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嘯,灰蒙蒙的天空一眼望去總會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淒涼。
大雪雖然慢慢地化了,但是天氣依然寒冷,屋簷上總有一些冰渣,冰渣慢慢地化成水,滴答滴答往下滴。
俗話說,化雪比下雪冷。
熊倜站在城樓,望著這已經被努爾哈赤占去一大半的連綿起伏的群山,山頂上白雪依舊。雖然打了勝仗,但是心裏卻更著急。
他感歎到:“希望雪化淨的時候,我朝能收複這片山河。”
他腦海裏忽然浮現出嶽飛的影子,不由自主地念到:“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他現在似乎能體會到當年嶽飛收複失去河山的決心。“怒發衝冠”,也似乎感受到努爾哈赤被逼不得不反的無奈。
“我就知道你會在這裏。”夏芸站在熊倜的背後,看著他,心裏有種莫名的感覺。
熊倜回頭微微一笑,不過,笑得有些淒涼。“你怎麽也來了。”
“張大人找不到你,我就出來看看了。我估摸著你應該會在著想如何製敵的對策。”
“走吧。我們回去吧。跟張大人商量一下,我們也該回去了。”熊倜說著自己往前走,走了幾步。他又回頭看了看,夏芸還站在哪:“走啊芸兒,怎麽了。”
“噢,沒什麽。我想在這看看景色。我在京師的時候,沒有看過這樣美麗的雪景。”
“那你看一會就回來吧。天氣冷別著涼了。”熊倜說完就往回去的路走了。
熊倜站在沙盤前麵又仔細地研究著廣寧和周邊的地形地貌。努爾哈赤有兩萬餘人,我方隻有自己和廣寧的五千多守軍實在是敵我懸殊相差太多。
“援軍什麽時候能到?”熊倜皺著眉頭,很認真地看著張承萌。
張承萌思考了一會說:“應該就在這幾日。”
熊倜又看著廣寧城的沙盤,廣寧城現在的情況,也算是兵多將廣。剛才打了一個勝利仗,老百姓也沒有先前那麽恐慌,對明軍也有厚望。城中糧草充足,守城一年半載應該沒有問題。
再加上過幾日就會有援軍,那就更沒有問題。
眼下整個東北,已經失去了一大片土地,鎮守遼東的將士也犧牲了不少。要想收回土地,就靠廣寧城與那些援兵,是遠遠不夠的。如今,隻要先回朝廷,把實情報告給皇上,派大軍出征,才有可能收複失地。(.無彈窗廣告)
從廣寧回京師最快也要四五天,再加上回去之後,皇上不一定就能派出主將,怎麽也得拖延一些日子。
廣寧城是戰略要塞,張承萌也說過李成梁大帥也在此紮兵鎮守。看來,隻要堅守住廣寧,整個戰事才可以扭轉。
熊倜看著張承萌,說:“我今日就連夜啟程回京師,把這裏的事情告訴皇上,請朝廷派大軍出征。你一定要好好守城。若是廣寧丟了,京師也就危機了。”
“屬下一定,盡心盡力守好廣寧城。”張承萌堅定地回答。
熊倜雖然和張承萌認識不久,他也挺喜歡這個人。可是?他總覺得這個人有什麽不對勁。一時說不上來。
他又囑咐了張承萌一句,說:“如果努爾哈赤帶兵反擊,無論他們怎麽在城外叫囂,都不要出城迎戰。”
熊倜深深地知道張承萌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如何應對努爾哈赤他現在還沒有想好,隻有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
張承萌遲疑了一下,回答道:“屬下遵命。”
“芸兒,我們回……”熊倜說到一半,發現夏芸並沒有在自己的身邊,他這才想起,夏芸還在城樓上。
“張大人,勞煩給我們準備兩匹快馬,我去找芸兒。你準備好之後,我在城樓上等你。”熊倜說完就往城樓走去。
夏芸站在城牆上,向北遠望。雖然她的臉上沒有表情,還是冷冰冰的樣子。可是?她的心卻像有好多小螞蟻在爬,弄得癢癢的。
夏芸看著遠山,一片灰蒙蒙的白色,她真不知道去問誰?她在心裏想:努爾哈赤你在哪兒?
