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點點頭,道:“洪大人此建議可議,諸位覺得如何?”
多鐸道:“八年前,先帝率軍親征朝鮮,難度不太大。那次,讓李倧軍隊損失慘重,倘若我們再次南征,要徹底滅李倧,肯定沒問題。隻是,要把整個朝鮮管治起來,或許有些難度。”
阿濟格接口道:“這又有何難,跟我們奪取遼東一樣,一律剃發易服,敢有不從者,殺無赦!”
洪承疇道:“若這般粗暴管控,有可能會導致百姓激烈反抗。”
阿濟格道:“連朝鮮王的軍隊皆抗拒不了大清,何懼那區區百姓。待奪取朝鮮後,由我去鎮守,誰敢反抗就殺誰!”
多鐸道:“皇兄,英親王之法雖過於簡單粗暴,但卻必不可少。可照此推行。”
洪承疇道:“若要徹底管控朝鮮,還需有其它措施,需要有懷柔政策。可任命效忠於大清的當地人為官,以滿人官員為正職、以當地人官員為副職,所有官員皆要清正廉潔。隻要誠心歸順者,一律不得歧視,大力發展農耕,讓當地人吃飽飯。隻要做好了,下官相信,定能讓當地人認同大清。”
寧完我道:“洪大人言之有理,下官附議!”
接下來,又先後有多名官員附議。
多爾袞道:“說得好,要把朝鮮納入大清治下,需恩威並濟。像英親所說的,那是立威;洪大人之建議,那是施恩。兩者結合,大清一定能征服朝鮮。”
多名臣子都覺得可行。
洪承疇道:“薑瓖是梟雄人物,誅除薑瓖越快越好,需盡快派兵入朝鮮。”
阿濟格道:“攝政王,請給我數萬兵馬,一定征服朝鮮。”
多爾袞點頭道:“既然皇兄有此決心,我準許了。要滅朝鮮相信不能,關鍵在於管治,還需派漢人協助治理朝鮮。”
寧完我自告奮勇道:“下官願協助英親王,還望攝政王恩準。”
多爾袞答應了。
目前,南征返回的兵馬還在盛京一帶,多爾袞決定,兩天後帶兵出征。
他又再派出相應人員,分別前往南京、西安、四川,聯絡南邊三個勢力,盡量促使三方都團結起來,共同對付薑瓖。
————————
清軍撤退後,薑瓖重新規劃,全麵規劃工程建設,興修水利,讓更多耕地有效灌溉,促進農業發展。
對於還不能收取賦稅的土地,薑瓖才沒有那個興致,他關心的是軍田,沒收了許多侵占軍田地主的八成耕地,要讓這些土地有效產出。
這天,慈慶宮書房,工部尚書謝綱來見薑瓖,給出一大張紙。
“燕王,水工已把琉璃渠施工方案做好了。”
由於這個水利工程是利用琉璃河河水灌溉,故取名為“琉璃渠”。
薑瓖接過圖紙,詳細過目起來。
琉璃渠要是完工,可以灌溉十幾萬畝耕地,比起曆史上有名的都江堰、鄭國渠小得多。
但是,這天下許許多多耕地,需要各種小一些的水利工程,以保證農業灌溉。
薑瓖過目後,點頭說道:“做得不錯,就照這個設計開始施工。”
謝綱感慨道:“燕王,北直隸和山西都已進入正軌。天下各地,隻要有明君治理,百姓日子很快會好起來。”
建設水利工程需要的錢財數額,所需花費清單詳細給薑瓖過目,薑瓖看過之後,覺得沒什麽問題,說道:“在貪官們的眼裏,工程建造是肥差事,從中撈好處。在建造水渠的同時,要好好配合督察院、戶部的監督。”
謝綱道:“請燕王放心,隻要下官所管轄之處,絕不允許有貪官。”
————————
京城西南數十裏處,房山縣,這裏有一條流經縣城的河流,名為琉璃河。
琉璃河某段河岸,這裏在建造著水利工程指揮部。
工部郎中和水工都在這裏指揮,兩人都看了預算表,包括需聘用的民夫數量和薪俸,建築材料的種類、價格、初步預計的購買數量。
兩人在另外一邊交談,郎中廖西牙試探性說:“曾大人,若是我們各方麵節約一點,可省點錢出來。”
水工曾威道:“大人,您的意思是?”
