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呼”地吹來,天氣很寒冷,熊倜好像沒感覺到一樣,別的士兵都睡覺了,隻有他一個人還借著月光在練習排兵布陣。
熊倜坐在軍帳中,前麵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滿了石子、棋子和一些零星的雜物。
熊倜掏出那本不知道是什麽獸皮做成的書認真地琢磨著,這書上有一百零八個小道士,每一個小道士手中都拿著一把劍。每一幅小道士圖的下麵又有解釋,這解釋看上去又不像是劍法,更像是兵法。
熊倜估計就是傳說中的七十二策,隻是每一策又有劍法。
這書熊倜雖然看不出是什麽年代寫的,看上去也感到很久遠了。熊倜想:傳說這是鬼穀子所作也有可能。
熊倜把書翻過去又翻過來是看著,這書他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發現,好像是個百寶書,想要看什麽就有什麽。
熊倜看著小道士畫麵下的那些解釋,想找一些作戰的內容挑著看看,眼睛從前往後掃了一下,還真看到自己想要的。
熊倜如饑似渴地讀著。什麽時候自己那麽愛讀書呢?熊倜自己在心裏也好笑起來。熊倜一邊笑著一邊一目十行地瀏覽著。
書中敘述謀略可分為戰略、戰術兩個部分。
其中戰略可分為佐謀、遠謀、鑽謀、詐謀、玄謀、隱謀上三十六策。戰術可分為屯兵、用兵、進攻、防守、縱橫、敗走下三十六策。
熊倜一邊看著這些文字一邊想著往後翻,心想:這七十二策真像傳說中一樣神奇,既是武功秘籍,又是兵法。
熊倜在武當山的山穀中已經熟讀了劍法,他翻著書在心裏想:這布陣是用兵篇吧?
熊倜翻著翻著停了下來,眼睛看著書頁,上麵有一些奇怪的陣型。看了一會兒感覺也不對,不由又把書翻到前麵認真地從頭看了起來。
熊倜從書卷的前麵看著,前麵是七十二策之上半部分,是戰略篇。戰略篇又分成六小篇。第一篇:佐謀。
熊倜左手托著右手,右手托著下巴一邊看一邊想著。
佐謀?佐是輔助籌劃的意思。就是說戰爭還沒有開始之前,軍隊應該提前有一些防範的戰略思想。
熊倜接著往下看,第一策:胸中甲兵。
原意:甲兵:披甲的士兵。一個人具有的軍事才能。
計意:無論是帶兵的將領或是普通的士兵,平時都有不斷地學習戰爭知識,提高自身的戰爭技能。
胸中自有百萬兵!
熊倜想著逍遙子平時總是跟他說過“知己知彼”的道理,這作戰打仗也是一樣,要知己知彼才能打勝仗。
一個軍隊首先要用嚴明的軍紀,作戰的號令。比如:“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像這從古代就有的作戰戰術確實很重要。
還有長時間作戰,近距離作戰,攻城,守城,陣地戰,兵車,戰馬、火器等等的布局……
熊倜往下看著,下麵還有一個圖,這圖是由一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點組合而成。
“啊!”熊倜眼前一亮,有些激動起來,這不就是布陣嗎?想什麽來什麽,這書奇了。
熊倜按照圖上點的位置,把麵前的石子和棋子依次慢慢擺放著。
熊倜的圖形越擺越大,用得上的石子和棋子越來越多,桌子上麵的石子和棋子都用完了,熊倜隻好隨手拿來一些零星食物又擺放起來。
桌麵上漸漸地能看出是五種陣型:“金、木、水、火、土。”每一種隊形又相生相克。
熊倜看著桌子上的布局,想著五行相生的含義:
木生火,是因為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鑽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為火灼熱,所以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裏,依附著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所以水生木。
熊倜想著這五行又相克,相互製約。五行相克含義: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
這些道理用於治軍也是一樣。
熊倜看著桌子上擺弄的陣形,有五種列隊:一字形,扇形,錐形、方形和圓,這五種隊列又相互變化和牽引著。
這一字形熊倜到見過,就是長蛇陣。
這扇形和錐形認真看了很久還是沒有滲透其中的奧妙。
熊倜看著其中的一個扇形,這個扇形的第一排是三個,第二排是四個,第三排是五個,第四排是六個,總共有18個。
這個扇形的前麵有一個錐形對峙著。
錐形的第一排有一個點,第二排有兩個,第三排有三個,第四排有四個,第五排有五個,總共有15個。
錐形的陣型跟扇形差不多,扇形的幅度要比錐形的大很多,錐形給人的感覺是第一個人是先鋒,其他人跟在他的後麵,作為支援。
仔細看起來,這個錐形的隊伍應該是對扇形的隊伍在開戰,錐形是進攻,扇形是守衛。
這樣看來,錐形的第一個士兵應該是先鋒,拿著劍在進攻。這個士兵使用的劍法就是自己已經用過的“披荊斬棘”。
扇形的前麵有三個士兵,這三個士兵是防守,他們用的是什麽辦法去阻擋錐形士兵的進攻呢?
