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是我們禮部處置的,所以在下知道的比較清楚。官家特意因為此事,在紫宸殿接見了北遼正副使節。官家開門見山地說,這件事他特意過問了。”
劉正夫向眾人解釋著。
“河北河東兩地因為糧食抓了不少人,不是這些商販官吏向北遼販賣糧食,而是因為他們販賣的糧食,是從常平倉裏偷盜出來的,甚至還有很多軍糧。”
趙佶、王詵、李公麟臉色一變,“什麽?不是因為向北遼販運糧食,而是那些人偷盜官糧軍糧?”
這個借口太強大了。
“是的。其實樞密院在朝會上通報過,這些糧食看上去是北遼商人出麵訂購,實際是西夏那邊花了重金托他們購買的,轉到北遼西京道再運去西夏。去年官家帶著陝西諸軍大敗夏軍,他們秋收大減,今年鬧大饑荒。”
“夏國國主不惜一切代價收集糧食。隻是我陝西六路秉承官家嚴旨,不準一粒糧食出關。西夏那邊沒有辦法,就想出這麽一個計謀來。遼國商人從我宋國河北河東采辦糧食,轉手賣給西夏,能賺數倍暴利,所以十分踴躍。”
“遼國商人迅速找到河東河北幾家大糧商下單。隻是這事一直在樞密院和刑部的監控下,糧食一出庫就開始抓人。一口氣抓了數百人,包括七家大糧商,涉及太原王家、汾州文家、河陽王家、趙郡李家、真定韓家和賈家、大名王家等諸世家旁支子弟和親戚。”
聽到這裏,趙佶好奇地問道:“那些糧食,真的都是從常平倉和軍庫裏盜運出來的嗎?”
“殿下,河北河東很多州縣,吏治渾濁,世家子弟利用家族名望人脈,四下鑽營,平日裏幹過不少不法事。這一回,聽說北遼那邊要糧食要得又多又急。從常平倉和軍糧下手,又多又快...”
王詵歎了一口氣,李公麟恨恨地罵了一句。
“這些混賬子!實在太膽大妄為了!”
常平倉可是為天災時準備的救濟糧,這個也貪墨,確實太喪心命狂了。
還有軍糧。再看不起刺配...武夫,可人家好歹在邊境上保家衛國,你卻在後麵盜賣人家的口糧。在你們心裏,人家這是連看家護院的狗都比不上。
逼亂了那些武夫,勾連遼兵,可是大禍事。
太不知輕重了!
趙佶卻不在意地問道:“不見得所有的糧食都是從常平糧和軍糧吧?”
“殿下,有大臣也是如此問過,曹六郎在垂拱殿上反問了一句,糧食混在一起,你分得出哪粒是民糧,哪粒是軍糧?總得一一查清,給出一個交代,不能寒了河北軍民的心。”
“這是胡攪蠻纏,曹六郎好歹也是刑部要員,怎麽能這麽說話,簡直有失國體,有辱我大宋泱泱天朝,禮儀之邦。”
看到趙佶突然發火,三人都知道他是借機發無名火,生怕他說出更不堪的話來,連忙轉移話題。
“殿下,我們莫談國事。這等濁世俗事,有損清雅,我們還是品茶賞蓮吧。”
“對,我們不談這些惱人之事,品茶賞蓮。”趙佶臉色閃過幾下,又恢複往常儒雅的氣質風度。
與此同時,在四方館裏,遼國正使蕭奉先一臉的惱怒,坐在上首,雙眼透著陰鷲的目光,在下首眾人的臉上掃來掃去。
他是皇太孫耶律延禧正妃蕭奪裏懶、側妃蕭貴哥的兄長。現在遼主年老體邁,皇太孫耶律延禧很快就能繼位。
而被皇太孫極為寵信的蕭奉先,變得灼手可熱。這次宋國大行皇帝國喪,遼主哀歎之餘,派他為正使來吊唁,可見對他的器重。
現在蕭奉先大發雷霆,下麵的眾人都是惶惶不安。
“宋人為何變得如此奸猾?所有的糧食全部被扣押,一粒也不準再運出,北麵催我們,趕緊叫宋國官家下道詔書,放行那些糧食。偏偏這些南蠻子,一口咬定他們查辦的是貪墨大案,跟其它無關,真是氣惱本官!”
蕭奉先大聲嗬斥道,滿腔的怒火,幾乎要從嘴巴和鼻孔裏噴出。
副使李處溫諂笑地勸道:“國舅不必煩惱,這些南蠻子現在是外強中幹,就剩下一張嘴皮硬了。明兒跟南蠻皇帝交涉時,國舅直接言明,要是不放回那些糧食,我遼國就要振兵南下,自己運回那些糧食。”
他伯父李儼與蕭奉先幾十年的交情,這次跟著來宋國,就是來鍍層金,好再進步一下。
“好!”蕭奉先一拍大腿道,“就這麽說!這些南蠻子,不見識我大遼鐵蹄彎刀的厲害,是不肯服軟的!”