廖西牙提醒道:“我們得為自己打算!”
曾威頓時懂了,笑眯眯道:“大人說得對,碰上這個好機會,不為既打算,就太對不住自己了!”
廖西牙道:“,我們在各方麵仔細斟酌,一定會有可省錢的地方。”
兩人經過仔細研究,決定在建築材料上做文章,不僅要吃回扣,還盡量選擇便宜貨。
俗話說,就是偷工減料。
兩人商量好之後,都是賊喜賊喜,滿以為可以撈取很大的好處了。
兩天後,戶部郎中吳封和督察院右僉都禦史湯追賀前來,找到曾威和廖西牙。
廖西牙問道:“吳大人,不知戶部何時把銀子撥下來?”
吳封回應道:“你們工部隻管工程建造,銀子不經手工部,所需采購由戶部負責,民夫薪俸也有戶部直接發放。”
聽到這樣回答,兩人一時間愣住了。
湯追賀接口道:“這是燕王采取新的監督措施。燕王說,要防止有人從中貪汙工程款。”
這麽明確的說明,兩人的心頓時涼透透了。
吳封繼續道:“你們工部決定好采購後,由戶部之人支付銀子。”
湯追賀道:“琉璃渠建造全過程,都會在督察院監督之下,你們需安分守己,要是被查出貪汙受賄,一定嚴懲不貸!”
兩人連忙稱是。
晚上,曾威和廖西牙再次聚在一起,商量著麵對著監督時,如何才能撈好處,商量了好一陣子後,兩人找到了辦法。
————————
薑瓖穩定了北直隸局勢後,原本在大同的兵工廠,準備部分搬遷到京城,首先是技術人員搬遷,以及小型的生產設備、材料。
宋應星、周天淮、曾友忠、馬建生都來到了京城。
在京城,本身就是火銃、火炮製作之地,隻是明末官場腐敗,貪汙橫行,製作出來的火器很多是劣質貨。
如今,薑瓖要把兵器作坊重新啟用,並且改名為兵工廠。
“拜見燕王!”
宋應星、周天淮、曾友忠、馬建生四人來到慈慶宮書房,向薑瓖齊齊下跪行禮。
可以在京城任職,比在大同好得多了,薑瓖又取得了勝利,四人心情都很好。
禮畢後,薑瓖道:“兵工廠大部分搬遷到京城,這是一個裏程碑,以後我們的火器產量會更多,技術會更進一步。”
宋應星道:“燕王,下官等人一直潛心研究,假以時日,定能再改進火銃。”
薑瓖道:“所有火器都要改進。大明有一位洋人,火炮技術精湛,你們日後跟他一道。”
宋應星道:“敢問燕王,可是那西洋德意誌人湯若望?”
薑瓖點點頭。
湯若望來到大明後,被崇禎器重,受崇禎之命,成功製造出了大炮,把該時期歐洲的火炮技術傳播到東方,火炮專家馬建生的技術,亦來源於湯若望。
宋應星道:“湯若望是很懂得大炮技藝,可是聽人說,他是天主教,除了技藝外,還時常向人講什麽‘耶穌’。”
薑瓖道:“他在大明為官,是因為大炮製造技藝。至於天主教,有信與不信之自由,若是不信,不理會便可。”
湯若望是技術人才不假,卻時常夾帶私貨,趁機在大明向人傳教,還真有部分人被他成功洗腦,信耶穌了。
馬建生道:“隻要讓能我們大炮技藝有進步便可。下官認為,傳播天主教對我們沒害處,順其自然即可。”
薑瓖傳令,把湯若望召來。
不久後,湯若望來到慈慶宮。
“拜見燕王!”
湯若望下跪行禮,他所說的漢語,帶有明顯的歐洲人口音。
他五十餘歲,留著絡腮胡,身材跟薑瓖那般高大,來到大明已有十餘年,早已入鄉隨俗,學會了用筷子,吃本地食物,穿漢服,漢語發音雖不標準,已經能夠流利講出來。
馬建生向湯若望恭敬行禮,說道:“學生拜見老師!”
