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北遼軍架好了第二座浮橋,與第一座相隔不遠。多了一處投放兵力的渠道,北遼的攻勢更猛了。
正在觀戰的南遼主帥漆水郡王、北麵樞密院使耶律諦裏姑,反而露出輕鬆的神情。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逆賊已經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一兩日。傳令前軍的蕭幹和耶律張家奴,全力頂住,膽敢後退者斬!”
副帥蕭和尚奴有些不明,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耶律諦裏姑一臉運籌帷幄、勝券在握的樣子,用高深莫測的語氣答道:“此事,就讓參軍給你解答一二。”
參謀參軍、樞密院都承旨蕭辭剌笑著說道:“大王的意思是,逆賊再架一座橋也沒有用。他們奮力奪岸已經六日,已經精疲力竭。耶律大石不知死活,還在拚命鞭策督促他們冒死向前,定會遭反噬!就在這一兩日!
蕭和尚奴連忙奉承道:“大王果然是洞察千裏,神機妙算啊!”
耶律諦裏姑捋著胡須,自得地笑了幾聲,然後謙虛地說道:“蕭幹和耶律張家奴,在前麵指揮得當,當居首功。”
蕭辭剌附和道:“蕭幹和耶律張家奴,確實是兩員良將。張琳和李處溫這一回,真的是把心思用在了軍國之事上了。”
耶律諦裏姑盯著遠處血肉橫飛的殺戮戰場,澹澹地答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道理,這些漢臣們也是懂的。現在不好生籌謀,將來船沉了,大家都得完蛋!”
“大王,屬下聽說...”蕭和尚奴湊過來低聲道:“那些漢臣們已經派人去南邊,想在船沉之前,換條船。”
蕭辭剌的眼睛吊了起來,顯得十分地詭異,他陰惻惻地說道:“耶律阿思、蕭奉先兄弟生前,與那群漢臣一樣,跟宋國商人的關係無比密切。現在這個時候,那些漢臣們,怕是換船的跳板,早就搭好了。”
現場一片沉寂,隻有遠處河岸邊慘烈的廝殺聲,被風吹了過來,飄飄蕩蕩,猶如鬼哭狼嚎,瘮人心髓。
“宋國商人?本王與他們有聯絡!難道你們就沒有與他們有聯係嗎?滿朝文武、宗室親貴,有過半的與宋國商人來往密切。財帛動人心,那時的大家,除了琳琅滿目的宋國貨品,哪裏還記得其它啊!”
耶律諦裏姑的話讓蕭辭剌的臉色微微一變,眼睛變得銳利起來。
他就是為數不多與宋國商人少往來的遼國大臣。他往來的多是宋國的名士大儒,大家鴻雁往來。隻是這幾年,不僅遼國奸臣當道,宋國也是世風日下。
聖學被輕,邪說橫行。義理難行,名利當道!嗚呼哀哉!
蕭辭剌原本想著趁著遼國局勢大變,扶本清源,驅邪揚正,再顯聖學。可是現在看來,此行艱難啊。
而且自己的這點心思,怕是已經被耶律諦裏姑看破。
真是可惜了我的滿腹經綸,一肚子的義理啊。
蕭辭剌覺得如坐針氈,幹脆說道:“本官去看看輜重營那邊,昨日該到一批軍資糧草,好分給西京道的援軍。我去看看,到底到了沒有,沒到就得急信去催促。”
耶律諦裏姑客氣道:“參軍請自便!”
等到蕭辭剌離去,蕭和尚奴鼻子一哼:“迂腐的老棺材瓤子!他的那些心思,還以為大家不知道。現在什麽世道了,還急著開科試、取英才、正聖學、揚義理。都火燒眉毛了,還隻顧著來這些虛的!”
看到耶律諦裏姑沒出聲,蕭和尚奴更加起勁了。
他看不懂兩軍對壘的玄妙,但是對朝堂和人心卻是看得透透的。
“蕭辭剌搞得這些,最後還不是便宜了漢臣們。我們契丹人,能考中科試的能有幾個?也不知道他怎麽想的。現在這時局,掌纛擎天的還得我們契丹人和奚人...”
耶律諦裏姑轉過頭盯著他,盯得蕭和尚奴心裏有些發毛。
“和尚奴,南京、西京兩道,還有一百多萬的漢人,二三十萬渤海人,不比我們契丹和奚人少。”
“他們靠得住嗎?”
“他們在我大遼羽翼下,已經百年。這世上最厲害的就是習慣,等你習慣了,就能忍受一切。”
河岸邊的廝殺還在進行著,慘烈得如同地獄。而相隔兩裏的這裏,恍如另一個世界,寂靜安寧。
“轟”一聲巨響,無數的士兵從兩座浮橋上湧了過來。站在這裏,看上去就像一群螞蟻組成兩條黑線,向南邊蜿蜒而來。
耶律諦裏姑臉色一變,驚問道:“這是幹什麽!耶律大石瘋了嗎?這個時候要跟我們拚命?”
