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將耶律大石/耶律諦裏姑...見過劉將軍!”耶律大石和諸位同僚站在燕京皇城門口,恭敬地拱手行禮。
“諸位義士辛苦了。”劉法客氣地說道,“諸位義士能夠順應天命,棄暗投明,避免了生靈塗炭,真是功德無量!”
寒噓幾句,劉法和耶律大石為首,介紹了各自這邊的人物。
耶律大石看得出,楊可世、高世宣、王舜臣、白崇虎、王稟等宋國名將,嘴角間都帶了一份不甘。
武將的功勳都是在戰場上博取,燕京一戰,是平遼之戰的最後大戰,多少宋將摩拳擦掌,等著建功立業。
卻想不到城中數十萬軍民舉城投降了。
功勳落空,確實有些不甘和憤然。
但耶律大石看得出,雖然眾宋將心中不忿,但這種情緒完全被克製住。就算是一臉凶相的楊可世,也擠出了幾分笑意——雖然笑得比哭還要難看,但耶律大石知道,這是因為軍令下達,宋軍上下無條件執行。
軍令如山,無一例外。這讓耶律大石開始感覺到,己方這邊,確實輸得不冤。
“文妃、晉王和楚國公主三位殿下在西園居住可好?”劉法問道。
“謝劉將軍關心。三位殿下在西園安居甚好。”耶律大石答道。
宋軍已經接管了西園外圍的保衛工作,不過內部還是由一支契丹軍自己負責。
“我們官家不日就會趕到燕京,屆時會接見三位。我等軍務在身,不便給三位殿下請安,還請耶律將軍轉達我們的歉意。”
“劉將軍客氣了。”耶律大石答完後,與耶律諦裏姑等人對視一眼。
劉法身為大宋第一名將,位高權重,卻異常地謹慎,恪守為臣之道...兩相對比,越發覺得差距所在。
“這裏是睿德殿,這裏是修偃宮...”耶律大石為向導,帶著劉法等人到處走了一圈。
“越王殿下的靈柩還在皇城中?”
越王殿下?耶律大石的腦子轉好幾個圈才明白過來,原來說得是天錫帝耶律淳。
“是的,一直停在偏殿裏。”
“先移去城中某個佛刹裏,過些日子,再選個黃道吉日下葬吧。”劉法說道,“聽說越王妃為夫殉情,自盡了?”
“是的。”
“一起吧。屆時我會向接管的官員交代,一起入葬。”
耶律大石和耶律諦裏姑感覺得到,宋國的態度是承認遼國皇嗣到天祚帝為止,後續的天錫、天奉帝統統不承認,都是偽帝。
但是晉王耶律敖盧斡作為天祚帝唯一的皇子,被宋國承認。於是在他們看來,晉王作為天祚帝的合法繼承人,文妃作為天祚帝的後妃,是正朔,是唯一有資格代表遼國向宋國投降的。
嗶嘀閣
所以自己想把耶律敖盧斡母子三人一網打盡的計劃被宋國否決了。
耶律大石開始明白宋國的招數——通過這次受降,廣而宣講,耶律敖盧斡在契丹和奚人心裏的地位就會成為唯一的正朔。
在後續的治理融合中,隻要控製住耶律敖盧斡,契丹和奚人出再大的亂子都翻不了盤——誰稱王稱帝,在契丹和奚人心裏,都是假的,自個封的。
如此數十年後,契丹和奚人完全融入大宋,耶律敖盧斡的價值也耗盡,到那時,估計他自個都不願意提自己以前的身份。
“這裏是寶悅閣,是皇城中典藏珍寶之物的地方。”耶律大石指著一處閣樓說道。
“封了嗎?”劉法轉頭問道。
“我們一進來就會同總部典軍行署的憲兵隊,點檢造冊後貼上了封條。”旁邊有軍官答道。
“現在是哪支部隊負責警戒?”
“甲二十一步兵團前營。”
“告訴他們團統領和領營,看緊了,等人來交接,不要出岔子。丟了北伐軍的臉,大家都要吐他倆的口水。”
“是!”
看到劉法輕描澹寫地說完,轉身要走,耶律大石好奇地問道:“劉將軍,不進去檢點一下?”
“都檢點造冊了,還進去看什麽?”劉法也很好奇地問道。
耶律大石一時無語了,難道我暗示得不夠明白嗎?