熊倜越來越著迷地看著想著。一時他不沒有想出來,繼續往下來看著。
這方形的布局相對看起來比較簡單,四四方方。
圓形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編排成一個圓圈。
熊倜繼續往後麵看又有一些奇怪的變化,熊倜大致看了一下,是關於這五種隊形又可以相互變化,相互製約。這幾個圖形,任何一種都可以變化成其他的陣型。
熊倜越看越入迷,他眉頭一緊,這陣法看起來並不難,世間萬物相生相克,這陣型必定也有他的破綻。攻擊的陣型和防守的陣型也不一樣。
他一邊看著一邊在桌子上畫著,在腦海中想著如何攻擊,又慢慢分析這些陣法都需要多少兵力,兵士的戰鬥力,戰車的數量。
他看著看著,忽然發現一字形和扇形主守,錐行陣主攻,將最精銳的車兵放置前沿作衝擊用。方形陣可攻可守,圓陣是混戰,車兵置於陣中央。
“啊!”熊倜看到還有一個更奇特的陣形,這個陣型用上去,如果先鋒的攻擊力和戰鬥力很強的會,殺敵勢如破竹。但是,如果先鋒不強,他這樣強勁的攻擊,如果對方用口袋陣,一下就會把所有的士兵裝在口袋中。
熊倜想到這眉毛上挑,心中十分得意說:“哈哈,這陣難道就這樣好破?”
“不對!”他想到這又發現不對,心裏繼續嘀咕:這口袋陣,是等士兵衝進去,若是,士兵衝進去之後,後麵還有方陣和圓形。
方陣攻守兼備,車兵置於後,保證陣型有足夠的厚度和反衝擊的力度。圓形也可以攻守兼備。
這兩種陣型都可以最外圍的士兵攻擊,裏麵的士兵還可以在外麵士兵被殺的時候補充進來。
他又看看前麵那三個陣型,想著逍遙子給自己講過的一些戰例還有孫子兵法。
奇書上還有林林總總的很多陣法,熊倜又繼續往下看著。
扇形陣是以步兵打車兵的戰法,類似於以後的方形陣,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獨自作戰,尤以吳,楚用得多(戰車少,倒不是裝備不起,是用處不大,水網密集,不適合車兵馳騁)。
方形陣是弩兵的特殊戰術,長處在於加大弩兵的正麵遠程火力密度,玄襄,鉤行則較複雜,除非訓練有素,才能運用自如,威力也大,相當於大型的作戰,以玄襄為例,弩兵在前陣,射完後後撤,車兵在兩側,長戟在中陣,長矛在後陣,講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擊,春秋時期在中原可能隻有魏,秦兩國能列此陣迎敵。
熊倜想起白天陣勢的場景很好看,戰場上一片威風陣陣,各兵種依次出擊,很有氣勢。
熊倜繼續看著:比如射擊時用“雲陣”,包圍敵軍要用“贏渭”陣,奇襲用“闔燧”陣,而向山陵要用“封刲”陣。
又如:對方用口袋陣,口袋如果把這三個陣型包圍了,方形和圓形陣的士兵從外麵攻擊,這不是裏外夾擊,圍魏救趙?
如果,對方不把口袋的“口”合上,這扇形衝進去,口袋的“口”會越來越大,最後對方的士兵一定會被衝散。
這口袋陣,本來就隻適合防禦,這一衝散,攻擊力完全下降,猶如散兵,不戰而敗!
若是,先鋒的“一”字陣,直接殺到口袋底,把口袋打破,那口袋兩邊就形成兩股隊伍,那就更好打。
“哈哈!”熊倜看到這,忍不住得意的大笑起來,讚歎道:“好陣法,好陣法!”