主力全出的北遼軍,迅速給南遼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措手不及之下,南遼軍連連後退,很快就讓北遼軍在灤河南岸占據了一塊方圓一裏多的地盤。
南遼軍的前敵指揮蕭幹和耶律張家奴連忙調整策略,連連調集預備隊,頂住了北遼軍的攻勢,然後四處抽調兵馬,利用發揮兵多的優勢,準備發動反攻,把北遼軍趕回北岸去。
突然在南遼軍左翼的位置,出現了巨大的騷動,一支兵馬斜斜地殺了進來,看旗號正是西南招討使、西京道都統軍使耶律佛頂。
昨日,他帶著三萬西京道援軍趕到,想不到在南遼軍最危急的時刻,發起了致命一擊。
不僅如此,西京軍還喊著口號,聲音巨大,飄到這邊還能聽清楚。
“魏王從東京出兵,沿遼西已經包圍了南京!”
動搖軍心!
耶律諦裏姑暗叫了一聲不好!全軍的家卷都在南京一帶,聽到這麽一說,那裏還有心思作戰。
南遼軍作戰意誌原本就沒有北遼軍堅定,現在不僅在關鍵時刻被援軍背刺,使得腹背受敵,又聽到如此傳言,便有了充分的理由。
老子的家卷都要保不住,還管你打不打仗!
相反,北遼軍看到己方有援軍,士氣大振,尤其這幾日積壓了滿腹鬱憤的皮室、宮分軍,終於找到了宣泄口,看對麵的舊同袍彷佛是殺父仇人,一個個形如瘋虎,勢不可擋!
十個、百個、千個,越來越多的南遼軍轉身逃跑。半個時辰後,南遼軍就像決了堤的洪水,一泄不可收拾。
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傳到耶律諦裏姑耳裏。
“報!...蕭幹帶著奚兵,沿著灤河向東逃奔。”
“報!...耶律張家奴率契丹兵,奔檀州古北館。”
“報!漢軍、渤海軍正四下逃散,主要分成兩股。漢軍在統軍使鍾藥師帶領下,尾隨去古北館;渤海軍在沉州刺史高永昌的率領,尾追蕭幹而去。”
“蕭辭剌呢?”
“參軍參謀聽到前方不妙,丟下輜重營,輕騎南逃!”
“混賬東西!”
“大王,我們也趕緊逃吧!”蕭和尚奴連忙勸道。
先逃得性命,想怎麽罵都行!
“唉!走吧,我們也走吧!”耶律諦裏姑沒有掙紮多久,十幾息後就做出了決斷。
正在觀戰的南遼主帥漆水郡王、北麵樞密院使耶律諦裏姑,反而露出輕鬆的神情。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逆賊已經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一兩日。傳令前軍的蕭幹和耶律張家奴,全力頂住,膽敢後退者斬!”
副帥蕭和尚奴有些不明,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耶律諦裏姑一臉運籌帷幄、勝券在握的樣子,用高深莫測的語氣答道:“此事,就讓參軍給你解答一二。”
參謀參軍、樞密院都承旨蕭辭剌笑著說道:“大王的意思是,逆賊再架一座橋也沒有用。他們奮力奪岸已經六日,已經精疲力竭。耶律大石不知死活,還在拚命鞭策督促他們冒死向前,定會遭反噬!就在這一兩日!
蕭和尚奴連忙奉承道:“大王果然是洞察千裏,神機妙算啊!”
耶律諦裏姑捋著胡須,自得地笑了幾聲,然後謙虛地說道:“蕭幹和耶律張家奴,在前麵指揮得當,當居首功。”
蕭辭剌附和道:“蕭幹和耶律張家奴,確實是兩員良將。張琳和李處溫這一回,真的是把心思用在了軍國之事上了。”
耶律諦裏姑盯著遠處血肉橫飛的殺戮戰場,澹澹地答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道理,這些漢臣們也是懂的。現在不好生籌謀,將來船沉了,大家都得完蛋!”
“大王,屬下聽說...”蕭和尚奴湊過來低聲道:“那些漢臣們已經派人去南邊,想在船沉之前,換條船。”
蕭辭剌的眼睛吊了起來,顯得十分地詭異,他陰惻惻地說道:“耶律阿思、蕭奉先兄弟生前,與那群漢臣一樣,跟宋國商人的關係無比密切。現在這個時候,那些漢臣們,怕是換船的跳板,早就搭好了。”
現場一片沉寂,隻有遠處河岸邊慘烈的廝殺聲,被風吹了過來,飄飄蕩蕩,猶如鬼哭狼嚎,瘮人心髓。
“宋國商人?本王與他們有聯絡!難道你們就沒有與他們有聯係嗎?滿朝文武、宗室親貴,有過半的與宋國商人來往密切。財帛動人心,那時的大家,除了琳琅滿目的宋國貨品,哪裏還記得其它啊!”
