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倜的部署下,大家紛紛行動起來了。
逍遙子與歐陽瑩化裝成從遠道而來收鹽的商人,到沿海一帶去尋找鹽農。
水芙蓉則隻身前往鹽幫。水芙蓉來到碼頭上,抓了一個鹽幫的人,讓他帶自己去鹽幫。
熊倜、夏芸、石中玉則去與知府周旋。
竹韻悠然,綠水淼淼,亭台水榭、假山聳立,仿若仙境。
知府特意把熊倜帶到自己的一處私家園林。一進園林石中玉就先去準備了。
熊倜就一直跟著知府走。園林的路總是十分狹窄,每條路都是彎彎曲曲得,小橋也多,石墩也多。綠水從石墩的縫隙中潺潺流去。
繞來繞去,熊倜有些不耐煩了,說:“這園林的景色好看是好看,但是為什麽這些路總是那麽窄那麽曲折呢?”
知府微微一笑說:“這個熊大人就不知道了。俗話說要得富走彎路。在有說法財路要一條就好了,財路太寬會被人惦記,就會被搶,不安全。所以這些小路就比較窄小彎曲。”
熊倜聽著他這話,臉上的肌肉全部堆在一起,脫口而出地說:“哪有那麽多講究啊?”
他們走著走著,走到一處石台階處,台階兩邊正好有假山。兩座假山之間有條小路。
知府站在假山旁邊,熊倜正要跟著他下去,就聽到知府大喊:“熊大人,腳下止步!”
熊倜把踏出去的腳又收了回來,他四處看了看,實在不知道知府為什麽大叫一聲,好奇地問:“知府大人,怎麽了?”
“熊大人,你看這條小路。”知府臉上又出現了那種奸笑。
熊倜低著頭看著地麵,他仔細地看了半天,什麽玄機都沒有看出來,隻感覺這圖案怪怪的。表麵看上去是一個大銅錢,又好像有蓮花的花瓣。
“這圖案有什麽機關嗎?”熊倜腦海裏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機關。
“哈哈!”知府哈哈大笑地解釋道。
這個圖案叫“升官發財”。從整體上看是一朵盛開的蓮花襯托著銅錢。從銅錢中間的漏洞中可以看到盛開蓮花的花心,從外麵看又能看到蓮花的花瓣。(.無彈窗廣告)
每個圖案的銜接都很好,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這些圖案都是分開,然後組合在一起的。
熊倜沒有注意,這路上麵有什麽花樣。知府為了拍熊倜的馬屁,卻是故意帶熊倜走這條路。
知府低著頭指著圖案說:“熊大人,在官場上混的人有時候就圖個好運氣。所以,這圖案是有講究的。”
熊倜又看了半天,還是沒有看出有什麽講究,繼續好奇地問:“有什麽講究,你說來聽聽。”
知府一看熊倜有興趣,十分激動地說:“熊大人有所不知,你看這個花和錢,要分開踩。如果,你先踩錢,就代表的是錢生官,如果你先踩花,就代表官生錢。這蓮花就是取連升三級之意。”
熊倜聽了他的解釋苦笑不得。心想:我原是一介貧民,被九道山莊抓去淪為奴隸。現在是三品帶刀侍衛,是連升幾級呢?
知府心裏又開始嘀咕,這是他慣用的手法。如果這個人先踩了錢,就證明他喜歡錢比官多一些;如果他先踩花,那就證明他想升官。
熊倜看看前麵說:“知府大人,我們還要走多久,才能到你說的地方。”
知府以為熊倜著急了,急忙解釋道:“不遠,不遠。您看到前麵那個閣樓之處。”
熊倜抬起頭看過去,直徑距離不到二十米,但是,他站的這個地方與那個地方,如果是走過去的話,又要多繞好幾十米。
他有些厭煩了,腳用力蹬地,踏在假山上,一個前空翻,落在水池中,又猛力彈起,然後落到了閣子的屋頂。
知府一看,愣住了。他心裏的答案熊倜還沒有回答呢?這個人是喜歡錢還是喜歡官?
