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區團購模式,是想要把菜販給擠出去。</p>


    以前人們正常的買菜是農民種菜,然後菜販從農民哪裏收購,然後到城市裏買給顧客消費者。</p>


    而現在所謂的社區團購模式就是,一個小區裏的人組團,直接到農民那兒買菜,這就叫社區團購,菜販就被擠掉了。</p>


    僅從商業競爭層麵來看,所謂ID社區團購模式能夠發展,是這個模式本身就存在很強大的競爭優勢。</p>


    就拿社區團購和超市對比,網上下單買菜是沒有實體店的,就節省了店鋪租金、水電費、員工工資等。</p>


    再者社區團購直接砍掉一些中間的不必要環節,加快菜品從菜農到企業、再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使得消費者可以話更少或者相同的錢就購買到更加新鮮的菜品。</p>


    這樣一來,消費者的選擇就從超市轉向網上。</p>


    說白了,社區就像市麵上大火的一類APP,市場定位上兩者差不多都是采用廠商直供的模式,取消中間商賺差價,也無需承擔實體店鋪的水電房租人員費用等。</p>


    如果再加上價格優勢,社區團購的產品價格比起超市有所降低,現在一些大鱷進場,不差錢的大廠開啟燒錢模式,一項打牌直接降低價格到百分之一進行銷售,自然吸引一大票的消費者追捧,菜販根本毫無招架之力。</p>


    但國家顯然是不允許的。</p>


    某滴、某團的發展史就是前車之鑒,一開始競爭市場時也是低價進入,燒錢補貼優惠券,等用戶形成了一定的粉絲年薪,消費者養成習慣和惰性之後,同時把市場其它競爭者給擠垮了就開始漲價,狠狠地宰消費者一刀,前麵的補貼虧損要連本帶利的拿回來。</p>


    顯然,國家不允許是考慮宏觀層麵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為了就業!</p>


    菜販可是一大票就業啊!</p>


    這些大規模的、幾乎沒有門檻的就業崗位是國家的定海神針。</p>


    賣菜可以說是菜農、菜販們的最後出路,如果被大量的資本介入衝擊,菜價勢必長期低迷,向菜農收菜的價格隻會一降再降,資本才能以此來保證獲利,最後受傷的還是最底層的菜農。</p>


    </p>


    資本隻考慮局部,隻考慮自己的利益,但國家肯定是要考慮整體,尤其是社會的穩定。</p>


    陸鳴讓科學與民生基金下場,既不是為了逐利,更不是為了幹掉菜販這一大票的就業,而是規範這個行業,目的完全不一樣。</p>


    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把這個平台做起來,基金會本身不會從中牟利,平台運營所需的資金基金會來提供。</p>


    而且基金會本身就是一個花錢的機構,陸鳴馬上就要展開對天盛資本的改革,他個人名下3000萬股天盛的股票都要劃轉到基金會名下。</p>


    錢是肯定不缺的。</p>


    未來基金會還要被正式收編,社區平台運營所需的資金,今後就等於是國家財政的撥款,作為一個公共基礎設施機構平台,自然不能賺錢,否則失去了公允。</p>


    基金會將來是必定被收編的,那麽社區平台自然也是國家管控了。</p>


    老百姓的菜籃子,還是得讓公共部門來管。</p>


    除此之外,陸鳴然基金會進場還有另一層用意,葛豐管著的天盛創投,他接到了頂頭上司的命令,要對旗下參與了進入社區團購的企業融資進行撤出,這對資本市場還是有影響的。</p>


