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地形所限,我軍就算有數十萬精銳馬步軍,也很難通過那裏的崎區山路,全部投放進去。而且就算強行動員大隊兵馬,遇山開山,遇水架橋,一來損失難以估算,二來後勤壓力巨大。”


    大家靜靜地聽著劉法的話。


    涼州一戰,再加上滅夏之戰裏的赫赫軍功,讓劉法名聲大噪,成為年輕一輩將領中的佼佼者。


    嶺北經略,與長孫墨離運籌帷幄,親率朱雀旗主力,滅粘八葛部。而後又整頓朱雀、玄武旗騎軍,掃蕩蔑兒乞、博爾濟錦、豁裏禿麻、八剌忽、劄答剌、弘吉剌和合底斤等部。


    三年時間裏,嶺北諸部無不臣服,大部接受了整編,成為玄武旗。少部分舉族遷移,避開這個煞星。


    如此一役,劉法坐實了大宋第一名將的名頭。


    天啟七年,趙似以韋寶慶、折可適、種師道等將替換玄武旗的劉法、高世宣、王舜臣;以王稟、白崇虎、楊惟忠、種師中、姚雄替換白虎旗的斛律雄、許光良、野利湟右、赫連寶樹、勃利曲西;以曾保華替換呂頤浩,負責後勤和民政。


    斛律雄、高世宣、王舜臣、許光良等將,或回朱雀本部,或被替換去了河東河北。劉法被擢升為樞密院左副使兼軍谘使,離樞密院使隻差一步。


    他已經成為狄武襄第二,而且肯定會超越。


    但是他比狄青幸運的是,全力支持他的官家有著無上的威勢,加上被整編後的宋軍非常爭氣,立下赫赫的軍功,那些酸儒就算滿肚子的嫉恨,也不敢出聲。


    現在劉法在說著他的軍謀,大家都用心傾聽,不敢疏忽一個字。


    “所以在下對軍谘府此前擬定的,大理用兵方略,覺得有欠妥當。在下查閱了有關大理的詳細的內政、軍備、地理等情報,重新擬定了一個用兵方略。以巴蜀方向為誘餌,牽製和吸引大理國的主要兵力。”


    “主攻方向在這裏!”


    這時,已經有秘書郎在崇政殿專用的木架上,展開了大宋西南地圖。


    劉法走到地圖跟前,指著一個方向。


    趙似首先起身,走到跟前,要看個仔細。其餘眾人也紛紛起身,有序地站在地圖跟前,看著劉法所指的地方。


    在吐蕃舊地南部,屬於朱雀旗火蛇翼和軫宿翼的牧場。


    “朱雀旗火蛇翼的左萬戶駐地在邛崗昌都,右萬戶駐地在噶坨崗白玉,南邊是十一家土司,與大理國的建昌府西昌、善巨郡麗江接壤。據悉,這些土司通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山川河穀,與大理國往來不斷。”


    “在下的計劃是,在巴蜀郡大造聲勢,吸引大理國注意力,然後火蛇翼左右萬戶部,後續還可以從河曲等地,調軫宿翼兵馬過來,以十一家土司部為前導,沿著這裏的山川河穀,居高臨下,對大理腹地發起猛然一擊。”


    趙似往前走了一步,劉法連忙讓到一邊。


    在地圖上看了一圈,趙似腦海裏猛地跳出一段記憶,這不是後世蒙古國忽必烈,繞道滅大理,完成對四川的戰略大包圍的進軍方略嗎?


    當時蒙古國先是在襄陽,被南宋軍阻擋。於是又進攻四川,準備獲取長江上遊的戰略優勢,結果又被擋在川北。


    於是忽必烈就從臨桃出發,走大小金川,沿著吐蕃舊地東邊,直插西昌和麗江,一舉擊破毫無防備的大理軍,滅其國。


    既然自己記憶中的曆史裏有成功先例,那就行了。


    “朕覺得可行!”趙似一出聲,等於是批準此方略。


    “劉卿,你覺得誰可以執行此方略?”


    “回陛下的話,臣舉薦楊惟忠。”


    趙似默然一會,斷然下令道:“宣楊惟忠回來,組建雲嶺經略司,以他為雲嶺經略使,任命李邈為副使兼都參軍...”


