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裏走,有海洋研究所,有物理研究所,有冶金研究所,有化工研究所...這些區域展示的成果專業性比較強,又因為保密條例故意遮掩,搞得晦澀難懂,除了部分專業人士立足細看,其他的參觀者都是走馬觀花。


    到了一處,看到人頭湧動,烏泱泱的數百人,圍著一個展區在看熱鬧。


    嶽卓群抬頭看了看招牌,原來是地理學會的展會。


    地理學會由格物院地理所主導,但是又歸尚書省兵部管轄,按照宋人的說話就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雙重領導”。


    圍觀的人群有近半是各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很多都認識嶽卓群,把他當貴客,紛紛讓出一條道,讓他和羅培嗣擠到了前麵去。


    原來是幾張地圖,都是探險隊最新成果。這些探險隊基本上是由兵部和地理學會主導,由幾大商會讚助。


    大多數是海路,少數是陸路。


    一張地圖是一支代號精衛甲三的探險隊,抵達了炎洲非洲最南邊一角,探索了一番後又退了回來。


    羅培嗣盯著那張地圖看了一會,半天看不出所以然來,忍不住問嶽卓群。


    “這地圖怎麽含湖不清,關鍵位置都被塗抹了?”


    “這是抄本,很多地方都被遮掩了。這些是探險隊用鮮血和性命換來的,怎麽可能輕易公布於眾?都是機密。”


    “哦,原來如此。”


    地圖學會還展出了一支探險隊從五馬群島馬魯古群島一帶向東的探險結果。


    五馬群島出產雞舌香丁香、肉豆蔻等香料,都是價值非凡的貨品。以前把控在大食人手裏,大部分利潤被他們賺去。


    後來宋人變得強勢,憑借海峽、呂宋兩經略司和白澤、鬼車兩水師的強大實力,逐漸把大食人從這一地區排擠出去。


    占據這裏後,它和龍木群島小巽他群島數以千計的大小島嶼,不僅成為大宋水師剿滅海盜,實戰訓練的好場所,也成了探險隊的天堂。


    這支探險隊在五馬群島東邊找到一個形似烏龜的大島,被連同東邊一串的群島,被取名為玄武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


    他們在回程的時候,往南邊兜了一圈,居然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大島。他們圍著轉了半個月,居然沒有看不到頭,隻好又兜了回來。這個大島被命名為方壺島澳大利亞島。


    圍觀的人數最多的是地理學會關於瀛洲地區的展示。


    第一支前往瀛洲地區的探險隊出發於天啟四年,天啟八年回國。曆時四年,不僅建立了幾處前哨據點,還獲得了大量的地理、海洋等資料。


    由於這些資料,兵部和地理學會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組織探險隊,持續向瀛洲進發,一年一支,而且規模不小


    今年甚至根據地理和緯度資料,派出一支陸上探險隊,過黑水河,沿著大陸海岸線向東北探勘,試圖找到通往瀛洲的陸上通道。


    跟據《海外勘探拓殖律,所有探險隊發現新地方,被地理學會確認後,以後該地方的收益,包括礦產、耕種等所有方麵,必須分十分之一給探險隊。有效期六十年——自正式開發起算起,隻要沒有正式開發,一百年,兩百年都不算。且該權益可以繼承。


    去海外勘探是一本萬利、遺利子孫後代的好買賣,所以才有這麽多人參觀地理學會的成果展示。


    動靜最大的是格物院與秘書省合辦的臥龍崗研究局推出的一個鋼鐵家夥。


    它樹立在左甲會堂與左乙會堂之間的庭院裏,圓滾滾的身子,比院牆還要高一半,全是用上好鋼鐵打造。頭頂上有兩根長長的圓筒,像是旗杆。


    這怪物是什麽玩意?


    圍觀的上千人,都跟嶽卓群和羅培嗣一樣,心懷疑問。


    研究局的幾個人湊在一起滴滴咕咕一會,又跟主辦方申請了好一會,終於在熙熙攘攘的議論聲中,開始“演出”。


    幾個人推來幾車子上好的精煤,還有幾個人給怪物肚子灌水,另外三個人架著梯子在怪物上下周圍來回地檢查。


    打開怪物底部一個口子,這些人居然開始填煤生火,不一會兩根旗杆開始冒出滾滾的黑煙。


    “是爐子!給大會堂供熱的爐子。”


    “不對,是給大浴場燒熱水的爐子。”


    在一片嗆人的煤煙味道中,有兩個聲音爭了起來。


    兩人的話引起了眾人的哄笑,有什麽好爭的,不都是爐子嗎?


    靜靜地等了一會,怪物肚子的水被燒開了,呲呲地往外噴白色的水氣。


    “漏氣了,這玩意兒漏氣了。”有人在打趣道。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操作的人沒有出聲,三個在繼續緊張地檢查,警惕意外發生。兩個在怪物底部操作著閥門和扳手。


    還有兩人指揮一群力夫,把一車又一車的磚頭運到一個鐵架子底部的鐵筐裏。很快就裝滿,初步估算,起碼有四五千斤。


    按照新製,少說有兩噸半重。


    大家繼續觀看著。


    隻見操作的人左扭扭,右板板,突然一根管子呼哧地噴出大量的水蒸氣,發出尖銳的叫聲。所有的人嚇得往後猛退了幾步。


    這時大家看到怪物另一麵的一個一層樓高的大鐵輪子,被一根鋼鐵製成的曲杆推動著,緩緩轉動起來。


    轉動的鐵輪子聯動著一根轉軸,轉軸通過一組齒輪連著一個圓槽,上麵卷著一根鋼索,鋼索通過鐵架子上的滑輪,把底部裝滿兩噸半磚石的鐵筐,緩緩地向上拉動。


    速度慢,但是很穩,顯得毫不費力。


    看著沉重的鐵筐越來越高,被吊到足足四層樓高的鐵架頂部,圍觀的人們發出驚歎聲。


    這樣的牽引起重機器,港口、礦山等地有不少,但是絕大多數用的是畜力,少部分用的水力。現在這個怪物機器,隻需要水和煤,就能產生這麽大的力量。


    真是讓人驚訝,許多識貨的人眼睛發光。


    等到了頂部,操作的三人又是一陣操作,卡嗒聲響,大鐵輪跟轉軸脫離開。然後大鐵輪停了下來,開始緩緩往相反的方向轉動。


    等它轉得勻速起來,卡嗒一聲,又與聯軸連在一起,聯軸反轉,帶動鋼索緩緩下降,鐵筐緩慢而平穩地下降。


    鐵筐穩穩落在地上後,周圍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太神奇了,太出乎人意料了。


    許多人圍了上去,七嘴八舌地向研究局的人谘詢此物的情況。


    原來它叫蒸汽機,是研究局重點項目。今年剛做出了一台原型機,正好趕上科學技術大會。


    研究局的人再三強調,蒸汽機還處在研製狀態,還有很多缺陷——剛才的演示,屬於四分準備,六分運氣。遠遠達不到實用的狀態,還需要五到十年的反複測試和改進,才有可能投入到實用。


    不少觀眾露出失落的神情。他們多是工廠主和商會東家——他們現在有個新稱呼,實業家和投資家。他們是科學技術的狂熱擁躉,因為科技可以幫他們提高生產效率,產出更多的貨品,掙到更多的錢。


    所以他們非常熱衷參加類似的大會,尋找可以實用的科技創新——那是發財的不二法門,有時好幾位實業家和投資家同時看中一項,需要競價才能獲得該技術的授權。


    蒸汽機的用處,他們敏銳地發現到了。可是聽到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用,確實非常失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