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時候了!你們還盡在這裏添亂!趕緊把征收所解散了!”李儼不滿地訓斥道。
“伯父,我這麽做,還不是為了我們李家?”李處能滿臉的委屈,叫起撞天屈來。
“我們能保住性命和富貴,可終究還是降臣。要想在大宋朝堂上站穩腳跟,更進一步,沒錢能行嗎?我們需要錢去結交朝野重臣名士,需要錢去養望博名,所以我才不得不舍下臉皮,做這刮地皮,喪盡人心的事情。你們看,這是這幾日征收上來的錢。”
李處能拿出一張紙條,遞了過去,要用實際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踏實肯幹,“一心為公”。
李儼和李處溫看到那個數字後,四隻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這麽多?!我們能截留多少?”李處溫目光收了回來,眼珠子滴溜亂轉一會後問道。
“想截留多少就能截留多少!”李處能一言九鼎地說道,“這征收的錢,沒有賬本的,誰知道收了多少?我的精力都花在監管那些征丁上。這些天殺的豺狗,你不想辦法盯住他們的全身上下,再用鞭子狠狠地抽他們,他們敢把這些錢全貪了,一個子都不會留給我們。”
李儼老成持重地說道:“肯定不能全部截留,總要給宋軍獻上一部分。這既能體現出我們對大宋的赤忠,又能巴結一下軍中將領們。聽說官家號稱是文武並濟,武將們還是很得寵的。”
“而且他們立下這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大功,少不得要封爵。那都是勳貴了,說話分量又不一樣了。需要好好巴結一番。”
“伯父說得極是。這是個巴結的機會。分一半的勞軍錢獻上去,再由那些將領們自個分去。分多分少,我們絕不做聲。”李處溫機靈地說道。
李處能看到自己為家族做的貢獻被伯父和大哥承認了,心裏更熱了,又獻上一計。
“伯父、大哥,聽說皇城有座寶悅閣,裏麵藏著從道宗到天祚帝,兩代天子數十年積攢的寶貝。南海的紅珊瑚、東海滾盤珠、北海的赤狐裘、西海的羊脂玉...少說也有數百件。聽說光是道宗皇帝鑄造的金瓜子、金錁子就有四五十箱。要是想辦法抄了寶悅閣,什麽都有了。”
李儼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他轉頭問李處溫:“還有這樣的地方?我怎麽沒有聽你提及過?”
李處溫攤開雙手,一臉無辜地說道:“我也是跟二哥一樣,聽大郎說起的。他進皇城入值,聽人說起過這個地方。隻是它一直被蕭普賢女霸占著,交由心腹內侍們看管著,閑人嚴禁靠近。他有幸進去見識過,發現傳言不虛,然後回來無意間說起,我們才知道。”
李儼那雙老奸成精的眼睛,盯著李處溫看了好一會。
雖然李處溫說得情真意切,一雙如柳葉一般的眼睛裏透著無比的真誠,李儼卻是一個字都不信。
他了解自己的這個侄兒——自私自利到了極點,寶悅閣的消息他肯定早就知道了,一直不肯透露,就是想和兒子暗中籌劃,好私下吃掉它。想不到被聽到一耳朵的草包弟弟給捅了出來。
“有的東西,不是一家一戶能吞下去的。而今大變之局,我們一族上下更應當同心協力。要有大局觀,不要老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李處溫坦然受之,還十分誠懇地答道:“伯父提醒得極是,侄兒一定謹遵教誨。”
李儼輕輕敲打了一番,轉言問道:“有沒有機會把這寶悅閣端了?有了這些寶貝,開封城裏的王公貴族,重臣勳貴們可以好好打點一番,我李家又能飛黃騰達。”
“伯父,而今皇城各門盡在鍾藥師和吳存忠之手,城中宿衛盡在奭兒率領的三班手裏。想要盡收寶悅閣,唯一的問題就是鍾藥師和吳存忠。”
李儼一聽就明白了,這小子連親伯父都想瞞著,怎麽可能願意分一杯羹給鍾藥師和吳存忠兩人呢?
“湖塗啊!”李儼痛心疾首地責備著,“這麽多東西,沒有鍾藥師和吳存忠打掩護,你怎麽掩人耳目?現在遲遲不下手,等到宋軍入城,各處關要地方一占,再好的寶貝,也不是我們的了!”
