩緩說著自己的新計劃。
“一百勇士從驛站正門猛攻,吸引宋人注意力。五十人按原計劃,從側門接應而入。另外五十人,在第三進院子的另一麵,鑿牆而入,直撲趙十三的住處。”
李輔仁聽明白了,前麵兩支都可能是掩護,第三支才是真正的殺招。她不相信那些細作的接應。
“郡主,我們原本人少,要是再分兵,怕會...”
李青鸞沒有出聲,李輔仁也不敢再說什麽了。
“郡主,驛站的內應發來了信號。一切順利。”有人來稟告。
“現在是什麽時候?”
“兩更。”
“再等,我們兩更三刻再出發。”
“是。”
三更還差一刻鍾,兩百夏軍精銳悄然進入到驛站外的指定位置,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三更的梆子聲敲響,第三進院子左側的角門被吱呀一聲打開,探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來。
從夜色中,鑽出幾個人影迎了上去。
過了十幾息,人影對著這邊發了信號,表示一切正常。
躲在遠處的李青鸞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看著一百人向驛站正門摸去,在數十個人影魚貫鑽進角門時,突然有哨兵察覺到異常,然後爆發出巨大的喊殺聲。
剛才還十分沉寂的閿鄉驛站,突然就像丟了一支火把的柴堆,轟然一聲竄起了騰天大火。到處都是喊殺聲,刀槍交加聲。
不對!李青鸞很快就聽出異常。
驍騎營的營地太安靜了。這個時候,他們應該被從睡夢中驚醒過來,手忙腳亂地整隊,跑來增援,而不是如此地安靜。
李青鸞臉色變了,轉身要走。
“郡主?”李輔仁不明就裏地問道。
“中計了。驛站周圍太安靜了,說明宋軍早就布下天羅地網,現在正從四麵八方包抄過來。”
李青鸞一邊疾走一邊答道。
李輔仁臉色一變,跟著慌忙離去。
一刻鍾後,閿鄉驛站慢慢恢複平靜,在第三進院子東廂房裏,門破了,窗框碎了,到處都是屍體,刀槍和箭矢。
在最裏麵,躺著一人,他渾身是血,穿著大宋高官才能穿的朱羅衣袍。
閿鄉驛站外數裏的樹林裏,藏著上百人。他們全身黑衣,黑布包著頭,蒙著麵,露出一雙雙眼睛。
他們或蹲,或坐在地上,正在小心地收拾兵器。
“今天是我們最後,也最好的機會。”開口說話的人也包著頭蒙著臉,但是聽聲音,知道是李青鸞。
“要是讓趙十三回到開封城,宋國的皇位,必定是他的。要是他成為宋國官家,將是我大夏的噩夢。決不允許讓他活著回到開封城。”
“屬下們豁出命去,也一定要殺了趙似,以報皇上和郡主的浩蕩天恩。”一個黑衣人甕聲答道。
“好!你們都是質子軍、衛戌軍、擒生軍、鐵鷂子裏挑選出來的精銳,每個人手裏都有十八二十條宋人性命。今晚,你們肩負著大夏百年國運,我大白高國興衰,在此一戰!拜托諸位!”
李青鸞誠懇地說道。
“誓殺趙似!”
讓黑衣人去做準備,李青鸞轉到另外一處,見到了一位老部下。
“輔仁,這趟辛苦你了!”
“回郡主的話,為國效力,是屬下應該做的。”
“趙十三奸詐狡猾,詭計多端。我們在算計他,他也在算計我們。”李青鸞扯下蒙著臉的麵巾,抬頭看了看天。
夜色漆黑,分不清有多少烏雲擠在了天空裏。隻是偶爾看到一兩點微弱的亮光在頭頂閃爍,很快又不見了。
分不清是夜空裏的星星還是從樹林頂上飛過的螢火蟲。
李輔仁看不清李青鸞的臉,但是能感受到那種絕望和恐懼。
他忍不住在心裏歎了一口氣。
萬萬沒有想到,宋國的簡王趙十三,去西北轉了一圈,用出乎意料的四戰四捷,斬首九萬,俘獲十三萬,讓夏國君臣的心裏,對他產生了一種深深的畏懼感。
當年的範文正公、狄青、郭逵、王韶,還有章楶都沒有讓他們如此畏懼。因為這些人會怎麽做,夏國君臣能預料得出來。
可是簡王趙十三的一係列行為,卻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料,甚至說是超出他們的想象。人們,總是對難以預料或想象的未知事情,有一種從心底的恐懼。
這些念頭在李輔仁心裏閃過,不敢說出口來,隻是低聲道:“郡主放心,開封城也是有很多人不希望趙十三回去。閿鄉驛站裏,趙十三的貼身伴隨中,有他們的人。願意與我們合作。”
李青鸞一聲不吭,緩緩地走動著。一路上有不少人站起身來,向她行禮。她揮了揮手,從他們中間穿過。
李輔仁默不作聲,跟在她身後,跟著一直走到了樹林的邊緣。
向遠處眺望過去,隻看到星星點點的燈火,仿佛一簇簇的螢火蟲。
“閿鄉驛站有多大?”李青鸞突然問道。
“回郡主的話,閿鄉驛站地處東西要道上,是個不小的驛站。有三進院子,四十多間房間,今晚全被趙十三一行人占據了。”
李輔仁連忙答道。
