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鸞一個健步,搶到窗戶跟前,輕輕推開一道縫,從裏麵往下看。


    李輔仁一個激靈,拔出短刀,搶到張廣順跟前,用刀挾持住他。然後趁著李青鸞專心看著樓下,悄悄給張廣順眨了眨眼睛。


    兄弟,我也就是做做樣子的,為了俺倆好!你千萬不要多想。開封城隻剩下俺們哥倆這對難兄難弟,以後還要互相扶持著過下去,可不能起了齷齪。


    張廣順也眨了眨眼睛,表示明白。


    透過窗戶縫隙,李青鸞看到張家店樓被上百巡警團團包圍。


    這些巡警穿著青色的製服,帶著黑麵的竹鬥笠,持槍配刀。帶頭的右臂戴著一張臂章,上麵有三道杠,沒有花,應該是三級警司。


    隻見張家樓掌櫃的笑臉盈盈地走上前,拉著那位三級警司說了些什麽,卻被嚴詞拒絕了。


    警司說話的聲音很大,恨不得整條街都聽到,但李青鸞離得遠,隻能聽得若隱若現。


    “這是張府尹親自交代下來的大案...你敢怠慢,老子不敢怠慢!今天本警司帶人來抓...你老實配合...”


    說完,警司一揮手,大批巡警衝了進來。


    然後聽到樓裏開始亂響起來,推門聲,叫罵聲,砸桌子聲,從一樓開始,慢慢地向二樓蔓延。


    雅間裏一片寂靜,李青鸞看到李輔仁的動作,沒有說什麽,隻是靜靜地等著。


    門被敲響。


    “大娘子,宋賊黑狗子往二樓來了,一間間地在搜查。我們已經尋得退路,到時候掩護你往外衝。”


    李青鸞冷然道:“不要慌。本郡昨天才到開封城,他們的鼻子不可能這麽靈。先看看。”


    突然間,有巡警在大叫道:“狗牙子,發現狗牙子了!在這裏!”


    到處聽到巡警的呼應聲,向某一處圍了過去。


    接著是推門砸東西,以及推推搡搡的聲音,摻雜著張家樓掌櫃的肉痛叫喚聲。


    “祖宗啊,不要砸俺家的東西!那可是黃梨木!啊呀,我的祖宗,我的紫檀木桌幾!”


    “抓住了!”有巡警大叫聲,然後是數十個巡警齊聲歡呼的聲音。


    “抓到了,可算抓到這個撮鳥!”


    聽到這裏,雅間的三人反倒神情一鬆。


    張廣順開口了,“郡主,李統軍,請讓小的出去看看。小的有不少舊友在警察廳裏任職,看能不能找到個熟人,打聽下到底是怎麽回事。”


    李青鸞的神情變得輕鬆,“去吧,本郡和李統軍在這裏等你。”


    過了一刻鍾,張家樓慢慢變安靜了。上百巡警逐漸撤出,透過窗戶,李青鸞看到掌櫃的在跟那位警司扯皮,應該是要他賠償損失。


    警司哪有錢賠他,好說歹說,隻肯給張家樓掌櫃的打個條子,寫明損失和事由,叫他去開封府去支取損失費。


    掌櫃的知道,去開封府領取損失費,賠倒是肯賠,隻是十貫損失頂多賠你四五貫。


    他那張臉就像敷了一層苦瓜泥,苦膩子都要落到地上了。


    張廣順也回來了。


    “郡主,李統軍,小的打聽過了,是開封城的‘春風除惡大行動’,張叔夜親自抓辦的。說是要對開封城內外的惡黑勢力進行一次大行動,除惡務盡,尤其是無憂洞之類的死角。至今已經抓了上千的混子街痞。”


    “今天來抓的是狗牙子。這廝仗著是某位郡王小妾的弟弟,居然敢不把張叔夜的話和內外警察廳放在眼裏。世道變了,張叔夜是官家在潛邸的老人,最得信任不過。不要說郡王小妾的弟弟,就是郡王本人,張叔夜也照抓不誤。”


    說到這裏,張廣順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門口,壓低聲音說道。


    “小的還打聽到一個消息,這次‘春風除惡大行動’,除了抓地痞混混和他們的靠山,還有其它部門也參與其中。一夥人抓密探,多是北遼國的,還有部分是大理國的。甚至還抓到了兩個李越國的奸細。”


    “還有一夥人抓的人就比較奇怪,我的老朋友也說不出個一來。”張廣順小心翼翼地說道,“小的猜測,可能是慶壽宮的人,也可能是被斥貶的前樞相曾布,或者前相李清臣的人。”


    “也可能是原申王府、莘王府和端王府的人。”李青鸞若有所思地接了一句。


    寂靜了一會,李青鸞轉到正題,“這些題外話不說了。廣順,繼續說宋國軍改的情報。”


    “是郡主。樞密院新設的典軍署負責掌兵籍,執行軍法,整肅軍紀,匯聚軍心,振奮士氣,以及對外聯絡和宣傳。小的在政宣局三處做了一個副僉事。負責的就是內外宣傳,鼓舞士氣。”


    李青鸞點了點頭。


    “郡主,典軍署除了掌兵籍,管軍法軍紀外,還根據參謀署和軍需署的考成,發布所有軍官的升遷降黜命令。那是銓政局的職責,小的妻舅就是在那裏做了二處的主事,所以小的才能調進樞密院政宣局。”


    “那軍需署呢?”


    “回郡主,軍需署負責各部兵甲糧餉籌集和調配。大致就是根據各部的定數,采辦兵甲軍械,籌集糧草錢餉,然後再一一調配給各部?”


    “采辦?籌集?”


    “是的郡主,按照宋國官家的新規矩,所有兵甲軍械製作,都由不同的工廠,嗯,叫兵工廠製造,歸兵部軍械司管理。流程是參謀署製定出兵甲軍械的標準和要求,各部上報所需數量,參謀署審查,軍需署核算數量後下單給兵工廠。”


    “兵工廠製造出來後,軍械司先驗收,再由軍需署武庫局驗收入庫。按需定期發放後,參謀署還會在常訓、演練中再抽檢一遍。糧草則是由戶部每年兩次調撥給軍需署,定期審計。”


    “搞得這麽複雜?”李青鸞皺著眉頭問道。


    “是的郡主。糧草不用說了,宋國官家說兵甲軍械好壞關乎到將士們的性命,必須用心。多方鉗製,減少上下其手,粗製劣造的可能。”


    “兵工廠的情況,廣順能搞到嗎?”


    “郡主,軍械司那邊小的暫時還找不到關係。隻是聽說,軍械司正在整飭宋國所有的兵甲軍械製作,以赤倉兵工廠為模板,把此前各地的手工作坊式的製作,全部統一為大工廠,按照質量管理體係,流水作業生產。”


    “大工廠,質量管理體係,流水作業生產?赤倉兵工廠?”


    李青鸞皺緊了眉頭,怎麽又出這麽些玩意了?趙十三搞出的花樣是一個接著一個。偏偏她不敢疏忽。


    誰知道這裏麵藏著什麽殺機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