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率領遼興軍趕到上京,發現這裏一處照舊。祖陵、太廟,沐浴在陽光下,還是如上次離開時的樣子——歲月幽然,空寂無聲。


    上當了!耶律大石腦海裏泛起的第一個念頭,就像炸雷一樣,刺得他生痛。這一局,我還是落在下風。


    部眾安紮好後,耶律大石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看著地圖,足足看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時分,蕭斡裏剌去送飯,他還癡呆地坐在桌子前。


    “殿下,吃些東西吧。五萬遼興軍,大遼的社稷,還需要殿下。”蕭斡裏剌勸道。


    耶律大石抬起頭,眼睛死灰一片,彷佛所有的生機被某個黑洞給吸走了。


    “斡裏剌,從一開始我就上了宋國官家的當。”耶律大石喃喃地說道。


    蕭斡裏剌知道要想幫耶律大石把這道心坎邁過,必須如實地麵對,於是便接言道:“殿下,這話是什麽意思?”


    “當時我們來回搜索宋軍主力的位置,得到回報說,北邊和東邊,遍地是諸族亂兵,便將這兩個方向棄之腦後,不再去關注。其實我們都中了障眼法,認為有宋軍主力的地方,就不會有諸族亂兵,就好比豺狗絕不敢在猛虎麵前捕獵。宋軍是最講軍紀的,現在又要圖謀我大遼萬裏江山,肯定會以仁義王師姿態出現...”


    “殿下,這沒錯啊。”蕭斡裏剌不解地答道。


    “要是這些亂兵是宋軍故意縱容,或者說是故意雇傭的呢?”耶律大石雖然沒有猜到義勇民兵團這個套路,但是離真相很接近了。


    蕭斡裏剌目瞪口呆。


    耶律大石繼續說道:“今天我好好反思了一番,其實東北戰局最關鍵的就是兩個關竅,抓住這兩個關竅,就可以遊刃有餘,進退自如。一個關竅是囤積和轉運糧草的遼州;另一個關竅就是我們遼興軍。”


    “遼州不用說了,切斷糧道,焚燒糧草,其軍不戰自亂的例子,史書上比比皆是。我遼興軍是關竅,因為它是我遼軍在東北唯一能戰的戰略機動隊。十年前,我在開封城某家報紙上,就讀到過宋國官家提出來的這個詞。當時覺得十分欣喜,也覺得十分有道理。可萬萬沒有想到,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這個詞的意義所在。”


    “戰略機動隊,是爭取戰局主動權的關鍵力量。在最關鍵的時刻投放到最關鍵的地方,爭取關鍵性的勝利。我到現在才明白這個詞的含義,而宋國官家已經把他麾下十萬玄武騎軍,全部變成了戰略機動隊,可以隨意所欲地運用。或許,這就是差距...”


    蕭斡裏剌連忙勸道:“殿下,既然你識破了宋國官家的計謀,那何不迅速回師?搶回這個戰局主動權?”


    “斡裏剌,要是我回師途中,宋國官家率主力伏擊怎麽辦?”耶律大石苦笑著反問道。


    蕭斡裏剌一時無語。


    遼興軍雖然是由皮室、宮分軍為主組成,英勇善戰。可宋國玄武騎軍也不差啊。黃龍府等戰事打下來,“其疾如風、侵掠如火”表現得淋漓盡致。更何況他們的勇猛和韌性等等,絲毫不在遼興軍之下,甚至互相配合以及戰術等方麵,還在遼興軍之上。


    到時候十萬伏擊五萬,有心打無心,遼興軍真的很難招架。


    在沉寂中,耶律大石又開口了。


    “想必宋國官家一開始就看透了這兩個關竅,後麵所有的布局都是圍繞這兩個關竅來的。調走我們遼興軍,隻是順手而為。因為他知道,要想勝券在握,兩個關竅必須一個個地來解決。現在我們遼興軍被調到遼興軍,他就能全心全意地解決遼州。遼州一失,就是我軍在東北潰敗的開始。”


    “殿下,”蕭斡裏剌忍不住問道,“要是當初殿下沒有率遼興軍離開,會不會戰局就為之不同了?”


