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皇山,位於河北郡邢州讚皇縣西北,屬於太行山支脈。
讚皇縣原本屬於河北西路趙州。官家天啟改製,河北東西路合並成了河北郡,趙、邢兩州各縣,加上磁、洺兩州部分縣,合並成趙州。治邯鄲。
讚皇山有兩座佛刹,一座叫大佛寺,一座叫南福寺。釋門清邪扶正大會後,按照朝廷律令,兩座寺廟合並為一座,改名為大佛寶刹。被廢除的南福寺準備用做讚皇縣第二小學。
隻是現在還沒有被讚皇縣文教局接手,這裏空蕩荒蕪,地麵上到處是紙片,有匆忙間撕開的佛經,隨手扔下的記賬清單,手抄的祈福經文,還有幾張被撕毀的縣衙封條。
大雄寶殿裏,銅鑄的佛像早就被鋸開分拆,這會怕是早就回爐煉成銅錠。
空蕩蕩的殿中,坐著五六十個人。
坐在中間的十幾人,短發,圓滾滾的頭上胡亂長著又短又硬的頭發茬,雖然穿著一身僧袍,打扮舉止卻非僧非俗。
他們原本是南福、大佛兩寺的僧人,這次被清厘出來,便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其餘圍坐的眾人,都是莊漢打扮,是原來兩座寺廟的佃戶。
“封叁郎,這南福寺的佛像,肚子裏全是泥巴?”一個瘦小黝黑的男子問道。
坐在中間,寬額大耳、一臉橫肉的大漢眼睛一瞪。
“你聽誰說的?”
“前幾日,縣衙的警察們帶著工匠來鋸佛像,發現就是外麵薄薄一層銅箔,隻有最裏麵一坨鉛,中間全夯的是泥。”
“胡說八道!”大漢憤怒地說道,“佛像是各鄉各村的父老鄉親們,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一點點湊出來的。不僅我們讚皇縣,隔壁高邑、元氏、臨城的百姓們,也都捐了錢物。誰敢壞良心,換了鉛和泥巴。會天打五雷轟,遭報應的!”
看到大家一臉的將信將疑,大漢眼珠子一轉,繼續說道:“信元大和尚跟我說,這是佛祖菩薩施得法!佛祖菩薩法力無比,在知道縣衙裏的貪官要黑了佛像去,連夜降下法術,把裏麵的銅變成了鉛和泥巴。”
眾人的眼睛都睜圓了,真的假的?
坐在中間的一個瘦高男子接到大漢的眼神,遲疑了一下,終於開口了。
“當然是真的。這銅像的鑄造,是我...的爹親眼看到的。當初就在廟旁邊的空地裏搭建的爐子。我爹親眼看到一塊塊銅錠從大名府那邊運過來。全是一水的韶州銅,黃澄澄,金燦燦,閃得人眼花。”
“上萬斤銅,就在爐子那裏化掉,灌進模子裏去的。我爹親眼看到的,當時化銅的柴火,還是我爹負責收集的。”瘦高男子掃了一眼眾人,覺得還需要再增加一些信服力,他指著旁邊的一個圓墩男子。
“尤二郎可以作證,他爹當年是銅匠之一,在木架上給佛像敲磨了叁個月。尤二郎,你說說。”
圓墩男子咧著嘴笑了笑,“肯定是銅無誤了。”
有兩人佐證,大漢底氣更足了,“我說得沒錯吧。上萬斤銅,一夜之間就沒了,肯定是佛祖和菩薩降下的無邊法力。信徒們的敬佛心意,怎麽可能讓黑心腸的貪官汙吏們給黑了去!”
