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修烈的眼睛瞪得滾圓,跟牛眼一樣。


    惡狠狠地看著生死之交—何啟蕃,銳利的目光透進他的胸口,在裏麵翻找著,他剛才對自己說的這些話,是真心話,還是騙自己的。


    何啟蕃似乎看透了他眼神裏的動作,嘿嘿一笑,轉頭對扈從說道:“去跟值日官曲千戶說下,今晚老子想吃孜然烤全羊,請他跟司務官說一聲。”


    “好咧!”


    扈從縱馬揚蹄,馬兒輕盈地跑過不遠的距離,來到正在跟李簡、博濟長空等人說得口水直飛的曲克昌跟前。


    巴拉巴拉把話說完,剛才還眉飛色舞的曲克昌臉色頓時拉了下來,忿忿地說了一句話,然後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扈從又跑了回來,笑嘻嘻地說道:“千戶,曲千戶說了,烤全羊可以做,但是孜然錢得你自個出。”


    “賊精的狗賊!昨天老子做值日官,胡椒、花椒、八角,還有金貴的肉蔻,他張口說要加到羊肉湯裏。我說什麽了?司務官跟老子算賬,死貴的香料錢都是老子掏的。現在他個撮鳥,居然敢跟我算這些!”


    何啟蕃大聲嚷嚷的,故意讓遠處的曲克昌聽到。


    隻是人家現在是天聾地啞,你何啟蕃就算是再大聲,他還是聽不到。


    董修烈看著兩位安答叫嚷嬉鬧,心裏立即明悟,心中的煩悶一掃而空。


    是啊,事到如今有什麽好擔憂的?入了宋人這一群,就好好幹下去。


    萬一宋人失敗了,普通牧民往地上一跪,重新換個主子。但是自己這樣的人,十有**是要被拿來殺雞駭猴,清理遺毒。


    即如此,那就好好幹!


    到了下午,何灌帶著探馬隊回來了,在他身後還跟著兩個人,看模樣是草原上的商隊人員。


    這次出征,何啟蕃、董修烈、曲克昌各領本部一支千人隊和其它千戶的一支千人隊,李簡和何灌各領兩支千人隊。


    何啟蕃為主將,何灌為副將,李簡為參軍長,博濟長空和燕萬石為前鋒百戶,董修烈、曲克昌為左右策應。


    看到何灌回來了,何啟蕃連忙收回正形,把大家叫到一起,在某處山丘上開了一個臨時會議。


    何灌先介紹那兩位客人。


    “這兩位是太原豐泰裕商號的行走管事劉凱、王允,專走太原、大同、雲中,出陰山直走和寧的陰山西商路。”


    李簡眼睛一亮,問道:“豐泰裕,可是豐亨豫行在河東的商行?你們兩位,是隸屬鴨梨巷還是揚州街?”


    劉凱一拱手,謹慎地問道:“請問兄台如何稱呼?”


    “在下李簡李少易,人稱李十四郎。”


    “原來是李十四郎,久仰前輩大名。”劉凱和王允臉上現出欣喜之色,上前拱手見禮,“後進隸屬鴨梨巷,玉津園專訓班第三期畢業。”


    “那真的是自己人了。”


    李簡與兩人對視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何啟蕃等人一頭霧水,何灌心裏卻知道是怎麽回事。


    鴨梨巷是軍情偵查局對外探事處,專門負責對西夏、北遼、高麗等外藩情報工作。


    揚州街是華夏通訊社對外聯絡處。


    這兩處是大宋對外情報的哼哈二將,一屬樞密院一屬秘書省,業內人士都知道些傳聞。


    何灌沒有多問,幫著轉移話題,免得好奇的博濟長空往下追問。


    “陰山西路,就是貴行走出來的吧?”