    耶律大石搖了搖頭,“如果當初我沒有率遼興軍走,那麽宋國官家現在全力對付的就是我遼興軍。他可能圍攻遼州,把遼興軍從通州城裏引出來,在路上伏擊。剛才我說過,遼興軍是我軍在東北唯一能戰的戰略機動隊...”


    “戰略機動隊,在掌握戰局主動權時,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和戰鬥力。但是喪失戰局主動權,就會淪為救火隊——哪裏有難就去那裏支援,如此這般調來調去,很容易就中了圈套。”


    蕭斡裏剌勸道:“殿下,東京道各州還有二十多萬軍隊,蕭公等人又是良將謀士,指揮得當。南京中京的援軍又源源不斷趕來,怎麽會坐視宋軍全力攻打遼州。一旦四方響應,宋軍一定難以招架的。”


    耶律大石搖了搖頭,“斡裏剌,你想錯了。宋國官家會先切斷南京、中京與東京的聯係,絕了那邊的援軍和糧草。然後抓住機會,打一兩場伏擊戰,大挫我軍銳氣。遼興軍把東京道各州軍大部分的戰馬都帶走了,餘下的騎兵不多,很難與宋軍在野外會戰。”


    “且我軍步軍,多為漢、渤海青壯組成。他們這些年被盤剝得極為困苦,怎麽會願意為我大遼賣命?隻要敗上兩場,我軍上下就會明白,隻要出城,就可能會遭到宋軍伏擊,死無葬身之地。威懾住了,宋軍就可以從容地圍攻遼州城。就算有人敢冒險出城相援,你覺得能有多大的作用?”


    蕭斡裏剌不再出聲,過了好一會才遲疑地問道:“殿下,那我們該何去何從?難道坐視東京道全線崩潰嗎?”


    “斡裏剌啊,這真是我痛苦所在。率遼興軍回援,即可能被宋軍伏擊。東京道有失,我們還能奪回來;遼興軍有失,我們就會失去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屆時會全盤皆輸。可是坐視東京道...那裏有我眾多的親朋好友,怎麽能看著他們在死地裏而不管啊!”


    說到這裏,耶律大石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看到巨型投石機把一枚又一枚的烈焰彈打進遼州城,騰起一團又一團的大火,最後把半個遼州城都點燃了。


    嶽卓群心中既震撼又驚喜。


    震撼是宋人居然有這麽先進的攻城利器。雖然說不能直接打破城牆,讓大軍衝進去。可是天天這樣燒,城裏的人誰受得了?早晚得崩潰。


    驚喜是,宋軍不僅野外作戰能力極強,攻城克堅能力也如此強悍,屆時一旦西征,打突厥人豈不勝算更大?


    轉頭看了一眼在後麵坐鎮的趙似,嶽卓群覺得自己這些日子收獲頗大,尤其在軍事方麵。注重戰略層麵,從一開始就進行戰略布局;靈活多變的戰術手段,看上去花樣繁多,其實本質上都是為了實現戰略目標...


    嶽卓群現在隨身帶著兩本書,一本《孫子兵法》,一本軍谘府作戰廳和萬勝軍官學院聯合編製的《大宋馬步軍作戰典要—天啟二年版》。


    時時翻閱,天天溫故。


    看了一會,遼州城在黑煙和烈火中彷佛一顆煙熏火燒的鬆果,眼看著就要爆裂開。它比涼州和西平城要小得多,也就跟中原中等縣城差不多。十具巨型配重式投石機,圍著轉一圈,輕輕鬆鬆就把它給覆蓋住了。


    接下來的流程,就是等著大火燒小一些,衝上城樓去,接管城門,然後坐等大火熄滅,再慢慢接管全城。


    趙似覺得甚是無聊,調轉馬頭離開。嶽卓群連忙跟上去。


    “陛下,那個耶律大石會怎麽樣?還會來自投羅筐?”


    學會漢語的嶽卓群,瘋狂喜歡上用成語,覺得這是一種學識的表現。隻是他的成語用起來,確實差強人意。


    “耶律大石...誰知道呢?他來不來都無所謂。來有來的打法,不來,我們有不來的打法。”


    趙似不以為然地說道,說完,策馬小跑地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