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慶等人舉目仔細看,發現過來的是二十輛高車。由於隔得有點遠,看上去像是荒野上的雜草,細節看得都不清楚。


    有宋軍騎兵時不時地從旁邊跑過,看上去就像雜草旁一隻蟲子跑過來跑過去。


    “這東西很高啊。”


    “是啊,隔得太遠,不好判斷到底有多高。”


    等了一會,高車近了,李延慶等人能看清楚許多。確實很高,也很大,由十幾頭牛拉著,緩緩地向前。在高車後麵,是兩三百輛普通的車,上麵坐著人,也載滿了東西。


    “是轒轀車?”


    “不像,轒轀車確實有這麽高,但是沒有這麽大。”


    “臨衝呂公車?宋國居然把這種車都造出來?聽說上回他們用這車,還是立國初年,攻打太原北漢時用過。”


    “臨衝呂公車?不像。”李延慶緩緩地搖了搖頭。


    “我大夏從宋國抄錄了一份《武經七書》裏回來,珍藏在樞密院。本官在興慶府時,有幸看過一回。書上有記,呂公車高數丈,長數十丈,車內分上下五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車中可載幾百名士兵,配有機弩毒矢,槍戟刀矛等兵,以及撞木等破壞城牆的器械。”


    李延慶指著遠處的二十輛車子,“你們看,與書上描述的不像。”


    “會不會是宋國工匠造出的新攻城器具?”


    “有可能。宋國工匠心思精巧,手藝高超,有這個可能。”


    “不管是什麽,都飛不過這城牆來。我們就堅守城牆,給宋軍一個好看!”


    “遵命!”


    二十輛車子越來越近,李延慶等人也看得清清楚楚。


    高約三四丈,長兩三丈,寬一丈多,一根長約四五丈的長木杆,倒在後麵,像是一截尾巴。前麵一根短杆掛著一個大箱子,就像一杆放大的稱。


    在靠後麵的地方,還有兩個一人多高的大輪子。


    這龐然大物有十二個高輪,在十幾頭牛的拉動下,緩緩地走進宋軍方陣的間隙中。


    隔著城牆不到三百步,二十輛車子停下。每輛車有數十人圍上去開始忙碌。


    牛被牽走,給那輛車裝上十二條對稱的腿,從車身直接抓在地麵上。遠遠看去,就像一隻很大個的蠍子。


    李延慶等人開始猜測這到底是什麽武器,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會不會是拋石機?”


    終於有人提出一個很接近現實的答案。


    現場變得十分寂靜。


    一個將領訕訕地說道:“哪有這麽大的拋石機?”


    其他人對視一眼,紛紛點頭附和。


    拋石機,大家都見識過。夏軍曾經有一支潑喜軍,由數百匹駱駝組成。駱駝馱著的旋風炮,就是一種小型可轉向的拋石機。


    隻是它殺傷力並不理想,加上造價昂貴,所以越來越窘困的夏軍,早就取消了這支軍隊。


    “如果真是拋石機,那威力肯定十分驚人了。馬上準備各種木板石塊,要是城牆被拋石機用巨石擊垮出缺口,馬上填補。”


    2k


    “遵令!”


    蘇攜站在後麵,看著軍士工匠們展開拋石機。


    這二十部拋石機,就是擅長機械製造的他,根據趙似的草圖,反複研製,最後定型製造出來的。


    全名叫配重式踏輪拋石機。所有的參數也在他的腦海裏。


    高十二點六米,長八點五米,寬四米。


    長杆長十四點二米,短杆長二點二米,配重箱可裝十二噸配重。現在士兵們正從車上取下一塊塊單重五十斤的石塊,往配重箱裏裝填。


    在底部是四點八米長的滑槽,上麵是一塊前低後高的斜板,它叫彈藥位。彈藥位下麵是兩排滾輪,裝在滑槽兩邊。


    有士兵正在給滑槽清潔,再抹上潤滑油。還有其它活動的軸承,也有士兵在上潤滑油脂。


    在斜倒靠地的長杆頂端,有士兵在給長杆和彈袋之間,係上標準的長繩,來回檢查它的牢固性。


    “季升兄,彈藥來了。”


    蘇攜回過頭,看到許臨指揮眾人把彈藥車緩緩地趕了過來。


    車上裝著一個個黑乎乎的圓罐,互相之間都是用鬆軟的草垛隔開。圓罐有一米多高,粗得一人合抱不了。


    蘇攜知道,這裏麵足足裝了兩百斤火油。火油是從延州的黑油裏蒸餾提煉出來的。這種黑油,正是許臨的老師,沈括沈夢溪在《夢溪筆談》裏記載的,從地裏冒出來,可以自燃的那種油。


    外麵一層還混了其它什麽東西,蘇攜就不得而知,那是精通化工的許臨的專業範疇。


    “小心地搬運,這玩意易燃易爆,又特別容易碎,千萬要小心!”許臨在旁邊大聲叮囑,看到士兵們把一車四罐彈藥都搬下來,擺到一邊後,這才放心。


    “子期兄,這回你帶了多少彈藥來?”


