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回府前,蔡絛再三對弟弟蔡鞗和護衛們說,不準把此事講給家裏人聽。
隻是蔡鞗年幼,心裏藏不住事,晚飯時心神不定,一眼就被蔡京看到了。
蔡京老奸巨猾,識察人心方麵爐火純青。兩個兒子的神情舉止,他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他不動聲色地問道:“四哥、五哥,今天出去玩耍,有去哪裏?”
蔡絛和蔡鞗臉色一變。
蔡鞗低著頭,隻顧著扒碗裏的飯,恨不得把頭埋在飯裏。
蔡絛勉強笑了笑,答道:“回父親大人的話,我倆去了長慶樓,又去了浚儀橋和興國橋玩耍。”
蔡京繼續問道:“沒去哪裏惹禍?”
“沒...沒有。兒子們剛到開封城,人生地不熟的,怎麽敢生事?”蔡絛底氣不足地答道。
“現在開封府是章宰章伯成。他是質夫公(章楶)的長子,做過官家的校書郎。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又得官家信任。不要說為父的麵子,就算是許太宰的子侄在開封犯了事,他也照抓不誤。”
蔡絛心裏慌得一批,但依然強撐著不說。
蔡鞗年少,扛不住事,被父親如此一嚇,頓時六神無主。
“五郎,真得沒事?”蔡京這句問話,徹底擊破了蔡鞗的防線。
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一五一十把金錢巷的事情說了一遍。
蔡京一聽,那雙眼睛幾乎冒出火光來。
夫人知他心思,連忙在一旁跪下:“老爺,四郎、五郎年少無知,又初來東京,什麽都覺得新鮮好奇,一時懵懂,不小心做錯了事,還請老爺輕罰。”
“小小年紀就知道去遊蕩狎邪,壞我蔡家名聲!長大了還得了,豈不是要敗家辱祖?來人,行家法!四郎二十下,五郎十下,打他個皮開肉綻,否則的話記不住這個教訓!”
“是!”在蔡京連聲催促下,家仆們把蔡絛和蔡鞗拖了下去用家法。
晚飯不歡而散。
蔡京坐到書房裏,越想越覺得不妥當,派人把長子蔡攸叫來。
元符年間,哲廟先帝身體不好,群臣都知道他來日不多,很多人都把寶押在端王趙佶身上。
當時蔡攸因為蔡京的關係,被保薦做了開封裁造院作監守。他每天算好時間,去裁造院時正要卡在早朝散朝時間。
他選好路線,正好與下朝的端王趙佶“巧遇”。先是默然站在一邊,執禮恭敬。趙佶見了好奇,一打聽是蔡戶部的長子,也起了拉攏之心。
《金剛不壞大寨主》
於是便停下,與他閑聊幾句。
蔡攸很會揣摩人心,又舍得下工夫和花錢,從王府近侍那裏買到消息,投趙佶所好。
時間久而久之,趙佶認為蔡攸是個人才,對他非常有好感。
可是元符二年下半年,突然就變了天,原本最有希望的端王趙佶歇了菜。原本希望渺茫的簡王異軍突起,沒等蔡攸反應過來,居然就即位大寶!
這讓蔡攸措手不及,一番苦心也付之東流。
想重新投機卻來不及了。
趙似跟趙佶的性子完全不同,不是哄幾下就能信任你的。再說了,趙似做了官家,深居皇宮,出入又有侍衛護駕,那能像做藩王時那麽容易接近。
於是,蔡攸的前途就暗然了,蹉跎到現在,還隻是禮部功德司都司。
聽到父親的召喚,早就結婚生子另住的蔡攸連忙跑了過來。聽蔡京說完,眉頭都皺到一起去了。
“端王那邊倒無所謂。他現在無權無勢,得罪也就得罪了。偏偏在明貴妃和於大監麵前出了醜,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蔡攸撚著下巴的胡須,精明的眼睛在滴溜溜地轉動著。
蔡京也是愁容滿麵,坐在椅子上顯得患失患得。
“大郎說得沒錯。四郎五郎這兩個孽障,現在捅出這麽大的簍子來,叫為父如何去彌補?”