熊倜悄悄地來到夏芸的身後,從後麵又看著夏芸。北風迎麵吹來,夏芸在冷風中站立著。寒風吹著夏芸的衣袖呼呼作響。
熊倜感覺好冷。雖然身上穿著獵戶葉赫那拉送的皮袍,可是?整個人還是感覺像掉進了一個大冰窖。
熊倜上前心疼地對夏芸說:“芸兒,這樣冷,你怎麽站在這?你看看的臉都凍得跟冰塊似的。”
熊倜說著用手撫摸著夏芸的臉。
“沒事。我不冷。”夏芸淡淡地說。
“走吧!我們現在就回京。”
“現在就回京?”夏芸有些驚訝:“為什麽?”
夏芸還沒有見到努爾哈赤,他想親眼看看自己的親人。可是?努爾哈赤是自己的親人嗎?
“嗯。我們必須馬上回去把這裏的情況告訴皇上,好讓皇上早日做決定。”熊倜堅定地說。
“熊大人,馬已經備好了。”熊倜話音剛落,張承萌就牽著兩匹快馬來了。
熊倜和夏芸騎在馬上,夏芸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覺。
熊倜總在前麵喊著:“芸兒,你怎麽了?快點!我們必須盡快趕回京師。”
夏芸總是不斷回頭,所以,總是掉在熊倜的後麵。聽到熊倜催促,又回應了一聲“啊”。
夏芸看看即將離去的廣寧,狠下心,猛然回頭。
熊倜和夏芸快馬加鞭,往京師奔去。
張承萌站在城樓上看著熊倜遠走的背影,心想:他為什麽不讓我迎敵,莫非是怕我搶了他的功勞,還是他太小瞧我了。我可不能讓他太小看我,把原本屬於本將軍的功勞搶了去。
張承萌想:熊倜也隻是說讓我守城,不要丟失廣寧,並沒有說不讓我出擊增援。自己鎮守遼東也不是一年兩年,什麽時候輪到女真有如此猖狂。何不趁此機會出擊,打打努爾哈赤的銳氣。
“大人,緊急公文。”熊倜剛走不久張承萌就收到了一封公文。
公文是遼東巡撫李維翰急檄廣寧總兵張承胤前往救援。原來努爾哈赤兵分兩路,一路由皇太極帶領到廣寧來探路,不想讓熊倜打了一個殲滅戰。
另一路就由代善帶領,繼續攻打撫順附近的小城池。
皇太極逃跑回去後,給努爾哈赤說了鎮守廣寧的將士勇猛。努爾哈赤加大兵力進攻撫順,引誘廣寧守兵,意在取廣寧。
熊倜和夏芸已經在張承萌眼中消失,張承萌起了鎮守廣寧的兵馬向撫順增援。
張承萌正好中了努爾哈赤調虎離山之計。
熊倜和夏芸馬不停蹄地奔到京師。
回到京師,熊倜和夏芸哪都沒有去,就直奔皇宮了。
熊倜心裏惦記著遼東的出征,想聽聽皇上要不要派兵。以他對朝廷的了解,鄭貴妃和皇後兩邊都在爭,要派兵出征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兩人進了宮,急匆匆來到明神宗住的乾清宮。他們剛到門口就聽到,明神宗在裏麵大罵:“你們就這點辦事能力?讓老百姓怎麽看朝廷。”
熊倜和夏芸小聲地詢問外麵看門的太監,說:“公公到底發生什麽事了,皇上為何如此生氣。”
太監瞅了裏麵一眼,小聲地告訴他們。剛才快報來報,陝西和山西同時發生了天災。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四月二十二日,陝西驟降大雨雪,苑馬寺、廣寧、間城、黑水、清平、萬安等六監凍死軍馬一千九百九十九匹,軍士死者二十五人。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四月二十六日卯時,山西介休、壽陽地震。辰時,平遙地震有聲,屋瓦皆動,城垣塌倒數處。夜又震,介休為甚。城垣房舍倒塌,壓死五千餘眾。夜二鼓複震,到五月初一日又震。波及榆社、蒲州、靜樂、榮河等四十餘州縣。
震中烈度很強,有八成。震級也很高,有六成左右。
“原來是這樣。”熊倜感歎一聲,心想,這一年真是個多災多難的年。好在自己剛剛從遼東回來,帶來的消息還不算太壞。自己還打了一個勝仗,正好有這個消息告訴皇上也讓他解解氣。
熊倜又看著太監說:“公公,勞煩稟告皇上一聲,我們回來了。”
“我可不敢去。皇上正在氣頭上,我可不想找罵。”太監搖了搖頭說。
“沒事!公公,你就去吧。皇上不會怪你的。”夏芸看著熊倜,他知道熊倜是想把在廣寧打了勝仗的好消息告訴皇上。
她說著給太監塞了錠銀子,說:“這可是遼東戰況,耽誤不得的。”
太監看了看他們說:“好吧!就算找罵。我也先去給你們擋著。”
明神宗一聽熊倜和夏芸回來了,急忙召見他們兩。
他們兩剛踏進去,明神宗就著急地問:“遼東戰事如何?”
