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乾順問他,鄭除邪連忙恭敬地答道:“小的聽說他在渭州督戰。”
“在屁的渭州。他四月份帶著朱雀軍去漠北征戰一番,現在帶著六萬騎軍從北邊逼近興慶府。打了半年仗,到現在我們才知道這些訊息,輸得不冤啊。”
鄭除邪嚇得臉色慘白:“宋國官家去了漠北?那裏...他怎麽敢去那裏!”
李乾順理解鄭除邪心中的驚恐。
漠北苦寒之地,誰都畏之如虎狼。宋國官家,九五之尊,天底下最有權勢的人物,居然輕身犯險,深入漠北不說,還率領兵馬跟那些野蠻凶悍的韃靼人作戰。
昨日李乾順聽到這個情報時,也被震驚得半天回過神來。
“趙十三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這樣的人,荒淫無道的耶律延禧怎麽會是他的對手?隻是耶律延禧命好,北遼的家業比大白高國要大十倍,就算拚命地敗家,還足夠敗上一陣子。所以朕得先走一步。佛祖偏心,還是眷顧著天朝上國,讓宋國出了一個趙十三。”
李乾順抬頭看了看黑沉如墨的夜色,轉頭對鄭除邪說道:“你下輩子還是投胎做漢人吧。有趙十三這樣的君主,至少三百年間,沒人敢欺負你們。”
“陛下...”鄭除邪不知道如何答話,跟著李乾順走進了護國大興寺,迎麵撞上氣勢洶洶的皇後,耶律氏。
“陛下去了哪裏?大智等帝師正要舉行第十六次**會。而今國難危急之時,陛下更要虔誠禮佛,才能求得佛祖降下法旨,除惡揚善。”
耶律氏絮絮叨叨說了一通,看到李乾順一臉的無所謂,不由惱怒,轉臉喝問鄭除邪。
“鄭除邪,陛下去了哪裏?”
鄭除邪看了看李乾順,小心翼翼地答道:“陛下去看望賀蘭郡主,郡主的病情又反複...”
耶律氏毫不遲疑地打斷了他的話,轉向李乾順,滿臉怨恨羞惱,不客氣地說道:“陛下怎麽又去看她?這個賤人害得陛下...”
“啪”的一聲,震驚了周圍所有人,鄭除邪等內侍和宮女們,慌忙低下頭,恨不得把自己埋進這土裏。
“你打我?你居然打我?!”耶律氏捂著紅彤彤的左臉,睜大著一雙眼睛,不敢相信地說道。
“賀蘭郡主是朕的姐姐,親姐姐!你要是再敢亂叫一聲,朕用馬鞭活活抽死你!”李乾順猙獰著說道。
他的神情嚇壞了耶律氏。
自從嫁到興慶府成為皇後,耶律氏有北遼做後盾,李乾順君臣敬畏,自然趾高氣昂。去年生下世子,更加不可一世。
現在突然當眾吃了一耳光,大吃一驚,正要暴起發火時,看到李乾順陰惻惻的眼神,仿佛一頭伺機吃人的惡狼,嚇得心裏一個寒顫,不敢再出聲。
“來人,皇後累了,扶她回宮休息。”李乾順冷然道。
宮女內侍們慌忙上前,簇擁著驚惶不已的耶律氏,匆匆離去。
看著她的背影,李乾順冷然道:“真是蠢女人!這個時候還在鬧騰什麽!城一破,都得死!”
他冷笑幾聲,“朕看她到現在都沒明白,聘她為皇後,到底為的什麽?可恨!耶律延禧這個浪蕩子,連唇寒齒亡的道理都不懂。朕連發二十九封求援信,還是坐視不理。無可救藥!比他爺爺還要糊塗的家夥!”
這時,陪著耶律氏出來的大智寶樹帝師站在一邊,俊朗的臉上閃過尷尬之色,很快就恢複如常。
“陛下,第十六場禮佛法會就要開始,還要請你親自主持。”大智寶樹帝師朗聲說道。
“大和尚,你說朕花費重金做的佛事,為的什麽?”李乾順看著這個四十多歲、儒雅豐逸的大德高僧,意味深長地問道。
“陛下虔心敬佛,感天動地...”
