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似覺得,元符三年的正月,是他有記憶以來最冷的正月。
天空裏的烏雲,就像一團團的鉛塊,沉甸甸的壓著人心裏發慌。刺骨的寒氣充斥著天與地,幾乎把世間萬物都凍凝固了。
這陰冷的天甚至讓人期盼著下雪。因為漫天飛舞著的雪花,反倒讓人覺得多了份生氣。銀裝素裹的白,更是比這鉛灰色要強百倍。
可是現在,整個開封城都被這種灰暗陰冷籠罩。站在福寧宮外的趙似也被它團團包裹著。
從這裏看過去,大內城仿佛是一座被迷霧籠罩的遠古森林。
沉寂,神秘,飄忽著上百年皇家無上權勢凝聚成的某種氣勢,最後凝聚成似有似無的形狀,與天空上的那些鉛塊一樣,壓抑著人的心思。
趙似默默地看著,長吐了幾口氣。熱氣一出口,就迅速凝結成白色的水氣,仿佛一道雲柱,從他的嘴裏吐出。
皇城仿佛還沒有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外麵開封城軍民歡慶新年佳節的喜悅,完全被隔絕在外麵。
外麵是人間的開封,裏麵是天上的皇城。
此時的皇城,陰森、沉寂、虛弱,仿佛病入膏肓。
這是一個人的城,所以會因為那一個人的情況改變著狀態。
遠處看到人影晃動,趙似看過去,原來是武球帶著九哥趙佖、十一哥趙佶、十四哥趙偲,來看望皇兄。
“見過監國大王。”趙佖眼盲心不盲,聽到身邊攙扶的內侍輕聲提醒,連忙上前作揖道。
趙似雖然是他的弟弟,但已經明詔天下,被立為儲君皇太弟,並行監國職。
君臣名分已定,沒有什麽優勢的他,早已經放棄,認清現實。
“九哥好!”趙似淡淡地答道。
趙佶稍微掙紮了一下,還是上前作揖道:“見過監國大王。”
“十一哥好。”
趙偲左顧右盼,就是不願俯身認輸。
趙似也懶得理他,往裏麵一引,“九哥、十一哥...十四哥,請跟我來。”。
元符三年正旦,官家在紫宸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他臉色慘白,冷汗直冒,咬著牙堅持了整個流程。
完畢後官家的身體虛弱得不能移動,隻能指著趙似,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拚盡力氣說了一句:“十三哥,繼大統。”
然後眾人小心翼翼地把他抬到最近的福寧宮,沒多久他就陷入到昏迷之中。
趙似日夜留在福寧宮,侍奉左右,嚐藥喂湯,衣不解帶。政務就在福寧宮偏殿處置。
今天是正月初九。早上的時候,官家醒過來一次,雙目透著光,但是嘴巴卻說不出一個字來。他緊緊地抓住趙似的手,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
太醫們悄悄說,官家可能是回光返照。趙似便叫人,請來三位兄弟,趁著皇兄還清醒時,再見一麵。
走進福寧宮,迎麵而來的是濃濃的藥味。這股藥味盤踞在殿中的每一個角落,向進來的每一個人暗示著一種讓人心悸的不詳。
殿裏很安靜,空蕩得像是荒廢了多年。趙似走路就像一隻夜行的貓兒。受他影響,趙佖、趙佶、趙偲也都屏氣凝神,輕手輕腳地跟著往前走。
走到殿中,看到寬闊的空間裏隻有一張床榻,床榻上躺著一個人。
離著床榻一丈遠,趙佶停住了。雙腳踮了起來,身子微微前傾,伸長著脖子,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提著頭往上拉。
似乎在趙佶眼裏,官家,他的兄長,不是躺在床榻上,而是躺在棺槨裏。
他想看清楚前麵的情況,可是又怕官家突然從棺槨裏跳出來。
趙佖聽到腳步聲不對,忍不住一愣,停住了腳步。趙偲順勢也停下腳步。
