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上前,鄭重地一一接過盒子,在趙似麵前打開。
第一個盒子是一疊海圖,上麵畫著航線、海島和一塊沒有繪全的新大洲。
“牽星板、六分儀可好用?”趙似看著這一張張用生命繪製的海圖,心中感慨萬分。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一下激蕩的心情,開口問道。
“回陛下的話,非常好用。真不知道是哪位大才發現的如此利器,讓我們在大海裏不至迷失方向。繪製海圖也能有依據。”
趙似笑了笑,沒有回答。
牽星板是在過洋牽星術的基礎上發展的。過洋牽星術是沿海有經驗的老船工世代祖傳的秘術,隻是他們不大知道原理,隻知道死搬硬套。
趙似知道它的基本原理,然後叫太史局把星象知識整理出來,再讓精通機械的蘇攜,帶著一群能工巧匠,在船工祖傳的簡易星板基礎上,做出來的牽星板。
在此基礎上,趙似又讓蘇攜做出了六分儀,同時在《夢溪筆談的水浮針和磁針偏角基礎上,做出航海專用羅盤。
新大洲探險隊天啟四年才安排出發,一是在等可以遠洋的堅固船隻試航成功,二是培養一批人才。懂數學、星象,知道用牽星板、六分儀、羅盤測量星象,確定位置;知道用直尺、圓規在紙上做海圖...
“那份神秘地圖呢?”趙似問道。
汪誌從懷裏掏出一份羊皮卷,小心地雙手捧給趙似。
“陛下,此等異寶,上任王統領視為性命,他病逝前,鄭重地交到屬下的手裏。”
趙似心裏喟然一歎。什麽異寶,無非就是自己回憶中學世界地理知識,把亞洲北部、白令海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以及北美洲到中美洲,大概輪廓畫出來的簡略地圖。
雖然自己的世界地理考了九十七分,但是沒有詳細經緯度,隻能說畫得十分相似,湊合著用吧。然後以終南山異人相授的名義,鄭重其事地交給探險隊統領。
居然被他們視為珍寶。
或許他們開始時不當一回事,可是航行著,發現大致方向上都沒有錯,肯定是又驚又喜,視為珍寶。
趙似又打開了第二個盒子,裏麵是一塊塊的黃金。
“陛下,在這些地方的土著多黃金。”汪誌指著一張海圖說道。
趙似在心裏跟記憶中的世界地圖對比了一下,這幾個地方是米國加州和墨西哥西海岸地區。
第三個盒子是珍珠和珊瑚。
趙似不置可否,打開了第四個盒子,是一粒粒金黃色的糧食。
玉米!
“陛下,這是我們在這一帶,跟土著人交換而得,是他們主糧。我們在這裏圈了一塊地,以為臨時居住地,然後在那裏耕種了一茬。這兩包是土著人送的,這兩包是我們種出來的。”
汪誌指著地圖說道。
“這些才是珍寶!好生保管好,交給格物院農物研究所。”趙似鄭重地說道,“此物晶瑩剔透,如油脂黃玉,就叫玉米吧。”
打開第五個盒子,紅薯!乖乖,這是走大運了!
“陛下,這也是本地糧食,我們在這一處得到的。”汪誌指著某處說道。
那不是到中南美洲的哥倫比亞那塊去了嗎?
“你們居然跑那麽遠?”
“統領和副統領說,出發前,官家你切切叮囑,要沿著這條海岸線一路南下,主要目標是找到當地土著們食用的糧食。他們臨終前,把這項任務又交給我們。”
原來如此。
“此物皮紅,個頭不小。《北山經有雲,‘景山,其上多薯蕷’。就叫它紅薯吧。也好生保管好,交給農物研究所。”
打開第六個盒子,裏麵居然是幾個土豆。天啊,有這三件物品,自己這趟遠洋探險,真的是超值了。
原本想著隻要能帶回來一件,自己就心滿意足了。想不到一下子全帶回來了。自己不虧是位麵之子,老天爺都給幾分薄麵。
“陛下,此物是我們先遣分隊,在去年順風再次南下,直至這些地方,找到土著人,跟他們交換而得。”
汪誌指著海圖說道。
乖乖,都跑到這裏了。
這裏是哪裏?嗯,應該是智利吧。如此說來,這裏的銀礦和銅礦,已經落入自己的碗裏了。
趙似在心裏想了一下,可以學習一下西班牙人,在智利開采銀礦,再順風向西,到達呂宋島。再從那裏回上海。
對啊,還有硝石...發了,這不是一般的發,而是大發啊!
“此物如馬鈴鐺一般,就叫它馬鈴薯。也好生保管,交給農物研究所。”
看完這六個盒子,趙似心情大好。
他對著汪誌和其餘五人,康慨說道:“你們為大宋立下大功!而且是千秋萬代的大功!朕要為你們授獎章勳位。連同故去犧牲的勇士,一並授予,遺蔭家卷。”
汪誌連忙謙讓道:“臣等隻是做了微末小功...”
