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注視下,梁師成把手裏的凳子往前一放,擺在了三張凳子的前麵,成了前一後三的形狀。然後他還用袖子分別在四張凳子上撣了撣。
張叔夜的雙目精光一閃,像刀子一樣投向梁師成的後背。
長孫墨離臉色不變,隻是眉頭跳了跳。
其餘等人的神情各異。
站在旁邊的於化田臉色刷地更白了,隨即神情複雜地向梁師成點了點頭,兩人又悄無聲息地站回到趙似的左右兩邊。
趙似隨意地指了指凳子,說道:“都坐下來,靜聽諸位先生的教誨。”
“是。”四位皇子應了一聲,都沒有動身。稍等了幾息,性子比較急的趙廓起身要往前走,被趙庚在後麵悄悄拉住了衣角。
趙庭深吸幾口氣,施施然走到最前麵的凳子前,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
趙廓猛然間意識到什麽,連忙低下頭,跟著趙廉、趙庚三人走到後麵一排的凳子上,按照年紀長幼,從左到右坐下。
看著八歲的趙庭坐在最前麵,小大人似的昂首挺胸,張叔夜等人心裏暗歎一聲,不愧是監國皇後,教出來的皇嫡子就是如此不凡啊。
“張公,請繼續!”趙似客氣地說道。
“是,陛下。”張叔夜向趙似拱了拱手,繼續說道。
“這幾年,高麗國冒出數十股反賊,有起有落,最後成氣候的有十八股,號稱是十八路反王鬧高麗。這些反賊,少則上千,多則上萬,以前隻是聚嘯山林,後來開始攻陷州縣...”
“最危急時,前年年底,高麗國鷹揚、龍虎兩支禁軍鬧餉,殺進了開京城,高麗王俁帶著王室和眾臣,倉皇出逃,出貞州港躲入我軍駐紮的江華島,這才逃得生天,開京城卻被付之一炬。而今,高麗官府號令,隻能行於寥寥十餘座州城裏,其餘地方是反賊肆虐,盜匪遍地。”
謝克家在一旁歎息地補充道:“聽聞高麗反賊,極其凶殘,兩班文武,儒生世家,隻要落入他們之手,抽筋剝皮,斷首分肢。死無葬身之地,妻女被奸淫淩辱,慘烈之狀,真是觸目驚心啊!現在高麗,斯文被橫掃一空,遍地腥膻..”
眾臣一陣歎息,頗有一種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傷感。
他們雖然跟高麗國的兩班文武、儒生世家八竿子打不著,不過論起來,都是讀過孔先師的聖賢書,各自都是本國的精英和“統治階級”,仔細想想,有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
趙似眉頭微微一皺,這位謝克家隻知道為高麗的士大夫們悲鳴,卻完全沒有想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他在趙庭四位皇子的臉上掃了一眼,朗聲說道。
“根據大宋駐高麗全權使節李迨發回來的訊息來看,高麗國的情況確實十分不妙。”
“王室、道、州、縣的統治基礎幾乎被完全摧毀,兩班文武、世家貴族幾乎是死傷殆盡。更可怕的是大大小小的反賊,隻知搶掠,不事生產。他們現在囂張猖狂,一旦沒有糧食吃了,末日也就到來了。或許,隻有經過一場更大的劫難和混亂,一切才會恢複正常。”
趙似的話在眾人的耳邊回響著。
這些閣老們其實都知道,高麗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在執行“疲敵之計”。而這個計謀是官家提出,經過參謀本部、秘書省幾經討論和推演,最後由他拍板,交付執行。
大同江戰事平息後,數以百計的宋國商人湧入高麗,隨後,數萬被釋放的高麗俘虜也陸續回國。這些人迅速遍及高麗各地,數目不詳的細作混在其中。
他們有的是宋人喬裝高麗人;有的是高麗俘虜被“教化反正”,成為大宋細作;有的也是高麗俘虜,隻是被灌輸了一腦子的“葛命”理念,回到高麗隻想著扯旗造反,領著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這些人背後有宋國商人和軍隊的暗中支持——高麗海岸線幾乎不設防,隨便來艘船,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岸,運過去一批兵甲,還是當初繳獲高麗軍的兵甲。