在湯若望製造大炮時,教會了一批工匠,馬建生是其中之一,那批工匠們跟他師徒相稱。
師徒兩人相見,很是歡喜。
湯若望點點頭,道:“健生,你在大同造出許多大炮,做得好!”
馬建生道:“這有賴於老師傳授技藝!”
師徒略作寒暄後,湯若望對薑瓖道:“四人能來京城,太好了,感謝耶穌!下官與弟子再一同研究火器。”
宋應星回應道:“湯大人,你該感謝的應該是燕王,是燕王重視火器,特意把我們四人調派來京。在以後,還會調撥許多銀兩,支持火器技藝進步。”
說白了,就是薑瓖會滿足研發經費需求。
薑瓖接口道:“沒錯,促進火器技藝進步,刻不容緩。技術研究需要多少錢,本王就給多少。本王隻有兩個要求,其一,需全力以赴;其二,不得從中貪汙!”
湯若望道:“歐,上帝,我和弟子絕不貪汙,無論燕王交待任何事,都會全力以赴。”
薑瓖道:“好,我對大炮研究有兩個要求。第一,是研究把大炮打得更遠;第二,是改進臼炮,讓其性能更穩定。”
目前,京營紅夷大炮最遠隻能打到六百餘米,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至於要研製出開花彈,以目前技術而論,難度很大。
在明末,的確有可發射開花彈的大炮,稱為臼炮,發射方式和作用效果類似於後來的“沒良心炮”。
但是,由於這時期技術落後,開花彈雖然威力十足,但也多有缺陷,射程不遠,發射操作繁瑣,對點火時機和火繩長度拿捏不準的話很容易炸膛,就算在西方都很少使用。
湯若望和馬建生遵命,欣然接受燕王給予的任務。
薑瓖又再囑咐宋應星、周天準,希望能盡快把來複槍研究出來。
兩人對來複槍的研究,都有了一定進展,但距離真正研究出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火器研究和製作,由薑瓖直接管轄,就算是兵部都無權過問。
薑瓖這樣做,是要最大限度確保技術保密,越多人知曉其中秘密,要保密就越難。
事情交待完畢後,薑瓖讓五人留下來一同吃飯。
飯桌上,薑瓖顯得很隨和,對五人很是關心,讓這五名技術人才心中暖洋洋的。
————————
琉璃渠開始動工建設了,每天都要大量的食物,需要向民間采購。
對於采購食材,由湯追賀親自負責。
古代有些職業跟現代相似,在這時期,要是在鄉鎮和縣城,蔬菜、肉類一般是農戶直接出售,要是在北京、南京、蘇州這類大城池,不可能每天大量農戶帶著菜入城出售,有專門的菜販。
<a id="ads" href="http:///"></a>
這天,湯追賀找到了大菜販。
“你賣的菜,我可以每天都全要了,數量還不夠,你再賣多四倍給我!”
湯追賀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菜販大喜,說道:“好嘞!無論你要多少,小的都能供應!”
湯追賀再低聲道:“我需要買很多菜,不是非得向你買。”
說罷,他手指做出手勢,明眼人都知道,就是要給好處。
菜販當即會意,低聲道:“大人的好處一定少不了,隻要大人向我買菜,我按照賣出價給半成給大人。”
湯追賀可不滿足隻有半成好處,說道:“菜價加高半成,給我一成好處!”
他有些小聰明,采購價不能比市場價高出太多,要是隻高出半成,不容易引起疑心。
“隻要官府肯給錢,一切不成問題!”
菜販可嗬嗬地答應了。
這裏買的是以蔬菜為主,上頭規定,民夫夥食每天都必須有肉,還得要買豬肉。
湯追賀又再找到數名屠夫,表示可每天可把他所賣豬肉一次性買完,又再低聲說需要好處。
屠夫們樂嗬嗬地答應了。
至於要注意之事,湯追賀跟菜販和屠夫詳細說好了,隻要注意一些,不會出現紕漏。
搞定了這些事情後,湯追賀樂嗬嗬地回去了,覺得既可以撈好處,又難以被督察院的人發現,工部尚書派他來負責建造水渠,那就是肥差事。
第159章 火器發展
多鐸道:“八年前,先帝率軍親征朝鮮,難度不太大。那次,讓李倧軍隊損失慘重,倘若我們再次南征,要徹底滅李倧,肯定沒問題。隻是,要把整個朝鮮管治起來,或許有些難度。”
阿濟格接口道:“這又有何難,跟我們奪取遼東一樣,一律剃發易服,敢有不從者,殺無赦!”