“趙十三和他的側妃朝霞君住在第三進院子裏。第二進院子住著王府衛隊,也就是拔刀隊一百人。第一進院子住在一百多驍騎營輪值官兵。驛站的人,全部被趕到外麵的雜物房和棚屋裏住著。”
“驍騎營的軍營,最近處離閿鄉驛站不過一裏半,稍有動靜,半刻鍾就會有上千人圍過來。”
“朝霞君,”李青鸞喃喃地念著這個名字,不知在想著什麽。她轉過頭來,看了看李輔仁。
從剛才的答話裏,李青鸞聽得出李輔仁的不以為然和勝券在握。
她能理解。
李輔仁遠在開封城,根本沒有在西北親身經曆過,趙似變戲法一般整編出一支朱雀旗騎兵,然後不知用了什麽魔法,驅使著這些蕃部騎兵為他出身入死。
就像風,你不知道他們會從哪裏來;就像火,任何擋在他們前麵的人和物,都會被燒為灰燼。
沒有親曆過這些,永遠也不會明白被這些支配的恐懼。
李青鸞轉過頭去,遠遠地看著閿鄉驛站。
她知道,這一團團星星點點的燈火裏,隱藏著無限的殺機。就像前些日子,湟中地區傳來的一份份讓夏國君臣欣喜的捷報,底下藏著趙十三不動聲色的陷阱。
可是李青鸞知道,不管如何,她必須把握機會,殺掉趙似,不能讓他回到開封城。
李輔仁帶來的開封城形勢非常明朗。
唯一的皇子夭折,備受打擊的官家日漸虛弱,隻要他倒下,目前看不到任何勢力能阻擋趙似登上大宋天子之位。
他以一介親王,借助沿邊五路的力量,就把夏國打得吐血。要是他成為大宋天子,能夠調集的力量讓人恐懼,那對於夏國而言,是滅頂之災。
必須幹掉這個夏國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敵人!
“預定的計劃是怎麽樣?”李青鸞開口問道。
“三更時分,細作打開三進院左側的角門,放我們進去。我們可以直撲三進院趙十三居住的房間,擒賊先擒王。”
聽了李輔仁的話,李青鸞沉吟一會問道:“確定趙十三住在第三進院子裏?”
“郡主,屬下黃昏時分接到的最新消息,趙十三確實住在第三進院子的東廂房裏。他們一路趕路很急。黃昏吃了晚飯,在院子裏消消食就早早休息。五更就起床,洗漱吃早飯,天一亮就出發。”
李青鸞想了一會,沉聲說道:“我們改變計劃。”
李輔仁一愣,“改變計劃?”
他臉色變幻了幾下,最後還是低下頭,“屬下聽郡主安排。”
“我們有兩百勇士,都是夏國最勇猛的勇士,可以以一當十。現在最怕的就是院子裏埋伏有人,以及驍騎營的增援。所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
李青鸞緩緩說著自己的新計劃。
“一百勇士從驛站正門猛攻,吸引宋人注意力。五十人按原計劃,從側門接應而入。另外五十人,在第三進院子的另一麵,鑿牆而入,直撲趙十三的住處。”
李輔仁聽明白了,前麵兩支都可能是掩護,第三支才是真正的殺招。她不相信那些細作的接應。
“郡主,我們原本人少,要是再分兵,怕會...”
李青鸞沒有出聲,李輔仁也不敢再說什麽了。
“郡主,驛站的內應發來了信號。一切順利。”有人來稟告。
“現在是什麽時候?”
“兩更。”
“再等,我們兩更三刻再出發。”
“是。”
三更還差一刻鍾,兩百夏軍精銳悄然進入到驛站外的指定位置,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三更的梆子聲敲響,第三進院子左側的角門被吱呀一聲打開,探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來。
從夜色中,鑽出幾個人影迎了上去。
過了十幾息,人影對著這邊發了信號,表示一切正常。
躲在遠處的李青鸞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看著一百人向驛站正門摸去,在數十個人影魚貫鑽進角門時,突然有哨兵察覺到異常,然後爆發出巨大的喊殺聲。
剛才還十分沉寂的閿鄉驛站,突然就像丟了一支火把的柴堆,轟然一聲竄起了騰天大火。到處都是喊殺聲,刀槍交加聲。
不對!李青鸞很快就聽出異常。
驍騎營的營地太安靜了。這個時候,他們應該被從睡夢中驚醒過來,手忙腳亂地整隊,跑來增援,而不是如此地安靜。
李青鸞臉色變了,轉身要走。
“郡主?”李輔仁不明就裏地問道。
“中計了。驛站周圍太安靜了,說明宋軍早就布下天羅地網,現在正從四麵八方包抄過來。”
李青鸞一邊疾走一邊答道。
李輔仁臉色一變,跟著慌忙離去。
一刻鍾後,閿鄉驛站慢慢恢複平靜,在第三進院子東廂房裏,門破了,窗框碎了,到處都是屍體,刀槍和箭矢。
在最裏麵,躺著一人,他渾身是血,穿著大宋高官才能穿的朱羅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