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位於浿水(大同江)入海口,是高麗北界、西京地區最大的港口,也是高麗國北界地區重要的商貿城鎮。
高麗國朝廷原本在這裏設置一個市舶司,彷宋國例,征收關稅。隻是幾年前的海盜橫行後,加上國內的權貴推波助瀾——現在高麗國商人與宋國海商交易,誰還交關稅?
於是這南浦市舶司形同虛設,成了商人們歇腳聚會的地方。
樸為先是南浦市舶司的胥吏——高麗國處處學以前的宋國,胥吏也是賤職。其它地方的胥吏還有灰色收入,大把的油水。南浦市舶司就不行,勾管公事的官人們早就跑去西京平壤城某處寺廟辦公去了,這裏的老鼠都比樸為先富足。
今天樸為先忙進忙出。
抱來一堆的木柴,燒起一堆火,把室裏的寒氣驅得幹幹淨淨。十來個人坐在溫暖的房裏,喝著樸為先煮的湯,吃著他做的麵餅,渾身上下都舒坦,然後愜意地聊起天來。
“樸大使,”一個叫王甲的商人開著玩笑道。
整個南浦市舶司就剩下兩三個胥吏和十幾個庫丁看家,樸為先年紀最大,也是他們的頭,於是便被來往熟悉的商賈們戲稱為樸大使。
“你這麵餅做得真好吃,手藝見長啊!”王甲笑著說道。
“讓幾位東家見笑了。”樸為先腆著臉,討好地說道。
沒辦法,吃飯要緊,把這些商人伺候好了,隨便賞幾個錢,足夠用市舶司留守的這些人一家老小吃嚼好幾天的。
“主要是用的諸位東家從宋國帶來的精麵粉。這麵粉,磨得真細,做起麵餅來,勁道十足。”
另一位叫李乙的商人說道:“想必是金老六上回販回來的那批青州麵粉。聽說是宋國中原農科所培育的上好麥種,精心篩選過,又用水磨機子細細磨過,確實好,不論是拉條還是做餅,都好吃。就是貴,隻有兩班的官人們才吃得起。”
“李東家說得沒錯。正是金東家上回運來的那批青州麵粉,說是叫什麽泰山號,賣剩下半包,見我們可憐,便賞下了。不舍得吃。我們都是卑賤之人,有粗糧填飽肚子就行了,那還敢吃這麽精細的糧食,要是把嘴巴和肚子吃叼了,那才壞了事。”
“哈哈,樸大使這話說的。他留著這麵粉,給到我們吃,是想多撈些賞錢吧。”一位商人笑道。
“讓諸位東家見笑了。諸位東家,都是大方康慨之人。這些日子,全靠你們打賞,要不然,我們這些人的一家老小,早就餓死了。”
樸必先歎息了一聲說道:“這幾年北邊用兵,征糧,簽丁,十室九空。浿水左右三百裏,要是誰家米缸裏還能刮出些米粒來,都是殷實人家。聽說,昨個官府下文了,下月開始,北界、西海道和交州道,十二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都算壯丁。”
眾商人默然無語。
他們走南闖北,這些地方上的情況當然知道。隻是他們能說什麽?什麽都不能說,也不敢說。
“聽說北界打了大勝仗,挾此威勢,說不定宋國願意跟我們談和。不打仗就好了,修生養息,熬幾年,民生民計都能恢複。”
“這話你也信?”李乙不屑地說道。
“聽說大王的教令已經頌布四方,裏麵就是這麽說的。”
“下麵的人蒙上麵,上麵的人再騙大王。上上下下一起蒙騙大王。殲敵四萬,你信嗎?別武班,我給他們送過糧食,無非是各地武班精壯子弟組成的。跟你們說,別武班裏,十個有八個都是冒名頂替的。”
“真的假的?”