“是侄兒湖塗了。馬上與奭兒商議,再擬定一個計劃。”
“對,要懂得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好了,這事你們用心辦,現在老夫還有更重要的事。待會張琳、劉彥宗、曹勇義、康公弼等人要來與老夫商議降宋事宜。他們還說動了高仙壽等渤海將領。”
“高仙壽也站在我們這邊了?”李處溫驚喜道,“他手裏有三四萬渤海軍,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之師。有了這些兵馬,再加上鍾藥師、吳存忠手裏的漢軍,我們完全不懼契丹人。到時候抓了蕭瑟瑟和耶律敖盧斡母子,加上蕭普賢女這個搭頭,再開了城門,奉上遼朝傳國玉璽,這首功就是我們的了。”
門外有聲音打斷了李儼伯侄三人得意的笑聲。
“老爺,有貴客來了。”
“快請來。”
耶律大石的住所,他和耶律諦裏姑、蕭誠幹正在勸說著蕭幹:“蕭大王,現今什麽局勢,你我心裏有數,宋國使節已經悄悄進入城中,言明了態度。宋國官家乃天祚先帝的姑父,晉王殿下的姑祖父,念及親情,隻要投降,自然保文妃和晉王一家,以及城中官庶軍民的周全。”
蕭幹抬起頭,目光像釘子一樣射向耶律大石三人,“你們這是要降?我們還有十幾萬兵馬,你就要降?”
“我們可以把十幾萬兵馬悉數交給你統領,帶出城去跟宋軍死戰。隻要你能扭轉乾坤,我們願意奉你為主!”耶律大石看到他這態度,一時也惱怒了。
當初夾土溝之戰,按計劃你是迂回包抄宋軍的後翼。結果看到宋軍火器犀利,調頭就跑。高粱河之戰,你奉命主後軍,押運糧草輜重,結果前軍大敗,你二話不說,丟下數千車糧草輜重,迅速轉進回南京城。
現在在這裏大義凜然地訓斥起我們來了?我雖然在宋軍麵前屢敗屢戰,但好歹正麵剛過。有本事你去麵對麵打過啊!
聽了耶律大石的話,蕭幹的臉一陣紅一陣青又一陣白,差點就湊成一個七色彩虹橋了。
“伯父,我這麽做,還不是為了我們李家?”李處能滿臉的委屈,叫起撞天屈來。
“我們能保住性命和富貴,可終究還是降臣。要想在大宋朝堂上站穩腳跟,更進一步,沒錢能行嗎?我們需要錢去結交朝野重臣名士,需要錢去養望博名,所以我才不得不舍下臉皮,做這刮地皮,喪盡人心的事情。你們看,這是這幾日征收上來的錢。”
李處能拿出一張紙條,遞了過去,要用實際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踏實肯幹,“一心為公”。
李儼和李處溫看到那個數字後,四隻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這麽多?!我們能截留多少?”李處溫目光收了回來,眼珠子滴溜亂轉一會後問道。
“想截留多少就能截留多少!”李處能一言九鼎地說道,“這征收的錢,沒有賬本的,誰知道收了多少?我的精力都花在監管那些征丁上。這些天殺的豺狗,你不想辦法盯住他們的全身上下,再用鞭子狠狠地抽他們,他們敢把這些錢全貪了,一個子都不會留給我們。”
李儼老成持重地說道:“肯定不能全部截留,總要給宋軍獻上一部分。這既能體現出我們對大宋的赤忠,又能巴結一下軍中將領們。聽說官家號稱是文武並濟,武將們還是很得寵的。”
“而且他們立下這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大功,少不得要封爵。那都是勳貴了,說話分量又不一樣了。需要好好巴結一番。”
“伯父說得極是。這是個巴結的機會。分一半的勞軍錢獻上去,再由那些將領們自個分去。分多分少,我們絕不做聲。”李處溫機靈地說道。
李處能看到自己為家族做的貢獻被伯父和大哥承認了,心裏更熱了,又獻上一計。
“伯父、大哥,聽說皇城有座寶悅閣,裏麵藏著從道宗到天祚帝,兩代天子數十年積攢的寶貝。南海的紅珊瑚、東海滾盤珠、北海的赤狐裘、西海的羊脂玉...少說也有數百件。聽說光是道宗皇帝鑄造的金瓜子、金錁子就有四五十箱。要是想辦法抄了寶悅閣,什麽都有了。”
李儼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他轉頭問李處溫:“還有這樣的地方?我怎麽沒有聽你提及過?”