趙似繞過神情怪異的趙佶,不知所措的趙佖,以及無所謂的趙偲,緊走了幾步,走到床榻跟前。
床榻上的官家,眼窩深陷,雙目緊閉,臉色呈一種鐵灰色,嘴唇青中發白。
趙似蹲下身去,雙手緊緊地握住兄長的左手,輕聲叫了一句:“六哥,他們都來了。”
似乎聽到了這聲叫喚,官家緩緩地睜開眼睛,無神地虛看了一會,這才微微扭頭,看到了趙似。
官家的眼睛透出光,一種喜悅的光。這種光讓他那種充滿死寂的臉上多了分生氣。
嘴唇哆嗦著,有千言萬語,卻吐不出一個聲音來。
他的手冰冷幹燥,就跟這天氣一樣。早已沒有往日溫潤的感受,幹瘦的就像一隻凍幹的雞爪。
趙似緊緊地握著他,想把身上的溫暖傳遞過去。可是官家的手和他的身子一樣,就像是萬年玄冰,握了許久,一絲兒熱氣也沒有引出來。
看著這張瘦得近似骷髏一般的臉,趙似忍不住想起皇兄的笑容聲音,猶如就在昨日。淚水就像開了閘似的洶湧而出。
官家看到趙似淚流滿麵的樣子,嘴角露出憐惜的笑容,似欣慰,又似無奈,好像還帶了幾分鼓勵。
種種情緒,難以言明。
趙佶站在遠邊,想靠近來聽一聽官家是不是跟十三弟說什麽悄悄話,卻覺得無趣。
想就此甩手離去,離開這個讓人壓抑的地方,又覺得無情。
他站在那裏,躊躇遲疑,站立不安。
趙佖眉頭一皺,推了推引導他的內侍,讓他把自己引到官家榻前。
“六哥,老九來看你了。”趙佖蹲了下來,摸索著握住官家的右手,輕輕地呼喚著。
官家轉過頭來,含笑點了點頭。趙似也含著淚抬起頭,衝他點了點頭。
趙佶這時終於走上前來,蹲了下來,與趙佖一起握住官家的右手,也輕輕叫了一聲。
“六哥,十一來看你了。”
官家露出欣慰之色,點了點頭。
桀驁不遜的趙偲隻是向前走幾步,站在趙佶身後,沒有蹲下,隻是冷冷地看著床榻上的官家,仿佛局外人一般。
官家嘴唇微微哆嗦了幾下,費力地抖動著。
趙似連忙把耳朵湊到跟前,用心聽了起來。
“皇兄,請放心,都是親兄弟,臣弟一定會善待他們的...”趙似流著淚,哽咽道。
趙佖也是悲從中來,先是哭了一聲,隨即又收聲,強壓著悲傷,隻是流淚哽咽。
趙佶不知是想到了什麽,眼淚水也忍不住流了下來。唯獨趙偲,站在那裏很尷尬。
過了一會,官家又陷入到昏睡之中。
幾人看著他,心裏清楚,皇兄再醒來就不知什麽時候。又或許,再也醒不過來了。
告辭時,趙佖拉著趙似的手,好生勸慰:“十三哥,你也要好生保重身體。”
趙佶站在旁邊,躊躇了一會,幹巴巴地說道:“十三哥,不要太勞累了。”
看著三人遠去的背影,趙似默不作聲。
寒風刺骨,期盼的大雪堆積在陰沉的烏雲裏,拚命掙紮地想鑽出來,卻一時於事無濟。
不知過了多久,梁師成悄悄地走近來。
“殿下,九哥出了宮,回王府去了。十四哥出宮後卻出城去了,說是要去金明池賞雪。十一哥,還沒有出宮,去了慶壽宮。”
趙似的臉上,如千尺深潭一般的靜寂。
“還有什麽動靜?”
“有幾位文官在東華門,說向太後召喚,想進慶壽宮,被楊都虞候攔下。”
“嗯,你繼續盯著。本王還要繼續守著皇兄。”
“遵命。”
黃昏時分,趙似在福寧宮外麵緩緩地走著。
官家一直沒有醒來,朱太後和劉皇後來看過一回,哭了一會,被趙似勸了回去。
“殿下,”梁師成和高世則匆匆地趕來。
“什麽事?”
“殿下,於高品送來急報。姚雄姚將軍在宜城樓,悄悄麵見了高俅。”
趙似猛地轉頭看向兩人,目光裏透出的壓力,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渾身一顫。
“世則,師成!”
“臣在!”
“三班直,入內內侍省...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你們替朕看住了這皇城十八宮殿。”
“遵命!”