“十足的真。朝廷組織別武班,不是進官加爵,是去跟凶狠的女真人死戰。右班子弟誰願意去?隻好花錢請地方上的亡命徒,甚至去牢裏買凶徒罪犯,冒名頂替去入班。驍勇有幾分,窮凶極惡。就是隻能打順風仗,一旦遇到比他們更凶更橫的,兵敗如山倒。”
“前兩年,打出什麽樣的戰果我們又不是不知道。幾萬人被女真人數百上千人追著打,現在突然神勇了,你信嗎?”
在座的商人大多數搖頭。
都是走南闖北的人,見得多,知道什麽是真,什麽是假。
“這樣看,仗還得打下去,這什麽時候是個頭啊。”一位商人歎息道。
“是啊,現在各地民生凋敝,沒人買得起東西,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是啊,聽說慶尚道、全羅道和楊廣道,有暴民作亂,打破莊園,把倉庫掠搶一空,高門大戶全家或殺或逃,慘啊。”
“都是被逼得沒辦法。快要餓死了,還有什麽做不出來。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樸必先在一旁給眾人滿上熱湯,賠笑說道:“諸位東家說笑,你們的日子難過?那我們不得在鹹水坑裏刨食?”
王甲喝了一口湯,長舒一口氣。白色的水氣如同一根煙柱,被噴了出來。
“你不知道,我們高麗,一切都掌握在王室和兩班官人手裏。在座的眾人,誰不是替某位大官人奔走勞累?賺錢的時候,上頭還有幾分笑容,賞賜一點殘羹剩飯。現在越來越難賺錢,那臉就難看了。呼喝打罵,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王甲捧著缺了口的陶瓷碗,愣愣地看著火堆,眼裏無盡地悲哀。
“我有個老兄弟,一起做了二十年生意。這兩年生意難做,能賣給宋人的東西越來越少,換不到錢,換不到錢就買不回東西。隻能從百姓們手裏搶活命的糧食拿去換。他一時心軟,耽誤了幾樁買賣。”
“唉——他救了別人,誰救他一家啊?大官人惱怒了,也不管我的老兄弟替他賺了多少錢,用皮鞭把他活活打死,一家發賣為奴...”
室裏一片寂靜。大火還在熊熊燃燒著,燒著的木柴發出啪啪的輕微聲,像是遠處鞭子抽打的聲音。
有商人幽幽地說道。
“真想搬去大宋。那邊不再視商人工匠為卑賤之職。合法經營,納稅足額的商賈和工場主,還會被地方上報,請授郡州縣三谘議郎的官位。雖然隻是一份虛職,但是郡州縣每年召開兩次谘議局會議,可以列席參加發言。知州知縣和郡守都會出席,虛心聽取意見。這身份待遇,就是不一樣。”
“做得大的商賈廠主,還會被授予通議郎官名,入中書省通議院。這幾年,大宋給十幾位大商人工廠主,授予勳位,足以光宗耀祖,富貴一輩子。”
“聽說我們高麗有不少巨商,已經悄悄把家卷轉移去大宋東興、登州和上海。”有位商人爆出猛料。
“那可真是有先見之明啊。真是後悔,為什麽我不醒目,早點辦...現在好了,家人全被官人們拿捏著,當做人質...”
正七嘴八舌地說著閑話,一位在外麵巡視的市舶司庫丁跑了進來。
“來船,來船了!”
“宋國的商船來了。”商人們並不驚訝,王甲掐指一算,“現在是九月中,入冬了,刮得是西北風,想必是遼東或東興城過來的船。”
另一位商人笑著說道:“宋國的海船厲害著,什麽橫帆縱帆,方帆三角帆,隻要有風,不管是哪個方向的風,都能借到風。說不定是海州或上海過來的船呢!”
“你啊,就喜歡爭辯,要不我們打個賭,看到底是哪裏的船。諸位,你們下不下注?”
“下注,當然下注!”眾商人也來了興趣。
樸必先機靈,不知從哪裏找來一張公文紙,翻過來在背麵空白處畫上幾個格子,分別填上遼東、東興、登州、密州、海州、上海等港口。
“我們把賭注說一說...”