    陸鳴也想對已有的股權轉讓撤出時,可以賣個好價錢讓別的資本來接盤,基金會現在進入社區團購就有迷惑性了,可以造成一個陸鳴沒有跑路,而且很看好的假象。</p>


    不管是基金會、天盛創投,這些機構的行為在外界看來就是陸鳴的行為。</p>


    一哥都沒跑,隻是家大業大,優化了一下而已,慌啥?</p>


    幹就完了!</p>


    基金會這邊沒有待太久,陸鳴把決策吩咐下去便離開了基金會。</p>


    要不了多久,上層就會直接整頓叫停社區團購,現在蜂擁而至的資本到時候一個個褲子都來不及提的跑路。</p>


    在倒閉、跑路、團購被“團滅”的一地雞毛的時刻,基金會正好可以開啟低價並購重組,同時收納在該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骨幹型人才,取其糟粕,取其精華。</p>


    ……</p>


    7月24日周五。</p>


    陸鳴也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天盛資本上來,上午13點20分左右,在公司辦公室裏的陸鳴放下了手裏頭的工作,登陸了他的個人社交媒體網站,然後編輯了一段文字內容:</p>


    【這幾天正在考慮一個事情,打算把個人持有天盛資本3960萬股中的3000萬股無償劃轉給科學與民生基金會,大家覺得怎麽樣?】</p>


    編輯好了這一簡短的文字內容,陸鳴看了一眼確定沒問題,然後接更新了出去。</p>


    這條動態一更新出去,立馬就被各路媒體或大V門競相轉載,大約兩分鍾左右,財連社電訊也推送了這個消息。</p>


    而陸鳴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這條動態消息底下的留言也是刷刷的不斷產生新的留言。</p>


    “不愧是一哥,格局打開!”</p>


    “果然是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p>


    “雕大的說一下,無償劃轉是啥意思?”</p>


    “可以理解為捐贈,還有我們雕大的都很忙,別老是問了……[狗頭]”</p>


    “好家夥,3000萬股?這得多少錢?”</p>


    “按天盛現在的股價,超過8.5萬億。”</p>


    “媽耶……”</p>


    “一哥永遠滴神!”</p>


    “8.5萬億,不是8.5萬元,流弊!”</p>


    “呃……我想說的是,現在應該沒有8.5萬億了,天盛的股價正在暴跌……”</p>


    ……</p>


    卻說與此同時的A股市場,就在陸鳴剛剛更新一條動態消息出來不久,原本在-1.5%水位震蕩的天盛控股忽然開啟急跌跳水。</p>


    市場被陸鳴的這條動態消息給嚇蒙了,來得太突然,來的太讓人猝不及防。</p>


    劃轉3000萬股?</p>


    豈不是說陸鳴在天盛控股的股東名單上從第一大股東直接降為第二大股東?減少到960萬股,等於是占公司總股權比例從現在的54.28%下降到13.16%的比例?</p>


    要知道,天盛資本可不是執行A/B股製度的,那陸鳴豈不是有喪失對公司控製權的風險?</p>


    科學與民生基金會接收這3000萬股之後,一下子就躍居成為天盛資本的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權比例的41.12%。</p>


    14點02分,各大行情軟件推送消息:</p>


    【天盛控股午後下探至261772.05元/股,觸及跌停價,成交額超1620億】</p>


    股王這波跳水,把前麵的反彈都給吞了,同時也把大盤和整個市場都帶到了坑裏頭去。</p>


    滬指在差不多同一時間跌幅擴大至-4.19%,今天直接擊穿3300點和3200點,最低下探到了3184點,就要破前低了。</p>


    不過股王觸及跌停之後,並沒有被摁死在跌停板上,甚至連在跌停板上都沒有停留超過一分鍾就再度被拉台起來。</p>


    因為資金迅速回過神來,科學與民生基金會也是陸鳴控製著的,也就是說即便他個人持有天盛的股權下降到了13.16%,但他依然是公司的實際控製人,實控人的身份沒有轉變。</p>


    好家夥,趕緊買回來!</p>


    於是股價直接V型反彈,資金開始搶籌抄底,但這麽一折騰,大A的股民要被這些大資金給玩壞了節奏。</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金融巨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靈駟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靈駟玉並收藏重生之金融巨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