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時節,京師的蟲兒已經在吱吱地叫了。(.無彈窗廣告)這聲音讓人聽得心煩。
楊鎬剛去遼東,就一直在催糧草與軍餉,可是朝廷一直沒有落實這件事情。
明神宗也一直在讓下麵的人辦這件事情。
總督倉場戶部尚書張問達奏言:今倉儲空虛,京倉每年支放為二百三十餘石,現在倉之糧為五百八十六萬一千五百餘石,僅有二年之積。
通州倉每年支放七十二萬餘石,現在倉之糧為三十六萬五千八百餘石,不過半年之儲。
所在皆入不敷出,平時已不可支,若有急需更難濟事。額之虧,皆由於積弊日久;用之不足,則由於弊之未清。
夜深人靜,乾清宮中,明神宗並沒有入睡,他輾轉反側,感到十分頭疼。
睡不著,索性就起來,想寫幾個字,靜靜心。他剛走到書桌旁邊,心裏就感到,突然一陣心塞!
上書房的桌子上,已經堆滿了奏折,有的是請求出戰的,也有的是主張求和。雖然已經派出楊鎬,可是,宮中還是議論紛紛。
明神宗走過去,還是下意識地拿起了一份奏折。看著奏折上的內容,明神宗又歎了口氣,說:“這個楊鎬啊,真實不爭氣!難道我真的應該派熊倜去出征?”
熊倜站在花滿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心中開始翻騰起來。京師已經傳遍努爾哈赤攻克撫安、三岔、白家衝三堡。楊鎬兵敗。
這個結局正中了皇後娘娘的話。
熊倜站在窗外,手抓著窗戶的木栓。他再也忍不住了,衝出門去,皇上不找自己,自己也要找皇上。
機會不是誰給的,而是自己爭取的。
熊倜決心一下,大步一跨衝出門去。
“你這樣急衝衝地去哪?”逍遙子聽到房間不對勁。
夏芸為了讓熊倜安心,特意讓他們住在花滿樓後麵的小院子裏。熊倜要出門必須經過逍遙子的房間,此時逍遙子正在房間裏看書,天氣熱,逍遙子的房間門是打開的。
“師父,楊鎬打了敗仗,我想現在皇上應該相信楊鎬不會打仗。他一定需要我。我要去請命。”
“勝敗乃士兵家常事。你這樣去太唐突了。”逍遙子很淡定地說。
“現在去說還來得及,難道要等努爾哈赤打到京師我再去請命嗎?”熊倜又強調了一遍。
“那你去吧。我不攔你。”逍遙子懶得說話,他知道如果現在攔住熊倜,熊倜將來必定會埋怨自己。江湖也好,宮廷也罷,就讓熊倜闖吧!
他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到熊倜急急忙忙跑出去的聲音。
熊倜一口氣跑到皇宮,來到皇上的上書房。
太監看到熊倜這樣急衝衝地來了,上去問:“熊大人,你怎麽又來了,皇上不是說,無召不用進宮嗎?”
“公公,我聽說楊鎬在前線打了敗仗,我特意來請命出征。”熊倜也不避諱,直接就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哎喲喂。我的熊大人。你可千萬別提此事了。皇上現在正在氣頭上。你別去招惹。”太監急忙勸熊倜說。
“公公,你就行行好吧。給我通報一聲。”熊倜哀求著,學著夏芸順便給太監塞了錠銀子。
太監看了看,歎了口氣說:“好吧。”
明神宗果然召見熊倜了。
“微臣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找朕有何事?”明神宗很淡定。
“皇上,請讓微臣帶兵出征吧。”熊倜毫不遲疑,堅定地說,“我聽說楊鎬已經打了敗仗。”
“勝敗乃士兵家常事。他剛去,打了敗仗很正常。”明神宗不願意承認這場失敗。
“皇上,難道要等努爾哈赤的大軍打到京師,才算是不正常嘛!”熊倜抬起頭看著明神宗很激動地說。
“放肆!”明神宗一聽熊倜這話,十分生氣,“你這是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微風。”
“皇上,請讓我帶兵出征吧,我保證我一定打勝仗。”
明神宗一聽,心裏疑惑道:“你有什麽辦法?”