洪承疇道:“若這般粗暴管控,有可能會導致百姓激烈反抗。”
阿濟格道:“連朝鮮王的軍隊皆抗拒不了大清,何懼那區區百姓。待奪取朝鮮後,由我去鎮守,誰敢反抗就殺誰!”
多鐸道:“皇兄,英親王之法雖過於簡單粗暴,但卻必不可少。可照此推行。”
洪承疇道:“若要徹底管控朝鮮,還需有其它措施,需要有懷柔政策。可任命效忠於大清的當地人為官,以滿人官員為正職、以當地人官員為副職,所有官員皆要清正廉潔。隻要誠心歸順者,一律不得歧視,大力發展農耕,讓當地人吃飽飯。隻要做好了,下官相信,定能讓當地人認同大清。”
寧完我道:“洪大人言之有理,下官附議!”
接下來,又先後有多名官員附議。
多爾袞道:“說得好,要把朝鮮納入大清治下,需恩威並濟。像英親所說的,那是立威;洪大人之建議,那是施恩。兩者結合,大清一定能征服朝鮮。”
多名臣子都覺得可行。
洪承疇道:“薑瓖是梟雄人物,誅除薑瓖越快越好,需盡快派兵入朝鮮。”
阿濟格道:“攝政王,請給我數萬兵馬,一定征服朝鮮。”
多爾袞點頭道:“既然皇兄有此決心,我準許了。要滅朝鮮相信不能,關鍵在於管治,還需派漢人協助治理朝鮮。”
寧完我自告奮勇道:“下官願協助英親王,還望攝政王恩準。”
多爾袞答應了。
目前,南征返回的兵馬還在盛京一帶,多爾袞決定,兩天後帶兵出征。
他又再派出相應人員,分別前往南京、西安、四川,聯絡南邊三個勢力,盡量促使三方都團結起來,共同對付薑瓖。
————————
清軍撤退後,薑瓖重新規劃,全麵規劃工程建設,興修水利,讓更多耕地有效灌溉,促進農業發展。
對於還不能收取賦稅的土地,薑瓖才沒有那個興致,他關心的是軍田,沒收了許多侵占軍田地主的八成耕地,要讓這些土地有效產出。
這天,慈慶宮書房,工部尚書謝綱來見薑瓖,給出一大張紙。
“燕王,水工已把琉璃渠施工方案做好了。”
由於這個水利工程是利用琉璃河河水灌溉,故取名為“琉璃渠”。
薑瓖接過圖紙,詳細過目起來。
琉璃渠要是完工,可以灌溉十幾萬畝耕地,比起曆史上有名的都江堰、鄭國渠小得多。
但是,這天下許許多多耕地,需要各種小一些的水利工程,以保證農業灌溉。
薑瓖過目後,點頭說道:“做得不錯,就照這個設計開始施工。”
謝綱感慨道:“燕王,北直隸和山西都已進入正軌。天下各地,隻要有明君治理,百姓日子很快會好起來。”
建設水利工程需要的錢財數額,所需花費清單詳細給薑瓖過目,薑瓖看過之後,覺得沒什麽問題,說道:“在貪官們的眼裏,工程建造是肥差事,從中撈好處。在建造水渠的同時,要好好配合督察院、戶部的監督。”
謝綱道:“請燕王放心,隻要下官所管轄之處,絕不允許有貪官。”
————————
京城西南數十裏處,房山縣,這裏有一條流經縣城的河流,名為琉璃河。
琉璃河某段河岸,這裏在建造著水利工程指揮部。
工部郎中和水工都在這裏指揮,兩人都看了預算表,包括需聘用的民夫數量和薪俸,建築材料的種類、價格、初步預計的購買數量。
兩人在另外一邊交談,郎中廖西牙試探性說:“曾大人,若是我們各方麵節約一點,可省點錢出來。”
水工曾威道:“大人,您的意思是?”