“微臣參見皇上。”熊倜和夏芸可不敢忘記禮數。
明神宗急忙走到他們麵前說:“快快,平身。把遼東的情況告訴我。”
“回稟皇上,遼東戰事……”熊倜還沒有說完。
外麵就聽到一個聲音:“八百裏加急,遼東快報,遼東快報。”
“快!拿給朕看。”明神宗急忙結果快報。
夏芸和熊倜相互看了一眼,心裏都在納悶,熊倜走之前,明明說過不要出戰,哪來的快報。
莫不是那小小的一仗,張承萌也報功來了。
明神宗接到快報,臉色突變。
熊倜看著明神宗的表情不對勁,又看不到快報上寫的什麽。但是,直覺告訴他,一定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他弱弱地說了一句:“皇上,上麵寫的是……”
夏芸瞪了他一眼,小聲地說:“皇上沒有讓你看,這是越權。找死!”
熊倜立即低下頭。
明神宗聽到熊倜問話,也聽到夏芸小聲的責怪。知道這二人都在為遼東戰事心急。他也不用問熊倜遼東的戰事了,快報上麵已經……
明神宗臉上十分憂傷地說:“你們自己看吧。”
熊倜接過快報,看見上麵的內容臉色驟變,心裏像十五隻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同月二十一日,明軍廣寧總兵官張承蔭率副將頗廷相、參將蒲世芳、遊擊梁汝貴等諸營兵援撫順。
後金兵乘勝奮擊,張承蔭、蒲世芳力戰身死,頗廷相、梁汝貴突圍後見失主將,變奮戰陣亡。
明軍將士死亡萬餘人,幸免者十無一二。
撫順之役,大小戰鬥共曆時一周,後金軍不僅攻占了撫順、東州、馬根單,還劫掠了大小屯堡五百餘座,俘虜人畜三十萬。
熊倜聽到這個消息,算算時間,自己是二十日從廣寧出城的,也就是說,自己剛才走,張承蔭就行動了。
看完之後十分惱怒,他真不知道應該怎樣回報了,剛才準備好的,現在也不敢說了。在心裏感歎道:“這個張承萌!”