“皇上,我可以去聯絡被努爾哈赤吞並的各個部落,我也可以號召江湖武林人士,他們武功高強,一定可以幫我們打退努爾哈赤的大軍。”熊倜很自信地說出了他打算如何作戰的構想。
他邊說,心裏想著流沙,想著八方尊神,少林武當,這些武林正派。要是讓他們去打仗,他們一定會同意。
明神宗卻不這樣想,他一聽,熊倜居然有這樣大的本事,能聯絡外番部落,還有武林之士。熊倜居然還有這樣的野心,能一舉吞並遼東。難道真的像鄭貴妃所說的,他想謀奪皇位?
明神宗心裏不安起來,難道當年二皇子之事熊倜知曉。潛龍再而三地保舉熊倜為朝廷出力,這是為了那般?
不行,再也不能給這個小子再大的權力了。要是讓這小子繼續長大,這樣下去,有一天誰也控製不了。明神宗在心裏堅定地說,一定要把這個家夥打壓下去。
“你本事不小!你是不是還想與人密謀奪朕的皇位啊。”明神宗很嚴肅地說,說著手一揮把桌子上的茶杯打翻了,摔在地上。
“皇上!何出此言。”熊倜完全愣住了,他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太監一聽,急忙進來,看著明神宗和熊倜表情都很嚴肅,急忙給熊倜使了個眼神。
“傳旨,把熊倜打為庶人,從此以後不得入宮!”明神宗很生氣地說。
熊倜一愣,站在是書房。不解地說:“皇上……”
太監急忙打斷熊倜的話說:“熊倜,還不趕緊謝恩?”
熊倜知道再無回天之力,眼神茫然地說:“謝主隆恩。”
白駒過隙,夏末秋初,一轉眼已經過去幾個月了。
夏日的風比春天的風要暖和很多,風吹亂了熊倜額頭上的發。
人心難測,人心難測。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一片赤膽忠心會被明神宗這樣誤會。
他空有一身好武藝卻報國無門,他實在心不甘。不過,那又怎樣,如果他再去說,恐怕招來的那就不是被貶為庶民。
熊倜想著,心裏實在是很不爽。他快步一跳,揮手一劍,一股劍氣從劍鋒殺出,劍氣一下打落了三片樹葉。
“啪啪啪!”突然,響起了一陣拍手的聲音。
熊倜沒有回頭,他的耳朵聳了聳,淡淡地說:“芸兒,你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我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夏芸邊走邊向熊倜的方向走去。
熊倜回頭看著夏芸疑惑地說:“好消息?我還有什麽好消息。”
“走!進去說。”夏芸看了看周圍沒有人。
他們走進房間,夏芸下意識地探出頭看看有沒有被人跟蹤,檢查沒有什麽可疑的人之後,急忙把門一關。
“芸兒,說吧。什麽事情那麽神秘。”熊倜把“悠然”放在桌子上。
“你聽說沒有,楊鎬又兵敗了。”
熊倜聽到這個消息,心裏暗暗地小激動了一下,故作鎮定地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夏芸看著熊倜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說:“好啊,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也不用我多費口舌了。”
熊倜一看,著急了說:“芸兒,你就別賣關子了。快點說說是怎麽回事。我這段時間就隻聽到皇上的奏折不斷,沒有想到楊鎬那麽快就兵敗了。這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楊鎬根本就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
努爾哈赤想吞並中原的心是越來越大。
七月,後金軍破鴉鶻關而入,進犯清河。
清河城四麵環山,地勢險峻,戰略位置重要,大路可直通重鎮遼陽、沈陽,為遼沈之屏障,參將鄒儲賢、援遼遊擊張旆領兵一萬鎮守此地。
努爾哈赤先令裝滿貂、參之車在前,軍士埋伏在車後突然殺出,圖窮匕首見,殺了清河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但由於清河城上布有火器,後金軍攻城死傷千餘人,遊擊張旆亦戰死。
隨後,努爾哈赤令士兵頂著木板在城下挖牆,後金軍遂從缺口突入城內。
努爾哈赤命李永芳前去勸降鄒儲賢,儲賢見之怒罵,隨後率軍於城上抵抗後金軍,力竭陣亡。
副將賀世賢率明朝援軍趕來,見城已陷落,遂斬附近女真屯寨婦幼一百五十人而還。
努爾哈赤連陷撫順、清河,膽氣越來越壯,他將被俘獲的一名漢人割去雙耳,令其轉告明廷,“若以我為非理,可約定戰期出邊。或十日,或半月,攻戰決戰。若以我為合理,可納金帛,以圖息事。”
“噢?努爾哈赤這是公然挑釁。”熊倜對於這樣的結局並不奇怪,“關鍵是皇上怎麽說。”
“皇上已經很頭大了。他煩的不僅是遼東的戰事。”
熊倜一聽,心裏愣了一下,很認真地看著夏芸說:“此話怎講?”