廖西牙提醒道:“我們得為自己打算!”
曾威頓時懂了,笑眯眯道:“大人說得對,碰上這個好機會,不為既打算,就太對不住自己了!”
廖西牙道:“,我們在各方麵仔細斟酌,一定會有可省錢的地方。”
兩人經過仔細研究,決定在建築材料上做文章,不僅要吃回扣,還盡量選擇便宜貨。
俗話說,就是偷工減料。
兩人商量好之後,都是賊喜賊喜,滿以為可以撈取很大的好處了。
兩天後,戶部郎中吳封和督察院右僉都禦史湯追賀前來,找到曾威和廖西牙。
廖西牙問道:“吳大人,不知戶部何時把銀子撥下來?”
吳封回應道:“你們工部隻管工程建造,銀子不經手工部,所需采購由戶部負責,民夫薪俸也有戶部直接發放。”
聽到這樣回答,兩人一時間愣住了。
湯追賀接口道:“這是燕王采取新的監督措施。燕王說,要防止有人從中貪汙工程款。”
這麽明確的說明,兩人的心頓時涼透透了。
吳封繼續道:“你們工部決定好采購後,由戶部之人支付銀子。”
湯追賀道:“琉璃渠建造全過程,都會在督察院監督之下,你們需安分守己,要是被查出貪汙受賄,一定嚴懲不貸!”
兩人連忙稱是。
晚上,曾威和廖西牙再次聚在一起,商量著麵對著監督時,如何才能撈好處,商量了好一陣子後,兩人找到了辦法。
————————
薑瓖穩定了北直隸局勢後,原本在大同的兵工廠,準備部分搬遷到京城,首先是技術人員搬遷,以及小型的生產設備、材料。
宋應星、周天淮、曾友忠、馬建生都來到了京城。
在京城,本身就是火銃、火炮製作之地,隻是明末官場腐敗,貪汙橫行,製作出來的火器很多是劣質貨。
如今,薑瓖要把兵器作坊重新啟用,並且改名為兵工廠。
“拜見燕王!”
宋應星、周天淮、曾友忠、馬建生四人來到慈慶宮書房,向薑瓖齊齊下跪行禮。
可以在京城任職,比在大同好得多了,薑瓖又取得了勝利,四人心情都很好。
禮畢後,薑瓖道:“兵工廠大部分搬遷到京城,這是一個裏程碑,以後我們的火器產量會更多,技術會更進一步。”
宋應星道:“燕王,下官等人一直潛心研究,假以時日,定能再改進火銃。”
薑瓖道:“所有火器都要改進。大明有一位洋人,火炮技術精湛,你們日後跟他一道。”
宋應星道:“敢問燕王,可是那西洋德意誌人湯若望?”
薑瓖點點頭。
湯若望來到大明後,被崇禎器重,受崇禎之命,成功製造出了大炮,把該時期歐洲的火炮技術傳播到東方,火炮專家馬建生的技術,亦來源於湯若望。
宋應星道:“湯若望是很懂得大炮技藝,可是聽人說,他是天主教,除了技藝外,還時常向人講什麽‘耶穌’。”
薑瓖道:“他在大明為官,是因為大炮製造技藝。至於天主教,有信與不信之自由,若是不信,不理會便可。”
湯若望是技術人才不假,卻時常夾帶私貨,趁機在大明向人傳教,還真有部分人被他成功洗腦,信耶穌了。
馬建生道:“隻要讓能我們大炮技藝有進步便可。下官認為,傳播天主教對我們沒害處,順其自然即可。”
薑瓖傳令,把湯若望召來。
不久後,湯若望來到慈慶宮。
“拜見燕王!”
湯若望下跪行禮,他所說的漢語,帶有明顯的歐洲人口音。
他五十餘歲,留著絡腮胡,身材跟薑瓖那般高大,來到大明已有十餘年,早已入鄉隨俗,學會了用筷子,吃本地食物,穿漢服,漢語發音雖不標準,已經能夠流利講出來。
馬建生向湯若望恭敬行禮,說道:“學生拜見老師!”