    “喏!”


    趙似坐回到上首椅子上,意猶未盡地說道:“大理國的事可以如此安排,喀喇汗和高昌回鶻國,怎麽處置?”


    殿裏又一片寂靜。大家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官家對西邊如此執著?難道是滅夏之戰時對那些和尚的承諾?


    李簡出聲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你說。”


    “陛下,西北對我大宋有何用處?收複安西都護府舊地,除了重複漢唐雄光之外,似乎沒有更多的用處。那裏苦寒幹燥,物產貧瘠...陛下一早就要求軍情局細細調查西域的情報,拜占庭國使節來朝,陛下又多加籠絡,想與其結成盟友,好東西合擊...”


    “臣實在不明,陛下為何對西域、對拜占庭如此重視?”


    李簡的問話說完,殿裏又陷入寂靜中,趙似想了想,對在殿門口伺候的於化田說道:“化田,把甲二號地圖拿出來。”


    “是,官家。”


    一張碩大的地圖被徐徐展開在木架上。


    “這裏是大宋,這裏是拜占庭,中間這一塊是突厥塞爾柱汗國,這裏是歸屬它的波斯,這裏是呼羅珊,這裏是河中,這裏是喀喇汗國。這裏是天竺,這裏是貴霜舊地。”


    趙似在地圖前一邊指著,一邊說著,眾臣看得是眼花繚亂。


    這張地圖是趙似根據自己記憶裏的地理知識,加上這些年商隊四處遊走,收集到的實地資料,加以補充。與真正的歐亞大陸地圖差異很大,但大致的位置還是能看得明白。


    “這裏是大食,也是拜占庭人所說的撒拉遜。這裏是埃及,這裏炎洲東海岸...拜占庭以西,還有一塊大陸,地理學會將其命名為流洲。這裏有國藩上百,人口數千萬,物產豐富...”


    介紹完了以後,趙似先是指著地圖靠中間的位置說道。


    “我朝物產,出河西後,有兩條路,一條是漢唐時開創的絲綢之路。過西域、河中、呼羅珊、波斯、小亞細亞。一路折向南,去兩河的巴比倫、撒拉遜地區,以及埃及。一路繼續向西,到拜占庭,再走海路,去流洲諸國。”


    “還有一路,出金山,沿著也兒的石河向西,沿著這片荒原一路向西,到達這裏,黑海北邊的一處河口。從這裏可以揚帆直達拜占庭...”


    在地圖上比畫完後,趙似補充道。


    “陸路不比海運。海運船大,可以裝數百噸貨品,泛海萬裏。陸路不行,車載馬馱,人吃馬嚼,一路上耗費巨大,不劃算。但是從另一方麵看,海運運價值低,走量的貨品。比如棉布、瓷器、銅器等等。陸路,走價值高,不走量的貨品,如絲綢、茶葉、香料。兩者互相補充。”


    “而且海路,運送貨品到拜占庭,到流洲,需要在大食人的手裏過一遍,被他們賺取了暴利。走陸路,可以直接把貨品送到拜占庭手裏...”


    說到這裏,趙似語氣變得高昂起來。


    “商以富國,這是我朝的國策!我朝殖貨興業,大辦實業,各種貨品層出不窮。除了滿足本國需求,還要賣到天下每一處地方,賺取巨大的利潤,創造更多的財富以養百姓。聚四海之貨以富大宋。這是不能動搖的!”


    “海路有我們的水師海軍,正在努力開創。陸路我們也不能放棄!拜占庭與我們很遠,不會產生地域接壤,所以也很難有競爭衝突。而且它地處流、炎、祖三大洲交匯的水陸要道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是我們天然的盟友!我們必須支持,讓它在這條水陸要道上站穩腳,成為我們大宋貨品流向流、炎兩洲的重要中轉站!”


    “現在來看,陸路我們最大阻礙就是他!桑賈爾!我們必須打敗他,擊敗整條陸路上所有阻擋我們的勢力。我們一定要他們明白,不管你們互相之間,如何鬥得你死活我!可就是不能動我大宋商隊一根絲,一包茶,否則的話,等待你們的就是滅國屠城!”


    “這就是我們大宋的自有貿易政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