夏芸看看熊倜遠去的背影,又看著知府十分難看的表情,知道知府心裏想些什麽。她實在忍不住,大笑道:“知府大人,你是不是想問他是喜歡錢還是喜歡官?”
知府一聽,剛才皺著的眉頭又鬆開了,貪婪地看著夏芸:“姑娘跟熊大人關係應該不錯吧。您一定知道他喜歡什麽?”
夏芸嘴角微微一斜,冷冷的語氣中帶有一絲諷刺與嘲笑,說:“他是既不喜歡錢也不喜歡官。”
知府一聽這下就著急了,連忙問:“那熊大人喜歡什麽?”
“他喜歡山澗的小鳥,潺潺的流水。”夏芸說著,也是縱身一躍,跟隨熊倜的腳步,飛了過去。
“山澗的小鳥?”知府一臉疑惑,不知道怎麽是好。
“知府大人,你快點吧。別老在哪裏想你是官生錢,還是錢生官了。”熊倜聽到夏芸剛才和知府的問話,又諷刺地對知府說著。
“下官馬上就到,馬上就到。”知府急忙從小路快速跑過去。
熊倜站在屋頂上,深深地吸了口氣,感歎道:“終於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剛才的空氣真不好受,太壓抑了。”
“嗬嗬。在怎麽壓抑,你也要忍著。”
熊倜居高臨下,看著這一片園林,仿佛已經融入進這山水之間,卻有覺得有些不對勁,說:“這景色好是好,可惜就是都是假的。沒有那種大自然中真山真水來得實在。”
“芸兒,等我們把這個案子了解了,我就帶你去逍遙山莊看看,那裏的一草一木。”
“好!”夏芸微微一笑。
知府好不容易跑到了,心裏一直掛著夏芸說的山澗的小鳥。他心裏估摸著,這熊倜估計是一個雅士,所以他喜歡玩鳥。
知府不會武功,爬不上去屋頂,站在下麵大喊道:“熊大人,站得高,你往你左手邊看看。那是不是有滿池的荷花。”
“是啊!那又怎樣?”熊倜不以為然,心想:這荷花哪有微山湖中那壯觀。
一想到微山湖,他的心又咯噔了一下,猛然一下想起水芙蓉。他的耳朵在發燙,表情十分嚴肅,情不自禁地說:“於姑娘,一個人去鹽幫,不會有什麽事吧?”
夏芸一聽,心中不免生出一絲醋意。但又覺得他的擔心是正常得,安慰道說:“不會有事的,放心吧。”
知府還在下麵“吧唧吧唧”地說個不停。熊倜實在聽不到他說什麽?性子一急,說:“知府大人,你別在下麵喊了,我帶你上來。”
他縱身一躍,跳下去,把知府抓起來。
知府搖搖晃晃地站在屋頂,心中頓時也豁然開朗。好像一下子變了一個人一樣,真心地說:“我從來沒有站在那麽高的地方看過,全園的景色,真托熊大人的福。”
“剛才走的匆忙,沒有欣賞這園子的景物,這園子確實不錯。”
熊倜這樣一說,知府心花怒放,他終於找到熊倜喜歡的東西了。他連忙介紹著這園中的景色,指著不遠處一間閣說:“那是遠香堂、那是倚玉軒……”
熊倜也順著他手指的地方看過去。
“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麵的“荷風四麵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熊倜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忽然發現,他右手邊還有一個亭子,外形像個扇子,牌匾寫著“與誰同坐”。
這四個字立即就把熊倜的好奇心又勾起來了。“那個是什麽地方?”