“就是!就是!”這一次終於得到了好些人的點頭附和。
佛像的事情告一段落,眾人低著頭,各自輕聲議論著。
過了一會,瘦小黝黑的男子和兩位壯實男子結伴出去方便。
叁人在角落一邊放水,一邊議論起來。
“怎麽還不送吃的來?都要餓死了。”
“等等吧,估計在路上了。”
“千萬不要又是野菜饃饃,吃了半個月,現在拉出的屎都是野菜腥味。”
“得了吧,你還想吃大白饅頭?美不死你!大佛和南福寺被合並,名下的上千畝良田都被抄沒入官,張大戶心痛了足足半個月。能擠出些糧食,給我們野菜饃饃吃不錯了!”
“嗬嗬,讚皇、元氏幾縣的鄉親們,誰不知道大佛和南福寺等於張家的家廟,兩家的住持都是張家出來的人。縣官一家夥把廟產都收了去,不就是割張大戶的肉嗎?”
“嗬嗬,你們說,張大戶把我們聚在這裏,想幹什麽?去西邊山裏開荒?”
“開個直娘賊的荒。西邊就是太行山,裏麵有不少強人結寨自保,是他們的地盤。去那裏開荒,不是把豬送到老虎嘴邊嗎?”
“那把我們聚在這裏幹什麽?”
“你管他呢!我們都是廟裏的佃戶,都是給張大戶耕地的。現在田地被收走了,我們也沒得活路,張大戶叫幹什麽就幹什麽,隻要有口吃的就好。”
議論到這裏,瘦黑小個往大殿那邊看了看,低聲說:“聽說了沒,磁州、相州和大名那邊,廟裏的田地被沒收後,分給了原來的佃戶。”
旁邊的兩人驚得最後一股子尿都收了回去,渾身上下打了個哆嗦。
“真的假的?”
“我也是聽我表姐夫說的,他是走街串巷的擔貨郎。他也是去晉寧縣進貨時,聽那邊的商賈說的。說是那些地方的廟產被沒收後成為公田,原本耕種的佃戶組成什麽農業社,然後一起租...不對,好像不是這個詞,是...對,是每戶承包。”
“承包下一個村的田地,給縣官交了租子後,剩下的就歸各家各戶。”
一個男子終於把剛才驚回去的尿放完,不屑地說道:“不是還要租子嗎?有什麽區別?”
“嗬嗬,這天下有不交租的田地嗎?廟裏的地,不也要交租子嗎?說是供奉佛祖菩薩,直娘賊的,天上的神仙也要吃凡間的五穀雜糧啊?佛祖和菩薩不是慈悲為懷嗎?他們怎麽就不省幾口,給我們吃?”瘦黑小個男子忿忿地說道。
“說得也是。聽我家娘子表舅父說,河東郡那邊,也是把沒收的廟產田地,分給百姓們按戶承包,除了交皇糧,徭役什麽的一律免除。”另一人也壓低聲音說道。
“這還了得,那我們都跑去河東郡?”男子一邊係著褲腰帶,一邊嘀咕著。
“你舍得挪窩?一大家口子的,老的老,小的小,光那幾個老家夥就不好應付,什麽故土難離...直娘賊,要不是他們拉著拽著,哥哥我早就往南邊跑了。聽說那邊在治河,需要大量的勞力。一天發糧食,還給這麽多工錢。”
瘦黑小個伸出手來,張開成掌,在暗中翻了翻。
“多少?”兩個同伴輕聲問道。
“每天叁十文,按出工天數算,一月一結。每天還給糧一斤,醬菜若幹。”
“哈,都趕上禁軍大頭兵的月錢了。”
“有一點不好。”
“啥?”