“通知所有人的,現在是要緊關頭,就是睡覺,也要給我睜著一隻眼。”
天空裏的烏雲,就像一團團的鉛塊,沉甸甸的壓著人心裏發慌。刺骨的寒氣充斥著天與地,幾乎把世間萬物都凍凝固了。
這陰冷的天甚至讓人期盼著下雪。因為漫天飛舞著的雪花,反倒讓人覺得多了份生氣。銀裝素裹的白,更是比這鉛灰色要強百倍。
可是現在,整個開封城都被這種灰暗陰冷籠罩。站在福寧宮外的趙似也被它團團包裹著。
從這裏看過去,大內城仿佛是一座被迷霧籠罩的遠古森林。
沉寂,神秘,飄忽著上百年皇家無上權勢凝聚成的某種氣勢,最後凝聚成似有似無的形狀,與天空上的那些鉛塊一樣,壓抑著人的心思。
趙似默默地看著,長吐了幾口氣。熱氣一出口,就迅速凝結成白色的水氣,仿佛一道雲柱,從他的嘴裏吐出。
皇城仿佛還沒有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外麵開封城軍民歡慶新年佳節的喜悅,完全被隔絕在外麵。
外麵是人間的開封,裏麵是天上的皇城。
此時的皇城,陰森、沉寂、虛弱,仿佛病入膏肓。
這是一個人的城,所以會因為那一個人的情況改變著狀態。
遠處看到人影晃動,趙似看過去,原來是武球帶著九哥趙佖、十一哥趙佶、十四哥趙偲,來看望皇兄。
“見過監國大王。”趙佖眼盲心不盲,聽到身邊攙扶的內侍輕聲提醒,連忙上前作揖道。
趙似雖然是他的弟弟,但已經明詔天下,被立為儲君皇太弟,並行監國職。
君臣名分已定,沒有什麽優勢的他,早已經放棄,認清現實。
“九哥好!”趙似淡淡地答道。
趙佶稍微掙紮了一下,還是上前作揖道:“見過監國大王。”
“十一哥好。”
趙偲左顧右盼,就是不願俯身認輸。
趙似也懶得理他,往裏麵一引,“九哥、十一哥...十四哥,請跟我來。”。
元符三年正旦,官家在紫宸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他臉色慘白,冷汗直冒,咬著牙堅持了整個流程。
完畢後官家的身體虛弱得不能移動,隻能指著趙似,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拚盡力氣說了一句:“十三哥,繼大統。”
然後眾人小心翼翼地把他抬到最近的福寧宮,沒多久他就陷入到昏迷之中。
趙似日夜留在福寧宮,侍奉左右,嚐藥喂湯,衣不解帶。政務就在福寧宮偏殿處置。
今天是正月初九。早上的時候,官家醒過來一次,雙目透著光,但是嘴巴卻說不出一個字來。他緊緊地抓住趙似的手,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
太醫們悄悄說,官家可能是回光返照。趙似便叫人,請來三位兄弟,趁著皇兄還清醒時,再見一麵。
走進福寧宮,迎麵而來的是濃濃的藥味。這股藥味盤踞在殿中的每一個角落,向進來的每一個人暗示著一種讓人心悸的不詳。
殿裏很安靜,空蕩得像是荒廢了多年。趙似走路就像一隻夜行的貓兒。受他影響,趙佖、趙佶、趙偲也都屏氣凝神,輕手輕腳地跟著往前走。
走到殿中,看到寬闊的空間裏隻有一張床榻,床榻上躺著一個人。
離著床榻一丈遠,趙佶停住了。雙腳踮了起來,身子微微前傾,伸長著脖子,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提著頭往上拉。
似乎在趙佶眼裏,官家,他的兄長,不是躺在床榻上,而是躺在棺槨裏。
他想看清楚前麵的情況,可是又怕官家突然從棺槨裏跳出來。
趙佖聽到腳步聲不對,忍不住一愣,停住了腳步。趙偲順勢也停下腳步。
趙似繞過神情怪異的趙佶,不知所措的趙佖,以及無所謂的趙偲,緊走了幾步,走到床榻跟前。
床榻上的官家,眼窩深陷,雙目緊閉,臉色呈一種鐵灰色,嘴唇青中發白。
