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震怒,杖殺了三名內侍,還把寶鏡都摔壞了一麵。”耶律阿思心有餘悸地說道,臉上的肉在不停地跳動著。
“蕭大郎,你真是好狠的手段啊。”耶律阿思轉向蕭奉先,神情複雜地說道。
“蕭大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原本以為,隻有蕭僧哥、耶律大石等跳梁小醜,想不到他們隻是小嘍囉,帶頭的居然是耶律餘睹、蕭陶蘇斡、蕭仲恭、耶律章奴等親貴,還有漢臣名士左企弓和虞仲文。”
李儼連忙出聲打圓場。
“他們聚在一起,能耐可不一般啊。要是讓他們再把皇太叔說動,聯手出麵,事情極有可能就讓他們辦成了。到時候蕭納兀、蕭合魯等人立下軍功,他們在陛下那裏就取得了信任,如此下去,可真沒有我等容身之地了。”
耶律阿思擺了擺手,有些煩躁地說道:“這些我都知道。隻是這一招過於陰毒了吧,而且這一份奏章呈上去,朝中年輕俊傑,幾乎被一網打盡。朝野非議很大啊。不少宗室裏的老一輩,都遞了話過來,話裏話外,很是不滿。”
蕭奉先鼻子暗暗一哼,對耶律阿思的這番話有些不屑。
即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從先帝開始,你幹過的朝野非議的事數不勝數。被宗室老一輩用口水噴,次數還少嗎?
但是這些話肯定是不能說出口。
蕭奉先的臉上滿是誠懇,“於越殿下,其他人都好說,耶律餘睹不得不防啊。他在宗室親貴中的聲望不低,宮裏又有文妃做內應。文妃,在陛下那裏正是得寵的時候。君心難測,這風不知什麽時候就變了方向。”
耶律阿思的臉,陰沉得可以滴出水來。蕭奉先的話,正說到他的心窩子裏去了。
“殿下,八刺裏都知來了。”
門外有家仆稟告道。
“快!快請...不,本王親自去迎接。”耶律阿思連忙站了起來,走出門外。
蕭奉先和李儼對視一眼,默契地一起跟在後麵。
不一會,耶律阿思、蕭奉先和李儼三人擁著八刺裏走了進來。
剛一坐下來,蕭奉先就迫不及待地問道:“都知,那件事的處置,陛下定下來了嗎?”
八刺裏先翹了一個大拇指,敬佩地說道:“蕭大王,你的計謀真是厲害啊!輕飄飄一張紙,就把這些人一網打盡。”
“不瞞你們說,本官也是極煩這些人。動不動就進諫言,當著陛下麵,指桑罵槐,仿佛天底下就他們是忠臣,其餘的人不是酒囊飯袋,就是奸佞之臣。好了,現在終於清靜了。”
蕭奉先三人耐著性子,陪著笑臉聽著。
“...陛下原本想把這些無知狂妄、冒凟天威的賊子們統統殺掉,但陛下終究是崇佛仁君,念及好生之德,便免了他們死罪。”
說到這裏,八刺裏身子往前一探,聲音變低了許多:“文妃、皇太叔,還有一些宗室親貴們,都向陛下求情。靜下心來的陛下卻不過情麵,隻好放過他們。”
“這怎麽能行?婦人幹政,有違祖宗之法啊。還有皇太叔,真是老糊塗了。”耶律阿思痛心疾首道。
八刺裏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繼續說道:“耶律餘睹貶為興城防禦使,前去覺華島赴任;蕭陶蘇斡改任上京道弘福寺提舉;蕭仲恭、左企弓、虞仲文自知罪孽深重,昨夜在獄中自盡了;蕭僧哥,陛下念及貞順皇後的情分,將其與耶律大石貶至東京道鹹州,交地方管束;耶律章奴免罪,升為右武衛將軍,調至東京留守府聽用。”
蕭奉先和李儼對視一眼,然後低下頭,看著地麵,眼角忍不住跳了起來。
耶律阿思捋著胡須,好奇地問道:“耶律章奴...他怎麽還升官了?”