“是啊,”蔡攸附和道。
他現在已經端正態度,知道光靠自己一個人奮鬥是很難出頭的。必須全力讓父親再進一步。左仆射,進而太宰。
要是父親成了司政國相,自己的仕途肯定會前途無量。
明年是天啟十年,又是換閣的年月。如此緊要關頭,偏偏出了這麽一個幺蛾子,真是害人不淺。
“明貴妃得官家寵愛,是人盡皆知的。她要是把這事情在官家耳邊一說,嘴巴稍微歪一下,怕是會讓官家心裏惡了父親。還有於大監,他執掌內外谘情檢校處,各處的訪單,都先經他的手才到官家那裏...唉,四哥、五哥,為何如此不懂事啊!”
蔡攸也無計可施,不由地怨恨起四弟五弟。
在心裏,他連父親也怨恨起來。你沒事續什麽弦納什麽妾。好吧,你收了這麽美嬌娘也就罷了,沒事生這麽多弟弟幹什麽!
蔡京彷佛驟然老了十歲,他坐在椅子上,歎息道:“唉,都怪我一時心切了。想著把四哥、五哥接到東京來,讀幾年新學堂,好考入成均大學。到時候拚著為父的這張老臉,送兩人進秘書省當個秘書郎,為父就不用操心什麽了。”
“官家對老臣還是很撫恤的。大蘇公,長子蘇維康(蘇邁),原是禮部右侍郎,現在是理蕃部左侍郎,與劉德初(劉正夫)組建理蕃部。次子、三子,先為秘書郎、校書郎,然後外放知州,曆練擢升。蘇仲豫(蘇迨)現在已經是江西郡布政副使...”
“還有範仲公、質夫公、子厚公、小蘇公,連蔣潁叔(蔣之奇)等人的子侄門生,也不吝嗇,曆練擢升...老夫想著,也讓四哥、五哥乘一乘這東風。”
此時的蔡京不再是狡詐凶狠、善用權術的右仆射,完成變成了一個老邁慈祥的父親。
隻是蔡攸嫌棄他絮絮叨叨,沒完沒了。說這些有什麽用?我都已經入仕了,也撈不到好處。重要的是如何挽回影響!這才對我生死攸關。
“父親,要不去找下叔父大人?他做過秘書省侍中,是官家近臣幕僚之首,與李都知(李芳)、於大監關係密切,皇後和貴妃那裏也能說得上話。要是他願意幫忙轉圜一二,這事應該有回旋餘地。”
“找老二?”蔡京立即恢複了精明。半眯著眼睛,在心裏盤算起得失利弊。從神態上看,他還是有些猶豫。
“父親,我們得趕早。要是貴妃和於大監在給官家的書信裏,把今天的事提一筆,到時就算有叔父大人去轉圜,恐怕也無濟於事。”
“好!”蔡京當機立斷,帶著蔡攸去拜訪了蔡卞。
兄長和大侄子深夜來訪,把蔡卞嚇了一跳,還以為老家出了什麽大事。
聽蔡攸把來意說清楚後,蔡卞當場就表了態。
“這是小事!明天垂拱殿開完會,我找於大監悄悄說一說。貴妃娘子那裏,我也托他幫忙說一說。老夫這點麵子還是有的。官家日理萬機,這等小孩子胡鬧之事,就不要傳到他耳朵裏了,有汙聖聽。”
蔡攸欣喜道:“叔父說得極是!是這個說法。還請煩請叔父大人費心了。”
蔡京也在一旁誠懇地說道:“二哥啊,這事鬧得,唉!讓你多費心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蔡卞客氣地答道。
寒噓了幾句,蔡京父子起身告辭。夜色已深,大家都要休息。
臨上馬車時,蔡京看著不遠處緊閉的蔡卞府大門,目光閃爍,神情不定。
最後輕歎了一聲,鑽進了馬車裏。
蔡卞送完兄長和大侄子,又坐回到書房裏。
他凝視著虛空,神情鄭重。
不知過了多久,蔡卞的嘴角突然浮出笑意,越來越盛,最後忍不住大笑起來。
隻是蔡鞗年幼,心裏藏不住事,晚飯時心神不定,一眼就被蔡京看到了。
蔡京老奸巨猾,識察人心方麵爐火純青。兩個兒子的神情舉止,他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他不動聲色地問道:“四哥、五哥,今天出去玩耍,有去哪裏?”