耶律諦裏姑在一旁連忙笑著轉圜道:“重德的意思是寶悅閣裏的珍寶各個價值連城,將軍不進去親眼檢點一二?”
“信任自己的部屬,是為將首要。”劉法不鹹不澹地答道,“本將知道兩位話裏的意思,隻是在我等軍人眼裏,世上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陛下親手授予的勳章和聖諭冊封的爵位。這寶悅閣裏的東西,在旁人眼裏,價值連城,但是在我等眼裏,如瓦礫一般。”
說完,劉法與楊可世、高世宣、王舜臣、王稟等人默契地對視一眼,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
耶律大石和耶律諦裏姑等人麵麵相覷。
“劉將軍,這是越王府,已經騰空出來,可以作為你在此的下榻之處。”耶律大石指著一處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府邸客氣地說道。
“進去看看。”劉法饒有興趣地說道。
劉法等人在耶律大石的引領下,把榭台連翩、水山同景,極其精致奢華的越王府轉了一圈。
“果然是越王府。”劉法隻能感歎了一句。
他盯著裏麵的閣亭默然了一會,轉頭過來對耶律大石等降將說道:“自從神廟先帝以來,我大宋皇城未曾增添一石一木。我們官家即位以來,宮廷用度一省再省,內侍省所用內侍宮女,人數從元符三年到現在,足足少了一半。”
說完,劉法在先,其餘眾將在後,仰首挺胸地走出越王府。
耶律大石和耶律諦裏姑再一次環視這耗費巨大的越王府,忍不住長歎一口氣,轉身緊跟著出去了。
“種師中!”劉法開始點名。
“到!”
“負責西園警戒!”
“是!”
“種師道!”
“到!”
“負責皇城警戒!”
“是!”
“白崇虎!”
“到!”
“負責南城警戒!”
“是!”
...
“高世宣!”
“在!”
“你負責城外巡哨和警戒。”
“王稟!”
“到!”
“負責燕京總體防務和警戒。”
“是。”
劉法把各處警戒工作都指定後,沉聲說道:“總指設在城南熙慶佛刹。各警戒指揮部駐地由你們各自安排。工作重點是清理城中殘餘頑抗分子、綏靖各處社會治安,以及配合對遼國某些勢力假借我軍名義為非作歹的調查...”
“大家務必把工作做紮實,迎接官家入城!”
“是!”
“諸位義士辛苦了。”劉法客氣地說道,“諸位義士能夠順應天命,棄暗投明,避免了生靈塗炭,真是功德無量!”
寒噓幾句,劉法和耶律大石為首,介紹了各自這邊的人物。
耶律大石看得出,楊可世、高世宣、王舜臣、白崇虎、王稟等宋國名將,嘴角間都帶了一份不甘。
武將的功勳都是在戰場上博取,燕京一戰,是平遼之戰的最後大戰,多少宋將摩拳擦掌,等著建功立業。
卻想不到城中數十萬軍民舉城投降了。
功勳落空,確實有些不甘和憤然。
但耶律大石看得出,雖然眾宋將心中不忿,但這種情緒完全被克製住。就算是一臉凶相的楊可世,也擠出了幾分笑意——雖然笑得比哭還要難看,但耶律大石知道,這是因為軍令下達,宋軍上下無條件執行。
軍令如山,無一例外。這讓耶律大石開始感覺到,己方這邊,確實輸得不冤。
“文妃、晉王和楚國公主三位殿下在西園居住可好?”劉法問道。
“謝劉將軍關心。三位殿下在西園安居甚好。”耶律大石答道。
宋軍已經接管了西園外圍的保衛工作,不過內部還是由一支契丹軍自己負責。
“我們官家不日就會趕到燕京,屆時會接見三位。我等軍務在身,不便給三位殿下請安,還請耶律將軍轉達我們的歉意。”
“劉將軍客氣了。”耶律大石答完後,與耶律諦裏姑等人對視一眼。
劉法身為大宋第一名將,位高權重,卻異常地謹慎,恪守為臣之道...兩相對比,越發覺得差距所在。
“這裏是睿德殿,這裏是修偃宮...”耶律大石為向導,帶著劉法等人到處走了一圈。
“越王殿下的靈柩還在皇城中?”
越王殿下?耶律大石的腦子轉好幾個圈才明白過來,原來說得是天錫帝耶律淳。
“是的,一直停在偏殿裏。”
“先移去城中某個佛刹裏,過些日子,再選個黃道吉日下葬吧。”劉法說道,“聽說越王妃為夫殉情,自盡了?”
