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桂陽縣出發,沿著未水北上,一路上都是湘江農墾師的地盤。


    他們以某某團某某營某某隊為番號,內部通行。對外一般說是某某農場。舒長翼所在的湘江農墾師第四團團部所在的農場,叫安福農場,位於永興和未陽兩縣之間,在未水支流肥水兩岸。


    根據舒長翼的介紹,他們拓墾一般分兩步進行,一是開荒,除了開荒之外,還要跟當地的山民和土著爭。湘江這邊還好些,多半是跟山民爭地、爭水。往往打到後來,山民們自己跑下山來,成為農場的一員。


    沅江、澧水那邊才叫一個激烈。


    那裏的山蠻子都是一村一寨,人多勢眾。前太宰子厚公(章惇)開邊設置的許多州縣,名義上已經深入到沅州(止江)、晃州(新晃)、靖州(靖縣)、通道、保靜州(保靖)和富州(龍山),但是實際上移民勢力單薄,時常被周圍的山蠻襲擾。


    拓墾團過去後,開墾越多,出產越豐富,山蠻首領們越嫉妒。貪婪的他們暗中派遣蠻兵,不斷燒殺搶掠。


    據舒長翼說,他有舊同袍在那邊,書信中說,無一日不在戰鬥。就算下地耕種,刀槍弓弩也是隨身攜帶,或者放在就手的地方。情況一不對,抄起來就幹。


    大宋有一位武德充沛的官家,怎麽可能讓這些拓墾團孤軍奮戰,他指使樞密院,從附近的衛戍軍以及兩湖郡兵裏,抽調精幹部隊,深入沅江、澧水地區輪戰。


    有這些強悍的職業軍人下場參戰,拓墾團自然是越戰越強,直接把附近的山蠻打服了。貪婪的頭人寨主直接幹掉,山蠻們直接按山民收編入拓墾團。


    不僅如此,幾年山區輪戰,大宋練就出一支能適應山地叢林作戰的山地步兵團,南寧軍一半以上的部隊,就是從此基礎上抽調組成的。


    開荒,穩住周邊的環境後,就進入到第二步——分地,按照開荒拓墾時期,功勞多少來分。陣亡或病故者,功勞由家卷繼承。


    虞衡部和湖南郡直接頒發田地證書,以後這田地世世代代就是他們家的,除非犯有謀反、大逆、叛國三大罪,否則的話無權剝奪。


    當然了,你自己要賣,朝廷和官府也阻止不了。


    舒長翼在湘江農墾師小有名氣,無論去哪個農場,一提到安福農場的舒九指,幾乎都知道。聽到是他的朋友,都客氣邀請留下吃飯,至少要喝杯熱茶。


    在喝茶和吃飯的閑聊過程中,蘇定波得知,農場除了耕種稻田之外,還會配種其餘的作物。從瀛洲帶回來的三大仙種,紅薯、土豆、玉米,拓墾團是第一批大規模耕種的。


    格物院農作物研究所在潭州有個分所,裏麵有數十位研究員,專門指導拓墾團的種植。


    看樣子三大仙種在拓墾團種得十分不錯。任何一家農場,都有紅薯幹,玉米粥和土豆泥拿出來招待蘇定波。


    吃飯時喝得酒,也是紅薯、土豆、玉米等雜糧釀造的“大曲”,不同的水質,釀就出不同口味的大曲,風格各異,不過都是自產自喝,不會拿出去賣。


    蘇定波發現,在拓墾團或農場裏,有一個大好處,自己釀酒不用繳納酒稅。


    酒稅此前是大宋重要的物產稅。自從新政之後,相繼建立起數十家酒廠,進行大規模地製酒,去百姓家裏收酒稅,反倒少了——不過有檢舉,還是會去收的。


    可是地方官府的稅吏,就算收到檢舉,也不敢去在拓墾團或農場收酒稅。


    萬一把你當襲擾的山蠻收拾了,找誰喊冤去?——人家歸樞密院管。


    蘇定方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考察當地的出產。


    現在湖南和江西郡,生產力最強的可能就是這拓墾團,現在叫農場。他們除了主種稻穀、配種紅薯等雜糧外,還因地製宜地種桑養蠶、種茶製瓷,在湖泊周圍的平原地區,還有大規模地種植棉花。


    在潭州、鼎州、衡州已經有了絲綢廠、紗廠和棉布廠。各農場的絲繭和棉花運到這幾處,變成了絲綢和棉布。


    出產還有茶葉、瓷器、果脯等等,嗯,還有豬鬃毛和桐油。


    這兩個東西看著不顯眼,其實在工業上用處很多,比如造船就需要很多豬鬃毛刷子,給船板刷桐油,做第一道防水處理。


    隨著火器的大規模應用,豬鬃毛刷子需要的越來越多——尤其是海軍,清理艦炮炮膛少不了它,而且火炮開火幾次後,炮管溫度很高,毛刷子很容易就損壞掉了。消耗品啊!


    除了海軍,海麵上跑的大宋船隻,除了漁船,民用船隻誰上麵不裝幾門火炮?——惦記船上財富的人太多了。


    蘇定波在自己的本子上又記下一筆。廣州已經是南海地區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海運中心,這種物資的需求是海量。


    順水到了衡州衡陽,湘水和未水在這裏匯合,這才是完整的湘江。


    其實湖南下嶺南最好的通路,就是前秦時期打通的通路——湘水南下,過永州,在興安通過前秦時期挖掘的靈渠,與漓水相連,一路東進,在梧州匯入西江,直奔廣州。


    隻是這條路便利是便利,就是繞得有些遠了。


    不管如何,衡州現在是湖南郡南邊重鎮,衡陽縣城裏工廠林立,多是靠湘江農墾師下屬各農場的出產做原材料。


    到了潭州,蘇定波坐了船,沿著雲澤湖,去鼎州和嶽州等地轉了一圈,本子上的資料更加詳盡。


    湖南郡,光是農墾師各農場的物產,就能很好地滿足廣州港海商的部分需求。


    《青葫劍仙》


    ——絲綢品質不差,但產量跟江東和東海比,相差很遠。隻能做種類上和數量上的補充。棉布有一部分,數量不少,但是更多的是滿足兩湖和巴蜀等地的百姓使用,能用到海貿的不多。


    茶葉和瓷器,豬鬃毛和桐油等物,可以成為南下的主力產品。


    蘇定波一項項盤算著,開始草擬報告的底稿。葉遜需要一份詳盡的商業調查報給到他。


    突然有嶽州官府的人急匆匆地來找到。


    “你是金利鋼鐵廠總經理蘇定波?”


    “是的。”


    “官家傳你!”


    蘇定波嚇了一跳,“官家?他傳我?官家傳我去開封幹什麽?”


    “我們怎麽知道?不過官家不在開封,在江夏。官家傳你去江夏麵聖,快,趕緊動身。”


    嶽州官府的人催促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