熊倜坐在軍帳中,前麵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滿了石子、棋子和一些零星的雜物。
熊倜掏出那本不知道是什麽獸皮做成的書認真地琢磨著,這書上有一百零八個小道士,每一個小道士手中都拿著一把劍。每一幅小道士圖的下麵又有解釋,這解釋看上去又不像是劍法,更像是兵法。
熊倜估計就是傳說中的七十二策,隻是每一策又有劍法。
這書熊倜雖然看不出是什麽年代寫的,看上去也感到很久遠了。熊倜想:傳說這是鬼穀子所作也有可能。
熊倜把書翻過去又翻過來是看著,這書他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發現,好像是個百寶書,想要看什麽就有什麽。
熊倜看著小道士畫麵下的那些解釋,想找一些作戰的內容挑著看看,眼睛從前往後掃了一下,還真看到自己想要的。
熊倜如饑似渴地讀著。什麽時候自己那麽愛讀書呢?熊倜自己在心裏也好笑起來。熊倜一邊笑著一邊一目十行地瀏覽著。
書中敘述謀略可分為戰略、戰術兩個部分。
其中戰略可分為佐謀、遠謀、鑽謀、詐謀、玄謀、隱謀上三十六策。戰術可分為屯兵、用兵、進攻、防守、縱橫、敗走下三十六策。
熊倜一邊看著這些文字一邊想著往後翻,心想:這七十二策真像傳說中一樣神奇,既是武功秘籍,又是兵法。
熊倜在武當山的山穀中已經熟讀了劍法,他翻著書在心裏想:這布陣是用兵篇吧?
熊倜翻著翻著停了下來,眼睛看著書頁,上麵有一些奇怪的陣型。看了一會兒感覺也不對,不由又把書翻到前麵認真地從頭看了起來。
熊倜從書卷的前麵看著,前麵是七十二策之上半部分,是戰略篇。戰略篇又分成六小篇。第一篇:佐謀。
熊倜左手托著右手,右手托著下巴一邊看一邊想著。
佐謀?佐是輔助籌劃的意思。就是說戰爭還沒有開始之前,軍隊應該提前有一些防範的戰略思想。
熊倜接著往下看,第一策:胸中甲兵。
原意:甲兵:披甲的士兵。一個人具有的軍事才能。
計意:無論是帶兵的將領或是普通的士兵,平時都有不斷地學習戰爭知識,提高自身的戰爭技能。
胸中自有百萬兵!
熊倜想著逍遙子平時總是跟他說過“知己知彼”的道理,這作戰打仗也是一樣,要知己知彼才能打勝仗。
一個軍隊首先要用嚴明的軍紀,作戰的號令。比如:“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像這從古代就有的作戰戰術確實很重要。
還有長時間作戰,近距離作戰,攻城,守城,陣地戰,兵車,戰馬、火器等等的布局……
熊倜往下看著,下麵還有一個圖,這圖是由一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點組合而成。
“啊!”熊倜眼前一亮,有些激動起來,這不就是布陣嗎?想什麽來什麽,這書奇了。
熊倜按照圖上點的位置,把麵前的石子和棋子依次慢慢擺放著。
熊倜的圖形越擺越大,用得上的石子和棋子越來越多,桌子上麵的石子和棋子都用完了,熊倜隻好隨手拿來一些零星食物又擺放起來。
桌麵上漸漸地能看出是五種陣型:“金、木、水、火、土。”每一種隊形又相生相克。
熊倜看著桌子上的布局,想著五行相生的含義:
木生火,是因為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鑽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為火灼熱,所以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裏,依附著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所以水生木。
熊倜想著這五行又相克,相互製約。五行相克含義: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
這些道理用於治軍也是一樣。
熊倜看著桌子上擺弄的陣形,有五種列隊:一字形,扇形,錐形、方形和圓,這五種隊列又相互變化和牽引著。
這一字形熊倜到見過,就是長蛇陣。
這扇形和錐形認真看了很久還是沒有滲透其中的奧妙。
熊倜看著其中的一個扇形,這個扇形的第一排是三個,第二排是四個,第三排是五個,第四排是六個,總共有18個。
這個扇形的前麵有一個錐形對峙著。
錐形的第一排有一個點,第二排有兩個,第三排有三個,第四排有四個,第五排有五個,總共有15個。
錐形的陣型跟扇形差不多,扇形的幅度要比錐形的大很多,錐形給人的感覺是第一個人是先鋒,其他人跟在他的後麵,作為支援。
仔細看起來,這個錐形的隊伍應該是對扇形的隊伍在開戰,錐形是進攻,扇形是守衛。
這樣看來,錐形的第一個士兵應該是先鋒,拿著劍在進攻。這個士兵使用的劍法就是自己已經用過的“披荊斬棘”。
扇形的前麵有三個士兵,這三個士兵是防守,他們用的是什麽辦法去阻擋錐形士兵的進攻呢?