於是一夥義軍就可以開張了。
幾支義軍攻陷州縣,打出了名堂,消息一傳開,高麗國各地的“豪傑們”,心眼都活了。這些人各有心思,可能真的隻想找口飽飯吃,有些真的是亂世梟雄。不管如何,一旦扯旗起事,都身不由己。
各路烽煙四起,遍地寇賊,高麗國的局勢迅速地敗壞。
有宋國背後的支持,高麗國根本鎮壓不了這些義軍——滅了這支,那支又冒出來了;義軍被打殘了,躲在山裏,接受一批援助,振臂一呼,又原地滿血複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的後果是各地全亂了,賦稅收不上來,高麗王室和朝廷沒錢去養兵,無法鎮壓,地方就鬧得越凶;鬧得越凶,更加收不上賦稅——形成了惡性循。
前年鷹揚、龍虎等禁軍因為欠餉大半年,發生兵變,一番燒殺搶掠,把數百年曆史的高麗王都,燒成了廢墟。
此後,高麗王室越發地羸弱,政令不出開京。各地除了匪賊橫行之外,許多世家和百姓也是結寨自保——可以說,高麗國名存實亡。
大宋的疲敵之計,也完全達到了,隻等著這鍋湯再稍微熬一熬,然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趙似問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高麗國為何崩壞到了如此地步?”
謝克家心裏一愣,他還真沒有想過,不過看張叔夜、長孫墨離等人的臉色,他們似乎用心想過。
“陛下,翰林院彝倫館和成均大學國政學院,有個課題組,專門對高麗的亂狀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們曾經在駐軍的保護下,深入高麗州縣,實地調查...現在已經出了三份報告,尚書省省務會議上,組織過學習。”
張叔夜答道。
“尚書省省務會議上學習過?嗯,張公,你們走在了前麵。”趙似讚許了一句,“宗老夫子、謝公,還有在座的其他人,可能沒有讀過,張公,你給他們簡單介紹下。”
“是,陛下!”
張叔夜的雙目精光一閃,像刀子一樣投向梁師成的後背。
長孫墨離臉色不變,隻是眉頭跳了跳。
其餘等人的神情各異。
站在旁邊的於化田臉色刷地更白了,隨即神情複雜地向梁師成點了點頭,兩人又悄無聲息地站回到趙似的左右兩邊。
趙似隨意地指了指凳子,說道:“都坐下來,靜聽諸位先生的教誨。”
“是。”四位皇子應了一聲,都沒有動身。稍等了幾息,性子比較急的趙廓起身要往前走,被趙庚在後麵悄悄拉住了衣角。
趙庭深吸幾口氣,施施然走到最前麵的凳子前,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
趙廓猛然間意識到什麽,連忙低下頭,跟著趙廉、趙庚三人走到後麵一排的凳子上,按照年紀長幼,從左到右坐下。
看著八歲的趙庭坐在最前麵,小大人似的昂首挺胸,張叔夜等人心裏暗歎一聲,不愧是監國皇後,教出來的皇嫡子就是如此不凡啊。
“張公,請繼續!”趙似客氣地說道。
“是,陛下。”張叔夜向趙似拱了拱手,繼續說道。
“這幾年,高麗國冒出數十股反賊,有起有落,最後成氣候的有十八股,號稱是十八路反王鬧高麗。這些反賊,少則上千,多則上萬,以前隻是聚嘯山林,後來開始攻陷州縣...”
“最危急時,前年年底,高麗國鷹揚、龍虎兩支禁軍鬧餉,殺進了開京城,高麗王俁帶著王室和眾臣,倉皇出逃,出貞州港躲入我軍駐紮的江華島,這才逃得生天,開京城卻被付之一炬。而今,高麗官府號令,隻能行於寥寥十餘座州城裏,其餘地方是反賊肆虐,盜匪遍地。”
謝克家在一旁歎息地補充道:“聽聞高麗反賊,極其凶殘,兩班文武,儒生世家,隻要落入他們之手,抽筋剝皮,斷首分肢。死無葬身之地,妻女被奸淫淩辱,慘烈之狀,真是觸目驚心啊!現在高麗,斯文被橫掃一空,遍地腥膻..”