“唉!”熊倜長歎一聲,想來一定是這個張承蔭搶功心切,讓自己前功盡棄。
“張承萌怎麽了?”明神宗聽到熊倜的話,就知道熊倜一定有什麽沒有跟自己說。
“回皇上!”熊倜把這一路打探到的關於努爾哈赤的故事,簡要地告訴了明神宗。還有臨走之時叮囑張承萌的事情。
“這,難道我大明真的是氣數已盡?”明神宗有些失去了信心,他停頓了一會:“不行,老祖宗留下的基業不能斷送在我一個人手裏。”
“皇上,眼下,必須派大軍出征,到遼東支援,挽回失地啊!”熊倜又提醒明神宗說。
廣寧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舉朝震駭。
--fuckads-->
baidu_clb_slot_id="933954";
大雪雖然慢慢地化了,但是天氣依然寒冷,屋簷上總有一些冰渣,冰渣慢慢地化成水,滴答滴答往下滴。
俗話說,化雪比下雪冷。
熊倜站在城樓,望著這已經被努爾哈赤占去一大半的連綿起伏的群山,山頂上白雪依舊。雖然打了勝仗,但是心裏卻更著急。
他感歎到:“希望雪化淨的時候,我朝能收複這片山河。”
他腦海裏忽然浮現出嶽飛的影子,不由自主地念到:“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他現在似乎能體會到當年嶽飛收複失去河山的決心。“怒發衝冠”,也似乎感受到努爾哈赤被逼不得不反的無奈。
“我就知道你會在這裏。”夏芸站在熊倜的背後,看著他,心裏有種莫名的感覺。
熊倜回頭微微一笑,不過,笑得有些淒涼。“你怎麽也來了。”
“張大人找不到你,我就出來看看了。我估摸著你應該會在著想如何製敵的對策。”
“走吧。我們回去吧。跟張大人商量一下,我們也該回去了。”熊倜說著自己往前走,走了幾步。他又回頭看了看,夏芸還站在哪:“走啊芸兒,怎麽了。”
“噢,沒什麽。我想在這看看景色。我在京師的時候,沒有看過這樣美麗的雪景。”
“那你看一會就回來吧。天氣冷別著涼了。”熊倜說完就往回去的路走了。
熊倜站在沙盤前麵又仔細地研究著廣寧和周邊的地形地貌。努爾哈赤有兩萬餘人,我方隻有自己和廣寧的五千多守軍實在是敵我懸殊相差太多。
“援軍什麽時候能到?”熊倜皺著眉頭,很認真地看著張承萌。
張承萌思考了一會說:“應該就在這幾日。”
熊倜又看著廣寧城的沙盤,廣寧城現在的情況,也算是兵多將廣。剛才打了一個勝利仗,老百姓也沒有先前那麽恐慌,對明軍也有厚望。城中糧草充足,守城一年半載應該沒有問題。
再加上過幾日就會有援軍,那就更沒有問題。
眼下整個東北,已經失去了一大片土地,鎮守遼東的將士也犧牲了不少。要想收回土地,就靠廣寧城與那些援兵,是遠遠不夠的。如今,隻要先回朝廷,把實情報告給皇上,派大軍出征,才有可能收複失地。(.無彈窗廣告)
從廣寧回京師最快也要四五天,再加上回去之後,皇上不一定就能派出主將,怎麽也得拖延一些日子。
廣寧城是戰略要塞,張承萌也說過李成梁大帥也在此紮兵鎮守。看來,隻要堅守住廣寧,整個戰事才可以扭轉。
熊倜看著張承萌,說:“我今日就連夜啟程回京師,把這裏的事情告訴皇上,請朝廷派大軍出征。你一定要好好守城。若是廣寧丟了,京師也就危機了。”
“屬下一定,盡心盡力守好廣寧城。”張承萌堅定地回答。
熊倜雖然和張承萌認識不久,他也挺喜歡這個人。可是?他總覺得這個人有什麽不對勁。一時說不上來。
他又囑咐了張承萌一句,說:“如果努爾哈赤帶兵反擊,無論他們怎麽在城外叫囂,都不要出城迎戰。”
熊倜深深地知道張承萌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如何應對努爾哈赤他現在還沒有想好,隻有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
張承萌遲疑了一下,回答道:“屬下遵命。”
“芸兒,我們回……”熊倜說到一半,發現夏芸並沒有在自己的身邊,他這才想起,夏芸還在城樓上。
“張大人,勞煩給我們準備兩匹快馬,我去找芸兒。你準備好之後,我在城樓上等你。”熊倜說完就往城樓走去。
夏芸站在城牆上,向北遠望。雖然她的臉上沒有表情,還是冷冰冰的樣子。可是?她的心卻像有好多小螞蟻在爬,弄得癢癢的。
夏芸看著遠山,一片灰蒙蒙的白色,她真不知道去問誰?她在心裏想:努爾哈赤你在哪兒?