這時,有親隨走進來,在蕭奉先耳邊輕語了兩句。
蕭奉先一臉正色,連連搖頭。
親隨掏出一張紙來,好像是清單。
蕭奉先看過後雙眼射出金光,嘴角的貪婪笑意就像露出的牙齒,清晰可見。
他把清單一卷,往懷裏一塞,起身拱手道:“諸位繼續商議,看明天如何向宋國官家嚴辭交涉。本官有些要事,暫時去處理下。”
走到一間偏屋裏,一位內侍正等在那裏。
見到蕭奉先進來,他笑眯眯地迎上來。
“大宋內侍省東頭供奉官梁師成,見過遼國上使蕭太尉。”
蕭奉先徑直走到上首坐下,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你們官家遣你來,有何事?”
銆愯瘽璿達紝鐩鍓嶆湕璿誨惉涔︽湤沐ソ鐢ㄧ殑app锛屽挭鍜闃呰夥紝瀹夎呮湤沔柊鐗堛傘/p>
梁師成笑眯眯地問道:“蕭太尉,為夏國求購糧食,你分到了多少好處?”
蕭奉先臉色微微一變。
他費心費力,軟硬兼施逼宋國君臣為北運的糧食放行,絕對沒有出自對西夏的愛護,以及壓製宋國的戰略目的。
在蕭奉先的心裏,西夏餓死多少人都不管他的事。至於宋國,素來羸弱,根本用不著壓製,自然服服帖帖的。
轉賣糧食給西夏的勾當裏,有他的分利。
不過梁師成這麽一提,卻勾起蕭奉先的心頭恨。
他雖然深受皇太孫信任,但皇太孫畢竟還隻是儲君。遼主寵信的是一群“前輩”,蕭特末、耶律和魯斡、耶律阿思...這次轉賣糧食的好處,大頭全讓他們占去了。
能從中分得一杯羹,還是蕭奉先見縫插針,費盡力氣才撕下一塊肉來。
蕭奉先不動聲色,冷眼看梁師成的言行。
梁師成像是看透了蕭奉先心裏的喜愁,繼續柔聲道:“蕭太尉,憑什麽你在前麵衝鋒陷陣,卻讓他們把好處全撈了去?”chaptere
(=)
劉正夫向眾人解釋著。
“河北河東兩地因為糧食抓了不少人,不是這些商販官吏向北遼販賣糧食,而是因為他們販賣的糧食,是從常平倉裏偷盜出來的,甚至還有很多軍糧。”
趙佶、王詵、李公麟臉色一變,“什麽?不是因為向北遼販運糧食,而是那些人偷盜官糧軍糧?”
這個借口太強大了。
“是的。其實樞密院在朝會上通報過,這些糧食看上去是北遼商人出麵訂購,實際是西夏那邊花了重金托他們購買的,轉到北遼西京道再運去西夏。去年官家帶著陝西諸軍大敗夏軍,他們秋收大減,今年鬧大饑荒。”
“夏國國主不惜一切代價收集糧食。隻是我陝西六路秉承官家嚴旨,不準一粒糧食出關。西夏那邊沒有辦法,就想出這麽一個計謀來。遼國商人從我宋國河北河東采辦糧食,轉手賣給西夏,能賺數倍暴利,所以十分踴躍。”
“遼國商人迅速找到河東河北幾家大糧商下單。隻是這事一直在樞密院和刑部的監控下,糧食一出庫就開始抓人。一口氣抓了數百人,包括七家大糧商,涉及太原王家、汾州文家、河陽王家、趙郡李家、真定韓家和賈家、大名王家等諸世家旁支子弟和親戚。”
聽到這裏,趙佶好奇地問道:“那些糧食,真的都是從常平倉和軍庫裏盜運出來的嗎?”
“殿下,河北河東很多州縣,吏治渾濁,世家子弟利用家族名望人脈,四下鑽營,平日裏幹過不少不法事。這一回,聽說北遼那邊要糧食要得又多又急。從常平倉和軍糧下手,又多又快...”
王詵歎了一口氣,李公麟恨恨地罵了一句。
“這些混賬子!實在太膽大妄為了!”
常平倉可是為天災時準備的救濟糧,這個也貪墨,確實太喪心命狂了。
還有軍糧。再看不起刺配...武夫,可人家好歹在邊境上保家衛國,你卻在後麵盜賣人家的口糧。在你們心裏,人家這是連看家護院的狗都比不上。
逼亂了那些武夫,勾連遼兵,可是大禍事。
太不知輕重了!