“是的。”
“一起吧。屆時我會向接管的官員交代,一起入葬。”
耶律大石和耶律諦裏姑感覺得到,宋國的態度是承認遼國皇嗣到天祚帝為止,後續的天錫、天奉帝統統不承認,都是偽帝。
但是晉王耶律敖盧斡作為天祚帝唯一的皇子,被宋國承認。於是在他們看來,晉王作為天祚帝的合法繼承人,文妃作為天祚帝的後妃,是正朔,是唯一有資格代表遼國向宋國投降的。
嗶嘀閣
所以自己想把耶律敖盧斡母子三人一網打盡的計劃被宋國否決了。
耶律大石開始明白宋國的招數——通過這次受降,廣而宣講,耶律敖盧斡在契丹和奚人心裏的地位就會成為唯一的正朔。
在後續的治理融合中,隻要控製住耶律敖盧斡,契丹和奚人出再大的亂子都翻不了盤——誰稱王稱帝,在契丹和奚人心裏,都是假的,自個封的。
如此數十年後,契丹和奚人完全融入大宋,耶律敖盧斡的價值也耗盡,到那時,估計他自個都不願意提自己以前的身份。
“這裏是寶悅閣,是皇城中典藏珍寶之物的地方。”耶律大石指著一處閣樓說道。
“封了嗎?”劉法轉頭問道。
“我們一進來就會同總部典軍行署的憲兵隊,點檢造冊後貼上了封條。”旁邊有軍官答道。
“現在是哪支部隊負責警戒?”
“甲二十一步兵團前營。”
“告訴他們團統領和領營,看緊了,等人來交接,不要出岔子。丟了北伐軍的臉,大家都要吐他倆的口水。”
“是!”
看到劉法輕描澹寫地說完,轉身要走,耶律大石好奇地問道:“劉將軍,不進去檢點一下?”
“都檢點造冊了,還進去看什麽?”劉法也很好奇地問道。
耶律大石一時無語了,難道我暗示得不夠明白嗎?
耶律諦裏姑在一旁連忙笑著轉圜道:“重德的意思是寶悅閣裏的珍寶各個價值連城,將軍不進去親眼檢點一二?”
“信任自己的部屬,是為將首要。”劉法不鹹不澹地答道,“本將知道兩位話裏的意思,隻是在我等軍人眼裏,世上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陛下親手授予的勳章和聖諭冊封的爵位。這寶悅閣裏的東西,在旁人眼裏,價值連城,但是在我等眼裏,如瓦礫一般。”
說完,劉法與楊可世、高世宣、王舜臣、王稟等人默契地對視一眼,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
耶律大石和耶律諦裏姑等人麵麵相覷。
“劉將軍,這是越王府,已經騰空出來,可以作為你在此的下榻之處。”耶律大石指著一處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府邸客氣地說道。
“進去看看。”劉法饒有興趣地說道。
劉法等人在耶律大石的引領下,把榭台連翩、水山同景,極其精致奢華的越王府轉了一圈。
“果然是越王府。”劉法隻能感歎了一句。
他盯著裏麵的閣亭默然了一會,轉頭過來對耶律大石等降將說道:“自從神廟先帝以來,我大宋皇城未曾增添一石一木。我們官家即位以來,宮廷用度一省再省,內侍省所用內侍宮女,人數從元符三年到現在,足足少了一半。”
說完,劉法在先,其餘眾將在後,仰首挺胸地走出越王府。
耶律大石和耶律諦裏姑再一次環視這耗費巨大的越王府,忍不住長歎一口氣,轉身緊跟著出去了。
“種師中!”劉法開始點名。
“到!”
“負責西園警戒!”
“是!”
“種師道!”
“到!”
“負責皇城警戒!”
“是!”
“白崇虎!”
“到!”
“負責南城警戒!”
“是!”
...
“高世宣!”
“在!”
“你負責城外巡哨和警戒。”
“王稟!”
“到!”
“負責燕京總體防務和警戒。”
“是。”
劉法把各處警戒工作都指定後,沉聲說道:“總指設在城南熙慶佛刹。各警戒指揮部駐地由你們各自安排。工作重點是清理城中殘餘頑抗分子、綏靖各處社會治安,以及配合對遼國某些勢力假借我軍名義為非作歹的調查...”
“大家務必把工作做紮實,迎接官家入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