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輝,剛剛得到消息,美國政府商務部針對個別產品關稅,從1號開始再次增加,其中就有我們的玉獅汽車、捷豹汽車、華鴻手機、華鴻電腦、鴻宇服飾、景怡電器,以及我們包括芯片、顯示器等在內的半導體產品。
同時美聯儲也發布消息,將會在一月一號實行新的利率,比目前利率再次下降了10個基點。”
對於美國玩這套李建輝早就已經習慣了,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美國政府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不斷提高進口產品關稅的同時,還推動美元不斷貶值,以增加進口產品企業的成本,以此讓外來產品不至於擠占美國本土市場。
現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也比較有趣,這半年多來,以日本、西德、英倫、法國、意大利、亞洲四小龍為主的則是保持自身貨幣價值,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自身貨幣價值走高。
還有一部分國家為了自身產品出口不受影響,則是跟隨美國步伐,美元貶值,這些國家和地區也推動自身貨幣貶值。
這幾個月來,不提日元、英鎊兌美元匯率漲了多少,就說港幣這邊,已經由5.12漲到了現在的4.95,而且有了今天這消息,隻怕還會迎來一個漲幅,突破4.9也不是不可能。
這幾個月來,香江外匯基金這邊已經多次調倉,手持的美元外匯已經不足總儲存外匯的一半,反而是日元和英鎊大幅度增加。
另外經過李建輝和李國保、馮景禧、邱德根等人的施壓,外匯基金那邊也拿出了十分之一的外匯購買黃金儲存,用來平衡港幣匯率。
李建輝不知道美國政府為何如此著急,要知道前世對方之所以敢和幾國簽訂廣場協議,那是蘇聯那位改革者上位了,美國因此壓力大減,這才敢把心思放在實力日益膨脹的小弟身上。
而現在兩位霸主關係依舊處於極度對立當中,美國在軍事上麵依舊處於被壓製的一方,居然就敢大規模推動美元貶值,膽子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不得不說,美國對待起盟友來不是一般的狠,這次被針對最多的還不是欣建係企業,也不是要進攻美國市場的日本企業,而是英倫的企業。
就算拋開欣建係在英倫的企業不算,英倫本土也有汽車、半導體、工業設備等多達近三十家企業上了這次美國商務部關稅增加名單,比日本還多了五家。
李建輝估計這次英倫之所以被針對的最厲害,主要還是英倫那邊在整合英聯邦市場,同時推動英鎊在全球貨幣主要市場的占有率。
這顯然觸及了美國的逆鱗,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對方好不容易將英鎊從第一的寶座拉了下去,怎麽願意在看到英鎊將美元踩下去。
不過李建輝對其樂見其成,他計劃之中就是要讓英倫和美國較勁,也隻有這樣未來的歐盟才能夠團結,在一些事情上麵也不會有攪屎棍在裏麵攪局。
隻要英法德同心,就有實力和美國扳手腕,在很多方麵根本就不虛美國。
前世英倫手裏有著一把好牌,隻可惜被自己給打得稀爛,更多時候隻是跟在美國後麵狐假虎威。
而這一世則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李建輝帶來的蝴蝶效應影響,英倫汽車品牌得以保留,不像前世那樣,能賣的基本賣光,一個汽車強國,居然沒有一家屬於自己國家的大型汽車企業。
同時倫敦在半導體和互聯網方麵發展也非常迅速,盡管和美國矽穀比起來還有一點兒差距,但依舊處於世界第二位,雙方有著直接的競爭。
有實力就有野心,尤其是對於曾經有著輝煌曆史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再加上這位鐵娘子執政,英倫與美國關係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如同幾年前那麽融洽。
現在可不是幾十年後,目前英倫在英聯邦之內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就比如這幾個月積極推行的跨國貿易英鎊結算,就有數十個英聯邦支持。
尤其是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澳洲、加拿大、新西蘭、馬來、星洲等都已經和英倫達成了初步協議,在英聯邦內部貿易,以英鎊進行結算,其中也包括香江。
而且英倫正在與歐共體成員國商議,讓英鎊成為歐共體和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結算貨幣。