“你不去皇宮許久,必定不知道這幾個月朝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夏芸繼續說著。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五月二十九日,戶科給事中官應震奏:太倉之積,初年尚稱充足。自征播州楊應龍、征東抗倭、征寧夏哱拜三大役費銀多達一千二百餘萬兩之後,漸告空虛。
近來又因皇太後李氏逝世、福王赴封地、瑞、惠、桂三王婚禮等共費銀至七十餘萬兩。太倉每年所入止三百七十餘萬兩,正額原以供邊餉,而今諸費皆取於此,加以災傷減免救濟,太倉豈能不匱!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六月初八日,因軍餉缺乏,外解之銀不至,戶部商議向工部、太仆寺各借現銀五十萬兩,以濟九邊軍需。工部、太仆寺各以庫貯無幾為由,拒絕借給。神宗令工部與太仆寺各借給二十萬兩應用,其餘陸續給發。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六月二十一日,戶部尚書李汝華說:太倉每年收入三百八十九萬兩,支出邊餉三百八十一萬兩,其餘庫局內外等用又約四十萬兩,出大於入。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六月戶部奏:遼東兵餉,經議需用銀三百萬兩。今內庫已發一百萬兩、南京戶、工二部五十萬兩、太仆寺及水衡八十萬兩,總計二百三十萬兩。但因此中未解者尚多,而數月以來調兵遼東安家諸費已達五十三萬餘兩。
夏芸一口氣說了許多,說著也歎了口氣說:“現在朝廷真是外憂內患。”
熊倜聽了,心忽然又平靜下來,想起數月前,他去請命的結果,心就冷下來了,淡淡地說:“其實,這又跟我有什麽關係呢?”
“怎麽沒有關係。我知道你一直想去前線。”
“可是皇上不給我這個機會啊。”現在的熊倜已經心灰意冷了。
“皇上已經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決意征調大軍徹底消滅後金。我看你的機會來了。”夏芸鼓勵熊倜說到。
“我看未必。”熊倜聽到夏芸說了許多雖然有所心動,不過還是淡淡地,“先看看吧!”
楊鎬剛去遼東,就一直在催糧草與軍餉,可是朝廷一直沒有落實這件事情。
明神宗也一直在讓下麵的人辦這件事情。
總督倉場戶部尚書張問達奏言:今倉儲空虛,京倉每年支放為二百三十餘石,現在倉之糧為五百八十六萬一千五百餘石,僅有二年之積。
通州倉每年支放七十二萬餘石,現在倉之糧為三十六萬五千八百餘石,不過半年之儲。
所在皆入不敷出,平時已不可支,若有急需更難濟事。額之虧,皆由於積弊日久;用之不足,則由於弊之未清。
夜深人靜,乾清宮中,明神宗並沒有入睡,他輾轉反側,感到十分頭疼。
睡不著,索性就起來,想寫幾個字,靜靜心。他剛走到書桌旁邊,心裏就感到,突然一陣心塞!
上書房的桌子上,已經堆滿了奏折,有的是請求出戰的,也有的是主張求和。雖然已經派出楊鎬,可是,宮中還是議論紛紛。
明神宗走過去,還是下意識地拿起了一份奏折。看著奏折上的內容,明神宗又歎了口氣,說:“這個楊鎬啊,真實不爭氣!難道我真的應該派熊倜去出征?”
熊倜站在花滿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心中開始翻騰起來。京師已經傳遍努爾哈赤攻克撫安、三岔、白家衝三堡。楊鎬兵敗。
這個結局正中了皇後娘娘的話。
熊倜站在窗外,手抓著窗戶的木栓。他再也忍不住了,衝出門去,皇上不找自己,自己也要找皇上。
機會不是誰給的,而是自己爭取的。
熊倜決心一下,大步一跨衝出門去。
“你這樣急衝衝地去哪?”逍遙子聽到房間不對勁。
夏芸為了讓熊倜安心,特意讓他們住在花滿樓後麵的小院子裏。熊倜要出門必須經過逍遙子的房間,此時逍遙子正在房間裏看書,天氣熱,逍遙子的房間門是打開的。
“師父,楊鎬打了敗仗,我想現在皇上應該相信楊鎬不會打仗。他一定需要我。我要去請命。”
“勝敗乃士兵家常事。你這樣去太唐突了。”逍遙子很淡定地說。
“現在去說還來得及,難道要等努爾哈赤打到京師我再去請命嗎?”熊倜又強調了一遍。
“那你去吧。我不攔你。”逍遙子懶得說話,他知道如果現在攔住熊倜,熊倜將來必定會埋怨自己。江湖也好,宮廷也罷,就讓熊倜闖吧!
