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墨離率領眾人在哈剌和林與敦必乃聯軍血戰時,趙似與王稟、種師道等人並立在河東郡西北角、靠著黃河邊上的董家寨。


    “官家,這裏屬於原火山軍,現在跟保德軍、岢嵐軍、代州部分縣,被劃歸晉寧軍,以防區形勢進行管轄。”


    “朕知道,這塊地方,按照計劃是要劃給朔州。隻是現在的朔州,還在遼人的手裏。”趙似背著手,眺望著遠方,悠悠地說道。


    那就是燕雲十六州的朔州和雲州啊。


    “前唐安史之亂,大量的北方遊牧人口不斷遷入中原,唐朝將這些來自漠南漠北的‘歸化’人口安置於幽、薊、雲、朔等邊州,致使這一地區形成了胡漢雜居、農牧兼具的特色。燕雲之地,民風剛強啊!”


    “前唐末年,藩鎮混戰,燕雲十六州的腹中地區,背靠著五台山、恒山、西山等諸多太行山分支,地勢險要,關隘眾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多方勢力在此混戰爭奪,使得這裏彪悍的百姓,曆經戰火淬煉,成為優質兵源所在地,是為山後地區,是燕雲十六州的精華所在。”


    “契丹人在鬆漠崛起,窺視中原,多次意欲染指山後地區,以為進軍中原的基地。前晉失德,割燕雲十六州獻於契丹人,不僅使得中原盡失山北險要地勢,更讓遼人如虎添翼。真是痛哉!”


    “燕雲不複,我大宋永無寧日!自太祖太宗,到神宗哲宗,曆代先帝,無不日夜圖之。而今,”趙似轉過身來,看著王稟、種師道等人。


    “曆史重任,落到我們君臣肩上了!”


    王稟、種師道等人拱手作揖,齊聲道:“臣等牢記陛下教誨,勤練苦修,秣馬厲兵,隻待陛下一聲令下,披堅持銳,收複燕雲十六州。”


    眾將聲如洪鍾,氣勢如虹。


    這份氣勢來自滿滿的自信,而這份自信又來自於去年的滅夏之戰,以及征討漠北的勝利。


    趙似的目光在這些堅毅的臉龐上一一掃過,堅定地點了點頭,“朕期待著那一天,也相信不會太遠。”


    接下來的日子裏,趙似在王稟、種師道帶兵陪同下,從西向東沿著晉寧軍防區,也就是河東郡的宋遼邊境走了一趟。


    巡視邊境,慰問駐防將士。


    “陛下,臣...真是高興!”


    駐岢嵐山地區陰山騎兵師統製張時運,見到趙似,激動不已。


    他是第一批驃騎勳章獲得者,又跟著參加過漠北征戰。而後跟著趙似南下,圍攻興慶府,參加了滅夏最後一戰。


    今年正旦,以累積軍功授正二品金紫光祿大夫勳位,再授驃騎勳章一枚,此時他的軍裝胸前,除了掛著兩枚驃騎勳章之外,還掛著褒獎漠北征戰的燕然山英勇勳章一枚,褒獎滅夏之戰的賀蘭山英勇勳章一枚...


    然後被授予副將軍銜,調任陰山騎兵師統製。


    “張時運,有沒有繼續練習騎射?”趙似笑著問道。


    “回陛下的話!”張時運挺直了胸口,宏聲答道,“天天有練!”


    “那就好。等到時間到,再立新功!”趙似指了指他的掛了十幾枚勳章的胸口,“還有地方沒有掛滿,爭取下回都掛滿!”


    “是!”


    接著,趙似來到岢嵐山最北麵的哨樓上,舉著望遠鏡,向北麵眺望著。


    “陛下,對麵是遼國西京道朔州神武縣寧遠鎮,是一處軍寨。”張時運在旁邊說道。


    趙似放下望遠鏡,饒有興趣地問道:“去過?”


    “去過!”張時運嘿嘿一笑。


    “怎麽過去的?”


    “這幾年,北麵遼人對我們的商隊是大門洞開,幾乎是不設防的。臣在三月份,假扮成一支商隊的護衛隊,出岢嵐山,去了寧遠鎮,順著桑幹河往下走,過神武、鄯陽、馬邑、河陰四縣,再調頭向北,沿著商道,過懷仁、進了大同城。逛了一圈,這才從代州回來。”


    趙似聽完後,哈哈一笑,沒有責怪張時運膽大妄為,隻是問他。


    “有接觸過遼軍嗎?”


    “回陛下的話,有接觸過。這些地方屯駐的契丹、奚人部族軍,將領和高級軍官多是親貴子弟,腐化奢靡,一些好處就能收買他們,帶著我們進駐地,挑選最好的軍馬、弓箭,一起去打獵。”


    “中下層軍官,迷茫、萎靡和怨恨,多無士氣。普通士兵,被將領和軍官們視為奴仆,肆意驅使。心中多怨恨。不過這些部族軍士兵,騎射本事真沒有落下,還是讓人刮目相看。”


    趙似點點頭,又問道:“還有嗎?”


    “陛下,遼國西京道這些州縣,契丹、奚人部族軍是依仗的主力,但兵力並不富餘。更多的是簽發的漢軍禁兵,編製為右神武等數衛,還有雲、應、蔚、朔、奉聖等五節度營兵。地位更差,被契丹、奚人動輒嗬斥毒打,連豬狗不如。”


    “隻是臣在遊曆時,所見這兩支軍隊兵力不多,問及契丹將領,說是東京道叛事頻頻,把西京漢軍、五節鎮兵抽調了不少過去。自從我朝滅夏後,遼國上下還是有些警惕。覺得西京道邊州兵力不足,北樞密院便下令,各邊境州縣,征選召募本地青壯,以為鄉軍,號武勇軍。”


    趙似笑著對張時運說道:“你小子知道的不少啊!打聽來的消息,不比軍情局的探子少!”


    張時運嘿嘿一笑,“那些契丹親貴子弟們,手握權柄,知曉機要,偏偏隻是來鍍金的,心思根本不在這裏。少許好處送上,再喝上幾杯酒,醉熏之下,什麽都敢往外說。”


    《青葫劍仙》


    “那就好!這樣的人,我朝不能用,但是北麵的遼國,那是越多越好!”


    趙似話一落音,眾人都大笑起來。


    從岢嵐山出來,趙似一行沿著黃嵬山向東邊的雁門山、屋山繼續巡視。


    這一日,他站在雁門關口,這是一座不大的,完全由夯土壘製的關隘。


    看著莽莽雁北荒野,趙似忍不住念道:“荒塞峰煙百道馳,雁門風色暗旌旗。畫角吹開邊月靜,縵纓不信虜塵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