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若有所思,趙似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往下說。
“自朕即位時,知道朝野最大的矛盾就是無地百姓越來越多。按照老法子,全部納入廂軍,隻會使得冗兵越來越多,國庫困窘。但是這個矛盾,又不能不解決。無地,又無衣無食,這些百姓很快就會成為流民,然後成為流寇,最後如現在的高麗。”
“朕隻好另想它法...”
趙似感歎道。
他沒有辦法啊,他是大宋最大的地主,難不成帶頭造自己的反?打自己的土豪,分自己的田地?所以隻能另想它法了。
“朕先是將廂軍分拆改造,改編為巡警、保安警等內政警力,改編為工程兵、漕丁、驛卒,改編成農墾部隊,開拓農場牧場...但是這些還差得遠,朕又大力興業通商,通過實業和商貿,又吸收了一大部分的人口和勞動力。但是朕沒有停下來,繼續興業通商,繼續開疆拓土。朕問問你們,為的什麽?”
諸位內閣閣老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桉,心知肚明——在多次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但是趙庭四人不知道啊,趙似此問,完全是在問他們,也是在提示他們。
長孫墨離開口答道:“陛下種種此舉,為的就是讓人變得金貴,變得比地還要金貴。此前,田地或牧場是命根子,隻有依托它們,百姓才能活下來。沒有選擇,所以地主和頭人們可以肆意欺壓。”
“現在不同了,沒有田地或牧場,百姓們可以去做工匠,可以去投農墾部隊,可以進工廠,可以做水手,最不濟進城去做雜工,掃大街,掏糞坑...興業通商後,不僅工廠林立,通商各地,許多州城、縣城也隨之繁華起來,多了許多活命的機會。”
“隻是多了那麽一點選擇,百姓們就可以不再無條件地受盤剝。田地、牧場、工廠、商社、船隻、馬車...急需大量的勞動力去操持。不能去搶,也不能去綁架,隻能靠豐厚的報酬來吸引人來做活,所以人就變得金貴了。”
趙似微微閉上眼睛,他跟長孫墨離配合二十年了,互相之間相當有默契。
長孫墨離這話說得沒錯。
一是提高勞動者的地位,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通過市場手段進行社會資源調配。
這隻是提高生產力的手段之一。另外一項更重要的手段是發展科學技術。隻是這事跟議題關係不大,長孫墨離很默契地沒有提。
等他說完,趙似睜開眼睛,繼續說道:“朕不停地開疆拓土,讓大宋的土地無比充裕,綽綽有餘,進而會變得賤。它賤了,人就金貴了。”
會場裏鴉雀無聲,趙庭突然開口問道:“父皇,大宋滅國數以十計,為的是大宋百姓。隻是被滅諸國的百姓,又當如何?”
眾人不約而同地看著這位皇嫡子。
他提出來的問題很幼稚,可是再想想,他才八歲,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已經非常不錯了。
“被滅諸國的百姓,願意說宋話,習宋文,讀宋書,奉朕為君,忠宋為國,可納為大宋子民。否則的話,隻能離開已經變成大宋國土的地方。要是不從,意圖賴著不走,或者伺機作亂,斬首無赦!”
說到這裏,趙似盯著趙庭,自己的嫡長子,不容置疑地說道:“朕的寬仁德澤,隻施於忠誠的大宋子民,其他的,朕就管不到了。朕是大宋天子,隻對大宋江山和百姓負責!”
趙庭若有所思地低下頭,很快變得有點興奮,他壓抑著心情答道:“兒臣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趙似臉上浮現著慈愛,轉頭對張叔夜等人說道。
“朕知道你們的擔心,不顧國情地窮兵黷武。放心,朕心裏有數。西征會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西邊會是大宋最大的市場,雖然海路直通那裏,但是根據目前探索的情況,需要繞很遠的路,相對而言走陸路更便利一些。”
“所以西征不僅是消除西邊的安全威脅,也是為大宋打通一條通往最大市場的道路。利,擺在明處,弊,我們也都看得清楚,權衡利弊,慎重決策,分步執行!這一點請諸公放心,朕不是急功近利的人,時機不到,條件不成熟,朕不會妄動。”
張叔夜站起身,拱手道:“臣等謝陛下解惑!”
