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太後滿眼慈愛地看著幾個長大的皇子,越看越愛。


    “官家定的這個法子好,放到外麵去讀書,見見世麵,接接人氣。一個個長得跟小老虎似的,既健壯,又虎虎有生氣,個頭都比其他家同齡的要高一截。老身看著就喜歡。”


    “老身在宮裏這麽多年,官家你們小時候的樣子,我都見過,都養成樣子?都養成籠子裏的小雀兒了。哪有這幾位哥兒們這麽活潑靈動,真是讓人那麽喜歡,老身是怎麽都看不夠。吃,多吃些,我的好乖孫。你們都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些,長得高高的,壯壯的。”


    “你們父皇,也是這個年紀,猛地開胃口了,吃得那叫猛啊,其他幾位哥兒的食量,都沒有他一個人大。所以現在是幾兄弟裏最高大最壯實的一個。”


    趙似看了趙廓三人一眼,沒有出聲,隻是含笑地聽著母親的絮絮叨叨。


    聖慈宮的家宴如往常一樣,十分融洽又輕鬆。


    等到眾人一一向朱太後告辭離去,德妃李清照尋了個機會,走到趙似跟前。


    “官家,臣妾有事想跟你說。”


    趙似看了她一眼,“那好,朕今晚就去你那裏。”


    “嗯”,李清照微紅著臉,低下頭應了一聲。然後向朱太後行禮,帶著大皇子趙廓和四皇子趙康離去。


    到了晚上十點多,趙似離開崇政殿,進了後宮。他不用步輦,信步走著,邊走邊甩手聳肩,活動氣血——久坐之後要稍微活動一下,活血鬆筋。


    李芳已經去陽春宮報信,跟在趙似身後的是於化田和梁師成。


    “化田,師成,事情都妥當了?”


    “回官家的話,小的布下的網已經撒下去了。”於化田先答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跑不了。”


    梁師成緊接著說道,“官家,小的誘餌也拋出去了,魚也上鉤了。隻是這幾尾魚裏,還缺了官家名錄裏的兩位。”


    “不著急,釣魚就得有耐心。這些魚,都是貪心不足,早晚要上鉤的。朕辦的桉子,必須辦成鐵桉,不能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一紙詔書就定了罪。世人不服,後人不服。”


    趙似一邊掄動著肩膀和手臂,緩緩地說道。


    “官家的旨意,小的們一定用心去辦。”


    “淮西、河東、浙西、閩北,還有朝中這些滿嘴義理,心裏全是黃白之物的大臣們,你們舍得死,朕就舍得埋。”


    趙似冷然的聲音,在巷道裏輕輕回響著,格外凜然。


    宋朝皇城並不大,所以後宮也大不到哪裏去。趙似很快就來到陽春宮門口,很普通的宮闕建築物,門楣上掛著一塊匾額“陽春德澤”,不知哪位先帝寫得,反正寫得比自己的好看。


    德妃李清照在宮門裏的庭院裏迎接。


    “官家。”


    “大哥和四哥都睡了?”


    “都在偏閣裏睡了。”


    “哦。”


    李清照忙個不停,為趙似換上家居的偏服——他在每位後妃的宮裏都有兩套家居便服。再端上溫水,洗臉洗腳。


    諸位後妃都知道,趙似有個習慣,睡覺前喜歡泡個熱水腳。


    一切忙完,給趙似端上一盞雪梨羹,李清照在旁邊坐下。


    “德妃,你有什麽事想跟朕說?”


    李清照在等待趙似時,一直猶豫,但是想到大兒子居然成了景靈小學一霸,長大後不知道會成為什麽樣的人,心裏猛地下定了決心。


    現在聽到趙似一問,馬上把趙氏三虎今天在景靈小學與趙氏四豹“友好交流”的事情,簡略地說了一遍。


    “打架啊,誰打贏了?”


    李清照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官家,你的注重點好奇特啊。


    “當然是你的三個兒子。大哥驍勇,二哥穩重,三哥詭計多端,蔡王府的四位哥兒沒占到便宜,還被定為肇事者。”


    “那就是打贏了!嗯,以三鬥四,看著是以少勝多。可是十一哥的那幾個兒子都是文縐縐的,一個個長得跟豆芽似的。朕的三個兒子,天天早起鍛煉,還隔三差五地去懷德營參加操練,不能比。三打四,打成這個樣子,勉強達標。”


    李清照氣得差點跳了起來,


    她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柔聲說道:“官家,四哥也大了,到了入學啟蒙的年紀。臣妾想讓他跟在身邊,親自教他。”


    看到趙似沒有反駁,也沒有生氣,於是繼續說道:“臣妾看過大哥的作業,有些荒廢,想著把他也留在身邊,一並教誨。還請官家準允。”


    趙似澹澹一笑,“娘子的才學,教這兩個小童,足以。隻是,”他輕輕放下手裏的雪梨羹,問道。


    “娘子有沒有想過,你如此苦心教他倆,是想讓他們長大後成為什麽人?”


    李清照正要脫口而出,我想讓我的兩個兒子成為名動天下的大才子。


    可是轉念一想,他們是皇子,可以考大學,但是根本不可能去參加國考——你國考中試,去哪個衙門做公?哪位上司敢指使你們?既然如此,學得滿腹才學又有什麽用?


    他們雖是皇子,卻不是皇嫡子。皇後曾氏已經懷孕數月,一旦生下皇子,就是皇嫡子,大宋儲君。那麽自己兩個兒子,長大後的模板就應該是他們的伯父—蔡王殿下。


    吃喝玩樂,荒淫無度,卻是朝野上下交口稱讚的賢王——隻要沒有表現出政治野心,沒有為非作歹,那就是賢王。


    可要是自己的兒子變成這個樣子,李清照覺得十分惡心,無比地厭惡。


    不甘啊。


    看到李清照遲疑不決的樣子,趙似澹澹地說道:“娘子啊,我們先不要急著決定讓哥兒們成為怎麽樣的人,讓他們過一個歡快有趣的童年。等到他們需要承擔起責任時,會有如山的責任找到他們的。”


    “可是官家,臣妾擔心他們...”


    “擔心什麽?擔心他們走向邪路?”趙似反問一句。


    “是的。他們是皇子,當為表率!”李清照鼓足勇氣說道。為了兒子的未來,她第一次如此強硬地跟官家對話。


    趙似看著李清照跟一隻護崽的母雞似的,不由地笑了。


    “隻要我們不寵溺嬌慣他們,走不上邪路的。”趙似安慰道,“朕自小讓幾位哥兒去景靈小學讀書,就是要自小告訴他們,他們跟別人沒有什麽不同,挨打了會痛,挨批了會不高興,被表揚了會高興。會嫉妒,會羨慕,會開心,會傷心。”


    “隻有把心態擺正了,才能俯下身來。隻要不高高在上,對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充滿感情,不把別人不當一回事,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就算他長大後是浪蕩子,也壞不到哪裏去。”


    “官家,皇後也是生下嫡子,到了年紀,也送去景靈小學嗎?”


    “是的,朕的兒子,到了年紀,都去景靈小學讀書。在那裏受完基礎教育,再根據他們的愛好的意願,去讀軍校、大學或者學藝術。”


    李清照再也沒有出聲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