熊倜悄悄地來到夏芸的身後,從後麵又看著夏芸。北風迎麵吹來,夏芸在冷風中站立著。寒風吹著夏芸的衣袖呼呼作響。
熊倜感覺好冷。雖然身上穿著獵戶葉赫那拉送的皮袍,可是?整個人還是感覺像掉進了一個大冰窖。
熊倜上前心疼地對夏芸說:“芸兒,這樣冷,你怎麽站在這?你看看的臉都凍得跟冰塊似的。”
熊倜說著用手撫摸著夏芸的臉。
“沒事。我不冷。”夏芸淡淡地說。
“走吧!我們現在就回京。”
“現在就回京?”夏芸有些驚訝:“為什麽?”
夏芸還沒有見到努爾哈赤,他想親眼看看自己的親人。可是?努爾哈赤是自己的親人嗎?
“嗯。我們必須馬上回去把這裏的情況告訴皇上,好讓皇上早日做決定。”熊倜堅定地說。
“熊大人,馬已經備好了。”熊倜話音剛落,張承萌就牽著兩匹快馬來了。
熊倜和夏芸騎在馬上,夏芸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覺。
熊倜總在前麵喊著:“芸兒,你怎麽了?快點!我們必須盡快趕回京師。”
夏芸總是不斷回頭,所以,總是掉在熊倜的後麵。聽到熊倜催促,又回應了一聲“啊”。
夏芸看看即將離去的廣寧,狠下心,猛然回頭。
熊倜和夏芸快馬加鞭,往京師奔去。
張承萌站在城樓上看著熊倜遠走的背影,心想:他為什麽不讓我迎敵,莫非是怕我搶了他的功勞,還是他太小瞧我了。我可不能讓他太小看我,把原本屬於本將軍的功勞搶了去。
張承萌想:熊倜也隻是說讓我守城,不要丟失廣寧,並沒有說不讓我出擊增援。自己鎮守遼東也不是一年兩年,什麽時候輪到女真有如此猖狂。何不趁此機會出擊,打打努爾哈赤的銳氣。
“大人,緊急公文。”熊倜剛走不久張承萌就收到了一封公文。
公文是遼東巡撫李維翰急檄廣寧總兵張承胤前往救援。原來努爾哈赤兵分兩路,一路由皇太極帶領到廣寧來探路,不想讓熊倜打了一個殲滅戰。
另一路就由代善帶領,繼續攻打撫順附近的小城池。
皇太極逃跑回去後,給努爾哈赤說了鎮守廣寧的將士勇猛。努爾哈赤加大兵力進攻撫順,引誘廣寧守兵,意在取廣寧。
熊倜和夏芸已經在張承萌眼中消失,張承萌起了鎮守廣寧的兵馬向撫順增援。
張承萌正好中了努爾哈赤調虎離山之計。
熊倜和夏芸馬不停蹄地奔到京師。
回到京師,熊倜和夏芸哪都沒有去,就直奔皇宮了。
熊倜心裏惦記著遼東的出征,想聽聽皇上要不要派兵。以他對朝廷的了解,鄭貴妃和皇後兩邊都在爭,要派兵出征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兩人進了宮,急匆匆來到明神宗住的乾清宮。他們剛到門口就聽到,明神宗在裏麵大罵:“你們就這點辦事能力?讓老百姓怎麽看朝廷。”
熊倜和夏芸小聲地詢問外麵看門的太監,說:“公公到底發生什麽事了,皇上為何如此生氣。”
太監瞅了裏麵一眼,小聲地告訴他們。剛才快報來報,陝西和山西同時發生了天災。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四月二十二日,陝西驟降大雨雪,苑馬寺、廣寧、間城、黑水、清平、萬安等六監凍死軍馬一千九百九十九匹,軍士死者二十五人。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四月二十六日卯時,山西介休、壽陽地震。辰時,平遙地震有聲,屋瓦皆動,城垣塌倒數處。夜又震,介休為甚。城垣房舍倒塌,壓死五千餘眾。夜二鼓複震,到五月初一日又震。波及榆社、蒲州、靜樂、榮河等四十餘州縣。
震中烈度很強,有八成。震級也很高,有六成左右。
“原來是這樣。”熊倜感歎一聲,心想,這一年真是個多災多難的年。好在自己剛剛從遼東回來,帶來的消息還不算太壞。自己還打了一個勝仗,正好有這個消息告訴皇上也讓他解解氣。
熊倜又看著太監說:“公公,勞煩稟告皇上一聲,我們回來了。”
“我可不敢去。皇上正在氣頭上,我可不想找罵。”太監搖了搖頭說。
“沒事!公公,你就去吧。皇上不會怪你的。”夏芸看著熊倜,他知道熊倜是想把在廣寧打了勝仗的好消息告訴皇上。
她說著給太監塞了錠銀子,說:“這可是遼東戰況,耽誤不得的。”
太監看了看他們說:“好吧!就算找罵。我也先去給你們擋著。”
明神宗一聽熊倜和夏芸回來了,急忙召見他們兩。
他們兩剛踏進去,明神宗就著急地問:“遼東戰事如何?”