“錯了!”李乾順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的話,“朕是要提前為大白高國、嵬名一族做一場水陸法會,消孽除障,往生佛國。省得城破國亡之時,暴屍荒野,沒有人管。提前做了,了卻一樁心事。”
大智寶樹帝師的臉色閃過詫異驚慌,隨即恢複平常,沉聲道:“陛下不愧是一代雄主,置於死地而後生。大白高國有陛下,又得佛祖眷顧,定能轉危為安,中興鼎盛。”
“哈哈,果然是能言巧辯之人,不愧是宋國風華人物啊。”
大智寶樹帝師一臉肅穆道:“大宋已滿地膻腥,難容一方木魚。大白高國,君臣官民,皆一心向佛,是為地上佛國。貧僧能來此宣揚佛義,大善至哉。”
李乾順饒有興趣地看著大智寶樹帝師,看他在那裏悲天憫人地胡說八道。
突然又說道:“朕聽說,宋國官家有意助釋門在漠北、西域等地宣揚佛義,宏複佛國舊地,所以佛門立即放下前隙,甘為趙十三驅使奔走。嗬嗬,所以說,這世上還是欺善怕惡,為利所驅,連佛門也不能免俗。”
“趙十三突然發了些善心,你們就頌他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你們知道,他在漠北殺了多少人?克烈部王族一脈,被他滅了九族。數千顆首級木杆,現在還在哈刺和林河畔立著。塔塔兒人,高於車輪的男子,悉數斬殺。數十座京觀依然壘在臚駒河畔。”
聽了李乾順的話,大智寶樹帝師的臉變得鐵青。
“如此暴虐手段,漠北那些桀驁不馴的狼群,都被嚇住了,乖乖地跪伏在他的腳下,甘為驅使。他毀寺滅佛、殺人無數,佛祖可曾降罪過?我大白高國,君臣上下虔誠敬佛,最後卻要滅國絕嗣!這佛,到底是誰的佛!”
李乾順歇斯底裏地怒吼著。這些日子堆積在心裏的鬱憤,終於找到一個機會爆發出來。
“陛下是從哪裏聽來的消息?”大智寶樹帝師強鼓起勇氣問道。
“趙十三特意召集了上百位遊唱詩人,讓他們把自己的事跡傳遍漠北草原,成為傳說。那些韃靼人,就吃這一套。偏偏有兩個遊唱詩人,覺得漠北不安全,悄悄南逃。一路輾轉,躲進了興慶城。”
李乾順看著大智寶樹帝師那張悲天憫人的臉,實在忍不住,厲聲斥問道。
“趙十三搗毀佛寺,還俗僧人,你們卻還願意替他做間;朕信任你們,禮待你們,封你們做帝師國師,為你們擴建佛寺,你們卻對朕背後一刀。”
大智寶樹帝師渾身發抖,臉上滿是汗水,早已經沒有剛才的從容氣度,全是惶恐不安。
“朕冊封的六百多位大德高僧裏,居然有不少是宋國的間諜細作。蠱惑人心、煽風點火、造謠生事...難怪開戰以來,興慶府裏的人心士氣,一天不如一天,全是你們的功勞。前幾日,朕聽到這個消息,恨不得把你們這些家夥...統統活埋了。”
大智寶樹帝師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
“小僧真的沒做過什麽,什麽都沒做過!還請陛下饒命。”
李乾順看著眼前的僧人,仿佛在看一條狗。
“可惜,可恨啊!朕從小敬佛禮佛,殺僧人,朕下不去手。或許,這就是趙十三平定四方,成為天下雄主;朕卻困守孤臣,成為亡國之君的原因!”