趙似擺了擺手,打斷了汪誌的話,繼續說道:“你們現在不知道這三件良種糧食的好處。它們是上天通過你們之手,拯救我大宋億萬百姓於饑餓。等三五年,等農物所把它們好生育養出來,再推廣到各州縣,你們就知道了,朕如此重賞褒獎,並不為過!”
在渤海城,約翰和尹薩克在回味著這一路的經曆,兩人對宋國的富足和遼闊已經有了深刻的印象。
隻是傳說中的強大,軍事方麵的強大,兩人還沒有親眼看到,暫時還不敢確定。
“一般情況下,皇帝身邊的軍隊是最精銳的。護送我們過來的那支軍隊,叫做驍騎軍,據說跟侍衛軍同為宋國皇帝陛下的近衛軍。驍騎軍看著是很強大,可是就是不知道宋國有多少這樣的騎兵?”
尹薩克感歎道,有些遺憾。
“是啊。突厥人強大在他的騎兵。加上仆從的波斯、呼羅珊等地的騎兵,所以才對我們羅馬帝國造成壓製,然後橫掃了撒拉遜人。對付騎兵,必須用騎兵。”
約翰答道。
“我們羅馬帝國,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練出一支重裝騎兵,偏偏沒有機動性強的輕騎兵作掩護。所以才會被突厥的輕騎兵聯手重騎兵擊敗。真希望宋國擁有十萬騎兵,這樣他們才有希望進遠征,從東邊擊敗突厥人,幫我們羅馬帝國解除危機。”
“是啊,我也希望如此。可是約翰,我們一路走來,宋國處處都是富庶之地,這樣的地方,能出那種堅韌勇敢的騎兵嗎?”
“不知道。但是我在宋國官家身上,看到了不一樣。”
“什麽不一樣?”
“宋國官家的皇宮在開封城。你我都知道,那是一座什麽樣的城!那麽奢華的地方,再堅硬的骨頭,在這裏也會被泡酥。他們的皇帝陛下,卻心甘情願地四處奔波,為了他的臣民謀福祉。聽說還曾經親自在西北前線帶兵打仗。”
說到這裏,約翰眼裏滿是希望,“如此不一樣的皇帝,希望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第一個盒子是一疊海圖,上麵畫著航線、海島和一塊沒有繪全的新大洲。
“牽星板、六分儀可好用?”趙似看著這一張張用生命繪製的海圖,心中感慨萬分。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一下激蕩的心情,開口問道。
“回陛下的話,非常好用。真不知道是哪位大才發現的如此利器,讓我們在大海裏不至迷失方向。繪製海圖也能有依據。”
趙似笑了笑,沒有回答。
牽星板是在過洋牽星術的基礎上發展的。過洋牽星術是沿海有經驗的老船工世代祖傳的秘術,隻是他們不大知道原理,隻知道死搬硬套。
趙似知道它的基本原理,然後叫太史局把星象知識整理出來,再讓精通機械的蘇攜,帶著一群能工巧匠,在船工祖傳的簡易星板基礎上,做出來的牽星板。
在此基礎上,趙似又讓蘇攜做出了六分儀,同時在《夢溪筆談的水浮針和磁針偏角基礎上,做出航海專用羅盤。
新大洲探險隊天啟四年才安排出發,一是在等可以遠洋的堅固船隻試航成功,二是培養一批人才。懂數學、星象,知道用牽星板、六分儀、羅盤測量星象,確定位置;知道用直尺、圓規在紙上做海圖...
“那份神秘地圖呢?”趙似問道。
汪誌從懷裏掏出一份羊皮卷,小心地雙手捧給趙似。
“陛下,此等異寶,上任王統領視為性命,他病逝前,鄭重地交到屬下的手裏。”
趙似心裏喟然一歎。什麽異寶,無非就是自己回憶中學世界地理知識,把亞洲北部、白令海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以及北美洲到中美洲,大概輪廓畫出來的簡略地圖。
雖然自己的世界地理考了九十七分,但是沒有詳細經緯度,隻能說畫得十分相似,湊合著用吧。然後以終南山異人相授的名義,鄭重其事地交給探險隊統領。
居然被他們視為珍寶。
或許他們開始時不當一回事,可是航行著,發現大致方向上都沒有錯,肯定是又驚又喜,視為珍寶。
趙似又打開了第二個盒子,裏麵是一塊塊的黃金。
“陛下,在這些地方的土著多黃金。”汪誌指著一張海圖說道。
趙似在心裏跟記憶中的世界地圖對比了一下,這幾個地方是米國加州和墨西哥西海岸地區。
第三個盒子是珍珠和珊瑚。
趙似不置可否,打開了第四個盒子,是一粒粒金黃色的糧食。
玉米!