趙似蹲下身去,雙手緊緊地握住兄長的左手,輕聲叫了一句:“六哥,他們都來了。”
似乎聽到了這聲叫喚,官家緩緩地睜開眼睛,無神地虛看了一會,這才微微扭頭,看到了趙似。
官家的眼睛透出光,一種喜悅的光。這種光讓他那種充滿死寂的臉上多了分生氣。
嘴唇哆嗦著,有千言萬語,卻吐不出一個聲音來。
他的手冰冷幹燥,就跟這天氣一樣。早已沒有往日溫潤的感受,幹瘦的就像一隻凍幹的雞爪。
趙似緊緊地握著他,想把身上的溫暖傳遞過去。可是官家的手和他的身子一樣,就像是萬年玄冰,握了許久,一絲兒熱氣也沒有引出來。
看著這張瘦得近似骷髏一般的臉,趙似忍不住想起皇兄的笑容聲音,猶如就在昨日。淚水就像開了閘似的洶湧而出。
官家看到趙似淚流滿麵的樣子,嘴角露出憐惜的笑容,似欣慰,又似無奈,好像還帶了幾分鼓勵。
種種情緒,難以言明。
趙佶站在遠邊,想靠近來聽一聽官家是不是跟十三弟說什麽悄悄話,卻覺得無趣。
想就此甩手離去,離開這個讓人壓抑的地方,又覺得無情。
他站在那裏,躊躇遲疑,站立不安。
趙佖眉頭一皺,推了推引導他的內侍,讓他把自己引到官家榻前。
“六哥,老九來看你了。”趙佖蹲了下來,摸索著握住官家的右手,輕輕地呼喚著。
官家轉過頭來,含笑點了點頭。趙似也含著淚抬起頭,衝他點了點頭。
趙佶這時終於走上前來,蹲了下來,與趙佖一起握住官家的右手,也輕輕叫了一聲。
“六哥,十一來看你了。”
官家露出欣慰之色,點了點頭。
桀驁不遜的趙偲隻是向前走幾步,站在趙佶身後,沒有蹲下,隻是冷冷地看著床榻上的官家,仿佛局外人一般。
官家嘴唇微微哆嗦了幾下,費力地抖動著。
趙似連忙把耳朵湊到跟前,用心聽了起來。
“皇兄,請放心,都是親兄弟,臣弟一定會善待他們的...”趙似流著淚,哽咽道。
趙佖也是悲從中來,先是哭了一聲,隨即又收聲,強壓著悲傷,隻是流淚哽咽。
趙佶不知是想到了什麽,眼淚水也忍不住流了下來。唯獨趙偲,站在那裏很尷尬。
過了一會,官家又陷入到昏睡之中。
幾人看著他,心裏清楚,皇兄再醒來就不知什麽時候。又或許,再也醒不過來了。
告辭時,趙佖拉著趙似的手,好生勸慰:“十三哥,你也要好生保重身體。”
趙佶站在旁邊,躊躇了一會,幹巴巴地說道:“十三哥,不要太勞累了。”
看著三人遠去的背影,趙似默不作聲。
寒風刺骨,期盼的大雪堆積在陰沉的烏雲裏,拚命掙紮地想鑽出來,卻一時於事無濟。
不知過了多久,梁師成悄悄地走近來。
“殿下,九哥出了宮,回王府去了。十四哥出宮後卻出城去了,說是要去金明池賞雪。十一哥,還沒有出宮,去了慶壽宮。”
趙似的臉上,如千尺深潭一般的靜寂。
“還有什麽動靜?”
“有幾位文官在東華門,說向太後召喚,想進慶壽宮,被楊都虞候攔下。”
“嗯,你繼續盯著。本王還要繼續守著皇兄。”
“遵命。”
黃昏時分,趙似在福寧宮外麵緩緩地走著。
官家一直沒有醒來,朱太後和劉皇後來看過一回,哭了一會,被趙似勸了回去。
“殿下,”梁師成和高世則匆匆地趕來。
“什麽事?”
“殿下,於高品送來急報。姚雄姚將軍在宜城樓,悄悄麵見了高俅。”
趙似猛地轉頭看向兩人,目光裏透出的壓力,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渾身一顫。
“世則,師成!”
“臣在!”
“三班直,入內內侍省...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你們替朕看住了這皇城十八宮殿。”
“遵命!”
“通知所有人的,現在是要緊關頭,就是睡覺,也要給我睜著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