“於越殿下,耶律章奴剛被宮分軍抓到,就悄悄出首,檢舉這份奏章是蕭仲恭挑頭、左企弓起草、虞仲文潤色,他和其他等人,都是受蒙蔽,稀裏糊塗地簽下名字來。”
聽完八刺裏的解釋,耶律阿思三人一下子明白了,為何蕭仲恭、左企弓、虞仲文三人會自知罪孽深重,在獄中自殺,其餘諸人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原來除了有人求情之外,還有這層原因。
首惡都“自殺”了,耶律餘睹等從犯,自然可以從輕發落了。
“這個耶律章奴,是個機靈人,值得交往。”耶律阿思語重深長地說道。
八刺裏嘻嘻一笑,繼續說道:“該了結的事情,都說完了。剩下的大事,就是宋夏兩國興兵之事。昨天,南安公主從興慶府又來信了。說的還是那些事。這幾日,陛下的心情不大好,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不能再讓陛下憂心這些事了。”
屋內陷入一片沉寂。過了一會,李儼在耶律阿思和蕭奉先的眼神催促下,先開口說話。
“都知,宋夏兩國前次和議,我大遼道宗先帝是保人。而今兩國再一次興兵,這是給先帝難看,陛下顏麵上,也不大好看。不如派出使節出使宋國,向宋國君臣明言,首先要確保夏國國主闔家安全。畢竟他是我大遼的女婿。”
“其次,夏國土地,宋遼兩國平分...若是不答應這些條件,我大遼就會調集精兵,整隊南下,定叫宋國好看。”
李儼說完,八刺裏、耶律阿思和蕭奉先都聽明白話裏的意思。
首先宋夏兩國議和,是先帝做的保。現在他老人家升天成菩薩了,作保的事,就跟陛下沒有關係了。
這是給陛下吃一顆定心丸,叫他不必為先帝的事煩惱。夏國,或者站在夏國那邊的人有什麽意見,可以直接找先帝評理去。
再派出使節團南下宋國,漫天要價,無非就是威脅以及緩兵之計。
要是宋國不吃威脅,討價還價,一來二去幾個月時間就過去了,東京道等地的叛亂,也鎮壓得七七八八,遼軍主力也能抽調出來,用於對付宋國。
到那個時候,遼國就能占據主動。宋國不想給,那遼國的鐵騎就可以好好跟他們說道一二了,不想給也得給。
三人在心裏推敲一番,覺得是目前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即不傷了大家和氣,又能讓陛下的顏麵保存。
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利益都沒有受到損失。照樣賺錢,繼續享樂,皆大歡喜。
八刺裏滿臉笑容地說道:“李樞密使真是大遼的肱股之臣,想出來的法子就是穩重持國。”
正要回開封城的梁師成也收到了耶律餘睹、耶律大石等人的處置結果,冷冷一笑:“讀了幾本經義,就自詡成了聖賢的傳人?不嚐嚐死諫的滋味,你們怎麽知道天朝文臣也不是那麽好當的。讓你們好好消停一陣子,省得亂伸手壞事。”
“勾連我朝內應,振兵南下...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王八蛋的話,你們也敢信。你們以為我們官家,跟你們國主一樣昏庸?嗬嗬,這盤棋,早就布好了,就等著你們上鉤。現在好了,你們大遼國,總算是眾正盈朝,欣欣向榮啊!”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
“蕭大郎,你真是好狠的手段啊。”耶律阿思轉向蕭奉先,神情複雜地說道。
“蕭大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原本以為,隻有蕭僧哥、耶律大石等跳梁小醜,想不到他們隻是小嘍囉,帶頭的居然是耶律餘睹、蕭陶蘇斡、蕭仲恭、耶律章奴等親貴,還有漢臣名士左企弓和虞仲文。”
李儼連忙出聲打圓場。
“他們聚在一起,能耐可不一般啊。要是讓他們再把皇太叔說動,聯手出麵,事情極有可能就讓他們辦成了。到時候蕭納兀、蕭合魯等人立下軍功,他們在陛下那裏就取得了信任,如此下去,可真沒有我等容身之地了。”
耶律阿思擺了擺手,有些煩躁地說道:“這些我都知道。隻是這一招過於陰毒了吧,而且這一份奏章呈上去,朝中年輕俊傑,幾乎被一網打盡。朝野非議很大啊。不少宗室裏的老一輩,都遞了話過來,話裏話外,很是不滿。”
蕭奉先鼻子暗暗一哼,對耶律阿思的這番話有些不屑。
即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從先帝開始,你幹過的朝野非議的事數不勝數。被宗室老一輩用口水噴,次數還少嗎?
但是這些話肯定是不能說出口。
蕭奉先的臉上滿是誠懇,“於越殿下,其他人都好說,耶律餘睹不得不防啊。他在宗室親貴中的聲望不低,宮裏又有文妃做內應。文妃,在陛下那裏正是得寵的時候。君心難測,這風不知什麽時候就變了方向。”
耶律阿思的臉,陰沉得可以滴出水來。蕭奉先的話,正說到他的心窩子裏去了。
“殿下,八刺裏都知來了。”
門外有家仆稟告道。
“快!快請...不,本王親自去迎接。”耶律阿思連忙站了起來,走出門外。
蕭奉先和李儼對視一眼,默契地一起跟在後麵。
不一會,耶律阿思、蕭奉先和李儼三人擁著八刺裏走了進來。
剛一坐下來,蕭奉先就迫不及待地問道:“都知,那件事的處置,陛下定下來了嗎?”
