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的消息以及南京城裏發出的外交急信,很快就傳到了開封城。
太宰許將看完書信後,馬上把樞密院使李夔、軍谘使劉法、典軍都虞侯郭永、軍需都製置高世則、權樞密院承宣使譚世績、宣徽院承宣使薛韜、兵部尚書宗澤以及李簡和梁師成,一並請來。
眾人一一傳閱過詳細的報告,宗澤性子最急,最先問道:“天祚帝,到底是死在誰之手?”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列席會議的李簡和梁師成身上。
兩人對視一眼,李簡出聲答道。
“天祚帝是死在他自己手上。昏庸無道,軍民離心...這才有如此大禍。”
“我是問,他是被誰殺死的?怎麽死的?”
“根據我們的情報,應該是耶律餘睹等人,暗中鼓噪積怨頗深的宮分、皮室兩軍,驟起兵亂。”
宗澤盯著李簡和梁師成,一雙銳利的眼睛想從他們的心裏挖出隱秘的東西。
在座的都知道,這裏麵肯定有軍情局和西檢文房的手尾。隻是人家死活就是不說,你也不好問。
許將咳嗽一聲,打破室內寂靜尷尬的局麵,問道:“官家知道這些消息了嗎?”
“回許相的話,我們專門有一條線,直接從天祚帝身邊直通嶺北。想必陛下知道這些消息,比我們還早。”
還說跟你們無關!
宗澤的眼睛都瞪圓了。
他光明磊落,最看不起這些陰謀詭計。但是他也知道,這些陰謀詭計為的是大宋好,也是官家全力支持的。
他接受不了也得接受。
“那就好。我們先聽聽遼國那邊目前的詳情吧。李都事,你給大家說說。”許將開口說道。
“是,許相。”
李簡把遼國一分為二的情況,跟大家詳細地說了一遍。
宗澤又迫不及待地問道:“既然遼國分成北遼和南遼,那麽誰家的實力更強些?”
“宗兵部,根據我們綜合分析,北遼占據的疆域要大得多,但是實力要差不少。”
“願聞其詳!”
“宗兵部,諸位,北遼占據的地方為上京道、東京道和中京道。但是東京道隻剩下臨潢府到長春州、泰州、金山州等鮮卑山以東地區。東京道,腹地在東京遼陽和沉州一帶,其餘各地都是女真、鐵驪、室韋各部的地盤。”
“東北各部族跟遼人打了七八年,結下了血海深仇。耶律餘睹這兩年雖然暫時平息了東北之亂,說實話,更多的原因是我們宋國斷了那些部族的刀甲、糧食等援助...”
宗澤不是樞密院官員,對這些軍情不是很清楚,聽到這裏,忍不住問道:“為什麽要斷掉?”
“因為東北各部越打越強,越打越團結。再如此下去,遼國很快就會土崩瓦解。官家跟我們說,打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政權,是很吃力的。尤其它還接管了遼國龐大的資源,會難上加難。相反,打一個暮氣沉沉、內部矛盾重重的國家,哪怕它非常龐大,也是摧枯拉朽。”
李簡的話,不僅讓宗澤陷入沉思,屋裏的眾人也忍不住思考起這個問題。
“鑒於此,我們軍情局與西檢文房聯手,暗中挑動女真人內鬥,讓女真人裏威望最高的完顏一族幾近滅族。然後又找借口斷了所有的援助。東北亂事,就這樣被耶律餘睹平息了。”
宗澤眼睛一瞪,喟然道:“你們這是一箭雙凋。即削減了東北各部的實力,阻止了女真人取代契丹人。同時讓耶律餘睹以為是憑借一己之力平定了東北亂事。嗬嗬,當年蕭兀納這等名將都搞不定,他卻一舉平定。自信滿滿的他,很容易就走上今日弑君之路。”
李簡沒有直接回答,隻是笑著答道:“宗兵部真是高人。”
宗澤擺了擺手,“李十四郎,你繼續說說遼國現在的情況,不要被我帶偏了。”
“好的。原本前兩年,天祚帝把西京、南京、中京各州軍的精銳調去東京,供耶律餘睹驅使。後來東北亂事平定,天祚帝又很快把這些軍隊調回原地,隻留下為數不多的兵馬,讓耶律餘睹清剿餘毒。”
“所以從兵力上說,北遼是不如南遼的。尤其我朝滅夏後,遼國不斷在西京、南京囤積重兵。據估計,遼國精銳十之有七在西京和南京這邊。”
李簡徐徐講述著。
“其次,從經濟實力,北遼也是不如南遼。北遼占據的東京、上京、中京,都是牧場荒原。反觀南京、西京,農田阡陌縱橫,人口眾多。糧食不缺、兵源不缺。”
“更重要的一點,耶律餘睹不管如何洗,他的弑君罪名是洗不幹淨的。而且他擁立的偽帝不過七八歲,想做曹賊的狼子野心,昭然可見。反觀南京,耶律淳是遼興宗之孫,年已四十多歲,雖然暗地裏昏庸不堪,卻在朝中博得賢德名聲。”
聽到這裏,宗澤也覺得有點為難。
北遼、南遼,該幫誰呢?好像誰都有幫它的理由。
宗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許將坦然地說道:“官家就是察覺到遼國有大亂的跡象,所以才提前去了嶺北。臨行前有交代,如果遼國有大變,河北、河東、朔方三郡乙級動員,晉寧、冀寧、保寧以及雲中的定襄軍,進入甲級動員。但是有一條...”