這可以說是想要徹底將美元拉下馬,美國政府不著急才怪。
按理說這個時候美國政府應該保持美元價值甚至是推動美元升值,這樣才能夠讓各方看好美元。
隻是現在美國麵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英鎊的攻擊,同時內部經濟也出現了不小的問題,這兩年禁止國內糧食出口華約成員國,導致其國內農場主損失不輕。
哪怕現在已經解除了禁令,其業務也被加拿大、澳洲、巴西、阿根廷等將訂單搶走了,想要拿回來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在工業產品方麵,因為麵臨和蘇聯的爭鬥,美國主要精力也放在了軍事上麵,在民用上麵,質量和技術遠比不了西德和日本,不僅丟失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也是岌岌可危。
在半導體和電腦硬軟件類乃至移動通信等高新技術產業上麵,盡管美國取得先發優勢,但日本、香江——寶島、英倫等同樣沒落後多少,市場爭奪上麵,美國企業也並不占據優勢。
這個時候他們就不得不作出選擇,不管他們願不願意,美元都必需要貶值,隻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自身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推動企業提檔升級。
至於說英鎊這邊,美國又怎麽可能會讓英倫如意,提高英倫企業關稅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李建輝不過是靠著前世記憶成為了這一時代的弄潮兒而已,他並不是神,也不知道華爾街背後那群巨鱷有著怎樣的計劃。
從始至終,李建輝帶領的東華會在那群巨鱷眼裏都不過是一隻螞蚱而已,跳的雖歡,但絲毫影響不了大局,那群人也並沒有太將其當回事。
哪怕幾次針對,也不過是順帶而已,其主要目標從來都不是東華會。
自認為計劃達到的李建輝絲毫沒有為自己旗下產品被再次增加關稅而苦惱,而是拿起電話給遠在倫敦的周鵬飛打去了電話。
邀請周鵬飛發表一番抗議,同時聯係英倫政府官員和議員,推動英倫政府對其進行反製。
香江這邊就算了,不僅市場小,還是自由港,除了通過媒體抗議之外,並沒有什麽辦法進行回擊。
這也是李建輝等香江商人最大的無奈,他們目前背後並沒有靠山能夠為其撐腰,麵臨針對打壓也隻能自己扛。
同時美聯儲也發布消息,將會在一月一號實行新的利率,比目前利率再次下降了10個基點。”
對於美國玩這套李建輝早就已經習慣了,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美國政府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不斷提高進口產品關稅的同時,還推動美元不斷貶值,以增加進口產品企業的成本,以此讓外來產品不至於擠占美國本土市場。
現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也比較有趣,這半年多來,以日本、西德、英倫、法國、意大利、亞洲四小龍為主的則是保持自身貨幣價值,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自身貨幣價值走高。
還有一部分國家為了自身產品出口不受影響,則是跟隨美國步伐,美元貶值,這些國家和地區也推動自身貨幣貶值。
這幾個月來,不提日元、英鎊兌美元匯率漲了多少,就說港幣這邊,已經由5.12漲到了現在的4.95,而且有了今天這消息,隻怕還會迎來一個漲幅,突破4.9也不是不可能。
這幾個月來,香江外匯基金這邊已經多次調倉,手持的美元外匯已經不足總儲存外匯的一半,反而是日元和英鎊大幅度增加。
另外經過李建輝和李國保、馮景禧、邱德根等人的施壓,外匯基金那邊也拿出了十分之一的外匯購買黃金儲存,用來平衡港幣匯率。
李建輝不知道美國政府為何如此著急,要知道前世對方之所以敢和幾國簽訂廣場協議,那是蘇聯那位改革者上位了,美國因此壓力大減,這才敢把心思放在實力日益膨脹的小弟身上。
而現在兩位霸主關係依舊處於極度對立當中,美國在軍事上麵依舊處於被壓製的一方,居然就敢大規模推動美元貶值,膽子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不得不說,美國對待起盟友來不是一般的狠,這次被針對最多的還不是欣建係企業,也不是要進攻美國市場的日本企業,而是英倫的企業。
就算拋開欣建係在英倫的企業不算,英倫本土也有汽車、半導體、工業設備等多達近三十家企業上了這次美國商務部關稅增加名單,比日本還多了五家。