“微臣參見皇上。”熊倜和夏芸可不敢忘記禮數。
明神宗急忙走到他們麵前說:“快快,平身。把遼東的情況告訴我。”
“回稟皇上,遼東戰事……”熊倜還沒有說完。
外麵就聽到一個聲音:“八百裏加急,遼東快報,遼東快報。”
“快!拿給朕看。”明神宗急忙結果快報。
夏芸和熊倜相互看了一眼,心裏都在納悶,熊倜走之前,明明說過不要出戰,哪來的快報。
莫不是那小小的一仗,張承萌也報功來了。
明神宗接到快報,臉色突變。
熊倜看著明神宗的表情不對勁,又看不到快報上寫的什麽。但是,直覺告訴他,一定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他弱弱地說了一句:“皇上,上麵寫的是……”
夏芸瞪了他一眼,小聲地說:“皇上沒有讓你看,這是越權。找死!”
熊倜立即低下頭。
明神宗聽到熊倜問話,也聽到夏芸小聲的責怪。知道這二人都在為遼東戰事心急。他也不用問熊倜遼東的戰事了,快報上麵已經……
明神宗臉上十分憂傷地說:“你們自己看吧。”
熊倜接過快報,看見上麵的內容臉色驟變,心裏像十五隻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同月二十一日,明軍廣寧總兵官張承蔭率副將頗廷相、參將蒲世芳、遊擊梁汝貴等諸營兵援撫順。
後金兵乘勝奮擊,張承蔭、蒲世芳力戰身死,頗廷相、梁汝貴突圍後見失主將,變奮戰陣亡。
明軍將士死亡萬餘人,幸免者十無一二。
撫順之役,大小戰鬥共曆時一周,後金軍不僅攻占了撫順、東州、馬根單,還劫掠了大小屯堡五百餘座,俘虜人畜三十萬。
熊倜聽到這個消息,算算時間,自己是二十日從廣寧出城的,也就是說,自己剛才走,張承蔭就行動了。
看完之後十分惱怒,他真不知道應該怎樣回報了,剛才準備好的,現在也不敢說了。在心裏感歎道:“這個張承萌!”
“唉!”熊倜長歎一聲,想來一定是這個張承蔭搶功心切,讓自己前功盡棄。
“張承萌怎麽了?”明神宗聽到熊倜的話,就知道熊倜一定有什麽沒有跟自己說。
“回皇上!”熊倜把這一路打探到的關於努爾哈赤的故事,簡要地告訴了明神宗。還有臨走之時叮囑張承萌的事情。
“這,難道我大明真的是氣數已盡?”明神宗有些失去了信心,他停頓了一會:“不行,老祖宗留下的基業不能斷送在我一個人手裏。”
“皇上,眼下,必須派大軍出征,到遼東支援,挽回失地啊!”熊倜又提醒明神宗說。
廣寧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舉朝震駭。
--fuckads-->
baidu_clb_slot_id="93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