宗澤神情一肅。
這些年官家用兵如神,毫不含湖地滅了西夏,現在又把遼國折騰成這個樣子,再執拗的人也必須承認他的軍事才華和權威。
“官家說了,必須等他在北邊動了手,我們在南邊才能動手。”
宗澤忍不住問道:“為什麽?”
許將雙手一攤,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態度很明確。
官家沒有明說,現在你問我,我去問誰?
“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樞密院使李夔出聲了,“現在按照預定方桉執行。劉軍使和郭都虞侯會前往河北、河東以及朔方,巡視各軍各衛以及各郡兵備。高都製置使負責調配各種物資,轉運河東河北倉庫。然後我們密切關注遼國的局勢變化。”
宗澤滿是皺紋的臉,變幻了幾下。
“李樞相的意思是,還得讓北遼和南遼打過才行。”
“是的。剛才分析的都是紙麵上的,真正誰強誰弱,隻有打過了才知道。不過今年可能不行了。現在已經九月,東北有的地方都要下雪了。耶律餘睹就算想打,也沒法打。兩邊隻有暫時蟄伏,等明年開春再說。”
李夔說到這裏,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雲嶺經略使楊惟忠去了朱雀旗火蛇翼左萬戶駐地邛崗(昌都),都參軍李邈去了瀘州。這兩小子都是膽大包天的主,看樣子是準備明年就開始對大理動手。很多事情,需要兵部協調,宗兵部,還請多多擔待。”
“嗯,該兵部的事,絕不會懈怠。”宗澤沉聲答道。
太宰許將看完書信後,馬上把樞密院使李夔、軍谘使劉法、典軍都虞侯郭永、軍需都製置高世則、權樞密院承宣使譚世績、宣徽院承宣使薛韜、兵部尚書宗澤以及李簡和梁師成,一並請來。
眾人一一傳閱過詳細的報告,宗澤性子最急,最先問道:“天祚帝,到底是死在誰之手?”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列席會議的李簡和梁師成身上。
兩人對視一眼,李簡出聲答道。
“天祚帝是死在他自己手上。昏庸無道,軍民離心...這才有如此大禍。”
“我是問,他是被誰殺死的?怎麽死的?”
“根據我們的情報,應該是耶律餘睹等人,暗中鼓噪積怨頗深的宮分、皮室兩軍,驟起兵亂。”
宗澤盯著李簡和梁師成,一雙銳利的眼睛想從他們的心裏挖出隱秘的東西。
在座的都知道,這裏麵肯定有軍情局和西檢文房的手尾。隻是人家死活就是不說,你也不好問。
許將咳嗽一聲,打破室內寂靜尷尬的局麵,問道:“官家知道這些消息了嗎?”
“回許相的話,我們專門有一條線,直接從天祚帝身邊直通嶺北。想必陛下知道這些消息,比我們還早。”
還說跟你們無關!
宗澤的眼睛都瞪圓了。
他光明磊落,最看不起這些陰謀詭計。但是他也知道,這些陰謀詭計為的是大宋好,也是官家全力支持的。
他接受不了也得接受。
“那就好。我們先聽聽遼國那邊目前的詳情吧。李都事,你給大家說說。”許將開口說道。
“是,許相。”
李簡把遼國一分為二的情況,跟大家詳細地說了一遍。
宗澤又迫不及待地問道:“既然遼國分成北遼和南遼,那麽誰家的實力更強些?”
“宗兵部,根據我們綜合分析,北遼占據的疆域要大得多,但是實力要差不少。”
“願聞其詳!”
“宗兵部,諸位,北遼占據的地方為上京道、東京道和中京道。但是東京道隻剩下臨潢府到長春州、泰州、金山州等鮮卑山以東地區。東京道,腹地在東京遼陽和沉州一帶,其餘各地都是女真、鐵驪、室韋各部的地盤。”
“東北各部族跟遼人打了七八年,結下了血海深仇。耶律餘睹這兩年雖然暫時平息了東北之亂,說實話,更多的原因是我們宋國斷了那些部族的刀甲、糧食等援助...”
