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錫帝在眾望所歸下,終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接到蕭普賢女的急信,群臣們紛紛湧進皇城。先在思先殿上,對著天錫帝的靈柩裝模作樣的哭一場,再抹幹臉上好不容易擠出的淚水,聚集在睿德殿上,興奮地商議起大事來。


    “皇城已在臣等掌握之中,請太後放心。”張琳首先說道,給蕭普賢女吃一顆定心丸。


    “等太子來了,臣等在此殿擁立他即位,上尊號,定年號。但是最重要的是,給太後進尊號。臣等已經擬定,太後可稱奉天太後。”


    李儼在一旁附和道。


    “奉天太後,有何來意?”蕭普賢女興致盎然地問道。


    她臉上的得意和興奮,藏都藏不住,根本不像一位剛失去丈夫的新喪人。


    在場的絕大多數是漢臣,還有部分被拉攏的渤海、奚、契丹官員將領。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宋國官家的聖旨就是如此開頭。宋國官家能稱的,我大遼太後為何稱不得?且太祖皇後有尊號曰應天太後,太後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安撫朝野,功勳不輸於應天太後,當然要援此例。”


    李處溫替伯父解釋了一番。他的話讓蕭普賢女樂開了花。


    “太後,這跟做生意一樣,價碼高一些,這樣才好討價還價。我們調門高一些,才好跟宋國官家談下好條件來。”


    李處能自作聰明地補充了一句。


    蕭普賢女一聽,原來是這樣。把尊號喊響亮些,降宋時才能賣得起價來。隻是聽起來怎麽這麽別扭。


    李儼狠狠地瞪了有些得意忘形的侄兒一眼。你這畫蛇添足,還不如不說呢!


    他連忙轉移話題:“太後,進了尊號後,臣等以新帝年幼,請太後攝政,全權處分軍國事。”


    蕭普賢女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那新帝之母,文妃蕭氏如何安置?”


    張琳胸有成竹地說道:“新帝繼承的是天錫帝皇位,自然尊天錫帝妃後為太後。念及文妃為新帝生母,可進太妃尊號,另置一宮榮養就是。”


    言語間,把新天子母子倆安排得明明白白。


    “太後,臣遍讀史書,發現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為禮,紀綱也;何為分,君臣是也;何為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我們就要用這個禮製名分,再加上一個孝字,讓新帝和天下明白,軍國大事,還是盡操在太後之手比較好。”


    張琳這一席大義凜然的話,讓蕭普賢女大為感歎:“張公不愧是詩書世家,隻有飽讀聖賢書,才能說出如此通曉義理的話來。”


    她以為這話是張琳說的,但是周圍的群臣們卻知道,這其實是宋國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鑒》開篇名言——《資治通鑒》名氣大,書卷又多,在海內外達官貴人中頗為搶手,能賣得起價,是宋國書商外售的主打書目之一。


    在旁人的關注下,張琳一臉自得,彷佛剛才那番話就是自己發明的,跟司馬光何幹?至少站在這大殿裏,就是他發明的。


    都是自己人,眾臣也不去拆台。


    劉彥宗出列說道:“臣已擬定進太後尊號及聽政處分詔書,請太後禦覽。”


    說完,宏聲念了起來。


    “先帝升遐,率土號慕。況在寡德,豈任哀摧。卷惟輔弼之賢,鹹膺顧托之重。其於文武大臣,內外百辟。推誠委任,斷在不疑。緬料忠賢,各懷恩義。必能盡節,以左昌朝。顧予菲躬,得守常典。允賴母儀,兼總軍國。權令處分軍國事,中書樞密院軍國政事進呈太後,先行批答...”


    “好!”群臣們一起叫好。


    “這份詔書一下,名分大義就定下來了。”康公弼搖頭晃腦地說道,“屆時降宋詔書以新帝名義下,其它事情嘛,由太後領著我們做。”


    眾人又是一陣叫好。


    可不就是這樣嘛!降宋的惡名,由繼位的新帝去承擔,好處就由大家笑納。


    新帝不肯?這裏既有大義名分,又有漢軍渤海軍擁護,小皇帝不肯也得肯!


    曹勇義眼珠子一轉,也獻上一計:“數十萬宋軍北伐,說是收複燕雲,實際上還不是指望在破城之際,好好的撈上一票?現在我等順應天命,以和為貴,這仗打不成,這發財的機會自然也就沒有了。數十萬宋軍說不定滿腹怨恨,不得不防。”


    “為了燕京滿城黎民百姓,我們不如收一筆勞軍錢——讓城中百姓湊一筆錢,犒勞宋軍,喂飽他們,省得作亂為禍百姓。”


    曹勇義一番大義凜然的話剛落音,殿上的氣氛更加活躍了。


    “這是應該的。吾等為滿城百姓的安危殫精竭慮,好容易才讓宋軍停止殺戮,這點勞軍錢,應該出。”


    “就是,相比兵火之災,一點錢財算什麽?性命重要,還是錢重要?”


    眾臣越說越覺得理所當然。接下來大家議論的重點是如何收。


    這是大肥缺...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必須交給信得過的人去完成。


    很快,大家議定,以李處能和曹勇義為首,分成左右兩路勞軍錢征收所——在場眾臣都有子侄塞進這征收所裏。


    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別人不放心。


    左右兩路勞軍錢征收所分別在東城和北城征收勞軍錢——皇城靠西偏南,所以西、南兩城是官宦們和契丹、奚貴人居住的地方,肯定不能去收。


    總額定為一千萬貫,限五天內收齊。


    大事議定,眾人喜氣洋洋,睿德殿上洋溢著一種歡快祥和的氣氛。


    既能保住大家的榮華富貴,還能再發一筆財,這樣的好事,真希望天天都有。


    “諸卿,宗室和親貴們怎麽還沒來?”蕭普賢女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張琳、李儼等人這才回過神來,我們在這殿上巴巴商議了半個多時辰,那些宗室親貴們怎麽一個都沒來?


    果真都是些不讀書的粗鄙之人,不懂得尊君父、守臣道。


    張琳等人可不怕,現在皇城完全在心腹們率領的漢軍掌控之中。外麵又有數十萬宋軍正步步逼近,這些契丹宗室和親貴們,敢火拚不成?


    隻要他們敢翻臉,大家一拍兩散,馬上出城降宋。到那時,我們是投誠反正,你們是負隅頑抗,看誰吃虧。


    《仙木奇緣》


    “報!太子殿下傳來書劄!”有侍衛在殿門稟告。


    張琳、李儼對視一眼,默默地點了點頭,看看這些小兒和粗鄙之人在玩什麽花樣。


    “傳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