這時,另一個庫丁衝了進來,喘著氣,斷斷續續地說道:“船,好多,船,好大,船!”
高麗國朝廷原本在這裏設置一個市舶司,彷宋國例,征收關稅。隻是幾年前的海盜橫行後,加上國內的權貴推波助瀾——現在高麗國商人與宋國海商交易,誰還交關稅?
於是這南浦市舶司形同虛設,成了商人們歇腳聚會的地方。
樸為先是南浦市舶司的胥吏——高麗國處處學以前的宋國,胥吏也是賤職。其它地方的胥吏還有灰色收入,大把的油水。南浦市舶司就不行,勾管公事的官人們早就跑去西京平壤城某處寺廟辦公去了,這裏的老鼠都比樸為先富足。
今天樸為先忙進忙出。
抱來一堆的木柴,燒起一堆火,把室裏的寒氣驅得幹幹淨淨。十來個人坐在溫暖的房裏,喝著樸為先煮的湯,吃著他做的麵餅,渾身上下都舒坦,然後愜意地聊起天來。
“樸大使,”一個叫王甲的商人開著玩笑道。
整個南浦市舶司就剩下兩三個胥吏和十幾個庫丁看家,樸為先年紀最大,也是他們的頭,於是便被來往熟悉的商賈們戲稱為樸大使。
“你這麵餅做得真好吃,手藝見長啊!”王甲笑著說道。
“讓幾位東家見笑了。”樸為先腆著臉,討好地說道。
沒辦法,吃飯要緊,把這些商人伺候好了,隨便賞幾個錢,足夠用市舶司留守的這些人一家老小吃嚼好幾天的。
“主要是用的諸位東家從宋國帶來的精麵粉。這麵粉,磨得真細,做起麵餅來,勁道十足。”
另一位叫李乙的商人說道:“想必是金老六上回販回來的那批青州麵粉。聽說是宋國中原農科所培育的上好麥種,精心篩選過,又用水磨機子細細磨過,確實好,不論是拉條還是做餅,都好吃。就是貴,隻有兩班的官人們才吃得起。”
“李東家說得沒錯。正是金東家上回運來的那批青州麵粉,說是叫什麽泰山號,賣剩下半包,見我們可憐,便賞下了。不舍得吃。我們都是卑賤之人,有粗糧填飽肚子就行了,那還敢吃這麽精細的糧食,要是把嘴巴和肚子吃叼了,那才壞了事。”
“哈哈,樸大使這話說的。他留著這麵粉,給到我們吃,是想多撈些賞錢吧。”一位商人笑道。
“讓諸位東家見笑了。諸位東家,都是大方康慨之人。這些日子,全靠你們打賞,要不然,我們這些人的一家老小,早就餓死了。”
樸必先歎息了一聲說道:“這幾年北邊用兵,征糧,簽丁,十室九空。浿水左右三百裏,要是誰家米缸裏還能刮出些米粒來,都是殷實人家。聽說,昨個官府下文了,下月開始,北界、西海道和交州道,十二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都算壯丁。”
眾商人默然無語。
他們走南闖北,這些地方上的情況當然知道。隻是他們能說什麽?什麽都不能說,也不敢說。
“聽說北界打了大勝仗,挾此威勢,說不定宋國願意跟我們談和。不打仗就好了,修生養息,熬幾年,民生民計都能恢複。”
“這話你也信?”李乙不屑地說道。
“聽說大王的教令已經頌布四方,裏麵就是這麽說的。”
“下麵的人蒙上麵,上麵的人再騙大王。上上下下一起蒙騙大王。殲敵四萬,你信嗎?別武班,我給他們送過糧食,無非是各地武班精壯子弟組成的。跟你們說,別武班裏,十個有八個都是冒名頂替的。”
“真的假的?”