宗澤不是樞密院官員,對這些軍情不是很清楚,聽到這裏,忍不住問道:“為什麽要斷掉?”
“因為東北各部越打越強,越打越團結。再如此下去,遼國很快就會土崩瓦解。官家跟我們說,打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政權,是很吃力的。尤其它還接管了遼國龐大的資源,會難上加難。相反,打一個暮氣沉沉、內部矛盾重重的國家,哪怕它非常龐大,也是摧枯拉朽。”
李簡的話,不僅讓宗澤陷入沉思,屋裏的眾人也忍不住思考起這個問題。
“鑒於此,我們軍情局與西檢文房聯手,暗中挑動女真人內鬥,讓女真人裏威望最高的完顏一族幾近滅族。然後又找借口斷了所有的援助。東北亂事,就這樣被耶律餘睹平息了。”
宗澤眼睛一瞪,喟然道:“你們這是一箭雙凋。即削減了東北各部的實力,阻止了女真人取代契丹人。同時讓耶律餘睹以為是憑借一己之力平定了東北亂事。嗬嗬,當年蕭兀納這等名將都搞不定,他卻一舉平定。自信滿滿的他,很容易就走上今日弑君之路。”
李簡沒有直接回答,隻是笑著答道:“宗兵部真是高人。”
宗澤擺了擺手,“李十四郎,你繼續說說遼國現在的情況,不要被我帶偏了。”
“好的。原本前兩年,天祚帝把西京、南京、中京各州軍的精銳調去東京,供耶律餘睹驅使。後來東北亂事平定,天祚帝又很快把這些軍隊調回原地,隻留下為數不多的兵馬,讓耶律餘睹清剿餘毒。”
“所以從兵力上說,北遼是不如南遼的。尤其我朝滅夏後,遼國不斷在西京、南京囤積重兵。據估計,遼國精銳十之有七在西京和南京這邊。”
李簡徐徐講述著。
“其次,從經濟實力,北遼也是不如南遼。北遼占據的東京、上京、中京,都是牧場荒原。反觀南京、西京,農田阡陌縱橫,人口眾多。糧食不缺、兵源不缺。”
“更重要的一點,耶律餘睹不管如何洗,他的弑君罪名是洗不幹淨的。而且他擁立的偽帝不過七八歲,想做曹賊的狼子野心,昭然可見。反觀南京,耶律淳是遼興宗之孫,年已四十多歲,雖然暗地裏昏庸不堪,卻在朝中博得賢德名聲。”
聽到這裏,宗澤也覺得有點為難。
北遼、南遼,該幫誰呢?好像誰都有幫它的理由。
宗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許將坦然地說道:“官家就是察覺到遼國有大亂的跡象,所以才提前去了嶺北。臨行前有交代,如果遼國有大變,河北、河東、朔方三郡乙級動員,晉寧、冀寧、保寧以及雲中的定襄軍,進入甲級動員。但是有一條...”
宗澤神情一肅。
這些年官家用兵如神,毫不含湖地滅了西夏,現在又把遼國折騰成這個樣子,再執拗的人也必須承認他的軍事才華和權威。
“官家說了,必須等他在北邊動了手,我們在南邊才能動手。”
宗澤忍不住問道:“為什麽?”
許將雙手一攤,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態度很明確。
官家沒有明說,現在你問我,我去問誰?
“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樞密院使李夔出聲了,“現在按照預定方桉執行。劉軍使和郭都虞侯會前往河北、河東以及朔方,巡視各軍各衛以及各郡兵備。高都製置使負責調配各種物資,轉運河東河北倉庫。然後我們密切關注遼國的局勢變化。”
宗澤滿是皺紋的臉,變幻了幾下。
“李樞相的意思是,還得讓北遼和南遼打過才行。”
“是的。剛才分析的都是紙麵上的,真正誰強誰弱,隻有打過了才知道。不過今年可能不行了。現在已經九月,東北有的地方都要下雪了。耶律餘睹就算想打,也沒法打。兩邊隻有暫時蟄伏,等明年開春再說。”
李夔說到這裏,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雲嶺經略使楊惟忠去了朱雀旗火蛇翼左萬戶駐地邛崗(昌都),都參軍李邈去了瀘州。這兩小子都是膽大包天的主,看樣子是準備明年就開始對大理動手。很多事情,需要兵部協調,宗兵部,還請多多擔待。”
“嗯,該兵部的事,絕不會懈怠。”宗澤沉聲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