知府順著熊倜的目光看過去:“噢,那是‘與誰同坐軒’,也叫扇亭,扇麵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後麵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為什麽名字那麽怪。”
“‘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裏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知府很得意地說:“在那裏還能看到鴛鴦館下麵的鴛鴦。”
“鴛鴦館?”熊倜又繼續問道。
“噢,這鴛鴦館,就是專門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的地方。”
“鴛鴦館在哪?”熊倜一聽這名字就十分喜歡。
“我們腳下的就是。”
熊倜立刻低頭看了半天說:“我怎麽一隻鴛鴦都沒有看到?”
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
熊倜四處張望,隻看見小橋。
“噢,我們在上麵,鴛鴦都躲在屋子下麵,不出來,所以你看不到。”
熊倜一挺,縱身一躍,跳下去,大喊:“芸兒,你快來看,真的有鴛鴦。”
夏芸一聽,也是縱身一跳,下去了。
知府一看兩個都下去了,這屋頂至少也有兩米多高,他是怎麽都跳不下去的,他站在屋頂哀求道:“熊大人,你幫幫我,幫幫我。”
熊倜看著他那樣又忍不住笑了起來,大步一跨,又跳上去,把他抱下來。
熊倜看著這自由自在的鴛鴦,又發現不對勁的地方。“這鴛鴦不是成雙成對的遊,怎麽還有單隻的。”
“噢,熊大人有所不知。世人都說隻羨鴛鴦不羨仙,其實鴛鴦也很多情。公的鴛鴦會喜歡很多個人,母的鴛鴦才會從一而終。雖然,公的鴛鴦會喜歡很多人,但是每個都是真心真情。”
“每個都是真心喜歡的,但卻也是多情。”熊倜忍不住看看夏芸,他腦海裏有出現了水芙蓉的影子,不知道她怎麽樣了。
熊倜也不知道為什麽?今天的心總是懸著一顆石頭。他總有種感覺覺得水芙蓉出事了。
“琤琤琤……”一陣古琴聲,起伏跌宕。
這琴聲打斷了熊倜的思路。
熊倜愣了一下,說:“知府大人,我們進去聽曲吧。”
“是是是,熊大人請。”知府說著帶著熊倜往鴛鴦館走去。
--fuckads-->
baidu_clb_slot_id="933954";
逍遙子與歐陽瑩化裝成從遠道而來收鹽的商人,到沿海一帶去尋找鹽農。
水芙蓉則隻身前往鹽幫。水芙蓉來到碼頭上,抓了一個鹽幫的人,讓他帶自己去鹽幫。
熊倜、夏芸、石中玉則去與知府周旋。
竹韻悠然,綠水淼淼,亭台水榭、假山聳立,仿若仙境。
知府特意把熊倜帶到自己的一處私家園林。一進園林石中玉就先去準備了。
熊倜就一直跟著知府走。園林的路總是十分狹窄,每條路都是彎彎曲曲得,小橋也多,石墩也多。綠水從石墩的縫隙中潺潺流去。
繞來繞去,熊倜有些不耐煩了,說:“這園林的景色好看是好看,但是為什麽這些路總是那麽窄那麽曲折呢?”
知府微微一笑說:“這個熊大人就不知道了。俗話說要得富走彎路。在有說法財路要一條就好了,財路太寬會被人惦記,就會被搶,不安全。所以這些小路就比較窄小彎曲。”
熊倜聽著他這話,臉上的肌肉全部堆在一起,脫口而出地說:“哪有那麽多講究啊?”
他們走著走著,走到一處石台階處,台階兩邊正好有假山。兩座假山之間有條小路。
知府站在假山旁邊,熊倜正要跟著他下去,就聽到知府大喊:“熊大人,腳下止步!”
熊倜把踏出去的腳又收了回來,他四處看了看,實在不知道知府為什麽大叫一聲,好奇地問:“知府大人,怎麽了?”