“給的糧都是大米。我們吃餅、饃饃、饅頭,吃不慣那玩意。”
“直娘賊的,你就知足吧!就算是陳米,也比現在俺們吃的野菜饃饃強啊。”兩個同伴忿忿地罵瘦黑小個。
叁人眼睛裏都閃著光,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等到這邊的破事了了,一起結伴南下,去給治河委員會當河工去。
廟門放哨的人一溜煙跑了進來,嚷嚷著,“張秀才來了。”
瘦黑小個叁人互相看了一眼,“這黑心的破落秀才,來幹什麽?怕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吧。”
一邊嘀咕著,雙腳卻不敢怠慢,趕緊往大殿那裏疾走。
讚皇縣原本屬於河北西路趙州。官家天啟改製,河北東西路合並成了河北郡,趙、邢兩州各縣,加上磁、洺兩州部分縣,合並成趙州。治邯鄲。
讚皇山有兩座佛刹,一座叫大佛寺,一座叫南福寺。釋門清邪扶正大會後,按照朝廷律令,兩座寺廟合並為一座,改名為大佛寶刹。被廢除的南福寺準備用做讚皇縣第二小學。
隻是現在還沒有被讚皇縣文教局接手,這裏空蕩荒蕪,地麵上到處是紙片,有匆忙間撕開的佛經,隨手扔下的記賬清單,手抄的祈福經文,還有幾張被撕毀的縣衙封條。
大雄寶殿裏,銅鑄的佛像早就被鋸開分拆,這會怕是早就回爐煉成銅錠。
空蕩蕩的殿中,坐著五六十個人。
坐在中間的十幾人,短發,圓滾滾的頭上胡亂長著又短又硬的頭發茬,雖然穿著一身僧袍,打扮舉止卻非僧非俗。
他們原本是南福、大佛兩寺的僧人,這次被清厘出來,便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其餘圍坐的眾人,都是莊漢打扮,是原來兩座寺廟的佃戶。
“封叁郎,這南福寺的佛像,肚子裏全是泥巴?”一個瘦小黝黑的男子問道。
坐在中間,寬額大耳、一臉橫肉的大漢眼睛一瞪。
“你聽誰說的?”
“前幾日,縣衙的警察們帶著工匠來鋸佛像,發現就是外麵薄薄一層銅箔,隻有最裏麵一坨鉛,中間全夯的是泥。”
“胡說八道!”大漢憤怒地說道,“佛像是各鄉各村的父老鄉親們,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一點點湊出來的。不僅我們讚皇縣,隔壁高邑、元氏、臨城的百姓們,也都捐了錢物。誰敢壞良心,換了鉛和泥巴。會天打五雷轟,遭報應的!”
看到大家一臉的將信將疑,大漢眼珠子一轉,繼續說道:“信元大和尚跟我說,這是佛祖菩薩施得法!佛祖菩薩法力無比,在知道縣衙裏的貪官要黑了佛像去,連夜降下法術,把裏麵的銅變成了鉛和泥巴。”
眾人的眼睛都睜圓了,真的假的?
坐在中間的一個瘦高男子接到大漢的眼神,遲疑了一下,終於開口了。
“當然是真的。這銅像的鑄造,是我...的爹親眼看到的。當初就在廟旁邊的空地裏搭建的爐子。我爹親眼看到一塊塊銅錠從大名府那邊運過來。全是一水的韶州銅,黃澄澄,金燦燦,閃得人眼花。”
“上萬斤銅,就在爐子那裏化掉,灌進模子裏去的。我爹親眼看到的,當時化銅的柴火,還是我爹負責收集的。”瘦高男子掃了一眼眾人,覺得還需要再增加一些信服力,他指著旁邊的一個圓墩男子。
“尤二郎可以作證,他爹當年是銅匠之一,在木架上給佛像敲磨了叁個月。尤二郎,你說說。”
圓墩男子咧著嘴笑了笑,“肯定是銅無誤了。”
有兩人佐證,大漢底氣更足了,“我說得沒錯吧。上萬斤銅,一夜之間就沒了,肯定是佛祖和菩薩降下的無邊法力。信徒們的敬佛心意,怎麽可能讓黑心腸的貪官汙吏們給黑了去!”
“就是!就是!”這一次終於得到了好些人的點頭附和。
佛像的事情告一段落,眾人低著頭,各自輕聲議論著。
過了一會,瘦小黝黑的男子和兩位壯實男子結伴出去方便。
叁人在角落一邊放水,一邊議論起來。
“怎麽還不送吃的來?都要餓死了。”
“等等吧,估計在路上了。”
“千萬不要又是野菜饃饃,吃了半個月,現在拉出的屎都是野菜腥味。”
“得了吧,你還想吃大白饅頭?美不死你!大佛和南福寺被合並,名下的上千畝良田都被抄沒入官,張大戶心痛了足足半個月。能擠出些糧食,給我們野菜饃饃吃不錯了!”