他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到熊倜急急忙忙跑出去的聲音。
熊倜一口氣跑到皇宮,來到皇上的上書房。
太監看到熊倜這樣急衝衝地來了,上去問:“熊大人,你怎麽又來了,皇上不是說,無召不用進宮嗎?”
“公公,我聽說楊鎬在前線打了敗仗,我特意來請命出征。”熊倜也不避諱,直接就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哎喲喂。我的熊大人。你可千萬別提此事了。皇上現在正在氣頭上。你別去招惹。”太監急忙勸熊倜說。
“公公,你就行行好吧。給我通報一聲。”熊倜哀求著,學著夏芸順便給太監塞了錠銀子。
太監看了看,歎了口氣說:“好吧。”
明神宗果然召見熊倜了。
“微臣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找朕有何事?”明神宗很淡定。
“皇上,請讓微臣帶兵出征吧。”熊倜毫不遲疑,堅定地說,“我聽說楊鎬已經打了敗仗。”
“勝敗乃士兵家常事。他剛去,打了敗仗很正常。”明神宗不願意承認這場失敗。
“皇上,難道要等努爾哈赤的大軍打到京師,才算是不正常嘛!”熊倜抬起頭看著明神宗很激動地說。
“放肆!”明神宗一聽熊倜這話,十分生氣,“你這是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微風。”
“皇上,請讓我帶兵出征吧,我保證我一定打勝仗。”
明神宗一聽,心裏疑惑道:“你有什麽辦法?”
“皇上,我可以去聯絡被努爾哈赤吞並的各個部落,我也可以號召江湖武林人士,他們武功高強,一定可以幫我們打退努爾哈赤的大軍。”熊倜很自信地說出了他打算如何作戰的構想。
他邊說,心裏想著流沙,想著八方尊神,少林武當,這些武林正派。要是讓他們去打仗,他們一定會同意。
明神宗卻不這樣想,他一聽,熊倜居然有這樣大的本事,能聯絡外番部落,還有武林之士。熊倜居然還有這樣的野心,能一舉吞並遼東。難道真的像鄭貴妃所說的,他想謀奪皇位?
明神宗心裏不安起來,難道當年二皇子之事熊倜知曉。潛龍再而三地保舉熊倜為朝廷出力,這是為了那般?
不行,再也不能給這個小子再大的權力了。要是讓這小子繼續長大,這樣下去,有一天誰也控製不了。明神宗在心裏堅定地說,一定要把這個家夥打壓下去。
“你本事不小!你是不是還想與人密謀奪朕的皇位啊。”明神宗很嚴肅地說,說著手一揮把桌子上的茶杯打翻了,摔在地上。
“皇上!何出此言。”熊倜完全愣住了,他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太監一聽,急忙進來,看著明神宗和熊倜表情都很嚴肅,急忙給熊倜使了個眼神。
“傳旨,把熊倜打為庶人,從此以後不得入宮!”明神宗很生氣地說。
熊倜一愣,站在是書房。不解地說:“皇上……”
太監急忙打斷熊倜的話說:“熊倜,還不趕緊謝恩?”