“熊大人,你看這條小路。”知府臉上又出現了那種奸笑。
熊倜低著頭看著地麵,他仔細地看了半天,什麽玄機都沒有看出來,隻感覺這圖案怪怪的。表麵看上去是一個大銅錢,又好像有蓮花的花瓣。
“這圖案有什麽機關嗎?”熊倜腦海裏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機關。
“哈哈!”知府哈哈大笑地解釋道。
這個圖案叫“升官發財”。從整體上看是一朵盛開的蓮花襯托著銅錢。從銅錢中間的漏洞中可以看到盛開蓮花的花心,從外麵看又能看到蓮花的花瓣。(.無彈窗廣告)
每個圖案的銜接都很好,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這些圖案都是分開,然後組合在一起的。
熊倜沒有注意,這路上麵有什麽花樣。知府為了拍熊倜的馬屁,卻是故意帶熊倜走這條路。
知府低著頭指著圖案說:“熊大人,在官場上混的人有時候就圖個好運氣。所以,這圖案是有講究的。”
熊倜又看了半天,還是沒有看出有什麽講究,繼續好奇地問:“有什麽講究,你說來聽聽。”
知府一看熊倜有興趣,十分激動地說:“熊大人有所不知,你看這個花和錢,要分開踩。如果,你先踩錢,就代表的是錢生官,如果你先踩花,就代表官生錢。這蓮花就是取連升三級之意。”
熊倜聽了他的解釋苦笑不得。心想:我原是一介貧民,被九道山莊抓去淪為奴隸。現在是三品帶刀侍衛,是連升幾級呢?
知府心裏又開始嘀咕,這是他慣用的手法。如果這個人先踩了錢,就證明他喜歡錢比官多一些;如果他先踩花,那就證明他想升官。
熊倜看看前麵說:“知府大人,我們還要走多久,才能到你說的地方。”
知府以為熊倜著急了,急忙解釋道:“不遠,不遠。您看到前麵那個閣樓之處。”
熊倜抬起頭看過去,直徑距離不到二十米,但是,他站的這個地方與那個地方,如果是走過去的話,又要多繞好幾十米。
他有些厭煩了,腳用力蹬地,踏在假山上,一個前空翻,落在水池中,又猛力彈起,然後落到了閣子的屋頂。
知府一看,愣住了。他心裏的答案熊倜還沒有回答呢?這個人是喜歡錢還是喜歡官?
夏芸看看熊倜遠去的背影,又看著知府十分難看的表情,知道知府心裏想些什麽。她實在忍不住,大笑道:“知府大人,你是不是想問他是喜歡錢還是喜歡官?”
知府一聽,剛才皺著的眉頭又鬆開了,貪婪地看著夏芸:“姑娘跟熊大人關係應該不錯吧。您一定知道他喜歡什麽?”
夏芸嘴角微微一斜,冷冷的語氣中帶有一絲諷刺與嘲笑,說:“他是既不喜歡錢也不喜歡官。”
知府一聽這下就著急了,連忙問:“那熊大人喜歡什麽?”
“他喜歡山澗的小鳥,潺潺的流水。”夏芸說著,也是縱身一躍,跟隨熊倜的腳步,飛了過去。
“山澗的小鳥?”知府一臉疑惑,不知道怎麽是好。
“知府大人,你快點吧。別老在哪裏想你是官生錢,還是錢生官了。”熊倜聽到夏芸剛才和知府的問話,又諷刺地對知府說著。
“下官馬上就到,馬上就到。”知府急忙從小路快速跑過去。
熊倜站在屋頂上,深深地吸了口氣,感歎道:“終於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剛才的空氣真不好受,太壓抑了。”
“嗬嗬。在怎麽壓抑,你也要忍著。”
熊倜居高臨下,看著這一片園林,仿佛已經融入進這山水之間,卻有覺得有些不對勁,說:“這景色好是好,可惜就是都是假的。沒有那種大自然中真山真水來得實在。”
“芸兒,等我們把這個案子了解了,我就帶你去逍遙山莊看看,那裏的一草一木。”
“好!”夏芸微微一笑。
知府好不容易跑到了,心裏一直掛著夏芸說的山澗的小鳥。他心裏估摸著,這熊倜估計是一個雅士,所以他喜歡玩鳥。
知府不會武功,爬不上去屋頂,站在下麵大喊道:“熊大人,站得高,你往你左手邊看看。那是不是有滿池的荷花。”
“是啊!那又怎樣?”熊倜不以為然,心想:這荷花哪有微山湖中那壯觀。
一想到微山湖,他的心又咯噔了一下,猛然一下想起水芙蓉。他的耳朵在發燙,表情十分嚴肅,情不自禁地說:“於姑娘,一個人去鹽幫,不會有什麽事吧?”