“陛下,這是我們在這一帶,跟土著人交換而得,是他們主糧。我們在這裏圈了一塊地,以為臨時居住地,然後在那裏耕種了一茬。這兩包是土著人送的,這兩包是我們種出來的。”
汪誌指著地圖說道。
“這些才是珍寶!好生保管好,交給格物院農物研究所。”趙似鄭重地說道,“此物晶瑩剔透,如油脂黃玉,就叫玉米吧。”
打開第五個盒子,紅薯!乖乖,這是走大運了!
“陛下,這也是本地糧食,我們在這一處得到的。”汪誌指著某處說道。
那不是到中南美洲的哥倫比亞那塊去了嗎?
“你們居然跑那麽遠?”
“統領和副統領說,出發前,官家你切切叮囑,要沿著這條海岸線一路南下,主要目標是找到當地土著們食用的糧食。他們臨終前,把這項任務又交給我們。”
原來如此。
“此物皮紅,個頭不小。《北山經有雲,‘景山,其上多薯蕷’。就叫它紅薯吧。也好生保管好,交給農物研究所。”
打開第六個盒子,裏麵居然是幾個土豆。天啊,有這三件物品,自己這趟遠洋探險,真的是超值了。
原本想著隻要能帶回來一件,自己就心滿意足了。想不到一下子全帶回來了。自己不虧是位麵之子,老天爺都給幾分薄麵。
“陛下,此物是我們先遣分隊,在去年順風再次南下,直至這些地方,找到土著人,跟他們交換而得。”
汪誌指著海圖說道。
乖乖,都跑到這裏了。
這裏是哪裏?嗯,應該是智利吧。如此說來,這裏的銀礦和銅礦,已經落入自己的碗裏了。
趙似在心裏想了一下,可以學習一下西班牙人,在智利開采銀礦,再順風向西,到達呂宋島。再從那裏回上海。
對啊,還有硝石...發了,這不是一般的發,而是大發啊!
“此物如馬鈴鐺一般,就叫它馬鈴薯。也好生保管,交給農物研究所。”
看完這六個盒子,趙似心情大好。
他對著汪誌和其餘五人,康慨說道:“你們為大宋立下大功!而且是千秋萬代的大功!朕要為你們授獎章勳位。連同故去犧牲的勇士,一並授予,遺蔭家卷。”
汪誌連忙謙讓道:“臣等隻是做了微末小功...”
趙似擺了擺手,打斷了汪誌的話,繼續說道:“你們現在不知道這三件良種糧食的好處。它們是上天通過你們之手,拯救我大宋億萬百姓於饑餓。等三五年,等農物所把它們好生育養出來,再推廣到各州縣,你們就知道了,朕如此重賞褒獎,並不為過!”
在渤海城,約翰和尹薩克在回味著這一路的經曆,兩人對宋國的富足和遼闊已經有了深刻的印象。
隻是傳說中的強大,軍事方麵的強大,兩人還沒有親眼看到,暫時還不敢確定。
“一般情況下,皇帝身邊的軍隊是最精銳的。護送我們過來的那支軍隊,叫做驍騎軍,據說跟侍衛軍同為宋國皇帝陛下的近衛軍。驍騎軍看著是很強大,可是就是不知道宋國有多少這樣的騎兵?”
尹薩克感歎道,有些遺憾。
“是啊。突厥人強大在他的騎兵。加上仆從的波斯、呼羅珊等地的騎兵,所以才對我們羅馬帝國造成壓製,然後橫掃了撒拉遜人。對付騎兵,必須用騎兵。”
約翰答道。
“我們羅馬帝國,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練出一支重裝騎兵,偏偏沒有機動性強的輕騎兵作掩護。所以才會被突厥的輕騎兵聯手重騎兵擊敗。真希望宋國擁有十萬騎兵,這樣他們才有希望進遠征,從東邊擊敗突厥人,幫我們羅馬帝國解除危機。”
“是啊,我也希望如此。可是約翰,我們一路走來,宋國處處都是富庶之地,這樣的地方,能出那種堅韌勇敢的騎兵嗎?”
“不知道。但是我在宋國官家身上,看到了不一樣。”
“什麽不一樣?”
“宋國官家的皇宮在開封城。你我都知道,那是一座什麽樣的城!那麽奢華的地方,再堅硬的骨頭,在這裏也會被泡酥。他們的皇帝陛下,卻心甘情願地四處奔波,為了他的臣民謀福祉。聽說還曾經親自在西北前線帶兵打仗。”
說到這裏,約翰眼裏滿是希望,“如此不一樣的皇帝,希望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