熊倜知道再無回天之力,眼神茫然地說:“謝主隆恩。”
白駒過隙,夏末秋初,一轉眼已經過去幾個月了。
夏日的風比春天的風要暖和很多,風吹亂了熊倜額頭上的發。
人心難測,人心難測。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一片赤膽忠心會被明神宗這樣誤會。
他空有一身好武藝卻報國無門,他實在心不甘。不過,那又怎樣,如果他再去說,恐怕招來的那就不是被貶為庶民。
熊倜想著,心裏實在是很不爽。他快步一跳,揮手一劍,一股劍氣從劍鋒殺出,劍氣一下打落了三片樹葉。
“啪啪啪!”突然,響起了一陣拍手的聲音。
熊倜沒有回頭,他的耳朵聳了聳,淡淡地說:“芸兒,你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我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夏芸邊走邊向熊倜的方向走去。
熊倜回頭看著夏芸疑惑地說:“好消息?我還有什麽好消息。”
“走!進去說。”夏芸看了看周圍沒有人。
他們走進房間,夏芸下意識地探出頭看看有沒有被人跟蹤,檢查沒有什麽可疑的人之後,急忙把門一關。
“芸兒,說吧。什麽事情那麽神秘。”熊倜把“悠然”放在桌子上。
“你聽說沒有,楊鎬又兵敗了。”
熊倜聽到這個消息,心裏暗暗地小激動了一下,故作鎮定地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夏芸看著熊倜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說:“好啊,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也不用我多費口舌了。”
熊倜一看,著急了說:“芸兒,你就別賣關子了。快點說說是怎麽回事。我這段時間就隻聽到皇上的奏折不斷,沒有想到楊鎬那麽快就兵敗了。這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楊鎬根本就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
努爾哈赤想吞並中原的心是越來越大。
七月,後金軍破鴉鶻關而入,進犯清河。
清河城四麵環山,地勢險峻,戰略位置重要,大路可直通重鎮遼陽、沈陽,為遼沈之屏障,參將鄒儲賢、援遼遊擊張旆領兵一萬鎮守此地。
努爾哈赤先令裝滿貂、參之車在前,軍士埋伏在車後突然殺出,圖窮匕首見,殺了清河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但由於清河城上布有火器,後金軍攻城死傷千餘人,遊擊張旆亦戰死。
隨後,努爾哈赤令士兵頂著木板在城下挖牆,後金軍遂從缺口突入城內。
努爾哈赤命李永芳前去勸降鄒儲賢,儲賢見之怒罵,隨後率軍於城上抵抗後金軍,力竭陣亡。
副將賀世賢率明朝援軍趕來,見城已陷落,遂斬附近女真屯寨婦幼一百五十人而還。
努爾哈赤連陷撫順、清河,膽氣越來越壯,他將被俘獲的一名漢人割去雙耳,令其轉告明廷,“若以我為非理,可約定戰期出邊。或十日,或半月,攻戰決戰。若以我為合理,可納金帛,以圖息事。”
“噢?努爾哈赤這是公然挑釁。”熊倜對於這樣的結局並不奇怪,“關鍵是皇上怎麽說。”
“皇上已經很頭大了。他煩的不僅是遼東的戰事。”
熊倜一聽,心裏愣了一下,很認真地看著夏芸說:“此話怎講?”
“你不去皇宮許久,必定不知道這幾個月朝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夏芸繼續說著。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五月二十九日,戶科給事中官應震奏:太倉之積,初年尚稱充足。自征播州楊應龍、征東抗倭、征寧夏哱拜三大役費銀多達一千二百餘萬兩之後,漸告空虛。
近來又因皇太後李氏逝世、福王赴封地、瑞、惠、桂三王婚禮等共費銀至七十餘萬兩。太倉每年所入止三百七十餘萬兩,正額原以供邊餉,而今諸費皆取於此,加以災傷減免救濟,太倉豈能不匱!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六月初八日,因軍餉缺乏,外解之銀不至,戶部商議向工部、太仆寺各借現銀五十萬兩,以濟九邊軍需。工部、太仆寺各以庫貯無幾為由,拒絕借給。神宗令工部與太仆寺各借給二十萬兩應用,其餘陸續給發。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六月二十一日,戶部尚書李汝華說:太倉每年收入三百八十九萬兩,支出邊餉三百八十一萬兩,其餘庫局內外等用又約四十萬兩,出大於入。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六月戶部奏:遼東兵餉,經議需用銀三百萬兩。今內庫已發一百萬兩、南京戶、工二部五十萬兩、太仆寺及水衡八十萬兩,總計二百三十萬兩。但因此中未解者尚多,而數月以來調兵遼東安家諸費已達五十三萬餘兩。
夏芸一口氣說了許多,說著也歎了口氣說:“現在朝廷真是外憂內患。”
熊倜聽了,心忽然又平靜下來,想起數月前,他去請命的結果,心就冷下來了,淡淡地說:“其實,這又跟我有什麽關係呢?”
“怎麽沒有關係。我知道你一直想去前線。”
“可是皇上不給我這個機會啊。”現在的熊倜已經心灰意冷了。
“皇上已經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決意征調大軍徹底消滅後金。我看你的機會來了。”夏芸鼓勵熊倜說到。
“我看未必。”熊倜聽到夏芸說了許多雖然有所心動,不過還是淡淡地,“先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