“嗬嗬,讚皇、元氏幾縣的鄉親們,誰不知道大佛和南福寺等於張家的家廟,兩家的住持都是張家出來的人。縣官一家夥把廟產都收了去,不就是割張大戶的肉嗎?”
“嗬嗬,你們說,張大戶把我們聚在這裏,想幹什麽?去西邊山裏開荒?”
“開個直娘賊的荒。西邊就是太行山,裏麵有不少強人結寨自保,是他們的地盤。去那裏開荒,不是把豬送到老虎嘴邊嗎?”
“那把我們聚在這裏幹什麽?”
“你管他呢!我們都是廟裏的佃戶,都是給張大戶耕地的。現在田地被收走了,我們也沒得活路,張大戶叫幹什麽就幹什麽,隻要有口吃的就好。”
議論到這裏,瘦黑小個往大殿那邊看了看,低聲說:“聽說了沒,磁州、相州和大名那邊,廟裏的田地被沒收後,分給了原來的佃戶。”
旁邊的兩人驚得最後一股子尿都收了回去,渾身上下打了個哆嗦。
“真的假的?”
“我也是聽我表姐夫說的,他是走街串巷的擔貨郎。他也是去晉寧縣進貨時,聽那邊的商賈說的。說是那些地方的廟產被沒收後成為公田,原本耕種的佃戶組成什麽農業社,然後一起租...不對,好像不是這個詞,是...對,是每戶承包。”
“承包下一個村的田地,給縣官交了租子後,剩下的就歸各家各戶。”
一個男子終於把剛才驚回去的尿放完,不屑地說道:“不是還要租子嗎?有什麽區別?”
“嗬嗬,這天下有不交租的田地嗎?廟裏的地,不也要交租子嗎?說是供奉佛祖菩薩,直娘賊的,天上的神仙也要吃凡間的五穀雜糧啊?佛祖和菩薩不是慈悲為懷嗎?他們怎麽就不省幾口,給我們吃?”瘦黑小個男子忿忿地說道。
“說得也是。聽我家娘子表舅父說,河東郡那邊,也是把沒收的廟產田地,分給百姓們按戶承包,除了交皇糧,徭役什麽的一律免除。”另一人也壓低聲音說道。
“這還了得,那我們都跑去河東郡?”男子一邊係著褲腰帶,一邊嘀咕著。
“你舍得挪窩?一大家口子的,老的老,小的小,光那幾個老家夥就不好應付,什麽故土難離...直娘賊,要不是他們拉著拽著,哥哥我早就往南邊跑了。聽說那邊在治河,需要大量的勞力。一天發糧食,還給這麽多工錢。”
瘦黑小個伸出手來,張開成掌,在暗中翻了翻。
“多少?”兩個同伴輕聲問道。
“每天叁十文,按出工天數算,一月一結。每天還給糧一斤,醬菜若幹。”
“哈,都趕上禁軍大頭兵的月錢了。”
“有一點不好。”
“啥?”
“給的糧都是大米。我們吃餅、饃饃、饅頭,吃不慣那玩意。”
“直娘賊的,你就知足吧!就算是陳米,也比現在俺們吃的野菜饃饃強啊。”兩個同伴忿忿地罵瘦黑小個。
叁人眼睛裏都閃著光,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等到這邊的破事了了,一起結伴南下,去給治河委員會當河工去。
廟門放哨的人一溜煙跑了進來,嚷嚷著,“張秀才來了。”
瘦黑小個叁人互相看了一眼,“這黑心的破落秀才,來幹什麽?怕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吧。”
一邊嘀咕著,雙腳卻不敢怠慢,趕緊往大殿那裏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