蔡絛和蔡鞗臉色一變。
蔡鞗低著頭,隻顧著扒碗裏的飯,恨不得把頭埋在飯裏。
蔡絛勉強笑了笑,答道:“回父親大人的話,我倆去了長慶樓,又去了浚儀橋和興國橋玩耍。”
蔡京繼續問道:“沒去哪裏惹禍?”
“沒...沒有。兒子們剛到開封城,人生地不熟的,怎麽敢生事?”蔡絛底氣不足地答道。
“現在開封府是章宰章伯成。他是質夫公(章楶)的長子,做過官家的校書郎。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又得官家信任。不要說為父的麵子,就算是許太宰的子侄在開封犯了事,他也照抓不誤。”
蔡絛心裏慌得一批,但依然強撐著不說。
蔡鞗年少,扛不住事,被父親如此一嚇,頓時六神無主。
“五郎,真得沒事?”蔡京這句問話,徹底擊破了蔡鞗的防線。
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一五一十把金錢巷的事情說了一遍。
蔡京一聽,那雙眼睛幾乎冒出火光來。
夫人知他心思,連忙在一旁跪下:“老爺,四郎、五郎年少無知,又初來東京,什麽都覺得新鮮好奇,一時懵懂,不小心做錯了事,還請老爺輕罰。”
“小小年紀就知道去遊蕩狎邪,壞我蔡家名聲!長大了還得了,豈不是要敗家辱祖?來人,行家法!四郎二十下,五郎十下,打他個皮開肉綻,否則的話記不住這個教訓!”
“是!”在蔡京連聲催促下,家仆們把蔡絛和蔡鞗拖了下去用家法。
晚飯不歡而散。
蔡京坐到書房裏,越想越覺得不妥當,派人把長子蔡攸叫來。
元符年間,哲廟先帝身體不好,群臣都知道他來日不多,很多人都把寶押在端王趙佶身上。
當時蔡攸因為蔡京的關係,被保薦做了開封裁造院作監守。他每天算好時間,去裁造院時正要卡在早朝散朝時間。
他選好路線,正好與下朝的端王趙佶“巧遇”。先是默然站在一邊,執禮恭敬。趙佶見了好奇,一打聽是蔡戶部的長子,也起了拉攏之心。
《金剛不壞大寨主》
於是便停下,與他閑聊幾句。
蔡攸很會揣摩人心,又舍得下工夫和花錢,從王府近侍那裏買到消息,投趙佶所好。
時間久而久之,趙佶認為蔡攸是個人才,對他非常有好感。
可是元符二年下半年,突然就變了天,原本最有希望的端王趙佶歇了菜。原本希望渺茫的簡王異軍突起,沒等蔡攸反應過來,居然就即位大寶!
這讓蔡攸措手不及,一番苦心也付之東流。
想重新投機卻來不及了。
趙似跟趙佶的性子完全不同,不是哄幾下就能信任你的。再說了,趙似做了官家,深居皇宮,出入又有侍衛護駕,那能像做藩王時那麽容易接近。
於是,蔡攸的前途就暗然了,蹉跎到現在,還隻是禮部功德司都司。
聽到父親的召喚,早就結婚生子另住的蔡攸連忙跑了過來。聽蔡京說完,眉頭都皺到一起去了。
“端王那邊倒無所謂。他現在無權無勢,得罪也就得罪了。偏偏在明貴妃和於大監麵前出了醜,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蔡攸撚著下巴的胡須,精明的眼睛在滴溜溜地轉動著。
蔡京也是愁容滿麵,坐在椅子上顯得患失患得。
“大郎說得沒錯。四郎五郎這兩個孽障,現在捅出這麽大的簍子來,叫為父如何去彌補?”