喟歎一聲,李乾順看著跪在地上,渾身篩糠的大智寶樹帝師,心中索然無味。
“起來吧,繼續做你的和尚,替朕和嵬名一族,做完這場水陸法會。”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
“在屁的渭州。他四月份帶著朱雀軍去漠北征戰一番,現在帶著六萬騎軍從北邊逼近興慶府。打了半年仗,到現在我們才知道這些訊息,輸得不冤啊。”
鄭除邪嚇得臉色慘白:“宋國官家去了漠北?那裏...他怎麽敢去那裏!”
李乾順理解鄭除邪心中的驚恐。
漠北苦寒之地,誰都畏之如虎狼。宋國官家,九五之尊,天底下最有權勢的人物,居然輕身犯險,深入漠北不說,還率領兵馬跟那些野蠻凶悍的韃靼人作戰。
昨日李乾順聽到這個情報時,也被震驚得半天回過神來。
“趙十三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這樣的人,荒淫無道的耶律延禧怎麽會是他的對手?隻是耶律延禧命好,北遼的家業比大白高國要大十倍,就算拚命地敗家,還足夠敗上一陣子。所以朕得先走一步。佛祖偏心,還是眷顧著天朝上國,讓宋國出了一個趙十三。”
李乾順抬頭看了看黑沉如墨的夜色,轉頭對鄭除邪說道:“你下輩子還是投胎做漢人吧。有趙十三這樣的君主,至少三百年間,沒人敢欺負你們。”
“陛下...”鄭除邪不知道如何答話,跟著李乾順走進了護國大興寺,迎麵撞上氣勢洶洶的皇後,耶律氏。
“陛下去了哪裏?大智等帝師正要舉行第十六次**會。而今國難危急之時,陛下更要虔誠禮佛,才能求得佛祖降下法旨,除惡揚善。”
耶律氏絮絮叨叨說了一通,看到李乾順一臉的無所謂,不由惱怒,轉臉喝問鄭除邪。
“鄭除邪,陛下去了哪裏?”
鄭除邪看了看李乾順,小心翼翼地答道:“陛下去看望賀蘭郡主,郡主的病情又反複...”
耶律氏毫不遲疑地打斷了他的話,轉向李乾順,滿臉怨恨羞惱,不客氣地說道:“陛下怎麽又去看她?這個賤人害得陛下...”
“啪”的一聲,震驚了周圍所有人,鄭除邪等內侍和宮女們,慌忙低下頭,恨不得把自己埋進這土裏。
“你打我?你居然打我?!”耶律氏捂著紅彤彤的左臉,睜大著一雙眼睛,不敢相信地說道。
“賀蘭郡主是朕的姐姐,親姐姐!你要是再敢亂叫一聲,朕用馬鞭活活抽死你!”李乾順猙獰著說道。
他的神情嚇壞了耶律氏。
自從嫁到興慶府成為皇後,耶律氏有北遼做後盾,李乾順君臣敬畏,自然趾高氣昂。去年生下世子,更加不可一世。
現在突然當眾吃了一耳光,大吃一驚,正要暴起發火時,看到李乾順陰惻惻的眼神,仿佛一頭伺機吃人的惡狼,嚇得心裏一個寒顫,不敢再出聲。
“來人,皇後累了,扶她回宮休息。”李乾順冷然道。
宮女內侍們慌忙上前,簇擁著驚惶不已的耶律氏,匆匆離去。
看著她的背影,李乾順冷然道:“真是蠢女人!這個時候還在鬧騰什麽!城一破,都得死!”
他冷笑幾聲,“朕看她到現在都沒明白,聘她為皇後,到底為的什麽?可恨!耶律延禧這個浪蕩子,連唇寒齒亡的道理都不懂。朕連發二十九封求援信,還是坐視不理。無可救藥!比他爺爺還要糊塗的家夥!”
這時,陪著耶律氏出來的大智寶樹帝師站在一邊,俊朗的臉上閃過尷尬之色,很快就恢複如常。
“陛下,第十六場禮佛法會就要開始,還要請你親自主持。”大智寶樹帝師朗聲說道。
“大和尚,你說朕花費重金做的佛事,為的什麽?”李乾順看著這個四十多歲、儒雅豐逸的大德高僧,意味深長地問道。
“陛下虔心敬佛,感天動地...”