“談不上什麽解惑。”趙似擺了擺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西征時,朕看到一份先遣軍帶回來的古波斯文檔。其中一份文檔記錄一千七百年前,古波斯帝國第一位皇帝居魯士,對巴比倫的使節說道—我征服你們,是為了你們好,是為了給你們帶來福祉。”
說到這裏,趙似很感慨地說道:“一千七百年前,一位偉大的君王就說出了這樣的話。現在,我大宋是天下最富強、最繁榮的國家,是人類文明的最高、最亮的燈塔,為什麽說不出這樣的話?”
“是不敢,還是不屑?先賢孟子曾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時代不一樣了,我們放眼的天下,也不拘於鼻子底下,要放眼全世界。凡是我大宋鐵騎和海船能抵達的地方,都是天下,都是我們兼濟的地方!”
“我們要大大方方地告訴天下所有人,我們來,不是為了奴役你們,而是要給你們帶來文明和福祉!”
劉法激動地差點跳了起來,最終還是按捺住了,隻是滿臉通紅,身子在微微顫抖。
跟他一樣激動的是趙庭、趙廓、趙廉和趙庚四位皇子,他們緊握拳頭,每個人的臉都漲得發紅。
張叔夜等人卻是目瞪口呆,麵麵相覷。
官家給大宋征伐四方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這個口號一旦公開,無數大宋熱血青年會歡呼雀躍地踴躍響應。
儒學雖然被七減八扣,不再成為大宋教育的主體。但是它以國學、道德等科目的形式,改頭換麵地向大宋學子們灌輸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些立誌高遠、為國為民、天下大同等思想理念,依然深入每一位大宋學子的骨子裏。
讓大宋國強民富,是理想之一,現在大家正在努力。向四方各域傳播大宋文明,也是理想之一,也需要大家努力!
想必再醞釀幾年,再一次西征時,官家振臂一呼,無數以拯救天下己任的大宋青年們,會欣然相從。其聲勢,不會比莫斯林的聖戰差。
厲害啊,我的官家!
“自朕即位時,知道朝野最大的矛盾就是無地百姓越來越多。按照老法子,全部納入廂軍,隻會使得冗兵越來越多,國庫困窘。但是這個矛盾,又不能不解決。無地,又無衣無食,這些百姓很快就會成為流民,然後成為流寇,最後如現在的高麗。”
“朕隻好另想它法...”
趙似感歎道。
他沒有辦法啊,他是大宋最大的地主,難不成帶頭造自己的反?打自己的土豪,分自己的田地?所以隻能另想它法了。
“朕先是將廂軍分拆改造,改編為巡警、保安警等內政警力,改編為工程兵、漕丁、驛卒,改編成農墾部隊,開拓農場牧場...但是這些還差得遠,朕又大力興業通商,通過實業和商貿,又吸收了一大部分的人口和勞動力。但是朕沒有停下來,繼續興業通商,繼續開疆拓土。朕問問你們,為的什麽?”
諸位內閣閣老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桉,心知肚明——在多次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但是趙庭四人不知道啊,趙似此問,完全是在問他們,也是在提示他們。
長孫墨離開口答道:“陛下種種此舉,為的就是讓人變得金貴,變得比地還要金貴。此前,田地或牧場是命根子,隻有依托它們,百姓才能活下來。沒有選擇,所以地主和頭人們可以肆意欺壓。”
“現在不同了,沒有田地或牧場,百姓們可以去做工匠,可以去投農墾部隊,可以進工廠,可以做水手,最不濟進城去做雜工,掃大街,掏糞坑...興業通商後,不僅工廠林立,通商各地,許多州城、縣城也隨之繁華起來,多了許多活命的機會。”
“隻是多了那麽一點選擇,百姓們就可以不再無條件地受盤剝。田地、牧場、工廠、商社、船隻、馬車...急需大量的勞動力去操持。不能去搶,也不能去綁架,隻能靠豐厚的報酬來吸引人來做活,所以人就變得金貴了。”
趙似微微閉上眼睛,他跟長孫墨離配合二十年了,互相之間相當有默契。
長孫墨離這話說得沒錯。
一是提高勞動者的地位,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通過市場手段進行社會資源調配。
這隻是提高生產力的手段之一。另外一項更重要的手段是發展科學技術。隻是這事跟議題關係不大,長孫墨離很默契地沒有提。
等他說完,趙似睜開眼睛,繼續說道:“朕不停地開疆拓土,讓大宋的土地無比充裕,綽綽有餘,進而會變得賤。它賤了,人就金貴了。”
會場裏鴉雀無聲,趙庭突然開口問道:“父皇,大宋滅國數以十計,為的是大宋百姓。隻是被滅諸國的百姓,又當如何?”