在湯若望製造大炮時,教會了一批工匠,馬建生是其中之一,那批工匠們跟他師徒相稱。
師徒兩人相見,很是歡喜。
湯若望點點頭,道:“健生,你在大同造出許多大炮,做得好!”
馬建生道:“這有賴於老師傳授技藝!”
師徒略作寒暄後,湯若望對薑瓖道:“四人能來京城,太好了,感謝耶穌!下官與弟子再一同研究火器。”
宋應星回應道:“湯大人,你該感謝的應該是燕王,是燕王重視火器,特意把我們四人調派來京。在以後,還會調撥許多銀兩,支持火器技藝進步。”
說白了,就是薑瓖會滿足研發經費需求。
薑瓖接口道:“沒錯,促進火器技藝進步,刻不容緩。技術研究需要多少錢,本王就給多少。本王隻有兩個要求,其一,需全力以赴;其二,不得從中貪汙!”
湯若望道:“歐,上帝,我和弟子絕不貪汙,無論燕王交待任何事,都會全力以赴。”
薑瓖道:“好,我對大炮研究有兩個要求。第一,是研究把大炮打得更遠;第二,是改進臼炮,讓其性能更穩定。”
目前,京營紅夷大炮最遠隻能打到六百餘米,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至於要研製出開花彈,以目前技術而論,難度很大。
在明末,的確有可發射開花彈的大炮,稱為臼炮,發射方式和作用效果類似於後來的“沒良心炮”。
但是,由於這時期技術落後,開花彈雖然威力十足,但也多有缺陷,射程不遠,發射操作繁瑣,對點火時機和火繩長度拿捏不準的話很容易炸膛,就算在西方都很少使用。
湯若望和馬建生遵命,欣然接受燕王給予的任務。
薑瓖又再囑咐宋應星、周天準,希望能盡快把來複槍研究出來。
兩人對來複槍的研究,都有了一定進展,但距離真正研究出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火器研究和製作,由薑瓖直接管轄,就算是兵部都無權過問。
薑瓖這樣做,是要最大限度確保技術保密,越多人知曉其中秘密,要保密就越難。
事情交待完畢後,薑瓖讓五人留下來一同吃飯。
飯桌上,薑瓖顯得很隨和,對五人很是關心,讓這五名技術人才心中暖洋洋的。
————————
琉璃渠開始動工建設了,每天都要大量的食物,需要向民間采購。
對於采購食材,由湯追賀親自負責。
古代有些職業跟現代相似,在這時期,要是在鄉鎮和縣城,蔬菜、肉類一般是農戶直接出售,要是在北京、南京、蘇州這類大城池,不可能每天大量農戶帶著菜入城出售,有專門的菜販。
<a id="ads" href="http:///"></a>
這天,湯追賀找到了大菜販。
“你賣的菜,我可以每天都全要了,數量還不夠,你再賣多四倍給我!”
湯追賀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菜販大喜,說道:“好嘞!無論你要多少,小的都能供應!”
湯追賀再低聲道:“我需要買很多菜,不是非得向你買。”
說罷,他手指做出手勢,明眼人都知道,就是要給好處。
菜販當即會意,低聲道:“大人的好處一定少不了,隻要大人向我買菜,我按照賣出價給半成給大人。”
湯追賀可不滿足隻有半成好處,說道:“菜價加高半成,給我一成好處!”
他有些小聰明,采購價不能比市場價高出太多,要是隻高出半成,不容易引起疑心。
“隻要官府肯給錢,一切不成問題!”
菜販可嗬嗬地答應了。
這裏買的是以蔬菜為主,上頭規定,民夫夥食每天都必須有肉,還得要買豬肉。
湯追賀又再找到數名屠夫,表示可每天可把他所賣豬肉一次性買完,又再低聲說需要好處。
屠夫們樂嗬嗬地答應了。
至於要注意之事,湯追賀跟菜販和屠夫詳細說好了,隻要注意一些,不會出現紕漏。
搞定了這些事情後,湯追賀樂嗬嗬地回去了,覺得既可以撈好處,又難以被督察院的人發現,工部尚書派他來負責建造水渠,那就是肥差事。
第159章 火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