八刺裏先翹了一個大拇指,敬佩地說道:“蕭大王,你的計謀真是厲害啊!輕飄飄一張紙,就把這些人一網打盡。”
“不瞞你們說,本官也是極煩這些人。動不動就進諫言,當著陛下麵,指桑罵槐,仿佛天底下就他們是忠臣,其餘的人不是酒囊飯袋,就是奸佞之臣。好了,現在終於清靜了。”
蕭奉先三人耐著性子,陪著笑臉聽著。
“...陛下原本想把這些無知狂妄、冒凟天威的賊子們統統殺掉,但陛下終究是崇佛仁君,念及好生之德,便免了他們死罪。”
說到這裏,八刺裏身子往前一探,聲音變低了許多:“文妃、皇太叔,還有一些宗室親貴們,都向陛下求情。靜下心來的陛下卻不過情麵,隻好放過他們。”
“這怎麽能行?婦人幹政,有違祖宗之法啊。還有皇太叔,真是老糊塗了。”耶律阿思痛心疾首道。
八刺裏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繼續說道:“耶律餘睹貶為興城防禦使,前去覺華島赴任;蕭陶蘇斡改任上京道弘福寺提舉;蕭仲恭、左企弓、虞仲文自知罪孽深重,昨夜在獄中自盡了;蕭僧哥,陛下念及貞順皇後的情分,將其與耶律大石貶至東京道鹹州,交地方管束;耶律章奴免罪,升為右武衛將軍,調至東京留守府聽用。”
蕭奉先和李儼對視一眼,然後低下頭,看著地麵,眼角忍不住跳了起來。
耶律阿思捋著胡須,好奇地問道:“耶律章奴...他怎麽還升官了?”
“於越殿下,耶律章奴剛被宮分軍抓到,就悄悄出首,檢舉這份奏章是蕭仲恭挑頭、左企弓起草、虞仲文潤色,他和其他等人,都是受蒙蔽,稀裏糊塗地簽下名字來。”
聽完八刺裏的解釋,耶律阿思三人一下子明白了,為何蕭仲恭、左企弓、虞仲文三人會自知罪孽深重,在獄中自殺,其餘諸人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原來除了有人求情之外,還有這層原因。
首惡都“自殺”了,耶律餘睹等從犯,自然可以從輕發落了。
“這個耶律章奴,是個機靈人,值得交往。”耶律阿思語重深長地說道。
八刺裏嘻嘻一笑,繼續說道:“該了結的事情,都說完了。剩下的大事,就是宋夏兩國興兵之事。昨天,南安公主從興慶府又來信了。說的還是那些事。這幾日,陛下的心情不大好,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不能再讓陛下憂心這些事了。”
屋內陷入一片沉寂。過了一會,李儼在耶律阿思和蕭奉先的眼神催促下,先開口說話。
“都知,宋夏兩國前次和議,我大遼道宗先帝是保人。而今兩國再一次興兵,這是給先帝難看,陛下顏麵上,也不大好看。不如派出使節出使宋國,向宋國君臣明言,首先要確保夏國國主闔家安全。畢竟他是我大遼的女婿。”
“其次,夏國土地,宋遼兩國平分...若是不答應這些條件,我大遼就會調集精兵,整隊南下,定叫宋國好看。”
李儼說完,八刺裏、耶律阿思和蕭奉先都聽明白話裏的意思。
首先宋夏兩國議和,是先帝做的保。現在他老人家升天成菩薩了,作保的事,就跟陛下沒有關係了。
這是給陛下吃一顆定心丸,叫他不必為先帝的事煩惱。夏國,或者站在夏國那邊的人有什麽意見,可以直接找先帝評理去。
再派出使節團南下宋國,漫天要價,無非就是威脅以及緩兵之計。
要是宋國不吃威脅,討價還價,一來二去幾個月時間就過去了,東京道等地的叛亂,也鎮壓得七七八八,遼軍主力也能抽調出來,用於對付宋國。
到那個時候,遼國就能占據主動。宋國不想給,那遼國的鐵騎就可以好好跟他們說道一二了,不想給也得給。
三人在心裏推敲一番,覺得是目前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即不傷了大家和氣,又能讓陛下的顏麵保存。
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利益都沒有受到損失。照樣賺錢,繼續享樂,皆大歡喜。
八刺裏滿臉笑容地說道:“李樞密使真是大遼的肱股之臣,想出來的法子就是穩重持國。”
正要回開封城的梁師成也收到了耶律餘睹、耶律大石等人的處置結果,冷冷一笑:“讀了幾本經義,就自詡成了聖賢的傳人?不嚐嚐死諫的滋味,你們怎麽知道天朝文臣也不是那麽好當的。讓你們好好消停一陣子,省得亂伸手壞事。”
“勾連我朝內應,振兵南下...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王八蛋的話,你們也敢信。你們以為我們官家,跟你們國主一樣昏庸?嗬嗬,這盤棋,早就布好了,就等著你們上鉤。現在好了,你們大遼國,總算是眾正盈朝,欣欣向榮啊!”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