    “季升兄,官家都說了,有機會就好好實戰一回。所以我把存貨都帶來了,足足三千發。”


    “三千發!”蘇攜驚叫道,“子期兄,你可真夠喪心病狂的。”


    “什麽喪心病狂?”


    “你算算,我們不算最裏麵的助爆物,一發彈藥有兩百斤火油,三千發就是六十萬斤火油。按照格物院的新度量衡,足足三百噸火油,涼州城才多大...”


    “不,季升兄,這三百噸火油我們不會投射到全涼州城,你的拋石機也覆蓋不了啊。就這麽一塊,”許臨指著涼州城南門城樓,遙遙地畫了一個圈。


    “就這麽大的地方,你的拋石機能覆蓋的範圍,全投到裏麵。”


    “這還不夠喪心病狂?!”蘇攜搖了搖頭,隨即說道:“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威力,我會叫他們把二十輛拋石機的中心點,落在涼州城南門上。要確保三分之二的彈藥落在南門城樓左右各三十米範圍裏。”


    “可以!”


    站在後麵傾聽兩人談話的軍官忍不住往後退了兩步,你們倆都夠喪心病狂的!


    半個小時後,二十輛拋石機都架設好了。


    “準備試射!”


    有數名士兵鑽進兩邊的踏輪裏,開始腳踏轉動踏輪。踏輪轉動,通過一組齒輪驅動著卷軸,一圈圈地卷著拉著長杆的繩子。


    隨著繩子卷了一圈又一圈,翹起來的長杆被慢慢地拉低。


    士兵們把一百斤標準圓石彈擺在彈藥位上,然後把它推到滑槽的前方。等到長杆低到最低部,卡住齒輪,使它保持不動,再把彈袋裹在石彈上。


    “射前檢查!”


    “檢查完畢,一切正常!”


    “發射!”


    炮長一拉扳手,踏輪和卷軸的齒輪互相離開。在數噸重的配重箱的勢能拉扯下,短杆下壓。


    杠杆原理,長杆自然地向上翹,從而拉動彈袋做出一個弧線很長的運動。


    彈袋裹在石彈上,石彈又壓在彈藥位上,壓力加摩擦力,拉動著彈藥位向後滑。而彈藥位下麵的滾輪與滑槽的摩擦力極小。在彈袋的拉動下,彈藥位順著滑槽迅速地向後移動。


    還沒移到滑槽最後部,彈袋跟隨著長杆的曲線運動,已經兜著石彈,呼地懸空。彈藥位裹著獸皮的部位撞到滑槽最後部停下時,彈袋帶著石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向前飛去。


    長杆在配重箱勢能的拉動下,繼續迅速向前翹。接近垂直時,配重箱的勢能耗盡,自重阻止長杆繼續向前。此時,彈袋卻把兩百斤的石彈拋了出去。


    借著這股離心力,石彈飛過空中,越過涼州城牆。


    在旁邊一直用三腳架單筒望遠鏡觀測的士官很快就算出拋射曲線。


    “配置加五百斤,試射三百斤石彈。”軍士長拿著計算結果在大聲吩咐道。


    蘇攜和許臨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心裏滿是欣喜。算學等格物學問,也能派上大用場了。


    十七發三百斤石彈結結實實砸在了城牆上,以南門為中間,分散在左右兩邊,散點最遠處不超過四十米。


    還有三發飛過城牆,那三輛拋石車的人又開始修正。


    石彈砸在城牆上,把外麵包著的牆磚砸得碎石亂濺,騰出巨大的塵土。


    李延慶等人站在南門城樓上,覺得腳下晃動了幾下。


    他們的臉色變白,一位將領驚慌地失聲叫了出來:“宋軍的拋石機,為何威力如此巨大?”


    城樓上一片寂靜,大家都在想這個問題,卻都想不通這個問題。他們隻是覺得,在這二十架龐然大物麵前,他們一直認為固如金湯的涼州城,似乎沒有那麽堅固。


    沉寂中,突然一位將領指著遠處,驚叫道:“他們在幹什麽?”


    悠悠響起的號角聲,就像掃帚一般,把城外所有的聲音都清掃掉了。在一片寂靜中,數萬宋軍將士,高舉手裏的刀槍弓弩,齊聲高呼。


    “萬勝!萬勝!萬勝!”


    排山倒海的呼聲剛籠罩著涼州城,二十輛拋石車一一發射。


    它們把二十個火球打上了天。這二十個火球,頭部冒著火,尾部拖著長長的黑煙,像從空中飛掠而至的隕石,向南門城樓方向呼嘯墜落。


    第一百七十二章涼州城(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