夏芸一聽,心中不免生出一絲醋意。但又覺得他的擔心是正常得,安慰道說:“不會有事的,放心吧。”
知府還在下麵“吧唧吧唧”地說個不停。熊倜實在聽不到他說什麽?性子一急,說:“知府大人,你別在下麵喊了,我帶你上來。”
他縱身一躍,跳下去,把知府抓起來。
知府搖搖晃晃地站在屋頂,心中頓時也豁然開朗。好像一下子變了一個人一樣,真心地說:“我從來沒有站在那麽高的地方看過,全園的景色,真托熊大人的福。”
“剛才走的匆忙,沒有欣賞這園子的景物,這園子確實不錯。”
熊倜這樣一說,知府心花怒放,他終於找到熊倜喜歡的東西了。他連忙介紹著這園中的景色,指著不遠處一間閣說:“那是遠香堂、那是倚玉軒……”
熊倜也順著他手指的地方看過去。
“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麵的“荷風四麵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熊倜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忽然發現,他右手邊還有一個亭子,外形像個扇子,牌匾寫著“與誰同坐”。
這四個字立即就把熊倜的好奇心又勾起來了。“那個是什麽地方?”
知府順著熊倜的目光看過去:“噢,那是‘與誰同坐軒’,也叫扇亭,扇麵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後麵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為什麽名字那麽怪。”
“‘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裏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知府很得意地說:“在那裏還能看到鴛鴦館下麵的鴛鴦。”
“鴛鴦館?”熊倜又繼續問道。
“噢,這鴛鴦館,就是專門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的地方。”
“鴛鴦館在哪?”熊倜一聽這名字就十分喜歡。
“我們腳下的就是。”
熊倜立刻低頭看了半天說:“我怎麽一隻鴛鴦都沒有看到?”
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
熊倜四處張望,隻看見小橋。
“噢,我們在上麵,鴛鴦都躲在屋子下麵,不出來,所以你看不到。”
熊倜一挺,縱身一躍,跳下去,大喊:“芸兒,你快來看,真的有鴛鴦。”
夏芸一聽,也是縱身一跳,下去了。
知府一看兩個都下去了,這屋頂至少也有兩米多高,他是怎麽都跳不下去的,他站在屋頂哀求道:“熊大人,你幫幫我,幫幫我。”
熊倜看著他那樣又忍不住笑了起來,大步一跨,又跳上去,把他抱下來。
熊倜看著這自由自在的鴛鴦,又發現不對勁的地方。“這鴛鴦不是成雙成對的遊,怎麽還有單隻的。”
“噢,熊大人有所不知。世人都說隻羨鴛鴦不羨仙,其實鴛鴦也很多情。公的鴛鴦會喜歡很多個人,母的鴛鴦才會從一而終。雖然,公的鴛鴦會喜歡很多人,但是每個都是真心真情。”
“每個都是真心喜歡的,但卻也是多情。”熊倜忍不住看看夏芸,他腦海裏有出現了水芙蓉的影子,不知道她怎麽樣了。
熊倜也不知道為什麽?今天的心總是懸著一顆石頭。他總有種感覺覺得水芙蓉出事了。
“琤琤琤……”一陣古琴聲,起伏跌宕。
這琴聲打斷了熊倜的思路。
熊倜愣了一下,說:“知府大人,我們進去聽曲吧。”
“是是是,熊大人請。”知府說著帶著熊倜往鴛鴦館走去。
--fuckads-->
baidu_clb_slot_id="93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