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會,博濟長空說道:「大家同去吧。說來慚愧,東奔西走這些日子,幾乎都沒去道觀懺禮。」


    四人去澡堂子洗了個澡,換上叫隨從們取來的幹淨家常服,一起結伴來到蒲華城東的玄天觀。


    門口匯集了不少人,見了麵紛紛起手行禮,互相問候——左手捏子午訣,當胸豎直,微一低首,口中同時說一句:「無量天尊,道友安好!」


    晚上八點整,道觀鍾聲響起,大殿門大開,兩位小道士在門口滿臉笑容地迎接眾人。


    燕萬石、博濟長空、勃律泰、屠蘇裏四人隨著大家進到大殿裏,先在殿門拎了個蒲團,各自找了個空地,盤腿在蒲團上坐下。


    大殿裏是水磨石地板,早就被搽拭得幹幹淨淨。三百多人號,把整個大殿坐得滿滿的。聽得銅罄聲響,大家都閉嘴不語。一位中年道士端坐在前麵的台子上,開口念經。


    他聲音悠揚,很有質地,仿佛深山幽穀裏的銅鈴。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念的正是《太上感應篇》。


    燕萬石等人,心中隨念。三百道心念,仿佛三百條無形絲弦,匯聚在眾人的頭頂,結成一個太極。


    道門敬天宗,是近十幾年來興起的道門,也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宗教教派。


    創始人名叫郭靈寶,道號長靈子,原是太一道有名的道士,知識淵博,道法精湛,甚至對佛教也有很深地了解。隻是他厭惡當時的道教主流符籙派等道門,執於末支紛爭,不思進取,使得道教日漸式微。


    於是就雲遊四海,學得一身好醫術。後來又報名成為隨軍醫官,跟著趙似北征漠北。在那裏,他精湛的醫術醫好了不少人,創下了「活神仙」的名號。


    他在與薩滿教的薩滿溝通中,發現漠北部眾們信仰的原始宗教裏的萬物有靈,與道教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非常吻合。


    於是他深入了解薩滿教,回到開封城後又虛心學習了景教、***教和摩尼教,各取所長,然後確定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宗義,提出「敬天法地」,創建了敬天宗,也叫天地道。


    這個教派雖為宗教,但是帶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敬重天地,效法天地,最終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地。


    教義簡單,以《太上感應篇》等勸人向善的幾篇經典為基礎,然後又規定了隻崇敬天地、祭拜祖先等簡單儀式,視道友為兄弟姐妹、定期齋戒、按時懺禮等教律。


    靠著新穎的教義,團結嚴謹的教律,加上郭靈寶聚集了一群道教有誌之士,四處傳教,敬天宗在漠北、東北和西域等薩滿教遍布的地區得到迅速傳播。


    趙似知道後,也有意大力扶植,好抗衡佛門勢力。於是如虎添翼,在四旗中,信敬天宗的信徒正在快速地追趕佛門諸派。而且最重要的是,敬天宗是新興教派,吸取了各家所長,把最新的理念融合進去,於是四旗年輕人更願意加入。


    ….


    基本上四旗中老年人信佛的多,青少年信道的多,各有所長,但是從未來來看,各取所長、充滿活力的道門敬天宗更有發展潛力。


    一篇《太上感應篇》,眾人齊聲念了一句:「無量天尊!」


    一位年紀六十多歲、身穿白袍的道長走上前台,起手行禮:「無量天尊,諸位道友晚上好。」


    「無量天尊,道長好!」


    敬天宗對道士等級做了係統化的規範,入門弟子叫做南生弟子,一般都是道學院學習的學生;畢業後入道觀實習的弟子叫清信弟子,也是基層道士,以上皆穿灰袍,也稱之為灰袍弟子;三年期滿,正式傳授經籙,稱為初真道士,意味著正式


    入道。初真道士穿皂袍,也稱之為皂袍道士。


    再往上是識真道士,穿青袍,是道觀骨幹力量;洞真道士,穿赤袍,是一方道觀觀主;洞玄道士,穿白袍,是敬天宗高級道士;祭酒真人,穿紫袍,屬於宗主、副宗主一類的人物。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這裏居然出現一位白袍道士,可見敬天宗積極響應號召,派出骨幹前來西域,幫助朝廷安撫地方,爭取民心。


    「遠古堯帝年代,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


    白袍道士緩緩說道,他的聲音清朗,帶著一種水滴落在鍾乳石上的沉潤。


    他把這段話用白話解釋了一番,掃了一眼眾人,問道:「上天有好生之道,為何還要十日並出,降六害於大地?」


    眾人默不作聲,三百多雙眼睛虔誠地看向白袍道士,期盼從他嘴裏得到答桉,如同上天奧義一樣的答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孕育萬物,其實最優待的是人類...優待不是嬌生慣養,而是曆經磨礪。炎黃祖帝,無數先輩,都是在艱辛苦難中襤褸篳路闖出來的。西北幹旱之地、漠北苦寒之域,卻屢出天下雄兵...世事艱難,才會出英豪。任何苦難都不會打敗我們,隻會讓我們強大。」


    白袍道士說到最後,康慨激昂,發須張開,他伸出雙手,仿佛在擁抱天地萬物。台下的聽眾也是無比激動。


    「任何苦難都不會打敗我們,隻會讓我們強大。」


    這群年輕的信徒們,最是心氣高的時候。


    指點江山,談笑萬戶侯。這句話正合他們的脾性,說得他們一個個心血澎湃,恨不得化身遠古大能——羿,射日除害,安定天下。


    一通講經後,又有一位道士領著信徒們,念了一段「夫善遊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用白話講解了一番,然後告戒眾人會遊泳的人,往往容易溺亡;擅長騎馬的人,容易掉下來,這是因為自恃所長反而給自己帶來了禍害。所以務必做人切記要謙虛謹慎,不可狂妄自大。要一日三省,知道懺悔所過...


    到了晚上九點,晚禮時間結束了。所有道士站在前台上,眾信徒一一向他們行禮告辭。燕萬石四人也在其中,虔誠鄭重地告辭完後,出得道觀大門,忍不住長籲一聲,方解心中的興奮和激動,這才各自散去。


    破賊校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大宋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