熊倜越來越著迷地看著想著。一時他不沒有想出來,繼續往下來看著。
這方形的布局相對看起來比較簡單,四四方方。
圓形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編排成一個圓圈。
熊倜繼續往後麵看又有一些奇怪的變化,熊倜大致看了一下,是關於這五種隊形又可以相互變化,相互製約。這幾個圖形,任何一種都可以變化成其他的陣型。
熊倜越看越入迷,他眉頭一緊,這陣法看起來並不難,世間萬物相生相克,這陣型必定也有他的破綻。攻擊的陣型和防守的陣型也不一樣。
他一邊看著一邊在桌子上畫著,在腦海中想著如何攻擊,又慢慢分析這些陣法都需要多少兵力,兵士的戰鬥力,戰車的數量。
他看著看著,忽然發現一字形和扇形主守,錐行陣主攻,將最精銳的車兵放置前沿作衝擊用。方形陣可攻可守,圓陣是混戰,車兵置於陣中央。
“啊!”熊倜看到還有一個更奇特的陣形,這個陣型用上去,如果先鋒的攻擊力和戰鬥力很強的會,殺敵勢如破竹。但是,如果先鋒不強,他這樣強勁的攻擊,如果對方用口袋陣,一下就會把所有的士兵裝在口袋中。
熊倜想到這眉毛上挑,心中十分得意說:“哈哈,這陣難道就這樣好破?”
“不對!”他想到這又發現不對,心裏繼續嘀咕:這口袋陣,是等士兵衝進去,若是,士兵衝進去之後,後麵還有方陣和圓形。
方陣攻守兼備,車兵置於後,保證陣型有足夠的厚度和反衝擊的力度。圓形也可以攻守兼備。
這兩種陣型都可以最外圍的士兵攻擊,裏麵的士兵還可以在外麵士兵被殺的時候補充進來。
他又看看前麵那三個陣型,想著逍遙子給自己講過的一些戰例還有孫子兵法。
奇書上還有林林總總的很多陣法,熊倜又繼續往下看著。
扇形陣是以步兵打車兵的戰法,類似於以後的方形陣,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獨自作戰,尤以吳,楚用得多(戰車少,倒不是裝備不起,是用處不大,水網密集,不適合車兵馳騁)。
方形陣是弩兵的特殊戰術,長處在於加大弩兵的正麵遠程火力密度,玄襄,鉤行則較複雜,除非訓練有素,才能運用自如,威力也大,相當於大型的作戰,以玄襄為例,弩兵在前陣,射完後後撤,車兵在兩側,長戟在中陣,長矛在後陣,講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擊,春秋時期在中原可能隻有魏,秦兩國能列此陣迎敵。
熊倜想起白天陣勢的場景很好看,戰場上一片威風陣陣,各兵種依次出擊,很有氣勢。
熊倜繼續看著:比如射擊時用“雲陣”,包圍敵軍要用“贏渭”陣,奇襲用“闔燧”陣,而向山陵要用“封刲”陣。
又如:對方用口袋陣,口袋如果把這三個陣型包圍了,方形和圓形陣的士兵從外麵攻擊,這不是裏外夾擊,圍魏救趙?
如果,對方不把口袋的“口”合上,這扇形衝進去,口袋的“口”會越來越大,最後對方的士兵一定會被衝散。
這口袋陣,本來就隻適合防禦,這一衝散,攻擊力完全下降,猶如散兵,不戰而敗!
若是,先鋒的“一”字陣,直接殺到口袋底,把口袋打破,那口袋兩邊就形成兩股隊伍,那就更好打。
“哈哈!”熊倜看到這,忍不住得意的大笑起來,讚歎道:“好陣法,好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