趙佶卻不在意地問道:“不見得所有的糧食都是從常平糧和軍糧吧?”
“殿下,有大臣也是如此問過,曹六郎在垂拱殿上反問了一句,糧食混在一起,你分得出哪粒是民糧,哪粒是軍糧?總得一一查清,給出一個交代,不能寒了河北軍民的心。”
“這是胡攪蠻纏,曹六郎好歹也是刑部要員,怎麽能這麽說話,簡直有失國體,有辱我大宋泱泱天朝,禮儀之邦。”
看到趙佶突然發火,三人都知道他是借機發無名火,生怕他說出更不堪的話來,連忙轉移話題。
“殿下,我們莫談國事。這等濁世俗事,有損清雅,我們還是品茶賞蓮吧。”
“對,我們不談這些惱人之事,品茶賞蓮。”趙佶臉色閃過幾下,又恢複往常儒雅的氣質風度。
與此同時,在四方館裏,遼國正使蕭奉先一臉的惱怒,坐在上首,雙眼透著陰鷲的目光,在下首眾人的臉上掃來掃去。
他是皇太孫耶律延禧正妃蕭奪裏懶、側妃蕭貴哥的兄長。現在遼主年老體邁,皇太孫耶律延禧很快就能繼位。
而被皇太孫極為寵信的蕭奉先,變得灼手可熱。這次宋國大行皇帝國喪,遼主哀歎之餘,派他為正使來吊唁,可見對他的器重。
現在蕭奉先大發雷霆,下麵的眾人都是惶惶不安。
“宋人為何變得如此奸猾?所有的糧食全部被扣押,一粒也不準再運出,北麵催我們,趕緊叫宋國官家下道詔書,放行那些糧食。偏偏這些南蠻子,一口咬定他們查辦的是貪墨大案,跟其它無關,真是氣惱本官!”
蕭奉先大聲嗬斥道,滿腔的怒火,幾乎要從嘴巴和鼻孔裏噴出。
副使李處溫諂笑地勸道:“國舅不必煩惱,這些南蠻子現在是外強中幹,就剩下一張嘴皮硬了。明兒跟南蠻皇帝交涉時,國舅直接言明,要是不放回那些糧食,我遼國就要振兵南下,自己運回那些糧食。”
他伯父李儼與蕭奉先幾十年的交情,這次跟著來宋國,就是來鍍層金,好再進步一下。
“好!”蕭奉先一拍大腿道,“就這麽說!這些南蠻子,不見識我大遼鐵蹄彎刀的厲害,是不肯服軟的!”
這時,有親隨走進來,在蕭奉先耳邊輕語了兩句。
蕭奉先一臉正色,連連搖頭。
親隨掏出一張紙來,好像是清單。
蕭奉先看過後雙眼射出金光,嘴角的貪婪笑意就像露出的牙齒,清晰可見。
他把清單一卷,往懷裏一塞,起身拱手道:“諸位繼續商議,看明天如何向宋國官家嚴辭交涉。本官有些要事,暫時去處理下。”
走到一間偏屋裏,一位內侍正等在那裏。
見到蕭奉先進來,他笑眯眯地迎上來。
“大宋內侍省東頭供奉官梁師成,見過遼國上使蕭太尉。”
蕭奉先徑直走到上首坐下,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你們官家遣你來,有何事?”
銆愯瘽璿達紝鐩鍓嶆湕璿誨惉涔︽湤沐ソ鐢ㄧ殑app锛屽挭鍜闃呰夥紝瀹夎呮湤沔柊鐗堛傘/p>
梁師成笑眯眯地問道:“蕭太尉,為夏國求購糧食,你分到了多少好處?”
蕭奉先臉色微微一變。
他費心費力,軟硬兼施逼宋國君臣為北運的糧食放行,絕對沒有出自對西夏的愛護,以及壓製宋國的戰略目的。
在蕭奉先的心裏,西夏餓死多少人都不管他的事。至於宋國,素來羸弱,根本用不著壓製,自然服服帖帖的。
轉賣糧食給西夏的勾當裏,有他的分利。
不過梁師成這麽一提,卻勾起蕭奉先的心頭恨。
他雖然深受皇太孫信任,但皇太孫畢竟還隻是儲君。遼主寵信的是一群“前輩”,蕭特末、耶律和魯斡、耶律阿思...這次轉賣糧食的好處,大頭全讓他們占去了。
能從中分得一杯羹,還是蕭奉先見縫插針,費盡力氣才撕下一塊肉來。
蕭奉先不動聲色,冷眼看梁師成的言行。
梁師成像是看透了蕭奉先心裏的喜愁,繼續柔聲道:“蕭太尉,憑什麽你在前麵衝鋒陷陣,卻讓他們把好處全撈了去?”chapt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