“十足的真。朝廷組織別武班,不是進官加爵,是去跟凶狠的女真人死戰。右班子弟誰願意去?隻好花錢請地方上的亡命徒,甚至去牢裏買凶徒罪犯,冒名頂替去入班。驍勇有幾分,窮凶極惡。就是隻能打順風仗,一旦遇到比他們更凶更橫的,兵敗如山倒。”
“前兩年,打出什麽樣的戰果我們又不是不知道。幾萬人被女真人數百上千人追著打,現在突然神勇了,你信嗎?”
在座的商人大多數搖頭。
都是走南闖北的人,見得多,知道什麽是真,什麽是假。
“這樣看,仗還得打下去,這什麽時候是個頭啊。”一位商人歎息道。
“是啊,現在各地民生凋敝,沒人買得起東西,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是啊,聽說慶尚道、全羅道和楊廣道,有暴民作亂,打破莊園,把倉庫掠搶一空,高門大戶全家或殺或逃,慘啊。”
“都是被逼得沒辦法。快要餓死了,還有什麽做不出來。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樸必先在一旁給眾人滿上熱湯,賠笑說道:“諸位東家說笑,你們的日子難過?那我們不得在鹹水坑裏刨食?”
王甲喝了一口湯,長舒一口氣。白色的水氣如同一根煙柱,被噴了出來。
“你不知道,我們高麗,一切都掌握在王室和兩班官人手裏。在座的眾人,誰不是替某位大官人奔走勞累?賺錢的時候,上頭還有幾分笑容,賞賜一點殘羹剩飯。現在越來越難賺錢,那臉就難看了。呼喝打罵,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王甲捧著缺了口的陶瓷碗,愣愣地看著火堆,眼裏無盡地悲哀。
“我有個老兄弟,一起做了二十年生意。這兩年生意難做,能賣給宋人的東西越來越少,換不到錢,換不到錢就買不回東西。隻能從百姓們手裏搶活命的糧食拿去換。他一時心軟,耽誤了幾樁買賣。”
“唉——他救了別人,誰救他一家啊?大官人惱怒了,也不管我的老兄弟替他賺了多少錢,用皮鞭把他活活打死,一家發賣為奴...”
室裏一片寂靜。大火還在熊熊燃燒著,燒著的木柴發出啪啪的輕微聲,像是遠處鞭子抽打的聲音。
有商人幽幽地說道。
“真想搬去大宋。那邊不再視商人工匠為卑賤之職。合法經營,納稅足額的商賈和工場主,還會被地方上報,請授郡州縣三谘議郎的官位。雖然隻是一份虛職,但是郡州縣每年召開兩次谘議局會議,可以列席參加發言。知州知縣和郡守都會出席,虛心聽取意見。這身份待遇,就是不一樣。”
“做得大的商賈廠主,還會被授予通議郎官名,入中書省通議院。這幾年,大宋給十幾位大商人工廠主,授予勳位,足以光宗耀祖,富貴一輩子。”
“聽說我們高麗有不少巨商,已經悄悄把家卷轉移去大宋東興、登州和上海。”有位商人爆出猛料。
“那可真是有先見之明啊。真是後悔,為什麽我不醒目,早點辦...現在好了,家人全被官人們拿捏著,當做人質...”
正七嘴八舌地說著閑話,一位在外麵巡視的市舶司庫丁跑了進來。
“來船,來船了!”
“宋國的商船來了。”商人們並不驚訝,王甲掐指一算,“現在是九月中,入冬了,刮得是西北風,想必是遼東或東興城過來的船。”
另一位商人笑著說道:“宋國的海船厲害著,什麽橫帆縱帆,方帆三角帆,隻要有風,不管是哪個方向的風,都能借到風。說不定是海州或上海過來的船呢!”
“你啊,就喜歡爭辯,要不我們打個賭,看到底是哪裏的船。諸位,你們下不下注?”
“下注,當然下注!”眾商人也來了興趣。
樸必先機靈,不知從哪裏找來一張公文紙,翻過來在背麵空白處畫上幾個格子,分別填上遼東、東興、登州、密州、海州、上海等港口。
“我們把賭注說一說...”
這時,另一個庫丁衝了進來,喘著氣,斷斷續續地說道:“船,好多,船,好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