耶律諦裏姑的話讓蕭辭剌的臉色微微一變,眼睛變得銳利起來。
他就是為數不多與宋國商人少往來的遼國大臣。他往來的多是宋國的名士大儒,大家鴻雁往來。隻是這幾年,不僅遼國奸臣當道,宋國也是世風日下。
聖學被輕,邪說橫行。義理難行,名利當道!嗚呼哀哉!
蕭辭剌原本想著趁著遼國局勢大變,扶本清源,驅邪揚正,再顯聖學。可是現在看來,此行艱難啊。
而且自己的這點心思,怕是已經被耶律諦裏姑看破。
真是可惜了我的滿腹經綸,一肚子的義理啊。
蕭辭剌覺得如坐針氈,幹脆說道:“本官去看看輜重營那邊,昨日該到一批軍資糧草,好分給西京道的援軍。我去看看,到底到了沒有,沒到就得急信去催促。”
耶律諦裏姑客氣道:“參軍請自便!”
等到蕭辭剌離去,蕭和尚奴鼻子一哼:“迂腐的老棺材瓤子!他的那些心思,還以為大家不知道。現在什麽世道了,還急著開科試、取英才、正聖學、揚義理。都火燒眉毛了,還隻顧著來這些虛的!”
看到耶律諦裏姑沒出聲,蕭和尚奴更加起勁了。
他看不懂兩軍對壘的玄妙,但是對朝堂和人心卻是看得透透的。
“蕭辭剌搞得這些,最後還不是便宜了漢臣們。我們契丹人,能考中科試的能有幾個?也不知道他怎麽想的。現在這時局,掌纛擎天的還得我們契丹人和奚人...”
耶律諦裏姑轉過頭盯著他,盯得蕭和尚奴心裏有些發毛。
“和尚奴,南京、西京兩道,還有一百多萬的漢人,二三十萬渤海人,不比我們契丹和奚人少。”
“他們靠得住嗎?”
“他們在我大遼羽翼下,已經百年。這世上最厲害的就是習慣,等你習慣了,就能忍受一切。”
河岸邊的廝殺還在進行著,慘烈得如同地獄。而相隔兩裏的這裏,恍如另一個世界,寂靜安寧。
“轟”一聲巨響,無數的士兵從兩座浮橋上湧了過來。站在這裏,看上去就像一群螞蟻組成兩條黑線,向南邊蜿蜒而來。
耶律諦裏姑臉色一變,驚問道:“這是幹什麽!耶律大石瘋了嗎?這個時候要跟我們拚命?”
主力全出的北遼軍,迅速給南遼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措手不及之下,南遼軍連連後退,很快就讓北遼軍在灤河南岸占據了一塊方圓一裏多的地盤。
南遼軍的前敵指揮蕭幹和耶律張家奴連忙調整策略,連連調集預備隊,頂住了北遼軍的攻勢,然後四處抽調兵馬,利用發揮兵多的優勢,準備發動反攻,把北遼軍趕回北岸去。
突然在南遼軍左翼的位置,出現了巨大的騷動,一支兵馬斜斜地殺了進來,看旗號正是西南招討使、西京道都統軍使耶律佛頂。
昨日,他帶著三萬西京道援軍趕到,想不到在南遼軍最危急的時刻,發起了致命一擊。
不僅如此,西京軍還喊著口號,聲音巨大,飄到這邊還能聽清楚。
“魏王從東京出兵,沿遼西已經包圍了南京!”
動搖軍心!
耶律諦裏姑暗叫了一聲不好!全軍的家卷都在南京一帶,聽到這麽一說,那裏還有心思作戰。
南遼軍作戰意誌原本就沒有北遼軍堅定,現在不僅在關鍵時刻被援軍背刺,使得腹背受敵,又聽到如此傳言,便有了充分的理由。
老子的家卷都要保不住,還管你打不打仗!
相反,北遼軍看到己方有援軍,士氣大振,尤其這幾日積壓了滿腹鬱憤的皮室、宮分軍,終於找到了宣泄口,看對麵的舊同袍彷佛是殺父仇人,一個個形如瘋虎,勢不可擋!
十個、百個、千個,越來越多的南遼軍轉身逃跑。半個時辰後,南遼軍就像決了堤的洪水,一泄不可收拾。
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傳到耶律諦裏姑耳裏。
“報!...蕭幹帶著奚兵,沿著灤河向東逃奔。”
“報!...耶律張家奴率契丹兵,奔檀州古北館。”
“報!漢軍、渤海軍正四下逃散,主要分成兩股。漢軍在統軍使鍾藥師帶領下,尾隨去古北館;渤海軍在沉州刺史高永昌的率領,尾追蕭幹而去。”
“蕭辭剌呢?”
“參軍參謀聽到前方不妙,丟下輜重營,輕騎南逃!”
“混賬東西!”
“大王,我們也趕緊逃吧!”蕭和尚奴連忙勸道。
先逃得性命,想怎麽罵都行!
“唉!走吧,我們也走吧!”耶律諦裏姑沒有掙紮多久,十幾息後就做出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