眾臣一陣歎息,頗有一種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傷感。
他們雖然跟高麗國的兩班文武、儒生世家八竿子打不著,不過論起來,都是讀過孔先師的聖賢書,各自都是本國的精英和“統治階級”,仔細想想,有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
趙似眉頭微微一皺,這位謝克家隻知道為高麗的士大夫們悲鳴,卻完全沒有想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他在趙庭四位皇子的臉上掃了一眼,朗聲說道。
“根據大宋駐高麗全權使節李迨發回來的訊息來看,高麗國的情況確實十分不妙。”
“王室、道、州、縣的統治基礎幾乎被完全摧毀,兩班文武、世家貴族幾乎是死傷殆盡。更可怕的是大大小小的反賊,隻知搶掠,不事生產。他們現在囂張猖狂,一旦沒有糧食吃了,末日也就到來了。或許,隻有經過一場更大的劫難和混亂,一切才會恢複正常。”
趙似的話在眾人的耳邊回響著。
這些閣老們其實都知道,高麗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在執行“疲敵之計”。而這個計謀是官家提出,經過參謀本部、秘書省幾經討論和推演,最後由他拍板,交付執行。
大同江戰事平息後,數以百計的宋國商人湧入高麗,隨後,數萬被釋放的高麗俘虜也陸續回國。這些人迅速遍及高麗各地,數目不詳的細作混在其中。
他們有的是宋人喬裝高麗人;有的是高麗俘虜被“教化反正”,成為大宋細作;有的也是高麗俘虜,隻是被灌輸了一腦子的“葛命”理念,回到高麗隻想著扯旗造反,領著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這些人背後有宋國商人和軍隊的暗中支持——高麗海岸線幾乎不設防,隨便來艘船,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岸,運過去一批兵甲,還是當初繳獲高麗軍的兵甲。
於是一夥義軍就可以開張了。
幾支義軍攻陷州縣,打出了名堂,消息一傳開,高麗國各地的“豪傑們”,心眼都活了。這些人各有心思,可能真的隻想找口飽飯吃,有些真的是亂世梟雄。不管如何,一旦扯旗起事,都身不由己。
各路烽煙四起,遍地寇賊,高麗國的局勢迅速地敗壞。
有宋國背後的支持,高麗國根本鎮壓不了這些義軍——滅了這支,那支又冒出來了;義軍被打殘了,躲在山裏,接受一批援助,振臂一呼,又原地滿血複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的後果是各地全亂了,賦稅收不上來,高麗王室和朝廷沒錢去養兵,無法鎮壓,地方就鬧得越凶;鬧得越凶,更加收不上賦稅——形成了惡性循。
前年鷹揚、龍虎等禁軍因為欠餉大半年,發生兵變,一番燒殺搶掠,把數百年曆史的高麗王都,燒成了廢墟。
此後,高麗王室越發地羸弱,政令不出開京。各地除了匪賊橫行之外,許多世家和百姓也是結寨自保——可以說,高麗國名存實亡。
大宋的疲敵之計,也完全達到了,隻等著這鍋湯再稍微熬一熬,然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趙似問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高麗國為何崩壞到了如此地步?”
謝克家心裏一愣,他還真沒有想過,不過看張叔夜、長孫墨離等人的臉色,他們似乎用心想過。
“陛下,翰林院彝倫館和成均大學國政學院,有個課題組,專門對高麗的亂狀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們曾經在駐軍的保護下,深入高麗州縣,實地調查...現在已經出了三份報告,尚書省省務會議上,組織過學習。”
張叔夜答道。
“尚書省省務會議上學習過?嗯,張公,你們走在了前麵。”趙似讚許了一句,“宗老夫子、謝公,還有在座的其他人,可能沒有讀過,張公,你給他們簡單介紹下。”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