“錯了!”李乾順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的話,“朕是要提前為大白高國、嵬名一族做一場水陸法會,消孽除障,往生佛國。省得城破國亡之時,暴屍荒野,沒有人管。提前做了,了卻一樁心事。”
大智寶樹帝師的臉色閃過詫異驚慌,隨即恢複平常,沉聲道:“陛下不愧是一代雄主,置於死地而後生。大白高國有陛下,又得佛祖眷顧,定能轉危為安,中興鼎盛。”
“哈哈,果然是能言巧辯之人,不愧是宋國風華人物啊。”
大智寶樹帝師一臉肅穆道:“大宋已滿地膻腥,難容一方木魚。大白高國,君臣官民,皆一心向佛,是為地上佛國。貧僧能來此宣揚佛義,大善至哉。”
李乾順饒有興趣地看著大智寶樹帝師,看他在那裏悲天憫人地胡說八道。
突然又說道:“朕聽說,宋國官家有意助釋門在漠北、西域等地宣揚佛義,宏複佛國舊地,所以佛門立即放下前隙,甘為趙十三驅使奔走。嗬嗬,所以說,這世上還是欺善怕惡,為利所驅,連佛門也不能免俗。”
“趙十三突然發了些善心,你們就頌他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你們知道,他在漠北殺了多少人?克烈部王族一脈,被他滅了九族。數千顆首級木杆,現在還在哈刺和林河畔立著。塔塔兒人,高於車輪的男子,悉數斬殺。數十座京觀依然壘在臚駒河畔。”
聽了李乾順的話,大智寶樹帝師的臉變得鐵青。
“如此暴虐手段,漠北那些桀驁不馴的狼群,都被嚇住了,乖乖地跪伏在他的腳下,甘為驅使。他毀寺滅佛、殺人無數,佛祖可曾降罪過?我大白高國,君臣上下虔誠敬佛,最後卻要滅國絕嗣!這佛,到底是誰的佛!”
李乾順歇斯底裏地怒吼著。這些日子堆積在心裏的鬱憤,終於找到一個機會爆發出來。
“陛下是從哪裏聽來的消息?”大智寶樹帝師強鼓起勇氣問道。
“趙十三特意召集了上百位遊唱詩人,讓他們把自己的事跡傳遍漠北草原,成為傳說。那些韃靼人,就吃這一套。偏偏有兩個遊唱詩人,覺得漠北不安全,悄悄南逃。一路輾轉,躲進了興慶城。”
李乾順看著大智寶樹帝師那張悲天憫人的臉,實在忍不住,厲聲斥問道。
“趙十三搗毀佛寺,還俗僧人,你們卻還願意替他做間;朕信任你們,禮待你們,封你們做帝師國師,為你們擴建佛寺,你們卻對朕背後一刀。”
大智寶樹帝師渾身發抖,臉上滿是汗水,早已經沒有剛才的從容氣度,全是惶恐不安。
“朕冊封的六百多位大德高僧裏,居然有不少是宋國的間諜細作。蠱惑人心、煽風點火、造謠生事...難怪開戰以來,興慶府裏的人心士氣,一天不如一天,全是你們的功勞。前幾日,朕聽到這個消息,恨不得把你們這些家夥...統統活埋了。”
大智寶樹帝師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
“小僧真的沒做過什麽,什麽都沒做過!還請陛下饒命。”
李乾順看著眼前的僧人,仿佛在看一條狗。
“可惜,可恨啊!朕從小敬佛禮佛,殺僧人,朕下不去手。或許,這就是趙十三平定四方,成為天下雄主;朕卻困守孤臣,成為亡國之君的原因!”
喟歎一聲,李乾順看著跪在地上,渾身篩糠的大智寶樹帝師,心中索然無味。
“起來吧,繼續做你的和尚,替朕和嵬名一族,做完這場水陸法會。”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