李處溫攤開雙手,一臉無辜地說道:“我也是跟二哥一樣,聽大郎說起的。他進皇城入值,聽人說起過這個地方。隻是它一直被蕭普賢女霸占著,交由心腹內侍們看管著,閑人嚴禁靠近。他有幸進去見識過,發現傳言不虛,然後回來無意間說起,我們才知道。”
李儼那雙老奸成精的眼睛,盯著李處溫看了好一會。
雖然李處溫說得情真意切,一雙如柳葉一般的眼睛裏透著無比的真誠,李儼卻是一個字都不信。
他了解自己的這個侄兒——自私自利到了極點,寶悅閣的消息他肯定早就知道了,一直不肯透露,就是想和兒子暗中籌劃,好私下吃掉它。想不到被聽到一耳朵的草包弟弟給捅了出來。
“有的東西,不是一家一戶能吞下去的。而今大變之局,我們一族上下更應當同心協力。要有大局觀,不要老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李處溫坦然受之,還十分誠懇地答道:“伯父提醒得極是,侄兒一定謹遵教誨。”
李儼輕輕敲打了一番,轉言問道:“有沒有機會把這寶悅閣端了?有了這些寶貝,開封城裏的王公貴族,重臣勳貴們可以好好打點一番,我李家又能飛黃騰達。”
“伯父,而今皇城各門盡在鍾藥師和吳存忠之手,城中宿衛盡在奭兒率領的三班手裏。想要盡收寶悅閣,唯一的問題就是鍾藥師和吳存忠。”
李儼一聽就明白了,這小子連親伯父都想瞞著,怎麽可能願意分一杯羹給鍾藥師和吳存忠兩人呢?
“湖塗啊!”李儼痛心疾首地責備著,“這麽多東西,沒有鍾藥師和吳存忠打掩護,你怎麽掩人耳目?現在遲遲不下手,等到宋軍入城,各處關要地方一占,再好的寶貝,也不是我們的了!”
“是侄兒湖塗了。馬上與奭兒商議,再擬定一個計劃。”
“對,要懂得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好了,這事你們用心辦,現在老夫還有更重要的事。待會張琳、劉彥宗、曹勇義、康公弼等人要來與老夫商議降宋事宜。他們還說動了高仙壽等渤海將領。”
“高仙壽也站在我們這邊了?”李處溫驚喜道,“他手裏有三四萬渤海軍,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之師。有了這些兵馬,再加上鍾藥師、吳存忠手裏的漢軍,我們完全不懼契丹人。到時候抓了蕭瑟瑟和耶律敖盧斡母子,加上蕭普賢女這個搭頭,再開了城門,奉上遼朝傳國玉璽,這首功就是我們的了。”
門外有聲音打斷了李儼伯侄三人得意的笑聲。
“老爺,有貴客來了。”
“快請來。”
耶律大石的住所,他和耶律諦裏姑、蕭誠幹正在勸說著蕭幹:“蕭大王,現今什麽局勢,你我心裏有數,宋國使節已經悄悄進入城中,言明了態度。宋國官家乃天祚先帝的姑父,晉王殿下的姑祖父,念及親情,隻要投降,自然保文妃和晉王一家,以及城中官庶軍民的周全。”
蕭幹抬起頭,目光像釘子一樣射向耶律大石三人,“你們這是要降?我們還有十幾萬兵馬,你就要降?”
“我們可以把十幾萬兵馬悉數交給你統領,帶出城去跟宋軍死戰。隻要你能扭轉乾坤,我們願意奉你為主!”耶律大石看到他這態度,一時也惱怒了。
當初夾土溝之戰,按計劃你是迂回包抄宋軍的後翼。結果看到宋軍火器犀利,調頭就跑。高粱河之戰,你奉命主後軍,押運糧草輜重,結果前軍大敗,你二話不說,丟下數千車糧草輜重,迅速轉進回南京城。
現在在這裏大義凜然地訓斥起我們來了?我雖然在宋軍麵前屢敗屢戰,但好歹正麵剛過。有本事你去麵對麵打過啊!
聽了耶律大石的話,蕭幹的臉一陣紅一陣青又一陣白,差點就湊成一個七色彩虹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