“是啊,”蔡攸附和道。
他現在已經端正態度,知道光靠自己一個人奮鬥是很難出頭的。必須全力讓父親再進一步。左仆射,進而太宰。
要是父親成了司政國相,自己的仕途肯定會前途無量。
明年是天啟十年,又是換閣的年月。如此緊要關頭,偏偏出了這麽一個幺蛾子,真是害人不淺。
“明貴妃得官家寵愛,是人盡皆知的。她要是把這事情在官家耳邊一說,嘴巴稍微歪一下,怕是會讓官家心裏惡了父親。還有於大監,他執掌內外谘情檢校處,各處的訪單,都先經他的手才到官家那裏...唉,四哥、五哥,為何如此不懂事啊!”
蔡攸也無計可施,不由地怨恨起四弟五弟。
在心裏,他連父親也怨恨起來。你沒事續什麽弦納什麽妾。好吧,你收了這麽美嬌娘也就罷了,沒事生這麽多弟弟幹什麽!
蔡京彷佛驟然老了十歲,他坐在椅子上,歎息道:“唉,都怪我一時心切了。想著把四哥、五哥接到東京來,讀幾年新學堂,好考入成均大學。到時候拚著為父的這張老臉,送兩人進秘書省當個秘書郎,為父就不用操心什麽了。”
“官家對老臣還是很撫恤的。大蘇公,長子蘇維康(蘇邁),原是禮部右侍郎,現在是理蕃部左侍郎,與劉德初(劉正夫)組建理蕃部。次子、三子,先為秘書郎、校書郎,然後外放知州,曆練擢升。蘇仲豫(蘇迨)現在已經是江西郡布政副使...”
“還有範仲公、質夫公、子厚公、小蘇公,連蔣潁叔(蔣之奇)等人的子侄門生,也不吝嗇,曆練擢升...老夫想著,也讓四哥、五哥乘一乘這東風。”
此時的蔡京不再是狡詐凶狠、善用權術的右仆射,完成變成了一個老邁慈祥的父親。
隻是蔡攸嫌棄他絮絮叨叨,沒完沒了。說這些有什麽用?我都已經入仕了,也撈不到好處。重要的是如何挽回影響!這才對我生死攸關。
“父親,要不去找下叔父大人?他做過秘書省侍中,是官家近臣幕僚之首,與李都知(李芳)、於大監關係密切,皇後和貴妃那裏也能說得上話。要是他願意幫忙轉圜一二,這事應該有回旋餘地。”
“找老二?”蔡京立即恢複了精明。半眯著眼睛,在心裏盤算起得失利弊。從神態上看,他還是有些猶豫。
“父親,我們得趕早。要是貴妃和於大監在給官家的書信裏,把今天的事提一筆,到時就算有叔父大人去轉圜,恐怕也無濟於事。”
“好!”蔡京當機立斷,帶著蔡攸去拜訪了蔡卞。
兄長和大侄子深夜來訪,把蔡卞嚇了一跳,還以為老家出了什麽大事。
聽蔡攸把來意說清楚後,蔡卞當場就表了態。
“這是小事!明天垂拱殿開完會,我找於大監悄悄說一說。貴妃娘子那裏,我也托他幫忙說一說。老夫這點麵子還是有的。官家日理萬機,這等小孩子胡鬧之事,就不要傳到他耳朵裏了,有汙聖聽。”
蔡攸欣喜道:“叔父說得極是!是這個說法。還請煩請叔父大人費心了。”
蔡京也在一旁誠懇地說道:“二哥啊,這事鬧得,唉!讓你多費心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蔡卞客氣地答道。
寒噓了幾句,蔡京父子起身告辭。夜色已深,大家都要休息。
臨上馬車時,蔡京看著不遠處緊閉的蔡卞府大門,目光閃爍,神情不定。
最後輕歎了一聲,鑽進了馬車裏。
蔡卞送完兄長和大侄子,又坐回到書房裏。
他凝視著虛空,神情鄭重。
不知過了多久,蔡卞的嘴角突然浮出笑意,越來越盛,最後忍不住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