眾人不約而同地看著這位皇嫡子。
他提出來的問題很幼稚,可是再想想,他才八歲,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已經非常不錯了。
“被滅諸國的百姓,願意說宋話,習宋文,讀宋書,奉朕為君,忠宋為國,可納為大宋子民。否則的話,隻能離開已經變成大宋國土的地方。要是不從,意圖賴著不走,或者伺機作亂,斬首無赦!”
說到這裏,趙似盯著趙庭,自己的嫡長子,不容置疑地說道:“朕的寬仁德澤,隻施於忠誠的大宋子民,其他的,朕就管不到了。朕是大宋天子,隻對大宋江山和百姓負責!”
趙庭若有所思地低下頭,很快變得有點興奮,他壓抑著心情答道:“兒臣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趙似臉上浮現著慈愛,轉頭對張叔夜等人說道。
“朕知道你們的擔心,不顧國情地窮兵黷武。放心,朕心裏有數。西征會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西邊會是大宋最大的市場,雖然海路直通那裏,但是根據目前探索的情況,需要繞很遠的路,相對而言走陸路更便利一些。”
“所以西征不僅是消除西邊的安全威脅,也是為大宋打通一條通往最大市場的道路。利,擺在明處,弊,我們也都看得清楚,權衡利弊,慎重決策,分步執行!這一點請諸公放心,朕不是急功近利的人,時機不到,條件不成熟,朕不會妄動。”
張叔夜站起身,拱手道:“臣等謝陛下解惑!”
“談不上什麽解惑。”趙似擺了擺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西征時,朕看到一份先遣軍帶回來的古波斯文檔。其中一份文檔記錄一千七百年前,古波斯帝國第一位皇帝居魯士,對巴比倫的使節說道—我征服你們,是為了你們好,是為了給你們帶來福祉。”
說到這裏,趙似很感慨地說道:“一千七百年前,一位偉大的君王就說出了這樣的話。現在,我大宋是天下最富強、最繁榮的國家,是人類文明的最高、最亮的燈塔,為什麽說不出這樣的話?”
“是不敢,還是不屑?先賢孟子曾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時代不一樣了,我們放眼的天下,也不拘於鼻子底下,要放眼全世界。凡是我大宋鐵騎和海船能抵達的地方,都是天下,都是我們兼濟的地方!”
“我們要大大方方地告訴天下所有人,我們來,不是為了奴役你們,而是要給你們帶來文明和福祉!”
劉法激動地差點跳了起來,最終還是按捺住了,隻是滿臉通紅,身子在微微顫抖。
跟他一樣激動的是趙庭、趙廓、趙廉和趙庚四位皇子,他們緊握拳頭,每個人的臉都漲得發紅。
張叔夜等人卻是目瞪口呆,麵麵相覷。
官家給大宋征伐四方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這個口號一旦公開,無數大宋熱血青年會歡呼雀躍地踴躍響應。
儒學雖然被七減八扣,不再成為大宋教育的主體。但是它以國學、道德等科目的形式,改頭換麵地向大宋學子們灌輸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些立誌高遠、為國為民、天下大同等思想理念,依然深入每一位大宋學子的骨子裏。
讓大宋國強民富,是理想之一,現在大家正在努力。向四方各域傳播大宋文明,也是理想之一,也需要大家努力!
想必再醞釀幾年,再一次西征時,官家振臂一呼,無數以拯救天下己任的大宋青年們,會欣然相從。其聲勢,不會比莫斯林的聖戰差。
厲害啊,我的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