    “是的,是我們豐泰裕行在遼國商隊往來的基礎上,花了兩三年時間走出來的。撥思母和達裏底部這次也想走這條路,奔襲和寧城,所以花了重金雇傭了我們商行的一位夥計帶路。”


    王允的話讓眾人覺得匪夷所思又好笑,心情也輕鬆起來。


    草原上看著平坦廣袤,想怎麽走就怎麽走,其實不盡然。真實情況是在草原上行路,也十分凶險,關鍵是不能離水太遠。


    牛馬羊群,有草吃,可以補充部分水分,能多堅持幾天。人總不能吃草補充水分吧。離開水源,三五天就得出事。尤其是數百上千人的隊伍,對水的需求更加大。


    草原上到處有草,可不見得到處有水。沒水喝了,你總不能在現場掘地三尺去挖水井吧。


    而且從陰山到草原腹地,這段遙遠路途中間有一大片戈壁,那裏幹燥死寂,連草都稀少——漠北,就是大漠之北的意思。


    要是一不小心在裏麵迷路,就是死路一條。


    劉凱王允所說的商路,是把一路上的水井、小河、小水池子等水源摸查清楚,然後沿著它們串出一條最安全的路線來。


    拔思母和達裏底部,也是在陰山南北混過這麽多年,陰山到嶺北之間的戈壁大漠的凶險,他們也是知道的。沒有知道路線的人帶路,他們也不敢去送死。


    可是帶路的人卻是宋人商隊,這事鬧得!


    不過也沒辦法,在趙似的扶植下,宋國四周的商路幾乎被宋人商隊全控製住了——宋國是最大的商品供給國,具有強大的壟斷性。現在又攤上一個不要臉隻要實利的官家,各種手段使出,短短兩三年,其它國家的商隊當然紛紛破產,或者被“兼並”。


    他們的人才不是被宋國商隊吸納,就是消失了。


    所以拔思母和達裏底部想找帶路人,就隻能找宋國商隊的人。


    “他們現在哪裏了?”何啟蕃問道。


    劉凱從懷裏掏出一張簡易地圖,上麵畫著一條線,上麵滿是黑色的圓圈。


    “按照行程,他們今天應該在這裏歇息,”劉凱指著一個圓圈說道,“桃裏木,那裏有三口水井,還有一個方圓六十米的水池子,足夠他們用的。”


    “桃裏木,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在這裏,依科紮爾山北麵一點,桃裏木離我們大約一百四十裏。”


    “他們有多少人?”何啟蕃繼續問道。


    “拔思母和達裏底部聯軍,人數在一萬三千到一萬五千之間。可見部分遼軍製式兵甲。不過他們兩部時常入寇遼國西京道州縣,跟遼軍多次交手。有遼軍製式兵甲,不足為奇。”


    聽完王允的話,何啟蕃想了想說道:“一萬對一萬五千,我們的兵力不占優勢。而且拔思母和達裏底兩部,敢入寇遼國,不是善類。這將是一場艱苦的血戰。除了奮力搏殺之外,還要用些計謀。”


    用計?大家開始冥思苦想起來。


    李簡最先開口,“不如我們如此這般...”


    他把計策敘述了一遍,其他人還在斟酌,博濟長空一臉嫌棄。


    “又是這一套?”


    “老套沒關係,管用就好!”李簡回敬了一句。


    博濟長空撇撇嘴,卻不再反駁了。


    何啟蕃目光看向董修烈和曲克昌,詢問的眼神得到了肯定的回應。


    “李參軍說得沒錯。老套沒關係,管用就好。”何啟蕃轉向劉凱和王允,又問道:“兩位,拔思母和達裏底部,你覺我們集中兵力打哪一部比較合適?”


    劉凱和王允低聲商議了一會,然後王允出聲答道:“拔思母部自首領到部眾,桀驁凶狠。達裏底部的首領貪利自私。千戶攻達裏底部,拔思母部會拚死相救。急攻拔思母部,達裏底部多半會旁觀,稍有不對,可能就會棄友而逃。”


    何啟蕃大喜。


    “那我們就集中兵力打拔思母部!傳令,大軍在依科紮克山腳紮營,然後何副將帶著老董、老曲安置部眾,做戰前動員,我和李參軍、劉王兩位壯士去勘查地形。”


    “喏!”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