李建輝估計這次英倫之所以被針對的最厲害,主要還是英倫那邊在整合英聯邦市場,同時推動英鎊在全球貨幣主要市場的占有率。
這顯然觸及了美國的逆鱗,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對方好不容易將英鎊從第一的寶座拉了下去,怎麽願意在看到英鎊將美元踩下去。
不過李建輝對其樂見其成,他計劃之中就是要讓英倫和美國較勁,也隻有這樣未來的歐盟才能夠團結,在一些事情上麵也不會有攪屎棍在裏麵攪局。
隻要英法德同心,就有實力和美國扳手腕,在很多方麵根本就不虛美國。
前世英倫手裏有著一把好牌,隻可惜被自己給打得稀爛,更多時候隻是跟在美國後麵狐假虎威。
而這一世則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李建輝帶來的蝴蝶效應影響,英倫汽車品牌得以保留,不像前世那樣,能賣的基本賣光,一個汽車強國,居然沒有一家屬於自己國家的大型汽車企業。
同時倫敦在半導體和互聯網方麵發展也非常迅速,盡管和美國矽穀比起來還有一點兒差距,但依舊處於世界第二位,雙方有著直接的競爭。
有實力就有野心,尤其是對於曾經有著輝煌曆史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再加上這位鐵娘子執政,英倫與美國關係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如同幾年前那麽融洽。
現在可不是幾十年後,目前英倫在英聯邦之內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就比如這幾個月積極推行的跨國貿易英鎊結算,就有數十個英聯邦支持。
尤其是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澳洲、加拿大、新西蘭、馬來、星洲等都已經和英倫達成了初步協議,在英聯邦內部貿易,以英鎊進行結算,其中也包括香江。
而且英倫正在與歐共體成員國商議,讓英鎊成為歐共體和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結算貨幣。
這可以說是想要徹底將美元拉下馬,美國政府不著急才怪。
按理說這個時候美國政府應該保持美元價值甚至是推動美元升值,這樣才能夠讓各方看好美元。
隻是現在美國麵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英鎊的攻擊,同時內部經濟也出現了不小的問題,這兩年禁止國內糧食出口華約成員國,導致其國內農場主損失不輕。
哪怕現在已經解除了禁令,其業務也被加拿大、澳洲、巴西、阿根廷等將訂單搶走了,想要拿回來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在工業產品方麵,因為麵臨和蘇聯的爭鬥,美國主要精力也放在了軍事上麵,在民用上麵,質量和技術遠比不了西德和日本,不僅丟失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也是岌岌可危。
在半導體和電腦硬軟件類乃至移動通信等高新技術產業上麵,盡管美國取得先發優勢,但日本、香江——寶島、英倫等同樣沒落後多少,市場爭奪上麵,美國企業也並不占據優勢。
這個時候他們就不得不作出選擇,不管他們願不願意,美元都必需要貶值,隻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自身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推動企業提檔升級。
至於說英鎊這邊,美國又怎麽可能會讓英倫如意,提高英倫企業關稅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李建輝不過是靠著前世記憶成為了這一時代的弄潮兒而已,他並不是神,也不知道華爾街背後那群巨鱷有著怎樣的計劃。
從始至終,李建輝帶領的東華會在那群巨鱷眼裏都不過是一隻螞蚱而已,跳的雖歡,但絲毫影響不了大局,那群人也並沒有太將其當回事。
哪怕幾次針對,也不過是順帶而已,其主要目標從來都不是東華會。
自認為計劃達到的李建輝絲毫沒有為自己旗下產品被再次增加關稅而苦惱,而是拿起電話給遠在倫敦的周鵬飛打去了電話。
邀請周鵬飛發表一番抗議,同時聯係英倫政府官員和議員,推動英倫政府對其進行反製。
香江這邊就算了,不僅市場小,還是自由港,除了通過媒體抗議之外,並沒有什麽辦法進行回擊。
這也是李建輝等香江商人最大的無奈,他們目前背後並沒有靠山能夠為其撐腰,麵臨針對打壓也隻能自己扛。